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三省叛亂,賈琿為帥
紅樓之我的身體能無限升級 作者:朝花不惜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青,靈藥的進度如何了?”
迴道伯府,賈琿便一頭紮進了書房之中。
“迴伯爺,遊騎營的弟兄已經全部使用,顯武營也有近半的人完成改造,隻有七個人生有異心,已經被秘密處決了!”
“親兵營呢?”
“伯爺的親兵全部用過了進階版,有三十七人防禦大增,普通刀劍已經難傷!”
聽完陸青的稟報。
賈琿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來到這裏,賈琿一直秉承著自身為重的信念。
若是有人想要對付他。
不管是誰,賈琿都不會束手就擒!
又對著陸青安排了一下靈藥的分配問題。
賈琿也沒有對泰昌帝的安排顯露什麽不滿。
反而順著泰昌帝的意思,多次到榮國府上與賈赦等人吃飯。
也時常邀請三春姐妹到府上遊玩作樂。
並且在伯爵府給他們三人安置了一個院子。
既然泰昌帝想要拿親情給自己套上一層枷鎖。
自己如他願便是。
不過對於泰昌帝的提防。
賈琿也是上了心。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數月。
看到賈琿與賈家人的聯係越來越頻繁。
泰昌帝也感到鬆了一口氣。
雖然賈琿是自己的心腹。
但賈琿的個人武力太強了。
若沒有掣肘。
泰昌帝實在是不敢掌控。
江南省,徐州府蕭縣。
“老爺,徐州守備已經消滅了褚鄉叛亂,前來催糧了!”
縣衙內,蕭縣縣令徐廣聽到幕僚的話,不禁一陣頭疼。
本來徐州遭遇天災,發生叛亂,他守備營平叛乃是分內之事。
但每一次叛亂,都要到各地催糧。
你若是不給,他便延緩平叛的時間。
讓徐州一眾縣令都十分無奈。
“老爺,要不要迴絕了?”
見徐廣一臉肉疼,幕僚再度說道。
“算了,反正不是咱們出,既然已經準備好了,就送去吧!”
“不然下次說不定又要為難我們了!”
“是!”
幕僚也知道如今又遇天災。
正是用得著守備營的時候。
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徐州守備。
“陸仟,去通報城中百姓,徐州守備已經平定叛亂,讓各家出糧勞軍!”
剛失去一些錢糧,徐廣自然不甘。
直接下令開始搜刮城中百姓,想要挽迴損失。
“老爺,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沒過多久,幕僚去而又返,一臉驚慌的迴到縣衙內。
“老爺,城外的守備營是叛軍假扮的,城門一開,就殺進來了!”
“什麽?”
聽到這個消息,本來正喝著香茶的徐廣瞬間大驚失色。
“老爺,快走吧,蕭縣已經被叛軍攻破了!”
聽到這個消息,徐廣臉色煞白,一臉的絕望。
他身為縣令,丟了城池,還能往哪裏逃。
逃到哪兒都是個死啊。
“就是這裏,殺進去!”
很快,叛軍便已經殺到縣衙內。
看到徐廣與其幕僚頓時大喜過望。
“抓住他們!”
看到叛軍到此,徐廣頓時後悔之前沒有逃走。
“大帥,蕭縣已破,已經捉拿住蕭縣縣令!”
“好!”
“將蕭縣縣令斬首示眾!”
“將城中富戶全部抓起來!”
“傳令下去,本帥有銀有糧,想活命的,就來本帥麾下!”
如今有了錢,有了糧。
徐州守備軍又被自己消滅。
整個徐州還不是任由自己施為。
想到此,叛軍首領周成虎不禁開懷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河南歸德府。
也如徐州府一樣。
叛軍將守備營的官兵直接擊敗,順勢拿下一兩個縣城。
開始招兵買馬。
“你們絕不是普通百姓,就算擊敗我們,等到朝廷派遣大軍前來,你們必敗無疑!”
看著眼前的叛軍,兗州府守備冷冷的說道。
“哈哈哈,這些年連年遭災,百姓食不果腹。”
“如今沒有了官兵的阻撓,本將軍定能聚攏無數災民。”
“等到朝廷兵馬前來,又能奈我何?”
說罷便將兗州守備一刀梟首。
此時河南、山東、江南三省交界處災民無數。
朝廷官員又克扣賑災糧。
如今看到有人擊敗官兵,拿下縣城發放糧食。
紛紛開始響應叛軍。
不過十日時間。
叛亂蔓延至三省腹地。
就連鳳陽、開封、濟南也遭受到叛軍的攻打。
如今叛軍已經壯大,單靠守備營的軍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等到朝廷接到消息的時候,徐州、歸德、兗州、開封四府府城已經被叛軍攻破。
如今叛軍合兵兗州府。
擁眾數十萬,每日練兵屯糧,準備拿下周邊府城。
“大楚立國不過百年,就要官逼民反了嗎?”
“朝廷每日裏海一樣的銀兩出去,你們就是這樣給朕賑災的嗎?”
太和殿上,泰昌帝與隆慶帝皆到此參加大朝會。
畢竟這是大楚立國後省事最大的叛亂。
蔓延至三省六府之地,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想到此,不管是泰昌帝還是隆慶帝,俱都是一腔怒火。
“陛下,為今之計,該是盡快出兵平叛才是!”
“是啊陛下,如今叛軍越來越多,若是不及時剿滅,隻會越來越壯大!”
“陛下,地方官員賑災不利,可等叛軍被剿滅後再做清算,為今之計還是盡快出兵為好!”
一眾朝臣都知道此時兩位皇帝都在氣頭上。
不管說什麽,在他們看來都是狡辯。
“哼!”
泰昌帝自然也知道盡快出兵才是正理。
隨即看向一旁的隆慶帝。
隆慶帝也開口說道:
“都察院江南、山東、河南三省監察禦史全部免職,戶部左侍郎劉彥青賑災不利,著繡衣衛滿門抄斬!”
“以諸卿看來,該派何人平叛?”
在處決了幾個在京的官員後,隆慶帝也開始詢問出兵的人選。
“陛下,鎮武伯賈琿驍勇善戰,可為平叛主帥!”
“臣附議!”
“臣附議!”
“陛下,威勇侯趙世傑可為平叛主帥!”
“陛下,昌安侯劉清...”
......
很快,眾人就給出了好幾個人選,供隆慶帝挑選。
“皇帝覺得呢?”
隆慶帝並沒有第一時間指派,轉身詢問了一下泰昌帝。
“父皇,兒子認為,鎮武伯當為首選!”
隆慶帝聽完沉思一會兒,開口說道:
“賈愛卿可願出兵?”
賈琿也從人群中出列,高聲迴道:
“陛下,臣願前往!”
“好,傳朕旨意,封鎮武伯賈琿為平叛都督,領兵部侍郎銜,帶領京營四武營,西山大營銳士、選鋒、鐵衛、天雄四營,合計十萬京兵,出兵平叛!”
迴道伯府,賈琿便一頭紮進了書房之中。
“迴伯爺,遊騎營的弟兄已經全部使用,顯武營也有近半的人完成改造,隻有七個人生有異心,已經被秘密處決了!”
“親兵營呢?”
“伯爺的親兵全部用過了進階版,有三十七人防禦大增,普通刀劍已經難傷!”
聽完陸青的稟報。
賈琿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來到這裏,賈琿一直秉承著自身為重的信念。
若是有人想要對付他。
不管是誰,賈琿都不會束手就擒!
又對著陸青安排了一下靈藥的分配問題。
賈琿也沒有對泰昌帝的安排顯露什麽不滿。
反而順著泰昌帝的意思,多次到榮國府上與賈赦等人吃飯。
也時常邀請三春姐妹到府上遊玩作樂。
並且在伯爵府給他們三人安置了一個院子。
既然泰昌帝想要拿親情給自己套上一層枷鎖。
自己如他願便是。
不過對於泰昌帝的提防。
賈琿也是上了心。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數月。
看到賈琿與賈家人的聯係越來越頻繁。
泰昌帝也感到鬆了一口氣。
雖然賈琿是自己的心腹。
但賈琿的個人武力太強了。
若沒有掣肘。
泰昌帝實在是不敢掌控。
江南省,徐州府蕭縣。
“老爺,徐州守備已經消滅了褚鄉叛亂,前來催糧了!”
縣衙內,蕭縣縣令徐廣聽到幕僚的話,不禁一陣頭疼。
本來徐州遭遇天災,發生叛亂,他守備營平叛乃是分內之事。
但每一次叛亂,都要到各地催糧。
你若是不給,他便延緩平叛的時間。
讓徐州一眾縣令都十分無奈。
“老爺,要不要迴絕了?”
見徐廣一臉肉疼,幕僚再度說道。
“算了,反正不是咱們出,既然已經準備好了,就送去吧!”
“不然下次說不定又要為難我們了!”
“是!”
幕僚也知道如今又遇天災。
正是用得著守備營的時候。
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徐州守備。
“陸仟,去通報城中百姓,徐州守備已經平定叛亂,讓各家出糧勞軍!”
剛失去一些錢糧,徐廣自然不甘。
直接下令開始搜刮城中百姓,想要挽迴損失。
“老爺,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沒過多久,幕僚去而又返,一臉驚慌的迴到縣衙內。
“老爺,城外的守備營是叛軍假扮的,城門一開,就殺進來了!”
“什麽?”
聽到這個消息,本來正喝著香茶的徐廣瞬間大驚失色。
“老爺,快走吧,蕭縣已經被叛軍攻破了!”
聽到這個消息,徐廣臉色煞白,一臉的絕望。
他身為縣令,丟了城池,還能往哪裏逃。
逃到哪兒都是個死啊。
“就是這裏,殺進去!”
很快,叛軍便已經殺到縣衙內。
看到徐廣與其幕僚頓時大喜過望。
“抓住他們!”
看到叛軍到此,徐廣頓時後悔之前沒有逃走。
“大帥,蕭縣已破,已經捉拿住蕭縣縣令!”
“好!”
“將蕭縣縣令斬首示眾!”
“將城中富戶全部抓起來!”
“傳令下去,本帥有銀有糧,想活命的,就來本帥麾下!”
如今有了錢,有了糧。
徐州守備軍又被自己消滅。
整個徐州還不是任由自己施為。
想到此,叛軍首領周成虎不禁開懷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河南歸德府。
也如徐州府一樣。
叛軍將守備營的官兵直接擊敗,順勢拿下一兩個縣城。
開始招兵買馬。
“你們絕不是普通百姓,就算擊敗我們,等到朝廷派遣大軍前來,你們必敗無疑!”
看著眼前的叛軍,兗州府守備冷冷的說道。
“哈哈哈,這些年連年遭災,百姓食不果腹。”
“如今沒有了官兵的阻撓,本將軍定能聚攏無數災民。”
“等到朝廷兵馬前來,又能奈我何?”
說罷便將兗州守備一刀梟首。
此時河南、山東、江南三省交界處災民無數。
朝廷官員又克扣賑災糧。
如今看到有人擊敗官兵,拿下縣城發放糧食。
紛紛開始響應叛軍。
不過十日時間。
叛亂蔓延至三省腹地。
就連鳳陽、開封、濟南也遭受到叛軍的攻打。
如今叛軍已經壯大,單靠守備營的軍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等到朝廷接到消息的時候,徐州、歸德、兗州、開封四府府城已經被叛軍攻破。
如今叛軍合兵兗州府。
擁眾數十萬,每日練兵屯糧,準備拿下周邊府城。
“大楚立國不過百年,就要官逼民反了嗎?”
“朝廷每日裏海一樣的銀兩出去,你們就是這樣給朕賑災的嗎?”
太和殿上,泰昌帝與隆慶帝皆到此參加大朝會。
畢竟這是大楚立國後省事最大的叛亂。
蔓延至三省六府之地,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想到此,不管是泰昌帝還是隆慶帝,俱都是一腔怒火。
“陛下,為今之計,該是盡快出兵平叛才是!”
“是啊陛下,如今叛軍越來越多,若是不及時剿滅,隻會越來越壯大!”
“陛下,地方官員賑災不利,可等叛軍被剿滅後再做清算,為今之計還是盡快出兵為好!”
一眾朝臣都知道此時兩位皇帝都在氣頭上。
不管說什麽,在他們看來都是狡辯。
“哼!”
泰昌帝自然也知道盡快出兵才是正理。
隨即看向一旁的隆慶帝。
隆慶帝也開口說道:
“都察院江南、山東、河南三省監察禦史全部免職,戶部左侍郎劉彥青賑災不利,著繡衣衛滿門抄斬!”
“以諸卿看來,該派何人平叛?”
在處決了幾個在京的官員後,隆慶帝也開始詢問出兵的人選。
“陛下,鎮武伯賈琿驍勇善戰,可為平叛主帥!”
“臣附議!”
“臣附議!”
“陛下,威勇侯趙世傑可為平叛主帥!”
“陛下,昌安侯劉清...”
......
很快,眾人就給出了好幾個人選,供隆慶帝挑選。
“皇帝覺得呢?”
隆慶帝並沒有第一時間指派,轉身詢問了一下泰昌帝。
“父皇,兒子認為,鎮武伯當為首選!”
隆慶帝聽完沉思一會兒,開口說道:
“賈愛卿可願出兵?”
賈琿也從人群中出列,高聲迴道:
“陛下,臣願前往!”
“好,傳朕旨意,封鎮武伯賈琿為平叛都督,領兵部侍郎銜,帶領京營四武營,西山大營銳士、選鋒、鐵衛、天雄四營,合計十萬京兵,出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