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嘴角拉平,無奈道:“妹妹可是對我有什麽意見?”
“別問,我怕真說出來你會受不了。”
就算再好的脾氣,這個時候也得破防,更何況五皇子的好脾氣本來就是偽裝。
他又強撐著笑臉又寒暄了幾句,然後就灰溜溜地離開。
二皇子嗤笑:“蠢貨。”
太子不忍道:“畢竟都是兄弟姐妹,這樣會不會太過了些。”
所有人目光一致,看稀奇似的看向他。
鄭瑾耐心解釋:“聽不見元嘉心聲的,能是什麽好人?”
“可是,那些都是元嘉的預言中發生的事情,這個時候的五皇弟可還什麽都沒做過。”
三皇子不讚同地搖搖頭:“真等做出什麽就晚了。”
“大哥,”二皇子搭上他的肩膀,“你有沒有發現,你看問題的角度有點問題?”
“什麽問題?
“你是一國儲君,知道五皇弟可能會對大雍造成危害,你該想的是如何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而不是猶豫對他的態度是不是不夠好。”
鄭驕恨鐵不成鋼地道:“你將要背負的,是整個大雍,是千千萬萬的子民,萬不可隻有小愛不而識大局。”
二皇子見氣氛不太好,玩笑道:“大哥,你再這樣下去,我可就要能者居之了。”
太子第一次被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教育。
說實話,他有點臊得慌。
明明他從小隨著名師長大,但是到頭來,他所掌握的還不如其他人,難道他太笨了?還是他真不適合做皇帝?
不過,能者居之麽……
……
久居京城的百姓對於朝堂的變化總有些莫名但又精準的預感,這幾日,京城之內風聲鶴唳,青龍衛和殿前衛出動,從長街打馬而過時,連街邊的小孩子都不敢發出啼哭之聲。
這是那次早朝後的第三天,菜市口的地麵已經蒙上了一層新鮮的血跡。
鄭珣的生活已經正式邁入正軌,這一日,終於狠下心將內奸處置了的太子迴來跟皇帝一起處理政務。
“父皇,有太子在就足夠了,為何還要兒臣去禦書房?”
“朕早就說過,你是你,他是他。”
太子自覺地搬了一疊奏折到自己的書桌前頭。
他已經接觸政務快三年,做事還算遊刃有餘,加之皇帝本就忙碌,也沒什麽時間去苛責他,所以在禦書房的日子倒也不難過。
但這是以前。
今日的皇帝特別嚴厲,總愛挑些問題考校他。
然後,不出意料的,他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有人一起受難,甚至比自己更慘,鄭珣十分愉悅,一邊看著熱鬧,處理事情的效率都高了許多。
禦書房中忙碌又熱鬧,李公公笑嗬嗬地看著幾位主子。
大雍啊,要一直如此安寧才好。
將最緊急的公務處理完,皇帝拿著一本奏折,嚴肅地問:“太子、元嘉,你們覺得,朕是否該去看看?”
奏折是大理寺少卿所遞,寫的是一月前一樁案子的後續。
案子的死者是工部一位侍郎,對方擅長治水,洺水之上,正在修建的水利才進行到一半,卻因為他的去世而擱置,所以,大理寺和朝廷對此事極為重視。
約摸幾日前,兇手被找到。
這是一樁仇殺,查探過後,兇手鎖定為工部侍郎的庶女魯遠道。
魯遠道認罪果斷,但是她自稱能夠接任洺水治理之事。
剛開始,大理寺少卿並不信她,但是她對這方麵確實說得頭頭是道。
大理寺少卿不敢賭,隻能把事情如實稟告,交由皇帝決定。
“為什麽不去?”鄭珣當即站起來,“走走走,現在就走。”
【蕪湖,溜了溜了~】
太子:你就是想出宮。
怕皇帝責怪她,他勸道:“等批完折子……”
“折子是批不完的,今天批完了明天還有。”鄭珣眼巴巴看向皇帝。
【快同意,快同意……】
皇帝放下折子,起身:“走吧。”
鄭珣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快步走到他身側:“父皇可要換身衣裳?”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常服:“就這樣吧。”
李公公恭維:“皇上穿什麽都是鶴立雞群。”
“事情結束後可以四處逛逛再迴嗎?”
“可以,但是朕要跟你一起。”
三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殿外走,留下拿著折子的太子一臉懵。
不是?就這麽走了?
他連忙丟下手頭的活跟上去:“等等我啊!”
鄭珣聽著他匆匆的腳步聲和親昵的抱怨,勾了勾嘴角。
這次出行看起來陣仗不算大,但李卓緊緊跟著,青龍衛和殿前衛在明,暗衛在暗,外鬆內緊,把他們保護得密不透風。
看到這種陣仗的太子,不知道為何,莫名嗅到一種風雨欲來的緊張感。
大理寺這段時間忙得很,聖駕降臨,能夠出來迎接的攏共才幾個人,還有兩個是刑部的官員和督察。
大理寺少卿是個不過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跟鄭瑾屬於同一掛,一身書卷氣,看起來斯斯文文,很好說話的樣子。
一行人去了監牢,魯遠道所在的牢房寬敞潔淨,稻草幹燥,還有個極小的窗戶,他們到來的時候,她就站在窗前,淺笑盈盈地看向他們。
“民女魯遠道拜見皇上,拜見各位貴人。”
魯遠道行禮的姿態標準又從容,她個子不高,精瘦,膚色偏暗,但是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平身。”皇帝負手,眼神是毫不掩飾的打量。
魯遠道恭敬地微微垂首,神色平靜。
“你真的能解決洺水之患?”
“民女可以,而且一定能做得比他好。”
她口中這個他,自然說的是那個工部郎中。
“為何要見朕?”
就這個小丫頭,自稱能夠接替楊峰的工作?皇帝不太相信。
魯遠道跪在地上:“此事說來話長,請皇上聽民女細細道來,勞煩少卿備茶。”
大理寺少卿:……
她使喚得可真順嘴啊,他可真是個勞碌命。
腹誹了兩句,他老老實實安排茶水去了。
“請皇上為民女做主!”
魯遠道跪下,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額頭抵在地麵,大有一種他不應下她就不起來的樣子。
李公公沉下臉:“你這是威脅皇上?”
魯遠道沒吭聲。
【這也是個可憐人,她是真有本事,有本事的人,傲氣一點,硬氣一點,完全不是問題】
“別問,我怕真說出來你會受不了。”
就算再好的脾氣,這個時候也得破防,更何況五皇子的好脾氣本來就是偽裝。
他又強撐著笑臉又寒暄了幾句,然後就灰溜溜地離開。
二皇子嗤笑:“蠢貨。”
太子不忍道:“畢竟都是兄弟姐妹,這樣會不會太過了些。”
所有人目光一致,看稀奇似的看向他。
鄭瑾耐心解釋:“聽不見元嘉心聲的,能是什麽好人?”
“可是,那些都是元嘉的預言中發生的事情,這個時候的五皇弟可還什麽都沒做過。”
三皇子不讚同地搖搖頭:“真等做出什麽就晚了。”
“大哥,”二皇子搭上他的肩膀,“你有沒有發現,你看問題的角度有點問題?”
“什麽問題?
“你是一國儲君,知道五皇弟可能會對大雍造成危害,你該想的是如何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而不是猶豫對他的態度是不是不夠好。”
鄭驕恨鐵不成鋼地道:“你將要背負的,是整個大雍,是千千萬萬的子民,萬不可隻有小愛不而識大局。”
二皇子見氣氛不太好,玩笑道:“大哥,你再這樣下去,我可就要能者居之了。”
太子第一次被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教育。
說實話,他有點臊得慌。
明明他從小隨著名師長大,但是到頭來,他所掌握的還不如其他人,難道他太笨了?還是他真不適合做皇帝?
不過,能者居之麽……
……
久居京城的百姓對於朝堂的變化總有些莫名但又精準的預感,這幾日,京城之內風聲鶴唳,青龍衛和殿前衛出動,從長街打馬而過時,連街邊的小孩子都不敢發出啼哭之聲。
這是那次早朝後的第三天,菜市口的地麵已經蒙上了一層新鮮的血跡。
鄭珣的生活已經正式邁入正軌,這一日,終於狠下心將內奸處置了的太子迴來跟皇帝一起處理政務。
“父皇,有太子在就足夠了,為何還要兒臣去禦書房?”
“朕早就說過,你是你,他是他。”
太子自覺地搬了一疊奏折到自己的書桌前頭。
他已經接觸政務快三年,做事還算遊刃有餘,加之皇帝本就忙碌,也沒什麽時間去苛責他,所以在禦書房的日子倒也不難過。
但這是以前。
今日的皇帝特別嚴厲,總愛挑些問題考校他。
然後,不出意料的,他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有人一起受難,甚至比自己更慘,鄭珣十分愉悅,一邊看著熱鬧,處理事情的效率都高了許多。
禦書房中忙碌又熱鬧,李公公笑嗬嗬地看著幾位主子。
大雍啊,要一直如此安寧才好。
將最緊急的公務處理完,皇帝拿著一本奏折,嚴肅地問:“太子、元嘉,你們覺得,朕是否該去看看?”
奏折是大理寺少卿所遞,寫的是一月前一樁案子的後續。
案子的死者是工部一位侍郎,對方擅長治水,洺水之上,正在修建的水利才進行到一半,卻因為他的去世而擱置,所以,大理寺和朝廷對此事極為重視。
約摸幾日前,兇手被找到。
這是一樁仇殺,查探過後,兇手鎖定為工部侍郎的庶女魯遠道。
魯遠道認罪果斷,但是她自稱能夠接任洺水治理之事。
剛開始,大理寺少卿並不信她,但是她對這方麵確實說得頭頭是道。
大理寺少卿不敢賭,隻能把事情如實稟告,交由皇帝決定。
“為什麽不去?”鄭珣當即站起來,“走走走,現在就走。”
【蕪湖,溜了溜了~】
太子:你就是想出宮。
怕皇帝責怪她,他勸道:“等批完折子……”
“折子是批不完的,今天批完了明天還有。”鄭珣眼巴巴看向皇帝。
【快同意,快同意……】
皇帝放下折子,起身:“走吧。”
鄭珣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快步走到他身側:“父皇可要換身衣裳?”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常服:“就這樣吧。”
李公公恭維:“皇上穿什麽都是鶴立雞群。”
“事情結束後可以四處逛逛再迴嗎?”
“可以,但是朕要跟你一起。”
三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殿外走,留下拿著折子的太子一臉懵。
不是?就這麽走了?
他連忙丟下手頭的活跟上去:“等等我啊!”
鄭珣聽著他匆匆的腳步聲和親昵的抱怨,勾了勾嘴角。
這次出行看起來陣仗不算大,但李卓緊緊跟著,青龍衛和殿前衛在明,暗衛在暗,外鬆內緊,把他們保護得密不透風。
看到這種陣仗的太子,不知道為何,莫名嗅到一種風雨欲來的緊張感。
大理寺這段時間忙得很,聖駕降臨,能夠出來迎接的攏共才幾個人,還有兩個是刑部的官員和督察。
大理寺少卿是個不過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跟鄭瑾屬於同一掛,一身書卷氣,看起來斯斯文文,很好說話的樣子。
一行人去了監牢,魯遠道所在的牢房寬敞潔淨,稻草幹燥,還有個極小的窗戶,他們到來的時候,她就站在窗前,淺笑盈盈地看向他們。
“民女魯遠道拜見皇上,拜見各位貴人。”
魯遠道行禮的姿態標準又從容,她個子不高,精瘦,膚色偏暗,但是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平身。”皇帝負手,眼神是毫不掩飾的打量。
魯遠道恭敬地微微垂首,神色平靜。
“你真的能解決洺水之患?”
“民女可以,而且一定能做得比他好。”
她口中這個他,自然說的是那個工部郎中。
“為何要見朕?”
就這個小丫頭,自稱能夠接替楊峰的工作?皇帝不太相信。
魯遠道跪在地上:“此事說來話長,請皇上聽民女細細道來,勞煩少卿備茶。”
大理寺少卿:……
她使喚得可真順嘴啊,他可真是個勞碌命。
腹誹了兩句,他老老實實安排茶水去了。
“請皇上為民女做主!”
魯遠道跪下,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額頭抵在地麵,大有一種他不應下她就不起來的樣子。
李公公沉下臉:“你這是威脅皇上?”
魯遠道沒吭聲。
【這也是個可憐人,她是真有本事,有本事的人,傲氣一點,硬氣一點,完全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