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珣撿起一張奏章,認真地翻閱了一遍,似乎並未察覺到廣興宸的慌亂。
麵對不同的臣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他又不是多剛烈傲氣的性子,所以,鄭珣能用強權又何必講道理?
批完一張奏折,鄭珣抬頭看他:“怎麽還在這兒?”
廣興宸:“公主,微臣一直在這兒。”
鄭珣把奏折丟到一邊,輕聲道:“是不是本宮太過隨和……”
廣興宸沒有抬頭,卻感覺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沉重的壓力宛如山嶽,讓他一瞬間跌入沉重的泥沼,他甚至覺得,他唿吸稍重一點就會徹底陷落。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麵前的人不是普通的公主。
那個在心聲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如今掌握著他、甚至是大雍的命運。
意識到危機,他的反應比腦子更快。
“微臣遵命!”
“下去吧。”
禦書房再次寂靜下來。
鄭珣遺憾地歎了口氣。
若是二皇子腦子轉過彎來該多好,他手裏的鋪子遍布大雍。
若依托在這些產業上,她要散布眼線就會容易得多。
可惜他壓根沒想過她會意指皇位。
他還以為皇室這一代沒有能扛事的人,所以不得不說服自己去奪位。
“之誠,讓三哥來見我。”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太子、三皇子和六皇子應該在輔佐鄭珣處理政事才對,但鄭珣有精神力,所以處理奏章的速度非比尋常。
所以,她便把他們打發出去做些實事。
三皇子昨晚為了完成鄭珣的交代的任務,剛熬完一個大夜,正準備迴去休息。
可他走到皇子所外,竟然瞥見了之誠的身影,他動作一頓,狀似不經意,實則步伐飛快地跑開。
目睹一切的之誠:“三皇子!”
三皇子捂住耳朵,拔腿就跑。
但他疏於武藝,壓根跑不過之誠。
之誠攥住他的衣裳,心裏評價自己的行為為“大逆不道”。
他痛苦地呻吟一聲:“算命的說我命中注定有一劫,逃過這一次,可不能再找我麻煩了哦。”
之誠沒有鬆手,奇怪地問:“三皇子跑什麽?”
“我有跑嗎?沒有吧?我就是走得快。”
之誠:你看我信嗎?
三皇子知道糊弄不過去,認命地問:“又是元嘉讓你來的?”
之誠點頭:“公主尋您有事。”
三皇子轉身:“鬆開!”
“您不跑?”
“不跑。”
之誠麵露懷疑之色。
三皇子委屈:“你不信我?”
之誠瞬間鬆手。
三皇子愛哭他知道,他可擔不起惹哭一個皇子的罪名。
“之誠啊,”三皇子沒有跑,伸手搭著之誠肩膀,“你們公主身子尚未痊愈,夙興夜寐地處理政事,你可心疼?”
“所以才要勞煩三皇子和太子多多幫襯。”
三皇子一噎:“我倒是願意,但別人分擔再多,她也總能給自己找到事做。”
之誠若有所思。
三皇子見狀,連忙趁熱打鐵:“咱們得勸著點,對不對?”
“也是……”
三皇子壓下拚命往上翹的嘴角。
真不是他懶,怪就怪鄭珣的安排真不是人能完成的。
而且她還說以後都按這個強度來。
這兩日,他一個任務沒完成,下一個任務緊接著又安排下來。
兩日啊,他加起來才睡兩個時辰。
元嘉好像根本沒意識到,他是人不是神,經不起這樣折騰!
垂頭喪氣地走進禦書房,鄭珣看著他蔫巴巴的樣子,尚未意識到發生了什麽。
“怎麽死氣沉沉的?”
三皇子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沒聽見他開口,鄭珣疑惑:“誰惹你了?”
“你!你啊!元嘉,你很強我知道,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啊……”
鄭珣了然:“你扛不住了?”
“扛……得住。”
一看就是在強嘴。
鄭珣猛地想起,三皇子他們可不是異能者,經不起這種強度的折騰。
她眼神心虛地飄了飄,義正言辭道:“知道你累,所以我給你找了個輕鬆的活。”
三皇子:太好了!妹妹還愛我!
鄭珣沒法直視他熾熱感激的雙眼,輕咳一聲:“礦場那邊環境惡劣,也不知道二哥待得習不習慣,三哥去看看他,順便給他帶點東西,兄弟之間,還是要多聊聊、多見見才不會生疏。”
順便把京城的情況講給他聽聽,試探試探他的態度。
三皇子不明白她的深意,被她一句話感動得稀裏嘩啦。
嗚嗚嗚,妹妹好像他素未謀麵的娘,明明那麽忙,還操心他這些小事。
他還在責怪妹妹太嚴苛,他不是人。
看著他眼眶漸紅,最後感動得熱淚盈眶,鄭珣:這對嗎?
三皇子太過好騙,襯得她像個無情冷酷的資本家。
她輕咳一聲:“那什麽,三哥迴去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就出發,順便去問問皇後有什麽需要帶的,一起給你二哥帶去。”
三皇子感動地頷首:“元嘉也莫要太勞累。”
鄭珣哄了幾句,把他哄走之後,她如釋重負,迅速投入到公務中。
之誠撥了撥香爐,一句沒提勸公主休息的話。
公主喜歡又對公主無害的事情,他可不會去阻止。
……
代理朝政的日子其實不算枯燥,雖然累,但是對於鄭珣這種更不願意失權的人來說,也算是樂在其中。
雖然有些大臣對她有點小意見,但是沒人真敢鬧事。
尤其是,大雍的朝臣都還挺有趣。
哪怕是吵架,他們也能吵出花來,鄭珣當看大戲,從來不阻止,偶爾還煽風點火。
這一點跟皇帝十分相像。
偶爾她還能帶大臣一起吃瓜。
鄭珣高興,大臣們高興,隻有當瓜的人不高興。
不過沒關係,風水輪流轉,今日到我家。
鄭珣公平對待,沒人能逃過當瓜的命運。
雖然被扒的時候十分尷尬,但是麵對一群基本沒有秘密的同僚,實在很難生疏,也很難勾心鬥角。
大雍朝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諧局麵。
當然,玩歸玩,鬧歸鬧,正事是半點都沒耽擱。
朝堂上空出的位置重新填補上。
裁去一些職能重合的官職,又重新規劃好責任,整個朝堂運行的效率翻了個倍。
一直悄咪咪暗中觀察的皇帝也終於放下心。
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後,大臣們終於確定好針對褐國的最終方案。
麵對不同的臣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他又不是多剛烈傲氣的性子,所以,鄭珣能用強權又何必講道理?
批完一張奏折,鄭珣抬頭看他:“怎麽還在這兒?”
廣興宸:“公主,微臣一直在這兒。”
鄭珣把奏折丟到一邊,輕聲道:“是不是本宮太過隨和……”
廣興宸沒有抬頭,卻感覺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沉重的壓力宛如山嶽,讓他一瞬間跌入沉重的泥沼,他甚至覺得,他唿吸稍重一點就會徹底陷落。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麵前的人不是普通的公主。
那個在心聲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如今掌握著他、甚至是大雍的命運。
意識到危機,他的反應比腦子更快。
“微臣遵命!”
“下去吧。”
禦書房再次寂靜下來。
鄭珣遺憾地歎了口氣。
若是二皇子腦子轉過彎來該多好,他手裏的鋪子遍布大雍。
若依托在這些產業上,她要散布眼線就會容易得多。
可惜他壓根沒想過她會意指皇位。
他還以為皇室這一代沒有能扛事的人,所以不得不說服自己去奪位。
“之誠,讓三哥來見我。”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太子、三皇子和六皇子應該在輔佐鄭珣處理政事才對,但鄭珣有精神力,所以處理奏章的速度非比尋常。
所以,她便把他們打發出去做些實事。
三皇子昨晚為了完成鄭珣的交代的任務,剛熬完一個大夜,正準備迴去休息。
可他走到皇子所外,竟然瞥見了之誠的身影,他動作一頓,狀似不經意,實則步伐飛快地跑開。
目睹一切的之誠:“三皇子!”
三皇子捂住耳朵,拔腿就跑。
但他疏於武藝,壓根跑不過之誠。
之誠攥住他的衣裳,心裏評價自己的行為為“大逆不道”。
他痛苦地呻吟一聲:“算命的說我命中注定有一劫,逃過這一次,可不能再找我麻煩了哦。”
之誠沒有鬆手,奇怪地問:“三皇子跑什麽?”
“我有跑嗎?沒有吧?我就是走得快。”
之誠:你看我信嗎?
三皇子知道糊弄不過去,認命地問:“又是元嘉讓你來的?”
之誠點頭:“公主尋您有事。”
三皇子轉身:“鬆開!”
“您不跑?”
“不跑。”
之誠麵露懷疑之色。
三皇子委屈:“你不信我?”
之誠瞬間鬆手。
三皇子愛哭他知道,他可擔不起惹哭一個皇子的罪名。
“之誠啊,”三皇子沒有跑,伸手搭著之誠肩膀,“你們公主身子尚未痊愈,夙興夜寐地處理政事,你可心疼?”
“所以才要勞煩三皇子和太子多多幫襯。”
三皇子一噎:“我倒是願意,但別人分擔再多,她也總能給自己找到事做。”
之誠若有所思。
三皇子見狀,連忙趁熱打鐵:“咱們得勸著點,對不對?”
“也是……”
三皇子壓下拚命往上翹的嘴角。
真不是他懶,怪就怪鄭珣的安排真不是人能完成的。
而且她還說以後都按這個強度來。
這兩日,他一個任務沒完成,下一個任務緊接著又安排下來。
兩日啊,他加起來才睡兩個時辰。
元嘉好像根本沒意識到,他是人不是神,經不起這樣折騰!
垂頭喪氣地走進禦書房,鄭珣看著他蔫巴巴的樣子,尚未意識到發生了什麽。
“怎麽死氣沉沉的?”
三皇子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沒聽見他開口,鄭珣疑惑:“誰惹你了?”
“你!你啊!元嘉,你很強我知道,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啊……”
鄭珣了然:“你扛不住了?”
“扛……得住。”
一看就是在強嘴。
鄭珣猛地想起,三皇子他們可不是異能者,經不起這種強度的折騰。
她眼神心虛地飄了飄,義正言辭道:“知道你累,所以我給你找了個輕鬆的活。”
三皇子:太好了!妹妹還愛我!
鄭珣沒法直視他熾熱感激的雙眼,輕咳一聲:“礦場那邊環境惡劣,也不知道二哥待得習不習慣,三哥去看看他,順便給他帶點東西,兄弟之間,還是要多聊聊、多見見才不會生疏。”
順便把京城的情況講給他聽聽,試探試探他的態度。
三皇子不明白她的深意,被她一句話感動得稀裏嘩啦。
嗚嗚嗚,妹妹好像他素未謀麵的娘,明明那麽忙,還操心他這些小事。
他還在責怪妹妹太嚴苛,他不是人。
看著他眼眶漸紅,最後感動得熱淚盈眶,鄭珣:這對嗎?
三皇子太過好騙,襯得她像個無情冷酷的資本家。
她輕咳一聲:“那什麽,三哥迴去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就出發,順便去問問皇後有什麽需要帶的,一起給你二哥帶去。”
三皇子感動地頷首:“元嘉也莫要太勞累。”
鄭珣哄了幾句,把他哄走之後,她如釋重負,迅速投入到公務中。
之誠撥了撥香爐,一句沒提勸公主休息的話。
公主喜歡又對公主無害的事情,他可不會去阻止。
……
代理朝政的日子其實不算枯燥,雖然累,但是對於鄭珣這種更不願意失權的人來說,也算是樂在其中。
雖然有些大臣對她有點小意見,但是沒人真敢鬧事。
尤其是,大雍的朝臣都還挺有趣。
哪怕是吵架,他們也能吵出花來,鄭珣當看大戲,從來不阻止,偶爾還煽風點火。
這一點跟皇帝十分相像。
偶爾她還能帶大臣一起吃瓜。
鄭珣高興,大臣們高興,隻有當瓜的人不高興。
不過沒關係,風水輪流轉,今日到我家。
鄭珣公平對待,沒人能逃過當瓜的命運。
雖然被扒的時候十分尷尬,但是麵對一群基本沒有秘密的同僚,實在很難生疏,也很難勾心鬥角。
大雍朝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諧局麵。
當然,玩歸玩,鬧歸鬧,正事是半點都沒耽擱。
朝堂上空出的位置重新填補上。
裁去一些職能重合的官職,又重新規劃好責任,整個朝堂運行的效率翻了個倍。
一直悄咪咪暗中觀察的皇帝也終於放下心。
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後,大臣們終於確定好針對褐國的最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