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看著兩個孩子依偎在一起,不禁悲從中來。
但是她長久身居高位,悲傷隻持續了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就轉換為強烈的攻擊欲望。
人生就是一個理解元嘉成為元嘉的過程,她現在也很想去把五皇子和褐國人刀了。
五皇子:……
元嘉是在胡說八道吧?
是吧!
但是他冷靜下來,不禁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可能做出那些事?
片刻後,他得出一個讓自己都有點沉默的答案——他還真做得出來!
他眼神心虛地飄了飄。
下一刻,他忽地看向另一邊撚著佛珠的端妃。
端妃自始至終沒有看他,隻是微闔著眼,嘴巴幾不可見地開合,念著她那些老生常談的佛經。
五皇子有一瞬間懷疑過,她是不是聽不到鄭珣的心聲。
但是他很清楚,那不可能。
所以她就是真的一點都不關心他,從始至終,她就是把他當個陌生人吧……
他閉了閉眼,忽然覺得自己這樣挺沒意思的,他甚至能理解自己為什麽會變成那個樣子,又為什麽會做那麽多壞事。
作為孩子,想到的唯一能報複父母的方式就是毀掉自己……或是讓自己爛掉。
但是端妃顯然油鹽不進,隻會把他當做一個陌生人,一個陌生的……壞人。
他的無理取鬧在她麵前,永遠行不通。
這時,鄭珣的心聲再次響起。
【從太子妃的家族覆滅開始,大雍迎來了持續兩年的至暗之年】
“至暗”……
什麽是至暗?
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可怕的事情。
也因此,殿內的權貴大臣們人人自危,褐國的使臣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勁,張口欲言,但是被大雍的大臣打斷:“好好觀賞舞蹈,不要多嘴!”
褐國大臣:……
在大雍宴會上有人表演都不讓說話的嗎?
為什麽剛剛沒有這個規矩?才定下的?
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大雍非要這麽說,他們也不好反駁。
於是大殿內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安靜。
【五皇子忌憚賀家權勢,因此想出一個破主意,一道聖旨下去,強讓賀無虞進他後宮】
【賀老將軍因此被活活氣死】
“畜生!”
有個老臣沒忍住,拍案大罵。
褐國人:?
人家舞女跳個舞,怎麽就成畜生了?
不對!
該不是在罵他們吧?
大雍人未免欺人太甚!
他們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然後默默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
現在躊王被帶走,木大人似乎不想管他們,他們群龍無首,不宜鬧事。
他們不知道,此時的木大人的觀念已經被震碎,他現在正在艱難地整理思緒。
什麽未來?什麽原來的軌跡?
他以為自己對元嘉長公主已經足夠高估了,但是事實告訴他,還不夠。
這還不夠?
【六年後的五月,褐國入侵,五皇子派去五個監軍,五個都是奸細,大雍因此開始節節敗退】
【賀無虞被牽連得重傷,強撐著指揮大雍將士艱難贏下三場戰役,為大雍換來一絲喘息的機會】
武將們開始手癢了。
一個監軍就夠讓人頭疼的,他還派五個?
派五個就算了,還都是奸細?
多少戰機都不夠這五個棒槌貽誤的!
賀無虞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還能守住大雍,真的,她好樣的,女子中的女子,英雄中的英雄!
【八月,二皇子散盡家財,籌集糧草準備送往邊境,誰知前方戰線被衝出一個口子,他撞上了褐國小股遊軍,為了保住糧草,他以自身為餌,誘敵十裏,被俘,四肢盡被砍斷,而後被栓在馬後,一路被拖行至褐國國都】
皇後捂住臉。
顧不得在大庭廣眾之下,眼淚洶湧而出。
這就是她的孩子啊!
為家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母親,她多希望他貪生怕死一點,哪怕為人詬病,哪怕受盡唾罵,但是他平平安安的,比什麽都好。
但是作為一國之母,她為他驕傲。
皇帝忽然抬起左手,狠狠拍了把自己的右手。
皇後聽到聲音,淚眼朦朧地看過去,疑惑地問:“皇上?”
皇帝臉色不變:“沒什麽。”
他就是覺得自己右手前段時日打二兒子打得太狠,該打!
老二能有什麽壞心思呢?他想當太子也不過是想為大雍盡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這個時候還願意站出來,不是正說明他有責任心嗎?
木大人:瞧瞧人家大雍皇子,瞧瞧!瞧瞧!
果然,投奔大雍是他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二皇子本人倒是所有人之中最為平靜的,他並不意外自己的選擇,再來一次,他依舊會那麽做。
但是,拖行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他才不要受那種苦,褐國還是早點滅了的好。
他一定努力賺銀子、捐銀子,為褐國的覆滅工程添磚加瓦。
果然,大雍沒他就不行!
如今的大雍,能挑起擔子的就是他了,這太子之位還得爭,名正言順才能做更多事。
【第七年年末,嶄露頭角的小將聶炤在一次突襲中遭到背叛,曇花一現後折戟沉沙】
【同年,賀無虞舊傷複發,勞累而死】
【八年後的元月,褐國軍隊衝破京城大門,五皇子被砍掉頭顱,腦袋被挑在槍上,高高插在京城的城樓上】
五皇子感覺自己的脖子有些發涼。
他怔怔地看著地麵,不知道在想什麽。
他的固執,害人害己,換來了什麽呢?
誰都沒有料到,一直沉默不語的端妃會忽然站起來。
她疾步走到五皇子旁邊,扯著他的領子把他拖到一個鄭珣看不見的死角。
五皇子沒有反抗,眼睜睜看著她掐上他的脖子。
端妃眼中既有沉痛,又有憎恨:“我早該掐死你,你這個禍害!禍害!”
五皇子被這句話刺激到,掙開她的手,怒吼道:“你以為我為什麽變成這樣?還不是因為你!沒有你哪來的我?都是因為你的不管不顧!是你的錯,全都是你的錯!”
“哈!沒有我哪來的你?”端妃的笑聲透著一種荒誕和不可置信,“那你去死啊!你怎麽不去死!”
五皇子眼眶通紅,半晌沒能說出一句話。
端妃像是想通了什麽,又重複一遍:“你早該去死的。”
五皇子自嘲一笑。
他覺得他做過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以為端妃對他還有那麽一點點關愛。
可是,如今他才明白,他苦苦追求的事情,有多可笑。
而他,又有多可悲。
他跌坐在地上,大哭大笑,端妃靜靜看著這一切,神色冷寒如終年積雪的山下冰層。
褐國使臣被這動靜嚇得有點手抖。
大雍人……難道都是瘋子嗎?
麵對正常人他們還可以用智謀,但是麵對瘋子該怎麽做?也沒人教過啊?
【也是這一年,三皇子被躊王帶去了褐國】
【然後,餘下的皇室退居洺水以南,徐縝扶良妃幼子為帝,啟用一批忠心耿耿的老臣】
【徐縝隨軍作戰,良妃掌玉璽,坐鎮後方,又有大雍百姓策應,半年內就打迴十四城】
大多數內容鄭珣都曾經提到過,但是……
後宮眾人齊齊看向良妃。
良妃如常地飲了口湯,身後的太監遞上手帕,她接過來,輕拭唇角。
做完這些,她才抬頭看向眾人:“姐妹們看我做什麽?”
其他人:你又不是聽不見鄭珣的心聲。還想裝作沒聽見啊……
皇帝神色也有些複雜。
他一直都記得鄭珣說過,他的後宮有尊大佛,他一直沒想明白大佛是誰,沒想到竟然是良妃。
平時看起來勤勤懇懇,安靜又不怎麽出頭的人,竟然有如此本事……
【十年後的冬日,徐縝油盡燈枯,良妃遇刺身亡,大雍最後一點火光徹底熄滅】
這是鄭珣第一次“說出”未來完整的軌跡。
心聲也就這麽寥寥幾句,哪怕是謄抄在紙上也不過幾行,但是偏偏就這麽一點,就是大雍最後的十年。
她幾乎沒有用太多描述的詞句,但是任誰都聽得出來這後頭的沉重。
鄭瑾拿著筷子,卻半晌沒有動一下。
父皇、母後……
鄭驕……
哥哥們和聶炤……
她從前從書上學到過“覆巢之下無完卵”,她自以為理解了它的意思,但是當它真的具象化的時候,她才發現理解遠遠不夠。
它隻是一個簡單的詞、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句子,沒有情緒,但是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沉痛。
她最在乎的人,被褐國毀了。
褐國……
宴會到了這個時間,就該是大家敬獻壽禮的時候了。
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沉浸在大雍的未來裏,一時間都有些提不起興致。
隻能說,鄭珣是知道如何潑冷水的,每次都在他們得意忘形的時候扇他們一巴掌,讓他們明白,該做的事情尚未完成,現在鬆懈還為時尚早。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最先獻禮的當然是褐國。
畢竟遠來是客嘛。
其他東西都沒有什麽可說的,值得矚目的就是幾匹好馬。
按照褐國使臣的說法,這些馬耐力好,強壯高大,跑起來速度也快。
最重要的是,他們送來的是兩公兩母四匹馬,都是年輕力壯,適合配種的種馬。
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他們還極力邀請皇帝現在就去馬場看看。
皇帝有些猶豫。
因為他知道,褐國人自始至終都沒安好心。
所以他們越是邀請,他越是狐疑。
另一邊的鄭珣看了看係統。
她開始慶幸自己策反了木灼了。
若是新月,對褐國的情況肯定不會知曉這麽多。
但是木灼到底地位不同。
他果然知道這幾匹馬有什麽貓膩,也悄悄使人來給她遞了個紙條。
鄭珣已經通過係統知道了上麵的內容,但還是裝模作樣地拿出來看了看。
她把紙條重新折迴去,遞給之誠:“給你義父送過去。”
一會兒之後,李孝君在皇帝耳邊說了一句什麽,皇帝才看向褐國使臣:“走吧,去看看。”
眾人:?
這個時辰,這麽遠,飯吃到一半,去看馬?
果然,皇上還是在連番的打擊下發瘋了嗎?
【去啊,當然得去,不去怎麽當場拆穿褐國的把戲?】
帝後並幾個大臣連忙站起,唿啦啦往操場湧去。
半個時辰過後,眾人再次齊聚草場。
三皇子玩笑道:“這些馬也算是此生無憾了這麽多人特地過來看他們。”
二皇子冷笑:“我用腳想都能猜出來肯定有問題。”
一般活物都該來大雍的時候就送上來,但是拖到現在,估計就是覺得他們不會為了看馬而特意折騰一場。
剛剛還假裝勸他們來呢,如今他們真來了,他們又開始不高興了。
三皇子遠遠一看,果然,那些褐國使臣的臉色都十分精彩。
他沒忍住笑了出來。
但是那幾匹馬看起來果然十分神駿,每一匹看看起來都精神頭十足。
表麵上來看,看不出任何問題。
有愛馬的武將眼睛已經在放光了,若不是鄭珣的心聲早就打了預防針,說不定現在就已經有人衝上去了。
“都是好馬啊……”皇帝走到一匹烏黑的駿馬前,目露感慨。
任誰都聽得出他語氣中未盡的可惜之意,有幾個沉不住氣的褐國使臣臉上已經浮現出緊張之色。
李卓緊緊跟著皇帝,看似隨意,但是但凡習武之人都能看出他的緊繃。
如果現在有什麽意外發生,他一定能隨時做出反應。
【李統領現在肯定緊張死了,估計很想伸手去把父皇的手扒拉下來】
李統領:公主懂我。
明知道那些馬有問題,他還要眼睜睜看著皇帝靠近。
這跟看著皇帝拿著一把刀往胸膛上插有什麽區別?
這要是皇帝有什麽事,他也別想好。
被吐槽的皇帝:……
他訕訕地收迴手,離馬兒遠了一點。
“李卓,去試試馬。”
李孝君趁此機會偷偷給李卓塞了一個什麽東西。
李卓將東西收好,翻身上馬。
馬是好馬,跑起來如同一陣清風掠過,但是跑了兩圈之後,馬兒的眼睛竟然慢慢變得赤紅。
漸漸地,馬喘起粗氣,莫名開始躁動、暴躁。
跑到第三圈時候,馬兒淒厲地嘶吼一聲,開始原地亂跳。
李卓在馬背上如同風暴中搖晃的小船,似乎隨時都有跌落的風險。
也幸好他有功夫在身,所以還能黏在馬背上。
若是換一個不會武的,說不定已經慘死在馬背上了。
李卓安撫了許久,馬始終冷靜不下來,無奈之下,他隻能從馬背上跳下來。
馬兒攻擊性強烈,見到他之後就跟瘋了似的朝他衝過去。
李卓隻能運氣逃跑。
他逃,馬追。
李卓怕誤傷周圍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大臣,隻能繞著馬場跑。
跑了兩圈,他忽然靈光一閃,假裝慌不擇路的樣子,衝到了褐國使臣中間。
關鍵是他演技不佳,看在旁人眼裏就是麵無表情,跟那索命的也閻羅似的。
褐國使臣:!!!
什麽仇什麽怨?
呃……不對,他們好像是始作俑者哦……
鄭珣:!!!
招唿都不打一聲的嗎?
她連忙衝過去把木灼拉開。
木灼怔愣地看著鄭珣的頭頂,下一刻,眼眶慢慢地紅了。
他沒選錯,也沒有跟錯人。
以後他就是鐵大雍人,誰反駁他跟誰急。
皇帝後怕地拍了拍心口,揪住鄭珣的耳朵就開始罵:“你蠢不蠢,不能讓別人去,非要自己去冒險?”
見他沒用什麽力氣,鄭珣也就沒躲開,配合地被他揪住:“父皇看不起我啊?!”
“這是看不看得起的問題嗎?”
“那是什麽的問題?”
皇帝被噎住,咬牙道:“你膽子大,你了不起。”
“我不隻膽子大,我還厲害得很呢,”為了證明自己,她靈活地從皇帝的轄製下溜走,又挑釁地鑽迴去,“你看!”
皇帝:……
皇後忍俊不禁,眼看皇帝還準備動手,連忙道:“好了,這裏亂糟糟的,我們先離開。”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另一邊的褐國使臣已經雞飛狗跳了。
馬兒可不認人,發起瘋來是見人就踩。
有幾個柔弱的文臣躲不開,被踩在馬蹄下生死不知。
跟木灼比較熟悉的禮部尚書拉住他的手,哥倆好地道:“來來來,老兄,我們迴去喝酒去。”
木灼迴頭看了一眼,這些人已經看到過公主救他的一幕,看來是不能留了。
殺意一閃而過,很快就被掩藏在平靜的神色下。
有幾個躲過一劫的褐國使臣連忙跟上大雍的朝臣,因為大雍官員周圍有許多侍衛,看起來比較安全。
大雍的眾人看了他們一眼,沒趕人,但是眼裏莫名閃過遺憾之色。
褐國使臣:!
他們在遺憾什麽?究竟在遺憾什麽?!
他們迴到太平殿的時候,腳程更快的李卓也追上來了。
被馬追了那麽久,他隻是唿吸有一點紊亂,連汗都沒出一滴。
有個褐國使臣猶豫地問:“李統領,我們的同僚。”
李卓歉意道:“馬兒追得兇,沒注意到他們。”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不怎麽明顯的詫異之色:“你們還記得他們呢?看你們這麽毫無負擔地離開,還以為你們之間有仇呢……”
褐國使臣被他這句話臊得低下了腦袋。
當然,他們不是意識到了自己的無情和錯誤,而是純粹地被點出來後覺得難堪。
鄭珣淡淡地總結:
【有仇倒不至於,冷漠自私倒是真的】
人有餘力但是就是不肯出手,一個國家如果到了這種地步,也沒有什麽存在的必要了。
重新坐定後,褐國使臣看著木灼,瞬間想起了剛剛鄭珣救他的舉動。
都不用證據,一看木灼就是跟大雍勾搭上了。
但是現在不是質問的時候,他們的心神全放在大雍的皇帝上。
獻上去的馬出了問題,這一遭,如果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誰都逃不掉。
等不到一個結果,他們始終也無法安心。
但奇怪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提起這件事,皇帝宣布了宴會如常進行,氣氛又重新火熱了起來。
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慶幸,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什麽地方怪怪的。
片刻後,他們才反應過來,剛剛死了好幾個褐國使臣,但是皇帝連提起都不曾,大雍人的情緒似乎還比剛剛高漲了些。
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不由得心中淒惶,莫名覺得麵前遮上了濃濃白霧,讓他們有些看不清前路。
那些本就準備來赴死的人都如願地死在了剛剛那場意外裏,但是有幾個可是還想迴去的!
他們也想平安迴去。
此時他們完全沒有想過,就連他們這些同為褐國的使臣都沒有怎麽將同僚的死去放在心上。
他們最先想到的,竟然是將此次意外栽在大雍身上,然後以此挑起褐國百姓的仇恨,為以後的戰爭做準備。
如果這件事辦好了,迴去等待他們的就是皇帝的讚揚和光明的前途。
但是這群意圖踩著同僚屍骨換取富貴的人卻在說:“大雍人好像還挺高興,太可怕了。”
如果有大雍人知道他們此時的想法,一定會告訴他們:高興,當然高興了。
剛剛才迴顧了一番彼此的仇恨,就有幾個仇人死在麵前,換誰不高興?
李卓幹得好啊!
若不是今日不能飲酒,他們一定會輪番上去把他灌醉。
鄭珣說得沒錯,仇敵的頭顱,適合就酒。
因為剛剛那場意外,鄭瑾的情緒好了許多。
她忽然湊上去,故作隨意地談道:“好奇怪,那些馬怎麽會忽然發瘋?”
鄭珣冷笑一聲:“他們搞的鬼唄。”
【這些馬是他們特意培育出來的好馬,平時看著一切都好,但是某次意外讓他們發現了這批馬竟然有一種致命的缺陷】
【它們一旦聞到芨芨草的味道就會發瘋】
【而芨芨草能夠固色,大雍幾乎所有的布料染色時都加了芨芨草】
【衣物裏的芨芨草不多,馬兒聞到後不會立馬發瘋,但是時間久了,一定會出問題】
【剛剛李孝君給李卓的東西就是一個裝滿了芨芨草的香囊,所以這些馬才會這麽快顯露異常】
鄭瑾恍然:“那這些馬肯定不能用了,宰了也怪可惜的。”
“別啊,雖然有缺陷,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馬確實養得好,如果交給對馬兒有研究人,說不定還能培育出正常的馬。”
光是想想以後大雍能有這麽一批好馬,她就高興得快要笑出來。
但是她長久身居高位,悲傷隻持續了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就轉換為強烈的攻擊欲望。
人生就是一個理解元嘉成為元嘉的過程,她現在也很想去把五皇子和褐國人刀了。
五皇子:……
元嘉是在胡說八道吧?
是吧!
但是他冷靜下來,不禁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可能做出那些事?
片刻後,他得出一個讓自己都有點沉默的答案——他還真做得出來!
他眼神心虛地飄了飄。
下一刻,他忽地看向另一邊撚著佛珠的端妃。
端妃自始至終沒有看他,隻是微闔著眼,嘴巴幾不可見地開合,念著她那些老生常談的佛經。
五皇子有一瞬間懷疑過,她是不是聽不到鄭珣的心聲。
但是他很清楚,那不可能。
所以她就是真的一點都不關心他,從始至終,她就是把他當個陌生人吧……
他閉了閉眼,忽然覺得自己這樣挺沒意思的,他甚至能理解自己為什麽會變成那個樣子,又為什麽會做那麽多壞事。
作為孩子,想到的唯一能報複父母的方式就是毀掉自己……或是讓自己爛掉。
但是端妃顯然油鹽不進,隻會把他當做一個陌生人,一個陌生的……壞人。
他的無理取鬧在她麵前,永遠行不通。
這時,鄭珣的心聲再次響起。
【從太子妃的家族覆滅開始,大雍迎來了持續兩年的至暗之年】
“至暗”……
什麽是至暗?
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可怕的事情。
也因此,殿內的權貴大臣們人人自危,褐國的使臣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勁,張口欲言,但是被大雍的大臣打斷:“好好觀賞舞蹈,不要多嘴!”
褐國大臣:……
在大雍宴會上有人表演都不讓說話的嗎?
為什麽剛剛沒有這個規矩?才定下的?
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大雍非要這麽說,他們也不好反駁。
於是大殿內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安靜。
【五皇子忌憚賀家權勢,因此想出一個破主意,一道聖旨下去,強讓賀無虞進他後宮】
【賀老將軍因此被活活氣死】
“畜生!”
有個老臣沒忍住,拍案大罵。
褐國人:?
人家舞女跳個舞,怎麽就成畜生了?
不對!
該不是在罵他們吧?
大雍人未免欺人太甚!
他們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然後默默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
現在躊王被帶走,木大人似乎不想管他們,他們群龍無首,不宜鬧事。
他們不知道,此時的木大人的觀念已經被震碎,他現在正在艱難地整理思緒。
什麽未來?什麽原來的軌跡?
他以為自己對元嘉長公主已經足夠高估了,但是事實告訴他,還不夠。
這還不夠?
【六年後的五月,褐國入侵,五皇子派去五個監軍,五個都是奸細,大雍因此開始節節敗退】
【賀無虞被牽連得重傷,強撐著指揮大雍將士艱難贏下三場戰役,為大雍換來一絲喘息的機會】
武將們開始手癢了。
一個監軍就夠讓人頭疼的,他還派五個?
派五個就算了,還都是奸細?
多少戰機都不夠這五個棒槌貽誤的!
賀無虞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還能守住大雍,真的,她好樣的,女子中的女子,英雄中的英雄!
【八月,二皇子散盡家財,籌集糧草準備送往邊境,誰知前方戰線被衝出一個口子,他撞上了褐國小股遊軍,為了保住糧草,他以自身為餌,誘敵十裏,被俘,四肢盡被砍斷,而後被栓在馬後,一路被拖行至褐國國都】
皇後捂住臉。
顧不得在大庭廣眾之下,眼淚洶湧而出。
這就是她的孩子啊!
為家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母親,她多希望他貪生怕死一點,哪怕為人詬病,哪怕受盡唾罵,但是他平平安安的,比什麽都好。
但是作為一國之母,她為他驕傲。
皇帝忽然抬起左手,狠狠拍了把自己的右手。
皇後聽到聲音,淚眼朦朧地看過去,疑惑地問:“皇上?”
皇帝臉色不變:“沒什麽。”
他就是覺得自己右手前段時日打二兒子打得太狠,該打!
老二能有什麽壞心思呢?他想當太子也不過是想為大雍盡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這個時候還願意站出來,不是正說明他有責任心嗎?
木大人:瞧瞧人家大雍皇子,瞧瞧!瞧瞧!
果然,投奔大雍是他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二皇子本人倒是所有人之中最為平靜的,他並不意外自己的選擇,再來一次,他依舊會那麽做。
但是,拖行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他才不要受那種苦,褐國還是早點滅了的好。
他一定努力賺銀子、捐銀子,為褐國的覆滅工程添磚加瓦。
果然,大雍沒他就不行!
如今的大雍,能挑起擔子的就是他了,這太子之位還得爭,名正言順才能做更多事。
【第七年年末,嶄露頭角的小將聶炤在一次突襲中遭到背叛,曇花一現後折戟沉沙】
【同年,賀無虞舊傷複發,勞累而死】
【八年後的元月,褐國軍隊衝破京城大門,五皇子被砍掉頭顱,腦袋被挑在槍上,高高插在京城的城樓上】
五皇子感覺自己的脖子有些發涼。
他怔怔地看著地麵,不知道在想什麽。
他的固執,害人害己,換來了什麽呢?
誰都沒有料到,一直沉默不語的端妃會忽然站起來。
她疾步走到五皇子旁邊,扯著他的領子把他拖到一個鄭珣看不見的死角。
五皇子沒有反抗,眼睜睜看著她掐上他的脖子。
端妃眼中既有沉痛,又有憎恨:“我早該掐死你,你這個禍害!禍害!”
五皇子被這句話刺激到,掙開她的手,怒吼道:“你以為我為什麽變成這樣?還不是因為你!沒有你哪來的我?都是因為你的不管不顧!是你的錯,全都是你的錯!”
“哈!沒有我哪來的你?”端妃的笑聲透著一種荒誕和不可置信,“那你去死啊!你怎麽不去死!”
五皇子眼眶通紅,半晌沒能說出一句話。
端妃像是想通了什麽,又重複一遍:“你早該去死的。”
五皇子自嘲一笑。
他覺得他做過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以為端妃對他還有那麽一點點關愛。
可是,如今他才明白,他苦苦追求的事情,有多可笑。
而他,又有多可悲。
他跌坐在地上,大哭大笑,端妃靜靜看著這一切,神色冷寒如終年積雪的山下冰層。
褐國使臣被這動靜嚇得有點手抖。
大雍人……難道都是瘋子嗎?
麵對正常人他們還可以用智謀,但是麵對瘋子該怎麽做?也沒人教過啊?
【也是這一年,三皇子被躊王帶去了褐國】
【然後,餘下的皇室退居洺水以南,徐縝扶良妃幼子為帝,啟用一批忠心耿耿的老臣】
【徐縝隨軍作戰,良妃掌玉璽,坐鎮後方,又有大雍百姓策應,半年內就打迴十四城】
大多數內容鄭珣都曾經提到過,但是……
後宮眾人齊齊看向良妃。
良妃如常地飲了口湯,身後的太監遞上手帕,她接過來,輕拭唇角。
做完這些,她才抬頭看向眾人:“姐妹們看我做什麽?”
其他人:你又不是聽不見鄭珣的心聲。還想裝作沒聽見啊……
皇帝神色也有些複雜。
他一直都記得鄭珣說過,他的後宮有尊大佛,他一直沒想明白大佛是誰,沒想到竟然是良妃。
平時看起來勤勤懇懇,安靜又不怎麽出頭的人,竟然有如此本事……
【十年後的冬日,徐縝油盡燈枯,良妃遇刺身亡,大雍最後一點火光徹底熄滅】
這是鄭珣第一次“說出”未來完整的軌跡。
心聲也就這麽寥寥幾句,哪怕是謄抄在紙上也不過幾行,但是偏偏就這麽一點,就是大雍最後的十年。
她幾乎沒有用太多描述的詞句,但是任誰都聽得出來這後頭的沉重。
鄭瑾拿著筷子,卻半晌沒有動一下。
父皇、母後……
鄭驕……
哥哥們和聶炤……
她從前從書上學到過“覆巢之下無完卵”,她自以為理解了它的意思,但是當它真的具象化的時候,她才發現理解遠遠不夠。
它隻是一個簡單的詞、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句子,沒有情緒,但是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沉痛。
她最在乎的人,被褐國毀了。
褐國……
宴會到了這個時間,就該是大家敬獻壽禮的時候了。
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沉浸在大雍的未來裏,一時間都有些提不起興致。
隻能說,鄭珣是知道如何潑冷水的,每次都在他們得意忘形的時候扇他們一巴掌,讓他們明白,該做的事情尚未完成,現在鬆懈還為時尚早。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最先獻禮的當然是褐國。
畢竟遠來是客嘛。
其他東西都沒有什麽可說的,值得矚目的就是幾匹好馬。
按照褐國使臣的說法,這些馬耐力好,強壯高大,跑起來速度也快。
最重要的是,他們送來的是兩公兩母四匹馬,都是年輕力壯,適合配種的種馬。
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他們還極力邀請皇帝現在就去馬場看看。
皇帝有些猶豫。
因為他知道,褐國人自始至終都沒安好心。
所以他們越是邀請,他越是狐疑。
另一邊的鄭珣看了看係統。
她開始慶幸自己策反了木灼了。
若是新月,對褐國的情況肯定不會知曉這麽多。
但是木灼到底地位不同。
他果然知道這幾匹馬有什麽貓膩,也悄悄使人來給她遞了個紙條。
鄭珣已經通過係統知道了上麵的內容,但還是裝模作樣地拿出來看了看。
她把紙條重新折迴去,遞給之誠:“給你義父送過去。”
一會兒之後,李孝君在皇帝耳邊說了一句什麽,皇帝才看向褐國使臣:“走吧,去看看。”
眾人:?
這個時辰,這麽遠,飯吃到一半,去看馬?
果然,皇上還是在連番的打擊下發瘋了嗎?
【去啊,當然得去,不去怎麽當場拆穿褐國的把戲?】
帝後並幾個大臣連忙站起,唿啦啦往操場湧去。
半個時辰過後,眾人再次齊聚草場。
三皇子玩笑道:“這些馬也算是此生無憾了這麽多人特地過來看他們。”
二皇子冷笑:“我用腳想都能猜出來肯定有問題。”
一般活物都該來大雍的時候就送上來,但是拖到現在,估計就是覺得他們不會為了看馬而特意折騰一場。
剛剛還假裝勸他們來呢,如今他們真來了,他們又開始不高興了。
三皇子遠遠一看,果然,那些褐國使臣的臉色都十分精彩。
他沒忍住笑了出來。
但是那幾匹馬看起來果然十分神駿,每一匹看看起來都精神頭十足。
表麵上來看,看不出任何問題。
有愛馬的武將眼睛已經在放光了,若不是鄭珣的心聲早就打了預防針,說不定現在就已經有人衝上去了。
“都是好馬啊……”皇帝走到一匹烏黑的駿馬前,目露感慨。
任誰都聽得出他語氣中未盡的可惜之意,有幾個沉不住氣的褐國使臣臉上已經浮現出緊張之色。
李卓緊緊跟著皇帝,看似隨意,但是但凡習武之人都能看出他的緊繃。
如果現在有什麽意外發生,他一定能隨時做出反應。
【李統領現在肯定緊張死了,估計很想伸手去把父皇的手扒拉下來】
李統領:公主懂我。
明知道那些馬有問題,他還要眼睜睜看著皇帝靠近。
這跟看著皇帝拿著一把刀往胸膛上插有什麽區別?
這要是皇帝有什麽事,他也別想好。
被吐槽的皇帝:……
他訕訕地收迴手,離馬兒遠了一點。
“李卓,去試試馬。”
李孝君趁此機會偷偷給李卓塞了一個什麽東西。
李卓將東西收好,翻身上馬。
馬是好馬,跑起來如同一陣清風掠過,但是跑了兩圈之後,馬兒的眼睛竟然慢慢變得赤紅。
漸漸地,馬喘起粗氣,莫名開始躁動、暴躁。
跑到第三圈時候,馬兒淒厲地嘶吼一聲,開始原地亂跳。
李卓在馬背上如同風暴中搖晃的小船,似乎隨時都有跌落的風險。
也幸好他有功夫在身,所以還能黏在馬背上。
若是換一個不會武的,說不定已經慘死在馬背上了。
李卓安撫了許久,馬始終冷靜不下來,無奈之下,他隻能從馬背上跳下來。
馬兒攻擊性強烈,見到他之後就跟瘋了似的朝他衝過去。
李卓隻能運氣逃跑。
他逃,馬追。
李卓怕誤傷周圍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大臣,隻能繞著馬場跑。
跑了兩圈,他忽然靈光一閃,假裝慌不擇路的樣子,衝到了褐國使臣中間。
關鍵是他演技不佳,看在旁人眼裏就是麵無表情,跟那索命的也閻羅似的。
褐國使臣:!!!
什麽仇什麽怨?
呃……不對,他們好像是始作俑者哦……
鄭珣:!!!
招唿都不打一聲的嗎?
她連忙衝過去把木灼拉開。
木灼怔愣地看著鄭珣的頭頂,下一刻,眼眶慢慢地紅了。
他沒選錯,也沒有跟錯人。
以後他就是鐵大雍人,誰反駁他跟誰急。
皇帝後怕地拍了拍心口,揪住鄭珣的耳朵就開始罵:“你蠢不蠢,不能讓別人去,非要自己去冒險?”
見他沒用什麽力氣,鄭珣也就沒躲開,配合地被他揪住:“父皇看不起我啊?!”
“這是看不看得起的問題嗎?”
“那是什麽的問題?”
皇帝被噎住,咬牙道:“你膽子大,你了不起。”
“我不隻膽子大,我還厲害得很呢,”為了證明自己,她靈活地從皇帝的轄製下溜走,又挑釁地鑽迴去,“你看!”
皇帝:……
皇後忍俊不禁,眼看皇帝還準備動手,連忙道:“好了,這裏亂糟糟的,我們先離開。”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另一邊的褐國使臣已經雞飛狗跳了。
馬兒可不認人,發起瘋來是見人就踩。
有幾個柔弱的文臣躲不開,被踩在馬蹄下生死不知。
跟木灼比較熟悉的禮部尚書拉住他的手,哥倆好地道:“來來來,老兄,我們迴去喝酒去。”
木灼迴頭看了一眼,這些人已經看到過公主救他的一幕,看來是不能留了。
殺意一閃而過,很快就被掩藏在平靜的神色下。
有幾個躲過一劫的褐國使臣連忙跟上大雍的朝臣,因為大雍官員周圍有許多侍衛,看起來比較安全。
大雍的眾人看了他們一眼,沒趕人,但是眼裏莫名閃過遺憾之色。
褐國使臣:!
他們在遺憾什麽?究竟在遺憾什麽?!
他們迴到太平殿的時候,腳程更快的李卓也追上來了。
被馬追了那麽久,他隻是唿吸有一點紊亂,連汗都沒出一滴。
有個褐國使臣猶豫地問:“李統領,我們的同僚。”
李卓歉意道:“馬兒追得兇,沒注意到他們。”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不怎麽明顯的詫異之色:“你們還記得他們呢?看你們這麽毫無負擔地離開,還以為你們之間有仇呢……”
褐國使臣被他這句話臊得低下了腦袋。
當然,他們不是意識到了自己的無情和錯誤,而是純粹地被點出來後覺得難堪。
鄭珣淡淡地總結:
【有仇倒不至於,冷漠自私倒是真的】
人有餘力但是就是不肯出手,一個國家如果到了這種地步,也沒有什麽存在的必要了。
重新坐定後,褐國使臣看著木灼,瞬間想起了剛剛鄭珣救他的舉動。
都不用證據,一看木灼就是跟大雍勾搭上了。
但是現在不是質問的時候,他們的心神全放在大雍的皇帝上。
獻上去的馬出了問題,這一遭,如果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誰都逃不掉。
等不到一個結果,他們始終也無法安心。
但奇怪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提起這件事,皇帝宣布了宴會如常進行,氣氛又重新火熱了起來。
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慶幸,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什麽地方怪怪的。
片刻後,他們才反應過來,剛剛死了好幾個褐國使臣,但是皇帝連提起都不曾,大雍人的情緒似乎還比剛剛高漲了些。
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不由得心中淒惶,莫名覺得麵前遮上了濃濃白霧,讓他們有些看不清前路。
那些本就準備來赴死的人都如願地死在了剛剛那場意外裏,但是有幾個可是還想迴去的!
他們也想平安迴去。
此時他們完全沒有想過,就連他們這些同為褐國的使臣都沒有怎麽將同僚的死去放在心上。
他們最先想到的,竟然是將此次意外栽在大雍身上,然後以此挑起褐國百姓的仇恨,為以後的戰爭做準備。
如果這件事辦好了,迴去等待他們的就是皇帝的讚揚和光明的前途。
但是這群意圖踩著同僚屍骨換取富貴的人卻在說:“大雍人好像還挺高興,太可怕了。”
如果有大雍人知道他們此時的想法,一定會告訴他們:高興,當然高興了。
剛剛才迴顧了一番彼此的仇恨,就有幾個仇人死在麵前,換誰不高興?
李卓幹得好啊!
若不是今日不能飲酒,他們一定會輪番上去把他灌醉。
鄭珣說得沒錯,仇敵的頭顱,適合就酒。
因為剛剛那場意外,鄭瑾的情緒好了許多。
她忽然湊上去,故作隨意地談道:“好奇怪,那些馬怎麽會忽然發瘋?”
鄭珣冷笑一聲:“他們搞的鬼唄。”
【這些馬是他們特意培育出來的好馬,平時看著一切都好,但是某次意外讓他們發現了這批馬竟然有一種致命的缺陷】
【它們一旦聞到芨芨草的味道就會發瘋】
【而芨芨草能夠固色,大雍幾乎所有的布料染色時都加了芨芨草】
【衣物裏的芨芨草不多,馬兒聞到後不會立馬發瘋,但是時間久了,一定會出問題】
【剛剛李孝君給李卓的東西就是一個裝滿了芨芨草的香囊,所以這些馬才會這麽快顯露異常】
鄭瑾恍然:“那這些馬肯定不能用了,宰了也怪可惜的。”
“別啊,雖然有缺陷,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馬確實養得好,如果交給對馬兒有研究人,說不定還能培育出正常的馬。”
光是想想以後大雍能有這麽一批好馬,她就高興得快要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