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我們係統有原則,堅決不涉黃。
畫麵裏幃帳嚴嚴實實,隻能聽到從縫隙裏傳來的細碎呻吟。
“嬌嬌兒,心肝兒,是我厲害還是老頭子厲害?”
被同音字差點創死的鄭驕:……
我勸你自重。
“嗯哼~你可比不過老爺……”
女人的聲音很快就被不服氣的男子撞碎。
【哇哦,想不到啊,徐汝老當益壯,小妾偷人的時候都念著他】
當著這麽多的大臣,徐汝的臉皮“嘩”的一下就被扯了下來,他又是著急又是生氣。
其他大臣:!!!
原來幃帳裏麵的女子是徐汝的小妾!
徐學士都多少歲了,真的那麽可以嗎?他們不信!
若有似無的目光落在徐汝身上奇怪的地方,徐汝被戴綠帽的怒火慢慢轉變為尷尬,第一次,他竟然感覺自己的衣裳不夠保守。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他都一把年紀了,怎麽可能還那麽行?這明顯是那兩個人拿他開涮。
廖鴻聲興致盎然地湊到他身邊。
徐汝以為他是來解救自己的,感動得在心裏頭大喊“好人呐”。
然後,他就聽到廖鴻聲賤兮兮的聲音在問他:“徐學士,都是男子,要學會分享啊……”
徐汝臉“唰”地沉下。
廖鴻聲還在問:“那就是你幾個月前新納的小妾?你認識那個奸夫嗎?”
徐汝鐵青著臉,但是他不願意迴答的問題,鄭珣會體貼地替他解答。
【我去我去,這男的竟然是徐汝的庶子徐俊?小媽文學?你們徐府玩的這麽花的嗎?】
【原來這庶子不學無術,徐汝因此常常責罵他,他記恨在心,一直想找機會報複】
【偏偏徐汝是個愛作的,一把年紀還要玩什麽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橋段,後院裏一大群女人,他精力再好也不能全部顧好,所以就有好心人幫他照顧了】
【不止他的庶子,還有他的管家、馬夫,個個都爭著幫他澆花,徐汝年紀最小的那三個孩子,沒一個是他的,他還自以為謙遜地跟同僚炫耀他老當益壯,這個年紀還能生】
和徐汝走得近的那幾個官員都聽過他吹噓,那時候他多高調,現在就有多尷尬。
就說嘛,他都一把年紀了怎麽還可能那麽厲害,原來是他人辛勤耕耘的果實啊!
被八卦一股腦砸頭上的感覺真不錯,此時哪怕最穩重的大臣都是兩眼放光,聽得津津有味,就連匯報事務的聲音都高亢了許多。
【男人不自愛,就像爛白菜,他自以為風流,引無數女子折腰,但是人家愛的從來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錢權、還有府裏那些精壯的年輕男子】
【難道他就沒有發現嗎?自己府中的男子一個比一個年輕壯實,且樣貌端莊】
徐汝:……
那些該死的賤人!
喜歡他的錢、權,他無所謂,隻要她們能哄得他開心,他就願意養著他們,但是她們怎麽這麽沒有職業道德,拿著他的錢,睡他府裏的人!
就不能尊重一下自己小妾的身份嗎?
【倒是可惜徐夫人,年輕時候那麽活潑秀美的女子,嫁給心上人之後努力操持家務,為徐汝生兒育女,但是徐汝迴報他的,就是一個又一個抬進府的小妾】
【剛開始,她還安慰自己世道如此,哪家男子不是三妻四妾,至少她還是當家夫人,她的夫君也名正言順地屬於她】
【但是人一多,是非也多,今日這兩個吵架,明日那兩個爭利,鬧騰騰一片從來沒有安靜過,她整日坐在大院子裏麵對那些女人和一院子子女,她有處理不完的事兒,直到她將自己的第二個孩子累得小產】
【她的大兒子體弱多病,強行在閻王手裏留下一年壽命,最後還是夭折,這第二個孩子是她盼了三年才得來的】
【她心裏頭有萬千委屈,但是她的夫君迴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劈頭蓋臉一陣罵,說她輕重不分,說她貪權不穩重】
【徐汝罵完就離開了,剩下徐夫人躺在床上,望著帳頂,想著從前】
【她也曾是家中千嬌萬寵的小女兒,但是在莊子中放肆地奔跑、撐著小舟在荷田中悠閑乘涼的日子已經走遠了,那個天真的小姑娘不過嫁人幾年,就已經逝去,留下的,是一個名為‘徐夫人’的軀殼,她後悔了,她不該一意孤行,不該不顧父母反對嫁到徐府,不該錯付一腔深情,換來滿地雞毛】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淚濕枕巾】
鄭瑾:果然,嫁人就是賭博,遠離賭博,從我做起。
蔣禦史分外不解地斜睨徐汝一眼,他跟夫人成婚多年、一如往昔,他實在不明白,徐夫人也不醜,性子也不錯,徐汝怎麽就這樣狼心狗肺、枉顧發妻?
他同樣不解的是,徐夫人圖個什麽?說她圖真情,但是徐汝對她也沒有真情啊?說她圖錢財地位,她娘家也不是什麽小戶之家吧?
這世間人太過奇怪,不像他,隻會心疼自家夫人。
都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私德有虧,治家不嚴,放在哪裏也算不得一件光鮮事,其他大臣對此也不禁搖頭。
他們紛紛盤算,迴去要對發妻好一點,不然到時候就跟這徐汝一樣,被戴了綠帽子還不知道。
【熱情消退後,惟剩冷漠,府中亂象,徐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她隻冷眼旁觀,她開始尋找自己,推去了多餘的事務,不再大包大攬,專心養好身子,常常去一趟莊子佛寺就是十天半個月,直到再次懷孕,她教導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日日賞花觀景好不自在】
【不過她的孩子資質平庸,隻得了個閑職混日子,然後,徐夫人的孫子,後來名動京城的徐縝出生了】
【她心知府中混亂,生怕聰慧的孫子毀在府中,於是為徐縝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帶著他在外遊曆,增長見識,徐縝不負所望,少年時候就在文壇留下才名,八年之後,他帶著皇室碩果僅存的血脈退居洺水以南,扶持幼帝登基,拖著重傷後虧空的身體,存續了大雍兩年江山,直至身死方歇】
【徐縝這短暫的一生,稱得上是濃墨重彩,唯一的黑點,也就是那個因馬上風死去的祖父徐汝】
畫麵裏幃帳嚴嚴實實,隻能聽到從縫隙裏傳來的細碎呻吟。
“嬌嬌兒,心肝兒,是我厲害還是老頭子厲害?”
被同音字差點創死的鄭驕:……
我勸你自重。
“嗯哼~你可比不過老爺……”
女人的聲音很快就被不服氣的男子撞碎。
【哇哦,想不到啊,徐汝老當益壯,小妾偷人的時候都念著他】
當著這麽多的大臣,徐汝的臉皮“嘩”的一下就被扯了下來,他又是著急又是生氣。
其他大臣:!!!
原來幃帳裏麵的女子是徐汝的小妾!
徐學士都多少歲了,真的那麽可以嗎?他們不信!
若有似無的目光落在徐汝身上奇怪的地方,徐汝被戴綠帽的怒火慢慢轉變為尷尬,第一次,他竟然感覺自己的衣裳不夠保守。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他都一把年紀了,怎麽可能還那麽行?這明顯是那兩個人拿他開涮。
廖鴻聲興致盎然地湊到他身邊。
徐汝以為他是來解救自己的,感動得在心裏頭大喊“好人呐”。
然後,他就聽到廖鴻聲賤兮兮的聲音在問他:“徐學士,都是男子,要學會分享啊……”
徐汝臉“唰”地沉下。
廖鴻聲還在問:“那就是你幾個月前新納的小妾?你認識那個奸夫嗎?”
徐汝鐵青著臉,但是他不願意迴答的問題,鄭珣會體貼地替他解答。
【我去我去,這男的竟然是徐汝的庶子徐俊?小媽文學?你們徐府玩的這麽花的嗎?】
【原來這庶子不學無術,徐汝因此常常責罵他,他記恨在心,一直想找機會報複】
【偏偏徐汝是個愛作的,一把年紀還要玩什麽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橋段,後院裏一大群女人,他精力再好也不能全部顧好,所以就有好心人幫他照顧了】
【不止他的庶子,還有他的管家、馬夫,個個都爭著幫他澆花,徐汝年紀最小的那三個孩子,沒一個是他的,他還自以為謙遜地跟同僚炫耀他老當益壯,這個年紀還能生】
和徐汝走得近的那幾個官員都聽過他吹噓,那時候他多高調,現在就有多尷尬。
就說嘛,他都一把年紀了怎麽還可能那麽厲害,原來是他人辛勤耕耘的果實啊!
被八卦一股腦砸頭上的感覺真不錯,此時哪怕最穩重的大臣都是兩眼放光,聽得津津有味,就連匯報事務的聲音都高亢了許多。
【男人不自愛,就像爛白菜,他自以為風流,引無數女子折腰,但是人家愛的從來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錢權、還有府裏那些精壯的年輕男子】
【難道他就沒有發現嗎?自己府中的男子一個比一個年輕壯實,且樣貌端莊】
徐汝:……
那些該死的賤人!
喜歡他的錢、權,他無所謂,隻要她們能哄得他開心,他就願意養著他們,但是她們怎麽這麽沒有職業道德,拿著他的錢,睡他府裏的人!
就不能尊重一下自己小妾的身份嗎?
【倒是可惜徐夫人,年輕時候那麽活潑秀美的女子,嫁給心上人之後努力操持家務,為徐汝生兒育女,但是徐汝迴報他的,就是一個又一個抬進府的小妾】
【剛開始,她還安慰自己世道如此,哪家男子不是三妻四妾,至少她還是當家夫人,她的夫君也名正言順地屬於她】
【但是人一多,是非也多,今日這兩個吵架,明日那兩個爭利,鬧騰騰一片從來沒有安靜過,她整日坐在大院子裏麵對那些女人和一院子子女,她有處理不完的事兒,直到她將自己的第二個孩子累得小產】
【她的大兒子體弱多病,強行在閻王手裏留下一年壽命,最後還是夭折,這第二個孩子是她盼了三年才得來的】
【她心裏頭有萬千委屈,但是她的夫君迴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劈頭蓋臉一陣罵,說她輕重不分,說她貪權不穩重】
【徐汝罵完就離開了,剩下徐夫人躺在床上,望著帳頂,想著從前】
【她也曾是家中千嬌萬寵的小女兒,但是在莊子中放肆地奔跑、撐著小舟在荷田中悠閑乘涼的日子已經走遠了,那個天真的小姑娘不過嫁人幾年,就已經逝去,留下的,是一個名為‘徐夫人’的軀殼,她後悔了,她不該一意孤行,不該不顧父母反對嫁到徐府,不該錯付一腔深情,換來滿地雞毛】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淚濕枕巾】
鄭瑾:果然,嫁人就是賭博,遠離賭博,從我做起。
蔣禦史分外不解地斜睨徐汝一眼,他跟夫人成婚多年、一如往昔,他實在不明白,徐夫人也不醜,性子也不錯,徐汝怎麽就這樣狼心狗肺、枉顧發妻?
他同樣不解的是,徐夫人圖個什麽?說她圖真情,但是徐汝對她也沒有真情啊?說她圖錢財地位,她娘家也不是什麽小戶之家吧?
這世間人太過奇怪,不像他,隻會心疼自家夫人。
都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私德有虧,治家不嚴,放在哪裏也算不得一件光鮮事,其他大臣對此也不禁搖頭。
他們紛紛盤算,迴去要對發妻好一點,不然到時候就跟這徐汝一樣,被戴了綠帽子還不知道。
【熱情消退後,惟剩冷漠,府中亂象,徐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她隻冷眼旁觀,她開始尋找自己,推去了多餘的事務,不再大包大攬,專心養好身子,常常去一趟莊子佛寺就是十天半個月,直到再次懷孕,她教導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日日賞花觀景好不自在】
【不過她的孩子資質平庸,隻得了個閑職混日子,然後,徐夫人的孫子,後來名動京城的徐縝出生了】
【她心知府中混亂,生怕聰慧的孫子毀在府中,於是為徐縝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帶著他在外遊曆,增長見識,徐縝不負所望,少年時候就在文壇留下才名,八年之後,他帶著皇室碩果僅存的血脈退居洺水以南,扶持幼帝登基,拖著重傷後虧空的身體,存續了大雍兩年江山,直至身死方歇】
【徐縝這短暫的一生,稱得上是濃墨重彩,唯一的黑點,也就是那個因馬上風死去的祖父徐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