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們收下名帖,鄭珣的眉頭才鬆開,然後,她看向了胡為善。
她審視的目光太有存在感,終於也把胡為善的注意從光幕上吸引到自己身上。
“胡為善。”
胡為善低頭道:“在!”
“怎麽?不敢看我?”
胡為善訕笑:“公主威嚴,不敢直視。”
鄭珣挑眉,實在沒想到他連她威嚴這種話都說得出來。
畢竟,他之所以會鬧事,也不過是打心裏看不起她這個公主罷了。
說來也是好笑,鄭珣到現在都沒有想通,他到底有何看不起她的底氣。
她是什麽好脾氣的人嗎?
就連在她麵前,他的態度也如此敷衍,若不是看他確實有點本事,她何至於跟他坐在這裏廢話?
胡為善感受到鄭珣的不悅,已經快冤枉死了,他是有點瞧不起她,但是當著她麵兒哪敢如此明顯?他就是被光幕吸引罷了。
這個時候,光幕中的皇帝緩了會兒,聲音壓得極低。
“所以,你是不想要這太子之位?”
這是太子第一次在皇帝麵前正麵承認自己不想做太子。
他心中忐忑,手掌攥得死緊,似乎有些恐懼接下來的疾風驟雨。
恐懼,但是並沒有退縮。
他堅定的聲音響起:“是。”
“你以為太子之位是兒戲?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
“兒臣不敢。”
“不敢?我看你敢得很!”
太子低著頭,沒有說話。
“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想當太子都當不了?”
“那可皆大歡喜,他們願意當就讓他們當,正好兒臣不想。”
他的語氣甚至還帶著雀躍和慶幸,皇帝聽完這幾句話,難得有些沉默。
良久之後,他忽然歎了一口氣。
“想好了?真準備放棄現在擁有的地位和權力?”
太子點頭。
不可能真的一點不舍都沒有,隻不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
“父皇,大雍需要一個更有魄力的帝王。”
“為父還年輕,多曆練一段日子,你總會成長。何況,如今你既已明白自己不足,相信很快就能改正。”
太子老實道:“改不了。”
“那你不能努力一點嗎!明知道有不足,為何不去改變?!”
“看,父皇,不好教的,您才教多久就被氣成了這樣……”
皇帝:……
太子站起身:“父皇好好想想,兒臣就先迴去了。”
皇帝:倒反天罡?
他無力地擺了擺手:“快滾。”
太子離開的步伐一如往常,但是走到殿外後,天光明亮,照出了他眼中的水潤。
他知道,父皇對他寄予厚望。
為免兄弟相殘,父皇一開始就定下了他太子的位子。
雖然父皇忙碌,所以許多事無法親力親為,但是他永遠給他最好的,永遠大大方方宣告他是唯一的太子。
他敢說,曆史上也沒有幾個太子能像他一般被皇帝信任。
父皇在他身上付出太多,所以,期望也就越高。
他何嚐想辜負父皇的期望呢?
如果可以,他也想繼承父皇的道路……
可是他很清楚他做不到。
他骨子裏就是優柔寡斷的。
他不能一意孤行,不能為了自己權力的欲望就接下注定他完不成的擔子,那是對大雍、對百姓的不負責。
鄭珣搖搖頭。
她很清楚,皇帝是拗不過太子的。
不過,她覺得太子應該堅持更久一點,因為她現在積攢的力量還不夠。
這個時候讓出太子之位,那肯定有人來摘桃子,大臣的心思也會變得浮動。
為了大雍朝堂的安穩,她覺得吧,皇位能平穩過渡給她是最好的。
嗯,希望大家也都這麽想。
胡為善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場大戲,迴過神來卻發現他已經忘了自己敷衍了鄭珣些什麽。
他尚未修煉出朝堂上大臣那樣一心二用的本事,這種情況也正常。
“公主,其實,學生和期澤、鄒息的想法一樣,公主一定能夠解決此次危機,所以我學生才願意去做那個推手,學生都是為了公主啊!”
他語氣誠懇得鄭珣都快信了。
這個時候,鄭十忽然開口:“我倒覺得他說得沒錯。”
胡為善:好人呐!
鄭九湊到胡為善旁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道:“畢竟,一個知道了太多秘密的人,若是不上船,那就隻能沉江嘍……”
胡為善:壞人!大大的壞人!
他欲哭無淚。
他還想掙紮一下:“能不能不上船啊!”
鄭九和鄭十從善如流地答應:“可以啊。”
但是真答應了胡為善又不高興了。
他怕他們轉頭把他沉江,他那小身板可扛不住。
他求助地看向賀期澤和鄒息。
兩人笑盈盈地舉起茶杯,似乎在說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但是一旦湊近聽聽就知道他們在說的,其實是今晚吃什麽。
胡為善委屈:“不幫就不幫。”
鄭十看他不順眼得很,她知道,他看不起公主就僅僅因為公主是個女子。
多好笑,她讓他一隻手都能一息把他按趴下,這樣的人還好意思看不起女子。
她其實並不明白,有賀、鄒兩個人就夠了吧,公主何必執著於一個胡為善。
尤其他的人品還很一般。
就在她嘀咕的時候,慢悠悠啜完一口茶的鄭珣忽然在心聲中笑了笑。
【胡為善似乎很不願意呢】
【嗯,不過我就喜歡他不願意還不得不妥協的樣子】
賀期澤、鄒息:……
有點變態了公主。
幸好他們及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總覺得胡為善接下來要倒大黴。
鄭十:破案了。
原來這就是公主非要胡為善的原因。
胡為善聽完鄭珣的心聲,先是不可置信,接著就是惱怒。
他是什麽很沒有骨氣的人嗎?
她讓他妥協他就妥協?
他沒有原則的嗎?
胡為善輕哼一聲,坐直了身子,嚴陣以待地等著鄭珣出招。
但是鄭珣沒有出招,她隻是靜靜看著光幕。
光幕中,畫麵還停留在禦書房門口的長階前。
太子已經走了很遠,隻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
他踽踽獨行,明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身影卻如此渺小。
渺小得似乎隨時都會被高牆淹沒。
鄭珣忽然看向胡為善:“你知道嗎,本宮可以直接取消你參與這次恩科的資格。”
她審視的目光太有存在感,終於也把胡為善的注意從光幕上吸引到自己身上。
“胡為善。”
胡為善低頭道:“在!”
“怎麽?不敢看我?”
胡為善訕笑:“公主威嚴,不敢直視。”
鄭珣挑眉,實在沒想到他連她威嚴這種話都說得出來。
畢竟,他之所以會鬧事,也不過是打心裏看不起她這個公主罷了。
說來也是好笑,鄭珣到現在都沒有想通,他到底有何看不起她的底氣。
她是什麽好脾氣的人嗎?
就連在她麵前,他的態度也如此敷衍,若不是看他確實有點本事,她何至於跟他坐在這裏廢話?
胡為善感受到鄭珣的不悅,已經快冤枉死了,他是有點瞧不起她,但是當著她麵兒哪敢如此明顯?他就是被光幕吸引罷了。
這個時候,光幕中的皇帝緩了會兒,聲音壓得極低。
“所以,你是不想要這太子之位?”
這是太子第一次在皇帝麵前正麵承認自己不想做太子。
他心中忐忑,手掌攥得死緊,似乎有些恐懼接下來的疾風驟雨。
恐懼,但是並沒有退縮。
他堅定的聲音響起:“是。”
“你以為太子之位是兒戲?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
“兒臣不敢。”
“不敢?我看你敢得很!”
太子低著頭,沒有說話。
“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想當太子都當不了?”
“那可皆大歡喜,他們願意當就讓他們當,正好兒臣不想。”
他的語氣甚至還帶著雀躍和慶幸,皇帝聽完這幾句話,難得有些沉默。
良久之後,他忽然歎了一口氣。
“想好了?真準備放棄現在擁有的地位和權力?”
太子點頭。
不可能真的一點不舍都沒有,隻不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
“父皇,大雍需要一個更有魄力的帝王。”
“為父還年輕,多曆練一段日子,你總會成長。何況,如今你既已明白自己不足,相信很快就能改正。”
太子老實道:“改不了。”
“那你不能努力一點嗎!明知道有不足,為何不去改變?!”
“看,父皇,不好教的,您才教多久就被氣成了這樣……”
皇帝:……
太子站起身:“父皇好好想想,兒臣就先迴去了。”
皇帝:倒反天罡?
他無力地擺了擺手:“快滾。”
太子離開的步伐一如往常,但是走到殿外後,天光明亮,照出了他眼中的水潤。
他知道,父皇對他寄予厚望。
為免兄弟相殘,父皇一開始就定下了他太子的位子。
雖然父皇忙碌,所以許多事無法親力親為,但是他永遠給他最好的,永遠大大方方宣告他是唯一的太子。
他敢說,曆史上也沒有幾個太子能像他一般被皇帝信任。
父皇在他身上付出太多,所以,期望也就越高。
他何嚐想辜負父皇的期望呢?
如果可以,他也想繼承父皇的道路……
可是他很清楚他做不到。
他骨子裏就是優柔寡斷的。
他不能一意孤行,不能為了自己權力的欲望就接下注定他完不成的擔子,那是對大雍、對百姓的不負責。
鄭珣搖搖頭。
她很清楚,皇帝是拗不過太子的。
不過,她覺得太子應該堅持更久一點,因為她現在積攢的力量還不夠。
這個時候讓出太子之位,那肯定有人來摘桃子,大臣的心思也會變得浮動。
為了大雍朝堂的安穩,她覺得吧,皇位能平穩過渡給她是最好的。
嗯,希望大家也都這麽想。
胡為善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場大戲,迴過神來卻發現他已經忘了自己敷衍了鄭珣些什麽。
他尚未修煉出朝堂上大臣那樣一心二用的本事,這種情況也正常。
“公主,其實,學生和期澤、鄒息的想法一樣,公主一定能夠解決此次危機,所以我學生才願意去做那個推手,學生都是為了公主啊!”
他語氣誠懇得鄭珣都快信了。
這個時候,鄭十忽然開口:“我倒覺得他說得沒錯。”
胡為善:好人呐!
鄭九湊到胡為善旁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道:“畢竟,一個知道了太多秘密的人,若是不上船,那就隻能沉江嘍……”
胡為善:壞人!大大的壞人!
他欲哭無淚。
他還想掙紮一下:“能不能不上船啊!”
鄭九和鄭十從善如流地答應:“可以啊。”
但是真答應了胡為善又不高興了。
他怕他們轉頭把他沉江,他那小身板可扛不住。
他求助地看向賀期澤和鄒息。
兩人笑盈盈地舉起茶杯,似乎在說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但是一旦湊近聽聽就知道他們在說的,其實是今晚吃什麽。
胡為善委屈:“不幫就不幫。”
鄭十看他不順眼得很,她知道,他看不起公主就僅僅因為公主是個女子。
多好笑,她讓他一隻手都能一息把他按趴下,這樣的人還好意思看不起女子。
她其實並不明白,有賀、鄒兩個人就夠了吧,公主何必執著於一個胡為善。
尤其他的人品還很一般。
就在她嘀咕的時候,慢悠悠啜完一口茶的鄭珣忽然在心聲中笑了笑。
【胡為善似乎很不願意呢】
【嗯,不過我就喜歡他不願意還不得不妥協的樣子】
賀期澤、鄒息:……
有點變態了公主。
幸好他們及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總覺得胡為善接下來要倒大黴。
鄭十:破案了。
原來這就是公主非要胡為善的原因。
胡為善聽完鄭珣的心聲,先是不可置信,接著就是惱怒。
他是什麽很沒有骨氣的人嗎?
她讓他妥協他就妥協?
他沒有原則的嗎?
胡為善輕哼一聲,坐直了身子,嚴陣以待地等著鄭珣出招。
但是鄭珣沒有出招,她隻是靜靜看著光幕。
光幕中,畫麵還停留在禦書房門口的長階前。
太子已經走了很遠,隻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
他踽踽獨行,明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身影卻如此渺小。
渺小得似乎隨時都會被高牆淹沒。
鄭珣忽然看向胡為善:“你知道嗎,本宮可以直接取消你參與這次恩科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