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驕得意地彎了彎眉眼:“不過孩兒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所以您沒機會揍我。”
“哦?那你想好怎麽做了?”
“想好了。”
皇帝有些好奇,但是鄭驕卻神神秘秘不肯說。
直到見到皇後之後,鄭驕麻溜跪到皇後麵前,抱著她的大腿就開始哭。
她一邊哭,一邊威脅:“母後~你就讓我去吧!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不起來!”
皇帝:?
【哇哦大姐姐思考那麽久就得到這麽個法子?】
皇後將自己的腿用力往外拔了拔,但是沒拔出來。
她低下頭,對上鄭驕眼巴巴的眼神,嚴厲道:“起來。”
“我不!”
“我數到三。一……二……”
鄭驕識時務,麻利地站了起來。
雖然她人慫,但是她嘴硬啊:“起來就起來!”
皇後頭疼地揉了揉額角:“先坐。”
待幾人坐定,她沉默許久才問道:“為何想去遼州?”
鄭驕猶豫地抿了抿唇,看到母後包容的目光,她忽然覺得她可以試著說一些真話。
真誠才是必殺技,若是什麽都說了還是說不通……
那就再做打算。
“母後,女兒不甘心做一個富貴公主。”
“那你想做什麽?”
“建功立業!”
“別人建功立業是為了擁有的富貴和地位,你作為我和你父皇的女兒,天生就擁有這些,你又何必犯傻?”
鄭驕蹙眉,否認道:“不一樣……”
“哦?哪裏不一樣?”
皇後定定地看著鄭驕,目光嚴厲又帶著點鼓動的意味。
在她的試探下,鄭驕心裏剛剛萌發的種子破土而出,長出了嫩芽:“我想憑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我想守護父皇的江山,守護大雍的黎民百姓,我想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她說這段話的時候,語氣之中是濃濃的野心。
皇後既欣慰又難過。
欣慰於她已經長大,且擁有了為之奮鬥的目標;難過於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身邊,去遠行、去經曆風雨。
她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淡淡地問:“遼州可不是京城這樣的錦繡窩,那裏風沙苦寒、危險重重,窮兇極惡的褐國軍隊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想撕下大雍一塊肉。你可殺過人?可受過苦?可受得了粗食冷湯的日子?”
她語速極快,像是逼問,也像是非要打消鄭驕那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一字一句敲擊在鄭驕心頭,她陷入了沉思。
皇帝看向皇後,實在有些好奇為何她的態度會變得那麽快。
但,他生怕自己問出聲會擾亂鄭驕的思緒,於是隻能保持緘默。
半刻鍾的時間過去,鄭驕再次看向皇後。
她身上少了一絲浮躁,目光也愈發堅定。
“母後,孩兒堅持自己的想法。”
“不後悔?”
“不後悔。”
皇後動容地將她拉入懷中,眼淚簌簌落下。
這一次的眼淚不是用來綁架孩子翅膀的工具,而是一個母親真切的關愛。
“驕驕,母後舍不得你。”
“母後,孩兒不孝……”
皇後鬆開她,眼眶通紅,但是嘴角卻帶著笑意,她捧著她的臉,目光溫柔慈愛:“我的驕驕,在外頭一定要保重自己,你若是有個好歹,母後就去陪你……”
“母後!”鄭驕慌忙打斷她,“別說這種話,女兒會好好的,母後也要保重身體!女兒一定會成為您的驕傲。”
皇後拍了拍她的肩膀,肯定道:“好,母後等著那一天。”
其實她心裏還有許多不舍,但是她不敢開口了,她怕自己再多說一句,就會舍不得放孩子離開。
鄭珣點心吃得有點撐,灌了口茶順了順。
【母慈子孝啊】
【父皇母後可真是了不得,放鄭驕去那麽危險的地方,對於他們無疑是刮骨剜心之痛,但是他們選擇成全鄭驕】
【可是,剛開始那麽堅定拒絕的皇後為何會這麽快想通呢】
皇帝和鄭驕瞬間豎起耳朵。
【竟然是鄭瑾?!】
【雖然鄭驕沒有和鄭瑾說過自己的想法,但是鄭瑾猜到了】
【發現皇後情緒不對,她拿出了一本冊子】
【那本冊子是皇後的手記,上麵記錄了她經曆過的一些事情和心境變化】
【手記上寫道,皇後自小就渴望仗劍走天涯,她不喜歡束縛,也不喜歡做一個規規矩矩的貴女,但是父母對她並不支持,他們愛她,但是始終不清楚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那時候她尚且年幼,身邊的人說得多了,她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出格,是不是真的不行】
【漸漸地,她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如今,世事變遷,情形陡轉,她成了曾經親長的角色】
【難道,她要讓鄭驕步上自己的後塵嗎?】
【她問了自己無數遍,答案都是——不願意,所以,她才變了態度】
鄭驕心潮起伏,小聲問皇後:“母後,你可遺憾?”
“遺憾嗎?”皇後神色有些恍然,“有過吧。”
她側頭看了一眼皇帝,又理了理鄭驕額前的碎發,淡然道:“不過,母後不管做什麽,都能做到最好。”
所以,那些遺憾早就隨著時光、隨著她擁有越來越多而漸漸平息。
遺憾是世上最無用的東西,誰能說,當前的選擇不是更好甚至最好的選擇呢?
【這本冊子,是皇後在鄭瑾找迴後不久借給她的,送出這份手記時,她的心情大概類似於向女兒交托了全部】
【其實大姐姐和二姐姐的關係十分尷尬,這件事,二姐姐無論怎麽說、怎麽做都顯得十分不合時宜】
【鄭瑾拿出手記,就是為了說服皇後,因為,她理解鄭驕的抱負】
【所以,哪怕明知道有可能會被猜疑、有可能被指責,她還是做了】
【哇哦~感天動地姐妹情】
鄭珣想起原書中兩個人不死不休的局麵,不得不感慨一句世事無常。
不過,這樣真的挺好的。
鄭驕覺得,自己快要被感動和喜悅淹沒了。
這一刻,她這個不信神佛的人,都想去燒一炷香感謝上天賜予自己的幸運。
她何其有幸,遇到這樣好的親人?
【不過,鄭驕這一去,父皇母後不知道要麵對多少流言蜚語】
“哦?那你想好怎麽做了?”
“想好了。”
皇帝有些好奇,但是鄭驕卻神神秘秘不肯說。
直到見到皇後之後,鄭驕麻溜跪到皇後麵前,抱著她的大腿就開始哭。
她一邊哭,一邊威脅:“母後~你就讓我去吧!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不起來!”
皇帝:?
【哇哦大姐姐思考那麽久就得到這麽個法子?】
皇後將自己的腿用力往外拔了拔,但是沒拔出來。
她低下頭,對上鄭驕眼巴巴的眼神,嚴厲道:“起來。”
“我不!”
“我數到三。一……二……”
鄭驕識時務,麻利地站了起來。
雖然她人慫,但是她嘴硬啊:“起來就起來!”
皇後頭疼地揉了揉額角:“先坐。”
待幾人坐定,她沉默許久才問道:“為何想去遼州?”
鄭驕猶豫地抿了抿唇,看到母後包容的目光,她忽然覺得她可以試著說一些真話。
真誠才是必殺技,若是什麽都說了還是說不通……
那就再做打算。
“母後,女兒不甘心做一個富貴公主。”
“那你想做什麽?”
“建功立業!”
“別人建功立業是為了擁有的富貴和地位,你作為我和你父皇的女兒,天生就擁有這些,你又何必犯傻?”
鄭驕蹙眉,否認道:“不一樣……”
“哦?哪裏不一樣?”
皇後定定地看著鄭驕,目光嚴厲又帶著點鼓動的意味。
在她的試探下,鄭驕心裏剛剛萌發的種子破土而出,長出了嫩芽:“我想憑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我想守護父皇的江山,守護大雍的黎民百姓,我想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她說這段話的時候,語氣之中是濃濃的野心。
皇後既欣慰又難過。
欣慰於她已經長大,且擁有了為之奮鬥的目標;難過於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身邊,去遠行、去經曆風雨。
她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淡淡地問:“遼州可不是京城這樣的錦繡窩,那裏風沙苦寒、危險重重,窮兇極惡的褐國軍隊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想撕下大雍一塊肉。你可殺過人?可受過苦?可受得了粗食冷湯的日子?”
她語速極快,像是逼問,也像是非要打消鄭驕那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一字一句敲擊在鄭驕心頭,她陷入了沉思。
皇帝看向皇後,實在有些好奇為何她的態度會變得那麽快。
但,他生怕自己問出聲會擾亂鄭驕的思緒,於是隻能保持緘默。
半刻鍾的時間過去,鄭驕再次看向皇後。
她身上少了一絲浮躁,目光也愈發堅定。
“母後,孩兒堅持自己的想法。”
“不後悔?”
“不後悔。”
皇後動容地將她拉入懷中,眼淚簌簌落下。
這一次的眼淚不是用來綁架孩子翅膀的工具,而是一個母親真切的關愛。
“驕驕,母後舍不得你。”
“母後,孩兒不孝……”
皇後鬆開她,眼眶通紅,但是嘴角卻帶著笑意,她捧著她的臉,目光溫柔慈愛:“我的驕驕,在外頭一定要保重自己,你若是有個好歹,母後就去陪你……”
“母後!”鄭驕慌忙打斷她,“別說這種話,女兒會好好的,母後也要保重身體!女兒一定會成為您的驕傲。”
皇後拍了拍她的肩膀,肯定道:“好,母後等著那一天。”
其實她心裏還有許多不舍,但是她不敢開口了,她怕自己再多說一句,就會舍不得放孩子離開。
鄭珣點心吃得有點撐,灌了口茶順了順。
【母慈子孝啊】
【父皇母後可真是了不得,放鄭驕去那麽危險的地方,對於他們無疑是刮骨剜心之痛,但是他們選擇成全鄭驕】
【可是,剛開始那麽堅定拒絕的皇後為何會這麽快想通呢】
皇帝和鄭驕瞬間豎起耳朵。
【竟然是鄭瑾?!】
【雖然鄭驕沒有和鄭瑾說過自己的想法,但是鄭瑾猜到了】
【發現皇後情緒不對,她拿出了一本冊子】
【那本冊子是皇後的手記,上麵記錄了她經曆過的一些事情和心境變化】
【手記上寫道,皇後自小就渴望仗劍走天涯,她不喜歡束縛,也不喜歡做一個規規矩矩的貴女,但是父母對她並不支持,他們愛她,但是始終不清楚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那時候她尚且年幼,身邊的人說得多了,她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出格,是不是真的不行】
【漸漸地,她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如今,世事變遷,情形陡轉,她成了曾經親長的角色】
【難道,她要讓鄭驕步上自己的後塵嗎?】
【她問了自己無數遍,答案都是——不願意,所以,她才變了態度】
鄭驕心潮起伏,小聲問皇後:“母後,你可遺憾?”
“遺憾嗎?”皇後神色有些恍然,“有過吧。”
她側頭看了一眼皇帝,又理了理鄭驕額前的碎發,淡然道:“不過,母後不管做什麽,都能做到最好。”
所以,那些遺憾早就隨著時光、隨著她擁有越來越多而漸漸平息。
遺憾是世上最無用的東西,誰能說,當前的選擇不是更好甚至最好的選擇呢?
【這本冊子,是皇後在鄭瑾找迴後不久借給她的,送出這份手記時,她的心情大概類似於向女兒交托了全部】
【其實大姐姐和二姐姐的關係十分尷尬,這件事,二姐姐無論怎麽說、怎麽做都顯得十分不合時宜】
【鄭瑾拿出手記,就是為了說服皇後,因為,她理解鄭驕的抱負】
【所以,哪怕明知道有可能會被猜疑、有可能被指責,她還是做了】
【哇哦~感天動地姐妹情】
鄭珣想起原書中兩個人不死不休的局麵,不得不感慨一句世事無常。
不過,這樣真的挺好的。
鄭驕覺得,自己快要被感動和喜悅淹沒了。
這一刻,她這個不信神佛的人,都想去燒一炷香感謝上天賜予自己的幸運。
她何其有幸,遇到這樣好的親人?
【不過,鄭驕這一去,父皇母後不知道要麵對多少流言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