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咬人
駙馬納妾我休棄,駙馬造反我稱帝 作者:紙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講經的時候,皇上怒氣衝衝闖進來,說起了今日朝堂之事。”元煊饒有興致地瞧著穆望臉上的神色變幻,如同貓在把玩掌中的可憐老鼠。
穆望神色一怔,沒承想她就這麽輕輕放過了前頭的事兒。
他做得謹慎,隻是抄寫下來,但延盛也心細如發,定然是那時就察覺了,卻到現在跟他攤牌,定然是默許了。
為著什麽?
元煊草草起了個引子,知道他探聽不到宣光殿的消息,皇帝也不會對著他漏什麽風聲,便繼續開口,進一步將這進退兩難的人引入窮巷。
“如今京中你查不了,旨意也頒下來了,涼州那邊佛寺的事兒,不是還沒提嗎?你想不想要整治下去,想好了同我講。”
她說完,帶著安慧繼續往內院走。
安慧在後麵聽得心裏打鼓,不明白為什麽長公主還要幫駙馬繼續查,這事兒不是已經了結了嗎?駙馬不是和長公主不和,還偷拿了她給長公主的涼州佛寺證據嗎?
穆望已經搶先一步跟了上去,“延盛,你說的涼州之事,還能如何?”
元煊迴頭看了他一眼,就那麽一眼,穆望留在了原地,自嘲一笑。
他還是那個年長幾歲卻被太子牽著鼻子走的侍讀。
初時他隻當陪太子讀書,太子並不是乾綱獨斷的人,樁樁件件都會問過眾人的主意,看著像是另一個皇帝,但每次事情結束,一幫人迴過味兒,才發覺太子什麽都不說,就喜歡引著叫人替她說。
這還是他祖父平原王私下點他,他才驚覺的。
太子少年老成,大部分時候聽四輔的教導,雖說朝中能臣被先帝殺得不剩幾個,可留下來的都是最懂計謀的老狐狸,太子日複一日長起來,明麵上是丹曦,內裏是暗河,不動聲色就叫人投進去溺了水。
崔鬆蘿說得沒錯,他是真有些怕元延盛。
誰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叫暗流湧向誰,又吞沒誰。
“延盛,一道用膳嗎?”穆望想得很明白,他這條落水狗,哪怕是被元煊踹下溝裏的,如今也隻能老老實實等著岸上的殿下伸手拉他一把。
元煊笑了笑,“可。”
兩人心平氣和麵對麵用著午膳,兩張桌子,菜式一樣簡素。
侍從上來給二人上酒,元煊看了一眼,沒動,倒是穆望端起來仰頭飲進了,轉臉兒衝元煊一笑。
穆望這會兒徹底迴過味兒來,最開始他要查的隻是京都佛寺的事兒,在元煊屋子裏看到了涼州的京控訴狀,看到了那五十條正兒八經直接被逼死的人命,才起了將事情捅出來的心思。
京郊外凍死再多的平民百姓,那也不能就都歸在僧隻律上,本就是個欠年,還不上僧隻粟隻不過是壓死人的一根稻草而已。
若不是血淋淋直截了當的人命,上頭不會認,也不會查。
不是他穆望要去查涼州事,是她元延盛要他穆望查。
而太後叫寫的詔書裏,也沒有一個字提過涼州,所以元延盛才說他還可以抓著涼州做文章。
“延盛,你到底想要查什麽,也給我個準信兒,你要我咬人,也叫我知道咬的是什麽人?”
穆望這會兒可謂是親近人掏心窩子般談話了。
元煊低頭笑笑,“不過薄酒一杯,子彰就說醉話了?”
她不肯鬆口,是覺得穆望著實長進些了,居然猜到是她給他設的套了,一時拿不準他到底猜到什麽程度,等著他的後話。
“涼州裏到底還有什麽東西?叫你得知我在查京寺的時候引我去涼州?”
穆子彰眼底還帶著血絲,他生得不是時下小女郎喜歡的柔美形貌,很有些沒漢化以前部族子弟的模樣,高鼻深目,麵上稍帶寒霜就是陰戾的狼,直勾勾盯著眼前扔一塊肉就將他耍的團團轉的人。
元煊要是怕狼傷人就不會這般用他了,她聽著這句,就知道穆望隻看到了涼州這樁事,壓根沒想到從崔鬆蘿那兒就是她做的局。
她端起酒杯,食指輕彈,一聲脆響,笑吟吟看向了穆望,吐出兩個字,“帝師。”
穆望實在是有些頭昏,他和元延盛從成婚起就隔著一層,比原先還要遠些,這會兒一杯酒下肚,本就困頓的腦子就更困頓了,方才吐露出那一句來,如今聽見這一句,人又嚇清醒了。
他瞪大眼睛,知道元煊說的是誰。
這次鬧出事來的僧隻律,就是這位高僧擬定的,為的就是叫寺廟能夠獨立發展,他就是涼州人士,在卸任沙門統之後就歸隱涼州專心譯經研修佛法了。
如今隻怕都八十多了,也不知人還在不在了,就是在,那些事還能是這位高僧犯下的?
元煊笑了笑,帝師定下的僧隻律,本身是出於好意,為了不讓百姓沒種子春耕,方才允許寺廟按定息借貸,可法律頒布是一迴事,施行起來就是另一迴事了,以為帝師在涼州,涼州一群軍戶就都充作了僧隻戶,帝師如今隻怕早死了,才叫涼州的寺廟徹底拋卻了敬畏之心,而涼州寺廟如此膽大包天,背後必定有旁人。
“我隻說一句,你道那些人為什麽要離鄉服役?佛寺能服什麽役?”
這事兒穆望自然知道,“莊浪石窟?”
太後自掌權以來就大興土木,龍門石窟和永寧寺都是大手筆,涼州是帝師的故鄉,人人篤信佛教,佛寺中人為了興建石窟,將那些僧隻戶牽去開鑿,這才有了五十人投河自盡的慘案。
他不光知道,還掌握著供詞,所以才想要深查,往上摸到太後一黨。
元煊微微舉杯,仰頭飲盡了。
穆望知道自己方向找對了,跟著飲了一杯,順著說了下去,“石窟是老開國侯還在當涇州刺史開鑿的,現如今是承襲了他爵位的小兒子奚安邦在督工。”
大周,帝室十姓,奚家就是當中的第七等,屬宗室,往後才是勳貴八姓,位盡王公。[1]
正經說起來,奚安邦雖然跟穆望元延盛差了些歲數,卻還算是同輩分的。
“他阿爺死得邪性,是應了讖死的,他一家子為著這個,格外信佛,按理說不像能幹出逼死人的事兒的。”穆望這會兒漸漸放開了,倒是能和元煊按著從前君臣兄弟一般相處說話了。
他揮開仆人上前斟酒的手,歪了一會兒,他心裏雖然狐疑,但知道元煊點出來的必有深意,思索了一會兒,“難不成他……”
“老開國侯戰功赫赫,一生忠勇,可是為著太後母子死的。”元煊接了話,全了他的想法。
穆望那時候年紀小,不在那宴會上。
可元煊在,老開國侯生性驍勇,那時候宴上為了解救被囚的太後和皇帝,在百官獻舞的時候,跳了力士舞,衝著太後瞠目頷首,以表要殺了分囚他們母子二人的權臣。
等宴後,太後和皇帝想要一處待著說說話,被當時總攬朝政的大臣阻攔,老開國侯暴起,抽了兒子的千牛刀,斬殺了其中一個奸佞,卻被另一人囚下,第二日就絞殺在了鬧市口。
元煊至今都記得一刀下去,刀光血影,迸濺出去滋啦啦有聲響,滿室都是慘慘的紅,血熱乎著,人頭落地,她眼睫上都掛著血,眨眨眼睛,看人都帶著猩紅的光。
阿爺死了,大兒也坐了罪,等到太後重新臨朝,方給他們平了反,追封了開國侯,大兒子已經不成了,隻有這個小兒子襲了爵位。
元煊想到那一日的亂象,自己抿了半盞酒,笑了一聲,視線邊上又是一片赤影兒。
她抬了抬酒杯,向天上一敬,轉臉睨穆望,等著他的下文。
“難怪太後得勢,抬了奚家一手,二兒子封爵小兒子襲爵,”穆望揀了菜,推敲半晌,也去瞧她,齜牙一笑,還是少年時一道偷喝酒的模樣。
“奚安邦如今又不在中樞,不是京官,便是一方大員,再怎麽燒,也燒不到上頭去。”
他倏然低了嗓,兩桌擺得近,往前一挪,語調柔緩,視線卻鋒銳,“延盛,我不傻,我是皇帝親信,與那鄭嚴一黨是不死不休了,你要用我的手壓他們,也得叫我知道,順著奚家,燒的是哪一個裙帶?”
————
[1]《魏書·官氏誌》帝姓十,是鮮卑部落的習慣,可以算作皇帝的宗族,“凡與帝室為十姓。百世不通婚”,勳臣八姓,是除了皇族以外的鮮卑望族。
穆望神色一怔,沒承想她就這麽輕輕放過了前頭的事兒。
他做得謹慎,隻是抄寫下來,但延盛也心細如發,定然是那時就察覺了,卻到現在跟他攤牌,定然是默許了。
為著什麽?
元煊草草起了個引子,知道他探聽不到宣光殿的消息,皇帝也不會對著他漏什麽風聲,便繼續開口,進一步將這進退兩難的人引入窮巷。
“如今京中你查不了,旨意也頒下來了,涼州那邊佛寺的事兒,不是還沒提嗎?你想不想要整治下去,想好了同我講。”
她說完,帶著安慧繼續往內院走。
安慧在後麵聽得心裏打鼓,不明白為什麽長公主還要幫駙馬繼續查,這事兒不是已經了結了嗎?駙馬不是和長公主不和,還偷拿了她給長公主的涼州佛寺證據嗎?
穆望已經搶先一步跟了上去,“延盛,你說的涼州之事,還能如何?”
元煊迴頭看了他一眼,就那麽一眼,穆望留在了原地,自嘲一笑。
他還是那個年長幾歲卻被太子牽著鼻子走的侍讀。
初時他隻當陪太子讀書,太子並不是乾綱獨斷的人,樁樁件件都會問過眾人的主意,看著像是另一個皇帝,但每次事情結束,一幫人迴過味兒,才發覺太子什麽都不說,就喜歡引著叫人替她說。
這還是他祖父平原王私下點他,他才驚覺的。
太子少年老成,大部分時候聽四輔的教導,雖說朝中能臣被先帝殺得不剩幾個,可留下來的都是最懂計謀的老狐狸,太子日複一日長起來,明麵上是丹曦,內裏是暗河,不動聲色就叫人投進去溺了水。
崔鬆蘿說得沒錯,他是真有些怕元延盛。
誰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叫暗流湧向誰,又吞沒誰。
“延盛,一道用膳嗎?”穆望想得很明白,他這條落水狗,哪怕是被元煊踹下溝裏的,如今也隻能老老實實等著岸上的殿下伸手拉他一把。
元煊笑了笑,“可。”
兩人心平氣和麵對麵用著午膳,兩張桌子,菜式一樣簡素。
侍從上來給二人上酒,元煊看了一眼,沒動,倒是穆望端起來仰頭飲進了,轉臉兒衝元煊一笑。
穆望這會兒徹底迴過味兒來,最開始他要查的隻是京都佛寺的事兒,在元煊屋子裏看到了涼州的京控訴狀,看到了那五十條正兒八經直接被逼死的人命,才起了將事情捅出來的心思。
京郊外凍死再多的平民百姓,那也不能就都歸在僧隻律上,本就是個欠年,還不上僧隻粟隻不過是壓死人的一根稻草而已。
若不是血淋淋直截了當的人命,上頭不會認,也不會查。
不是他穆望要去查涼州事,是她元延盛要他穆望查。
而太後叫寫的詔書裏,也沒有一個字提過涼州,所以元延盛才說他還可以抓著涼州做文章。
“延盛,你到底想要查什麽,也給我個準信兒,你要我咬人,也叫我知道咬的是什麽人?”
穆望這會兒可謂是親近人掏心窩子般談話了。
元煊低頭笑笑,“不過薄酒一杯,子彰就說醉話了?”
她不肯鬆口,是覺得穆望著實長進些了,居然猜到是她給他設的套了,一時拿不準他到底猜到什麽程度,等著他的後話。
“涼州裏到底還有什麽東西?叫你得知我在查京寺的時候引我去涼州?”
穆子彰眼底還帶著血絲,他生得不是時下小女郎喜歡的柔美形貌,很有些沒漢化以前部族子弟的模樣,高鼻深目,麵上稍帶寒霜就是陰戾的狼,直勾勾盯著眼前扔一塊肉就將他耍的團團轉的人。
元煊要是怕狼傷人就不會這般用他了,她聽著這句,就知道穆望隻看到了涼州這樁事,壓根沒想到從崔鬆蘿那兒就是她做的局。
她端起酒杯,食指輕彈,一聲脆響,笑吟吟看向了穆望,吐出兩個字,“帝師。”
穆望實在是有些頭昏,他和元延盛從成婚起就隔著一層,比原先還要遠些,這會兒一杯酒下肚,本就困頓的腦子就更困頓了,方才吐露出那一句來,如今聽見這一句,人又嚇清醒了。
他瞪大眼睛,知道元煊說的是誰。
這次鬧出事來的僧隻律,就是這位高僧擬定的,為的就是叫寺廟能夠獨立發展,他就是涼州人士,在卸任沙門統之後就歸隱涼州專心譯經研修佛法了。
如今隻怕都八十多了,也不知人還在不在了,就是在,那些事還能是這位高僧犯下的?
元煊笑了笑,帝師定下的僧隻律,本身是出於好意,為了不讓百姓沒種子春耕,方才允許寺廟按定息借貸,可法律頒布是一迴事,施行起來就是另一迴事了,以為帝師在涼州,涼州一群軍戶就都充作了僧隻戶,帝師如今隻怕早死了,才叫涼州的寺廟徹底拋卻了敬畏之心,而涼州寺廟如此膽大包天,背後必定有旁人。
“我隻說一句,你道那些人為什麽要離鄉服役?佛寺能服什麽役?”
這事兒穆望自然知道,“莊浪石窟?”
太後自掌權以來就大興土木,龍門石窟和永寧寺都是大手筆,涼州是帝師的故鄉,人人篤信佛教,佛寺中人為了興建石窟,將那些僧隻戶牽去開鑿,這才有了五十人投河自盡的慘案。
他不光知道,還掌握著供詞,所以才想要深查,往上摸到太後一黨。
元煊微微舉杯,仰頭飲盡了。
穆望知道自己方向找對了,跟著飲了一杯,順著說了下去,“石窟是老開國侯還在當涇州刺史開鑿的,現如今是承襲了他爵位的小兒子奚安邦在督工。”
大周,帝室十姓,奚家就是當中的第七等,屬宗室,往後才是勳貴八姓,位盡王公。[1]
正經說起來,奚安邦雖然跟穆望元延盛差了些歲數,卻還算是同輩分的。
“他阿爺死得邪性,是應了讖死的,他一家子為著這個,格外信佛,按理說不像能幹出逼死人的事兒的。”穆望這會兒漸漸放開了,倒是能和元煊按著從前君臣兄弟一般相處說話了。
他揮開仆人上前斟酒的手,歪了一會兒,他心裏雖然狐疑,但知道元煊點出來的必有深意,思索了一會兒,“難不成他……”
“老開國侯戰功赫赫,一生忠勇,可是為著太後母子死的。”元煊接了話,全了他的想法。
穆望那時候年紀小,不在那宴會上。
可元煊在,老開國侯生性驍勇,那時候宴上為了解救被囚的太後和皇帝,在百官獻舞的時候,跳了力士舞,衝著太後瞠目頷首,以表要殺了分囚他們母子二人的權臣。
等宴後,太後和皇帝想要一處待著說說話,被當時總攬朝政的大臣阻攔,老開國侯暴起,抽了兒子的千牛刀,斬殺了其中一個奸佞,卻被另一人囚下,第二日就絞殺在了鬧市口。
元煊至今都記得一刀下去,刀光血影,迸濺出去滋啦啦有聲響,滿室都是慘慘的紅,血熱乎著,人頭落地,她眼睫上都掛著血,眨眨眼睛,看人都帶著猩紅的光。
阿爺死了,大兒也坐了罪,等到太後重新臨朝,方給他們平了反,追封了開國侯,大兒子已經不成了,隻有這個小兒子襲了爵位。
元煊想到那一日的亂象,自己抿了半盞酒,笑了一聲,視線邊上又是一片赤影兒。
她抬了抬酒杯,向天上一敬,轉臉睨穆望,等著他的下文。
“難怪太後得勢,抬了奚家一手,二兒子封爵小兒子襲爵,”穆望揀了菜,推敲半晌,也去瞧她,齜牙一笑,還是少年時一道偷喝酒的模樣。
“奚安邦如今又不在中樞,不是京官,便是一方大員,再怎麽燒,也燒不到上頭去。”
他倏然低了嗓,兩桌擺得近,往前一挪,語調柔緩,視線卻鋒銳,“延盛,我不傻,我是皇帝親信,與那鄭嚴一黨是不死不休了,你要用我的手壓他們,也得叫我知道,順著奚家,燒的是哪一個裙帶?”
————
[1]《魏書·官氏誌》帝姓十,是鮮卑部落的習慣,可以算作皇帝的宗族,“凡與帝室為十姓。百世不通婚”,勳臣八姓,是除了皇族以外的鮮卑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