第59章 野心
駙馬納妾我休棄,駙馬造反我稱帝 作者:紙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煊將幽州的事安排妥當後就收到了定州傳來的消息。
定州刺史羅漢寫信勸諭叛軍部分主謀,允了他們丹書鐵契,又許諾給官爵,讓他們殺死叛軍首領並歸降。
幾個叛軍十分感動,轉頭內訌起來,沒收到信的賀寶榮怒急,殺了叛軍首領鮮於文茂,又叫囂著要殺死長孫冀父子。
叛軍內亂之時,定州城刺史羅漢帶著州郡兵,與廣陽王、萬無禁兩路大軍三麵合圍,逼著叛軍不得不交出了長孫冀父子。
隻是北亂依舊未平,局勢還僵持著。
元煊對這個結果倒是很滿意,羅漢還是有點本事的,如今廣陽王領兵不受掣肘,位置坐得穩當,平亂的事就輪不到張家。
鹿偈還給她帶了個信。
雖說養好了傷,但她想暫時留在北地,直到北亂平定。
元煊看了一會兒,迴了個允。
說到底,比起陪著她在昏暗的天地裏畏首畏尾,費盡心思鈍刀子割肉,鹿偈的性子還是更喜歡刀刀見血的爽快,她磨了鹿偈這麽長時間,帶她來北鎮,也存了放手的意思。
見過血的狼,是不會再想迴頭吃草的。
但元煊卻還不能在外馳騁,她必須繼續迴去攪渾水,當好一個裱糊匠,繞了一圈,現在得趕緊去西北了。
北亂的事兒還沒傳到太後跟前,元煊上書先一步到了。
來送信的是如今侯官的首領蘭沉。
太後看到裏頭元煊坦白自己殺了薛毅,頓了半晌。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書信裏說明了,薛毅在萬無禁走後,立刻叫囂追噪,討伐廣陽王,遇叛軍而不管,甚與叛軍前後夾擊討北大軍,給叛軍好好看了一場大熱鬧。
軍心都亂成了一團,簡直是倒反天罡。
不殺薛毅,軍心不會平。
這道理太後懂,所以她能忍元煊先斬後奏,元煊也乖覺,上書很快,老老實實認了錯,太後思忖繃著臉,沒有對著底下的人露出一點怒意來。
如今這時候,她可動用的人極少,若她露出一點對元煊的不滿,那群圍著等血腥味的惡狼,定然會借此機會“替她解憂”,在外的元煊,必死無疑。
這把刀還有用,皇帝年幼,太子太小,元煊有能力,又名不正言不順,最是稱手。
北邊戰報很快到了,長孫冀父子被定州刺史羅漢順利迎迴,隻是元氣大傷,暫時在定州養傷。
眼看戰況好起來,太後先鬆了勁,城陽王一黨不斷上眼藥,明裏暗裏指著長公主野心滔天,越權圖謀軍權,她也幹脆裝聾作啞,隻叫人去信催涇州之事。
她刻意叫人想辦法拖住了平原王祖孫一些時日才上路,給元煊留了時間,隻盼著這孫女別太留戀北地,早點替她辦事止損。
城陽王上眼藥不成,隻能眼睜睜看著元煊斬了薛毅,扶持了廣陽王,把北邊的軍心整頓得結結實實,氣得胡子都在顫,砸了不少東西。
饒安聽著下頭人報了消息,在屋內揣摩了一會兒,終於前去給這位日漸顯出力不從心的父親降一降火。
“軍心這東西,對元煊而言瞧著是好事,卻也是壞事,人心裏的話從嘴裏說出來,口口相傳,就成了流言,再到別人耳朵裏,那就是毒。”
城陽王聽了半晌,看著眼前這個女兒,她生得輪廓有五分像她的母親,是漢人世家女子的溫婉模樣,可五官像極了她,性子也隨了他。
死了的兒子一點沒學著他,隻有女兒撐不起門戶,可卻偏偏想挑大梁。
他盯了半晌,盯得元舒心中發虛,視線卻沒移開。
城陽王這會兒徹底看出來了,這個女兒,眼底都是野心。
他微微傾身,像是好奇一般詢問,“明月啊,你想要什麽呢?”
元舒,小字明月,取望舒之意。
元舒果決道,“女兒隻想要幫阿爺,阿爺想除掉誰,我就出謀劃策,阿爺想更進一步,我就添磚加瓦,隻要阿爺一句女兒有用。”
城陽王頓了半晌,點了點頭,“你怎麽會沒用呢。”
他不再說旁的,細細盤算起方才元舒說的事來。
這事兒很簡單,一句流傳在民間的言語足以讓上位者恐懼。
議完事,元舒走出殿內,遙遙看向了西北方向,天光漸漸熹微,日頭落了下來。
元舒揚起笑容,前兩迴都被元煊躲了過去,不知道,這一迴,她還能接得住招嗎?
被人惦記著的元煊這時候也到了涼州,往佛寺石窟裏都走了一道。
周清融卻沒跟著元煊,她是道士,涼州沒有人不信佛的,她去了也不好,反倒是往悅般地區去了,拿著詔令文牒,還有侯官跟著,那邊安全無憂,不易生亂。
而元煊要趁這次機會,找那位帝師真正棲身的石窟。
帝師究竟是隱居靜修,還是坐化,誰也不知道,可帝師在大周地位極高,若留下個讖言,可比造佛塔便宜好用多了。
元煊不介意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
春日的涼州,風依舊大得驚人。
再見到安慧的時候,她舉止也不似先前拘束,一身騎裝,很是利落,馬場已經盤了下來,春日也是忙碌的時候。
元煊打眼一看,她身上還沾著草屑,眉眼帶笑,拱著手向她問好。
“殿下!”安慧也沒忘記元煊另外給她的任務,涼州本就是她的老家,打聽消息比侯官還方便些。
“您說想找到帝師最後落腳研修佛法的地方,我一直暗地裏找從前認識的佛寺中人打聽,還真找到了些線索。”
安慧吹了個唿哨,一匹格外精壯的馬遠遠從草地遠處奔來,“隻不過地方十分偏僻,殿下若是不介意的話,跟我走?”
元煊看著她眉眼舒朗的樣子,跟著笑,心裏積壓的重岩疊嶂跟著成了闊大的草場,“好。”
她們一氣行至涼州人跡罕至的地方,直到一處荒山才停下,周圍幾乎看不到人行走的小道。
安慧指著山上道,“我原先不信,帝師身上並無功夫,在山裏怎麽活,可那小沙門從前被罰不許吃飯,餓極了,吃過我做的饃,跟我交了底。”
“帝師不想人知道他的生死之事,所以特地選了這個地方隱居,他知道,還是因為聽師傅叫他曬經書時,無意中說起經書的來曆,才知道這地方。”
一行人下了馬,元煊仰頭看了看,“你之前找過嗎?”
安慧搖頭,“隻敢在山腳下轉了一圈,上山可不好走,本來想上去,被梁管事勸了,此處似乎有狼群,不可過夜,馬場的事兒也不少,這個時候不能出岔子,讓我等您的消息。”
梁管事是元煊安排帶去的人,負責和鬆清商號通信,管著賬和資金,目光老辣,很有些經商頭腦,本是宮裏放出去嫁人的宮女,因著嫁人後第一年就喪了夫,無處可去,幹脆又托了宮內的關係,去管皇家在金墉城的別苑,等東宮受累牽連,才被排擠出來,到了一處車馬商行當仆役。
元煊去金墉城的時候,恰巧進去想看馬,被梁歡認了出來,當即磕了頭,認了主。
元煊看了一眼安慧腰間的匕首,點了點頭,“辛苦你了。”
安慧眉眼一彎,臉有些幹燥起皮,小麥色的皮膚襯托得牙更白,“我原先總害怕成不了事,可殿下說了能成,我對這地方熟,梁管事又對官府和經商的事兒很通,雖然磕磕絆絆,但好歹開好了頭。”
一行人上了山,越上去,越覺得淒清。
侯官沒跟著來,隻有元煊帶著的幾個公主府的侍衛。
安慧也漸漸心裏有些打鼓,“怎麽也不像有人能住的樣子。”
找了大半天,日頭從不能直視的輝煌,到濃豔驚人的紅,才發現了一處被枯槁藤蔓遮住的洞口。
“殿下且慢,我先探探。”侍衛抽刀,小心挑開虯結的藤蔓,探了頭仔細查看了一番。
眾人伸著頭,等著人的反應,下一瞬間,一聲驚唿傳來,侍衛驚慌失措地後退了一步,連帶著後頭跟著的人撞在一起,疊成了一片。
元煊早讓在一側石壁上,詢問道,“怎麽了?”
侍衛瞪大了眼睛,結巴了半天,也無法用語言形容方才一眼所見的震撼之景。
定州刺史羅漢寫信勸諭叛軍部分主謀,允了他們丹書鐵契,又許諾給官爵,讓他們殺死叛軍首領並歸降。
幾個叛軍十分感動,轉頭內訌起來,沒收到信的賀寶榮怒急,殺了叛軍首領鮮於文茂,又叫囂著要殺死長孫冀父子。
叛軍內亂之時,定州城刺史羅漢帶著州郡兵,與廣陽王、萬無禁兩路大軍三麵合圍,逼著叛軍不得不交出了長孫冀父子。
隻是北亂依舊未平,局勢還僵持著。
元煊對這個結果倒是很滿意,羅漢還是有點本事的,如今廣陽王領兵不受掣肘,位置坐得穩當,平亂的事就輪不到張家。
鹿偈還給她帶了個信。
雖說養好了傷,但她想暫時留在北地,直到北亂平定。
元煊看了一會兒,迴了個允。
說到底,比起陪著她在昏暗的天地裏畏首畏尾,費盡心思鈍刀子割肉,鹿偈的性子還是更喜歡刀刀見血的爽快,她磨了鹿偈這麽長時間,帶她來北鎮,也存了放手的意思。
見過血的狼,是不會再想迴頭吃草的。
但元煊卻還不能在外馳騁,她必須繼續迴去攪渾水,當好一個裱糊匠,繞了一圈,現在得趕緊去西北了。
北亂的事兒還沒傳到太後跟前,元煊上書先一步到了。
來送信的是如今侯官的首領蘭沉。
太後看到裏頭元煊坦白自己殺了薛毅,頓了半晌。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書信裏說明了,薛毅在萬無禁走後,立刻叫囂追噪,討伐廣陽王,遇叛軍而不管,甚與叛軍前後夾擊討北大軍,給叛軍好好看了一場大熱鬧。
軍心都亂成了一團,簡直是倒反天罡。
不殺薛毅,軍心不會平。
這道理太後懂,所以她能忍元煊先斬後奏,元煊也乖覺,上書很快,老老實實認了錯,太後思忖繃著臉,沒有對著底下的人露出一點怒意來。
如今這時候,她可動用的人極少,若她露出一點對元煊的不滿,那群圍著等血腥味的惡狼,定然會借此機會“替她解憂”,在外的元煊,必死無疑。
這把刀還有用,皇帝年幼,太子太小,元煊有能力,又名不正言不順,最是稱手。
北邊戰報很快到了,長孫冀父子被定州刺史羅漢順利迎迴,隻是元氣大傷,暫時在定州養傷。
眼看戰況好起來,太後先鬆了勁,城陽王一黨不斷上眼藥,明裏暗裏指著長公主野心滔天,越權圖謀軍權,她也幹脆裝聾作啞,隻叫人去信催涇州之事。
她刻意叫人想辦法拖住了平原王祖孫一些時日才上路,給元煊留了時間,隻盼著這孫女別太留戀北地,早點替她辦事止損。
城陽王上眼藥不成,隻能眼睜睜看著元煊斬了薛毅,扶持了廣陽王,把北邊的軍心整頓得結結實實,氣得胡子都在顫,砸了不少東西。
饒安聽著下頭人報了消息,在屋內揣摩了一會兒,終於前去給這位日漸顯出力不從心的父親降一降火。
“軍心這東西,對元煊而言瞧著是好事,卻也是壞事,人心裏的話從嘴裏說出來,口口相傳,就成了流言,再到別人耳朵裏,那就是毒。”
城陽王聽了半晌,看著眼前這個女兒,她生得輪廓有五分像她的母親,是漢人世家女子的溫婉模樣,可五官像極了她,性子也隨了他。
死了的兒子一點沒學著他,隻有女兒撐不起門戶,可卻偏偏想挑大梁。
他盯了半晌,盯得元舒心中發虛,視線卻沒移開。
城陽王這會兒徹底看出來了,這個女兒,眼底都是野心。
他微微傾身,像是好奇一般詢問,“明月啊,你想要什麽呢?”
元舒,小字明月,取望舒之意。
元舒果決道,“女兒隻想要幫阿爺,阿爺想除掉誰,我就出謀劃策,阿爺想更進一步,我就添磚加瓦,隻要阿爺一句女兒有用。”
城陽王頓了半晌,點了點頭,“你怎麽會沒用呢。”
他不再說旁的,細細盤算起方才元舒說的事來。
這事兒很簡單,一句流傳在民間的言語足以讓上位者恐懼。
議完事,元舒走出殿內,遙遙看向了西北方向,天光漸漸熹微,日頭落了下來。
元舒揚起笑容,前兩迴都被元煊躲了過去,不知道,這一迴,她還能接得住招嗎?
被人惦記著的元煊這時候也到了涼州,往佛寺石窟裏都走了一道。
周清融卻沒跟著元煊,她是道士,涼州沒有人不信佛的,她去了也不好,反倒是往悅般地區去了,拿著詔令文牒,還有侯官跟著,那邊安全無憂,不易生亂。
而元煊要趁這次機會,找那位帝師真正棲身的石窟。
帝師究竟是隱居靜修,還是坐化,誰也不知道,可帝師在大周地位極高,若留下個讖言,可比造佛塔便宜好用多了。
元煊不介意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
春日的涼州,風依舊大得驚人。
再見到安慧的時候,她舉止也不似先前拘束,一身騎裝,很是利落,馬場已經盤了下來,春日也是忙碌的時候。
元煊打眼一看,她身上還沾著草屑,眉眼帶笑,拱著手向她問好。
“殿下!”安慧也沒忘記元煊另外給她的任務,涼州本就是她的老家,打聽消息比侯官還方便些。
“您說想找到帝師最後落腳研修佛法的地方,我一直暗地裏找從前認識的佛寺中人打聽,還真找到了些線索。”
安慧吹了個唿哨,一匹格外精壯的馬遠遠從草地遠處奔來,“隻不過地方十分偏僻,殿下若是不介意的話,跟我走?”
元煊看著她眉眼舒朗的樣子,跟著笑,心裏積壓的重岩疊嶂跟著成了闊大的草場,“好。”
她們一氣行至涼州人跡罕至的地方,直到一處荒山才停下,周圍幾乎看不到人行走的小道。
安慧指著山上道,“我原先不信,帝師身上並無功夫,在山裏怎麽活,可那小沙門從前被罰不許吃飯,餓極了,吃過我做的饃,跟我交了底。”
“帝師不想人知道他的生死之事,所以特地選了這個地方隱居,他知道,還是因為聽師傅叫他曬經書時,無意中說起經書的來曆,才知道這地方。”
一行人下了馬,元煊仰頭看了看,“你之前找過嗎?”
安慧搖頭,“隻敢在山腳下轉了一圈,上山可不好走,本來想上去,被梁管事勸了,此處似乎有狼群,不可過夜,馬場的事兒也不少,這個時候不能出岔子,讓我等您的消息。”
梁管事是元煊安排帶去的人,負責和鬆清商號通信,管著賬和資金,目光老辣,很有些經商頭腦,本是宮裏放出去嫁人的宮女,因著嫁人後第一年就喪了夫,無處可去,幹脆又托了宮內的關係,去管皇家在金墉城的別苑,等東宮受累牽連,才被排擠出來,到了一處車馬商行當仆役。
元煊去金墉城的時候,恰巧進去想看馬,被梁歡認了出來,當即磕了頭,認了主。
元煊看了一眼安慧腰間的匕首,點了點頭,“辛苦你了。”
安慧眉眼一彎,臉有些幹燥起皮,小麥色的皮膚襯托得牙更白,“我原先總害怕成不了事,可殿下說了能成,我對這地方熟,梁管事又對官府和經商的事兒很通,雖然磕磕絆絆,但好歹開好了頭。”
一行人上了山,越上去,越覺得淒清。
侯官沒跟著來,隻有元煊帶著的幾個公主府的侍衛。
安慧也漸漸心裏有些打鼓,“怎麽也不像有人能住的樣子。”
找了大半天,日頭從不能直視的輝煌,到濃豔驚人的紅,才發現了一處被枯槁藤蔓遮住的洞口。
“殿下且慢,我先探探。”侍衛抽刀,小心挑開虯結的藤蔓,探了頭仔細查看了一番。
眾人伸著頭,等著人的反應,下一瞬間,一聲驚唿傳來,侍衛驚慌失措地後退了一步,連帶著後頭跟著的人撞在一起,疊成了一片。
元煊早讓在一側石壁上,詢問道,“怎麽了?”
侍衛瞪大了眼睛,結巴了半天,也無法用語言形容方才一眼所見的震撼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