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著這一幕,越想越氣,又在心裏問了一句:憑什麽啊???
他靠近了些,就聽到鄭珣語氣輕柔地哄人:“你這一關算是度過了一半,不用擔心,我說過你能活,你就能活,相信我,相信鈴音好嗎?”
她說話的時候,純妃就安靜地聽著,等她說完了,她才乖乖點頭。
皇帝:?
他掰著手指頭數了數他的後宮,德妃更喜歡淑妃,賢妃更喜歡小六和元嘉,良妃喜歡宮權,端妃喜歡念佛,純妃喜歡元嘉……
好好好,合著他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是吧?
他沒好氣地輕咳兩聲,意圖引起鄭珣和純妃的注意。
但是兩人依舊說著話,根本沒有留意他的動靜。
他又咳嗽兩聲,這次,終於有人看到他了,但卻是剛剛在神遊的趙鈴音。
她嚴肅地拽過皇帝的手,手指搭在他手腕的脈搏處。
片刻後,她臉上漸漸浮現出疑惑之色。
她不信邪,還想繼續感受感受,但是皇帝已經黑著臉抽迴了手:“朕無事。”
趙鈴音真是可惡。
沒見過這麽可惡的人!
趙鈴音默默看了他一眼,那個目光十分意味深長。
她明明什麽都沒說,但是又像是什麽都說了。
皇帝額頭青筋微跳,咬著腮幫子惡狠狠地喊了一句:“趙鈴音!”
趙鈴音無奈輕歎:“民女在。”
而此時的鄭珣跟純妃在說什麽呢?
純妃在問:“我怎麽覺得,皇帝會更喜歡趙鈴音這樣的?”
鄭珣斬釘截鐵地否認:“不會。”
純妃覺得自己的猜測沒錯,不服氣地問:“為什麽?”
鄭珣憐愛地看了她一眼:“你不會想知道答案的。”
純妃哼哼兩聲:“你快說啊!”
鄭珣不理她。
但是她纏人的功夫實在了得,鄭珣說不說就不說,但是卻忍不住在心聲裏吐槽。
【還能為什麽?趙鈴音有大才,把她收進後宮那是浪費人才,她一身本事,就該為大雍發光發熱】
如純妃所願,她知道了答案,但是伴隨著的,卻是瞬間跌落到穀底的心情。
沉默一瞬後,她忽然自嘲一笑。
她不知道自己在惆悵什麽。
她沒有什麽本事,又不打算腳踏實地地去學,偏偏又吃不得苦,還向往這世間的權勢和財富。
她一無所有,實力也匹配不了自己的野心。
進宮是她選的路,她當然要好好走下去。
不能後悔,她也不會後悔。
她怕鄭珣看出端倪,沒敢安靜太久,狀似不經意道:“皇上都不跟我說話,我們這樣真能行嗎?”
鄭珣輕輕一笑,似乎是聽到什麽有趣的事情,聲音跟純妃的一樣低不可聞:“放心,我和父皇都是同一類人,我喜歡你,他也一定會喜歡你。”
純妃嘴角有些抽搐。
幸好鄭珣不是個男子,否則她還真怕自己招架不住。
呃也不對,她一個十歲小孩子,就算是男子,她也不會感興趣。
哼,小屁孩兒。
她在心裏罵完又在嘴上嘀咕:“那也不一定……”
“純妃,你對皇帝這種生物或許有什麽誤解,”鄭珣看皇帝還在和趙鈴音扯皮,笑道,“誰告訴你,他隻喜歡一個類型?”
純妃:……
她懂了,她的格局還是不夠大。
當皇帝的哪個不是三宮六院,當然是要各種類型的花都采一朵。
男子本就不一樣,他們又不用守貞,哪怕同時喜歡好幾個,也頂多被說一句風流。
她不僅感歎:“當男子真好,可以有好多選擇。”
鄭珣看了她一眼,搖頭:“說錯了,是有權有勢真好。”
說句難聽的,如果她純妃活得足夠長,能有把皇帝熬死的那天,那以她的地位,悄摸養幾個聽話乖巧的也不是不行。
那時候如果是她當皇帝,肯定不會因為這件事收拾她。
而且,她比皇帝小那麽多,這個設想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不過這種話她不會主動跟純妃提及,怎麽說皇帝也是她的爹,她怕雞血打過頭,純妃真起了弑君的心思怎麽辦?
這時候的純妃還對鄭珣的話有些不以為意,她們女子啊,再有權有勢能到哪個地步?再怎麽掙紮也就那樣了。
兩人又胡扯了幾句,皇帝也終於被趙鈴音氣得沒了脾氣。
他是真的很想收拾她一頓,讓她了解了解什麽叫君威。
但是趙鈴音一口一個元嘉長公主,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好好好知道她得元嘉看重,但是那又如何?他一個皇帝難道還治不了她?
好吧,元嘉的人他確實治不了。
想他當皇帝那麽多年,已經好久沒有試過啞巴吃黃連的滋味兒,偏偏生了個一身反骨的女兒,她還收攏了幾個一身反骨的手下……
他在心裏感慨了幾句,見到鄭珣和純妃終於聊完,他連忙把趙鈴音打發走:“純妃的藥還沒開吧?”
趙鈴音撓了撓腦袋,上前為純妃把脈。
把脈結束,她板板正正跟鄭珣和皇帝行了個禮,然後就去安排純妃的藥方去了。
因為剛剛要給趙鈴音騰位子,所以鄭珣已經站到了一邊,皇帝瞅準時機,趙鈴音一走,他就坐到了純妃身邊。
鄭珣:幼稚!
惹皇帝生氣的趙鈴音離開了,他便恢複了正常。
剛剛不知道甩到哪兒去的帝王威嚴重新披到身上,他握住純妃的手,低聲問:“可還難受?”
純妃微微抬頭,這個角度看過去,她本就不大的臉越發顯得瘦削。
這一次的折騰似乎暴露了她一切的病灶。
純妃輕輕推了推他:“皇上龍體為重,臣妾身子不好,您離臣妾遠些。”
皇帝沒有應,隻是攏了攏她的手掌,說起了這日發生的趣事。
純妃靜靜聽著他講話,目光專注,清澈的眸子倒映著他的身影。
別說,這一幕還真有點神仙眷侶的味兒。
鄭珣沒有打擾他們,安靜地離開。
離開前,她還順手帶上了門,連同屋子裏的宮人都被她遣了出去。
一夜平靜。
似乎平靜。
隻有住在驛館附近的百姓才知道,今晚風雨交加。
驛館的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百姓們有些惶惶不安,但是京城腳下住久了的人,對於危險總有一種天生的嗅覺。
而且官府反應及時,京畿衛圍住驛館,一家一家安撫,總算沒有引起太大騷動。
第二日,有好奇的百姓去驛館看了看,卻隻見到一片焦黑的廢墟。
京畿衛在廢墟裏翻找屍體,但是隻找到一些碎骨。
百姓們本不敢大肆議論,但是偏偏有一股流言暗中傳開。
流言的主要人物就是褐國那個瘋了的躊王,他因為半夜餓了沒找到合胃口的食物,就發瘋殺了幾個褐國使臣,而後又一把火燒了驛館。
最後逃出來的就隻有一個大臣、躊王本人還有他那個極為受寵的寵姬。
鄭珣聽到木灼受傷的那一刻就想明白了他的打算。
她火急火燎地趕過去探望他。
他的傷勢不輕,心口的那一刀十分危險,但凡偏一點他就得沒命。
而且在火場中,為了護住不省心的躊王,他受了好幾處燒傷,都是大片的燒痕。
不誇張地說,鄭珣靠近他的時候甚至聞到了一股烤肉的焦香。
她冷著臉問他:“怎麽迴事?”
木灼揚著笑臉:“一些小傷,幸好,事情做得很完美。”
小傷?鄭珣才不會信他的鬼話。
她皮笑肉不笑地嘲諷:“你管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的樣子叫做完美?你倒是真會自我安慰。”
木灼被她嚴厲的語氣訓得有點懨懨。
“木灼,你那個青梅已經去世多年,你現在有妻子,也有女兒,你的妻子雖說不得你心,但是人家為你操持家務、打理人情,你在前朝辦公的時候,她也一直在幫你斡旋,把後方一切事務都做得井井有條,她所求不多,唯‘平安’二字,你作為丈夫,難道連她這點要求都無法滿足?”
“你的女兒才能出眾卻所托非人,雖然你不顧其他人的勸阻把她從夫家接迴來,硬是押著她夫君寫了放妻書,但是她依舊受盡排擠,甚至連門都不敢出,你可能放心她?若你出事,誰來為她撐腰?”
“木灼,我知道你在乎你的青梅,但是斯人已逝,你也該憐取眼前人才是,仇恨若放不下,那就慢慢圖謀,但是你萬不能以自己的安危開玩笑。”
木灼靜靜聽著她的數落,見她說完,他才開口:“公主,您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您放心,我下手有分寸,死不了。隻要褐國皇帝看到我的傷口,他們的懷疑就會去掉大半,您也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
他這話半真半假,但是鄭珣隻是勸誡,也無法代替他做決定。
隻希望他能平平安安迴來,不要把自己作死。
探望完木灼離開,鄭珣忽然發現有哪裏不對勁。
她穿來大雍是做什麽來著?
她怎麽覺得自己成了個老媽子,每天都在操心手下的心理和私人問題?
說好的縱橫捭闔、以一敵百呢?
她想了想,發現也不能怪她。
主要是手底下的人都很能幹,她隻需要開個頭,他們就能把一切都辦得妥妥帖帖。
她能怎麽辦?
這麽好用的手下,她當然是不能讓他們受委屈。
嗯,他們保護大雍,她保護他們,完全沒毛病!
他靠近了些,就聽到鄭珣語氣輕柔地哄人:“你這一關算是度過了一半,不用擔心,我說過你能活,你就能活,相信我,相信鈴音好嗎?”
她說話的時候,純妃就安靜地聽著,等她說完了,她才乖乖點頭。
皇帝:?
他掰著手指頭數了數他的後宮,德妃更喜歡淑妃,賢妃更喜歡小六和元嘉,良妃喜歡宮權,端妃喜歡念佛,純妃喜歡元嘉……
好好好,合著他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是吧?
他沒好氣地輕咳兩聲,意圖引起鄭珣和純妃的注意。
但是兩人依舊說著話,根本沒有留意他的動靜。
他又咳嗽兩聲,這次,終於有人看到他了,但卻是剛剛在神遊的趙鈴音。
她嚴肅地拽過皇帝的手,手指搭在他手腕的脈搏處。
片刻後,她臉上漸漸浮現出疑惑之色。
她不信邪,還想繼續感受感受,但是皇帝已經黑著臉抽迴了手:“朕無事。”
趙鈴音真是可惡。
沒見過這麽可惡的人!
趙鈴音默默看了他一眼,那個目光十分意味深長。
她明明什麽都沒說,但是又像是什麽都說了。
皇帝額頭青筋微跳,咬著腮幫子惡狠狠地喊了一句:“趙鈴音!”
趙鈴音無奈輕歎:“民女在。”
而此時的鄭珣跟純妃在說什麽呢?
純妃在問:“我怎麽覺得,皇帝會更喜歡趙鈴音這樣的?”
鄭珣斬釘截鐵地否認:“不會。”
純妃覺得自己的猜測沒錯,不服氣地問:“為什麽?”
鄭珣憐愛地看了她一眼:“你不會想知道答案的。”
純妃哼哼兩聲:“你快說啊!”
鄭珣不理她。
但是她纏人的功夫實在了得,鄭珣說不說就不說,但是卻忍不住在心聲裏吐槽。
【還能為什麽?趙鈴音有大才,把她收進後宮那是浪費人才,她一身本事,就該為大雍發光發熱】
如純妃所願,她知道了答案,但是伴隨著的,卻是瞬間跌落到穀底的心情。
沉默一瞬後,她忽然自嘲一笑。
她不知道自己在惆悵什麽。
她沒有什麽本事,又不打算腳踏實地地去學,偏偏又吃不得苦,還向往這世間的權勢和財富。
她一無所有,實力也匹配不了自己的野心。
進宮是她選的路,她當然要好好走下去。
不能後悔,她也不會後悔。
她怕鄭珣看出端倪,沒敢安靜太久,狀似不經意道:“皇上都不跟我說話,我們這樣真能行嗎?”
鄭珣輕輕一笑,似乎是聽到什麽有趣的事情,聲音跟純妃的一樣低不可聞:“放心,我和父皇都是同一類人,我喜歡你,他也一定會喜歡你。”
純妃嘴角有些抽搐。
幸好鄭珣不是個男子,否則她還真怕自己招架不住。
呃也不對,她一個十歲小孩子,就算是男子,她也不會感興趣。
哼,小屁孩兒。
她在心裏罵完又在嘴上嘀咕:“那也不一定……”
“純妃,你對皇帝這種生物或許有什麽誤解,”鄭珣看皇帝還在和趙鈴音扯皮,笑道,“誰告訴你,他隻喜歡一個類型?”
純妃:……
她懂了,她的格局還是不夠大。
當皇帝的哪個不是三宮六院,當然是要各種類型的花都采一朵。
男子本就不一樣,他們又不用守貞,哪怕同時喜歡好幾個,也頂多被說一句風流。
她不僅感歎:“當男子真好,可以有好多選擇。”
鄭珣看了她一眼,搖頭:“說錯了,是有權有勢真好。”
說句難聽的,如果她純妃活得足夠長,能有把皇帝熬死的那天,那以她的地位,悄摸養幾個聽話乖巧的也不是不行。
那時候如果是她當皇帝,肯定不會因為這件事收拾她。
而且,她比皇帝小那麽多,這個設想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不過這種話她不會主動跟純妃提及,怎麽說皇帝也是她的爹,她怕雞血打過頭,純妃真起了弑君的心思怎麽辦?
這時候的純妃還對鄭珣的話有些不以為意,她們女子啊,再有權有勢能到哪個地步?再怎麽掙紮也就那樣了。
兩人又胡扯了幾句,皇帝也終於被趙鈴音氣得沒了脾氣。
他是真的很想收拾她一頓,讓她了解了解什麽叫君威。
但是趙鈴音一口一個元嘉長公主,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好好好知道她得元嘉看重,但是那又如何?他一個皇帝難道還治不了她?
好吧,元嘉的人他確實治不了。
想他當皇帝那麽多年,已經好久沒有試過啞巴吃黃連的滋味兒,偏偏生了個一身反骨的女兒,她還收攏了幾個一身反骨的手下……
他在心裏感慨了幾句,見到鄭珣和純妃終於聊完,他連忙把趙鈴音打發走:“純妃的藥還沒開吧?”
趙鈴音撓了撓腦袋,上前為純妃把脈。
把脈結束,她板板正正跟鄭珣和皇帝行了個禮,然後就去安排純妃的藥方去了。
因為剛剛要給趙鈴音騰位子,所以鄭珣已經站到了一邊,皇帝瞅準時機,趙鈴音一走,他就坐到了純妃身邊。
鄭珣:幼稚!
惹皇帝生氣的趙鈴音離開了,他便恢複了正常。
剛剛不知道甩到哪兒去的帝王威嚴重新披到身上,他握住純妃的手,低聲問:“可還難受?”
純妃微微抬頭,這個角度看過去,她本就不大的臉越發顯得瘦削。
這一次的折騰似乎暴露了她一切的病灶。
純妃輕輕推了推他:“皇上龍體為重,臣妾身子不好,您離臣妾遠些。”
皇帝沒有應,隻是攏了攏她的手掌,說起了這日發生的趣事。
純妃靜靜聽著他講話,目光專注,清澈的眸子倒映著他的身影。
別說,這一幕還真有點神仙眷侶的味兒。
鄭珣沒有打擾他們,安靜地離開。
離開前,她還順手帶上了門,連同屋子裏的宮人都被她遣了出去。
一夜平靜。
似乎平靜。
隻有住在驛館附近的百姓才知道,今晚風雨交加。
驛館的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百姓們有些惶惶不安,但是京城腳下住久了的人,對於危險總有一種天生的嗅覺。
而且官府反應及時,京畿衛圍住驛館,一家一家安撫,總算沒有引起太大騷動。
第二日,有好奇的百姓去驛館看了看,卻隻見到一片焦黑的廢墟。
京畿衛在廢墟裏翻找屍體,但是隻找到一些碎骨。
百姓們本不敢大肆議論,但是偏偏有一股流言暗中傳開。
流言的主要人物就是褐國那個瘋了的躊王,他因為半夜餓了沒找到合胃口的食物,就發瘋殺了幾個褐國使臣,而後又一把火燒了驛館。
最後逃出來的就隻有一個大臣、躊王本人還有他那個極為受寵的寵姬。
鄭珣聽到木灼受傷的那一刻就想明白了他的打算。
她火急火燎地趕過去探望他。
他的傷勢不輕,心口的那一刀十分危險,但凡偏一點他就得沒命。
而且在火場中,為了護住不省心的躊王,他受了好幾處燒傷,都是大片的燒痕。
不誇張地說,鄭珣靠近他的時候甚至聞到了一股烤肉的焦香。
她冷著臉問他:“怎麽迴事?”
木灼揚著笑臉:“一些小傷,幸好,事情做得很完美。”
小傷?鄭珣才不會信他的鬼話。
她皮笑肉不笑地嘲諷:“你管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的樣子叫做完美?你倒是真會自我安慰。”
木灼被她嚴厲的語氣訓得有點懨懨。
“木灼,你那個青梅已經去世多年,你現在有妻子,也有女兒,你的妻子雖說不得你心,但是人家為你操持家務、打理人情,你在前朝辦公的時候,她也一直在幫你斡旋,把後方一切事務都做得井井有條,她所求不多,唯‘平安’二字,你作為丈夫,難道連她這點要求都無法滿足?”
“你的女兒才能出眾卻所托非人,雖然你不顧其他人的勸阻把她從夫家接迴來,硬是押著她夫君寫了放妻書,但是她依舊受盡排擠,甚至連門都不敢出,你可能放心她?若你出事,誰來為她撐腰?”
“木灼,我知道你在乎你的青梅,但是斯人已逝,你也該憐取眼前人才是,仇恨若放不下,那就慢慢圖謀,但是你萬不能以自己的安危開玩笑。”
木灼靜靜聽著她的數落,見她說完,他才開口:“公主,您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您放心,我下手有分寸,死不了。隻要褐國皇帝看到我的傷口,他們的懷疑就會去掉大半,您也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
他這話半真半假,但是鄭珣隻是勸誡,也無法代替他做決定。
隻希望他能平平安安迴來,不要把自己作死。
探望完木灼離開,鄭珣忽然發現有哪裏不對勁。
她穿來大雍是做什麽來著?
她怎麽覺得自己成了個老媽子,每天都在操心手下的心理和私人問題?
說好的縱橫捭闔、以一敵百呢?
她想了想,發現也不能怪她。
主要是手底下的人都很能幹,她隻需要開個頭,他們就能把一切都辦得妥妥帖帖。
她能怎麽辦?
這麽好用的手下,她當然是不能讓他們受委屈。
嗯,他們保護大雍,她保護他們,完全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