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熹微的日光剛剛穿透厚重的雲層,灑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嶽陽便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邁進了急診科。


    昨晚那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就像一場激烈的戰役,讓他的精神和身體都曆經了嚴峻的考驗。


    但他心裏清楚,醫學永遠沒有止境。ai描述的醫學場景,讓嶽陽欲罷不能。


    急診科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永遠不會有停歇的時候。


    新的挑戰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敵人,隨時都可能跳出來。


    一走進科室,便能感受到那股熟悉的緊張氛圍。


    隻見金苗醫生正滿臉愁容地在護士站忙碌著,手中的文件被翻得沙沙作響。


    金苗醫生即將轉去骨外科,這在科室裏早已已經傳開了。


    雖然並不喜歡金苗的性格,但是,嶽陽還是走上前去,嘴角上揚,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打招唿道:“金醫生,這麽早就開始忙了,是碰上什麽新狀況了嗎?”


    金苗聞聲抬起頭,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那笑容裏卻藏著深深的無奈與焦慮。


    “是啊,剛收治了一位因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下半身癱瘓的病人。”


    按常規,這個病人應該移交到骨外科處理。可金苗馬上就要轉過去了,實在不好意思把這個棘手的病人送過去,就先留在急診科了。


    金苗一邊想著小九九,一邊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滿是糾結。


    他心裏十分清楚,自己在急診科的這段時間,一直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就是盼著能順利過渡到骨外科,千萬不要出什麽幺蛾子啊。


    由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這一步難倒了多少醫生啊。走得順的,一下子就上去了;走得不順的,可能就是幾年乃至十年了。


    可這個突然出現的病人,卻像一塊巨石,橫在了他轉科的道路上,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不過,金苗並不想在嶽陽麵前認慫。


    畢竟,金苗自認為,在寫手術記錄方麵,已經完全壓了嶽陽一頭了。這一次,就是因為這樣的“優勢”,才有了轉科的希望。


    嶽陽聽完,微微皺了皺眉頭,眼神中透露出關切與專注:“帶我去看看病人吧,說不定能找到一些線索。”


    兩人並肩朝著病房走去,嶽陽的步伐沉穩有力,金苗則略顯急切和無奈。怎麽有人搶著幫別人看病人的?


    來到病房後,嶽陽先是耐心地詢問了病人的病史和症狀,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隨後又仔細查看了現有的檢查報告,目光在每一行數據上停留許久。


    “叮。檢測到醫生診斷錯誤,獎勵宿主論文影響因子全部增加10。”


    這獎勵?


    嶽陽一愣,診斷錯誤,那說明不是腰椎的問題。


    “那是胸椎或者頸椎的問題?”嶽陽用左手沿著患者的脊柱往上摸,左手超聲啟動,不一會兒,就發現了問題所在了。


    嶽陽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與凝重:“不對勁,我發現病灶的位置似乎不在腰椎,而是在頸椎。”


    這句話就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打破了病房裏原本的平靜。一時間,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投來了驚訝的目光,病房裏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怎麽可能?” 一位年輕的醫生忍不住脫口而出,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指向腰椎,而且病人的症狀也是典型的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怎麽會是頸椎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搖了搖頭,似乎在努力否定這個突如其來的結論。


    金苗也麵露疑惑,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


    “嶽陽,你是不是看錯了?這個病人的 ct 片子我都反複研究過好幾遍了,腰椎的壓迫非常明顯,怎麽可能是頸椎出了問題呢?”


    金苗的聲音雖然還算平穩,但他的內心卻早已翻江倒海。


    一方麵,他不願意相信自己一直以來的判斷是錯誤的,畢竟這關乎到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聲譽,一旦承認錯誤,就好像自己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了;另一方麵,他內心深處隱隱擔心嶽陽真的發現了自己的疏漏。


    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他感到無比煎熬,就像有兩個小人在他的心裏不停地爭吵。


    嶽陽並沒有立刻反駁,他深知在醫學領域,每一個結論都需要有充分的證據和嚴謹的推理。


    他指著超聲圖像,耐心地解釋道:“結合病人的整體症狀,病人才 29 歲,如此年輕,單純腰椎的壓迫很難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從醫學常理和臨床經驗來看,頸椎的問題更符合目前的情況。”


    嶽陽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後說出來的,讓人不得不認真思考他的觀點。


    廖曉濤此時已經迴來了,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是之前的 ct 片子上,頸椎並沒有明顯的問題啊。如果真的是頸椎有病灶,ct 應該能發現才對。”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同時也透露出對嶽陽觀點的質疑。


    畢竟,ct 檢查在醫學診斷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它的準確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嶽陽思考片刻後,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懷疑拍片的時候,遺漏了患者頸椎的實際病灶。有可能是當時的拍攝角度不太合適,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導致關鍵部位沒有被清晰地捕捉到。在醫學檢查中,這種情況雖然比較少見,但也並非沒有發生過。我們不能僅僅依賴於一次檢查結果,而應該綜合多方麵的因素進行判斷。”


    嶽陽的解釋有理有據,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眾人聽後,依舊半信半疑。金苗的內心更是五味雜陳,他一方麵不想輕易否定自己之前的判斷,畢竟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的結論,而且他已經在這個判斷的基礎上做了很多工作;另一方麵,他又不敢完全忽視嶽陽的發現,畢竟嶽陽在醫學領域的獨特見解和專業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如果真的是自己判斷失誤,那不僅會耽誤病人的治療,讓病人承受更多的痛苦,還可能影響自己轉科的前途。但如果不相信嶽陽,萬一真的是自己錯了,那後果將不堪設想。這種糾結和掙紮讓他感到無比痛苦,額頭上也漸漸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大家最終決定給病人進行頸椎的複查。


    複查的過程中,金苗的心裏就像揣了一隻小兔子,七上八下的。他不停地在心裏祈禱,希望自己的判斷沒有錯,希望這隻是一場虛驚。可同時,他又隱隱害怕麵對可能出現的結果,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讓他坐立不安。


    當複查結果出來的那一刻,整個病房再次安靜下來,安靜得讓人有些窒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張小小的檢查報告上,事實正如嶽陽所說,頸椎上存在一個隱蔽的病灶——腫瘤,正是這個病灶導致了病人下半身癱瘓。


    金苗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隻覺得一陣眩暈,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了。


    他感到無比的羞愧和自責,自己的自以為是差點耽誤了病人的治療,而嶽陽卻憑借他的專業和細心,發現了這個關鍵問題。


    他在心裏狠狠地責怪自己,為什麽當初沒有多考慮一些可能性,為什麽如此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判斷。


    嘴巴越硬,丟臉越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AI製造神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愛生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愛生恨並收藏我用AI製造神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