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賈琿揚名,江南生變
紅樓之我的身體能無限升級 作者:朝花不惜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寧榮後街,已經變得比之前荒涼不少,賈赦與賈珍也派人將查抄的財物聚攏到一起。
賈琿來到這裏的時候,賈璉與賈蓉正在招唿賬房一一清點財物。
看到二人邊走邊聊的過來,便知道已經搞定了老太太。
接著賈琿命人從現銀中分出十五萬兩,裝上車拉到順天府外交給王民。
讓順天府尹幫著發放給遭受賈家欺辱的苦主。
看到白花花的現銀出現,在這裏等候的百姓頓時歡唿起來。
他們來此,本來就是為了賭上一賭,就算是夜晚,也舍不得離開。
如今看到銀子真的出現了,都開心起來。
“賈鎮武不僅為我們報了仇,還將我們的損失賠付給我們,真是仁義無雙啊!”
眾百姓歡唿雀躍,一個個都開始誇讚其賈琿來。
在王民的一聲令下,開始排隊領取錢財。
為了方便發放,賈琿調去的大部分都是銅錢,所以發放的很快。
百姓們拿著到手的錢財,都忍不住潸然淚下,朝著賈府的方向不住的行禮謝恩。
神京城內,看熱鬧的百姓看到這些苦主真的拿到了錢,都開始傳唱賈琿的仁德。
若不是賈琿讓王民將話轉到皇帝身上,恐怕這時候就該向著到皇宮去向泰昌帝解釋了。
雖然賈琿派人說明是在泰昌帝的感召下,才會安置苦主的。
但眾百姓對賈暉的好感依舊是隻增不減。
就這樣過了兩日,熱度才降了下來。
榮國府新任的管事也選出來了,大部分依舊是賈母的人。
不過賈赦與王夫人、王熙鳳也趁機安插了幾個人,對此賈母也沒有多說什麽。
而賈琿也迴到了軍營,開始每日巡視營中諸將的訓練事宜。
就在眾人都認為這件事悄然過去的時候,賈琿悄悄的將當初對付自己的那些人的族人罪證也遞到了三司。
看著遞過來的罪證,三司法的堂官頓時一臉的為難。
但當初賈家族人都處理了,他們若是麵對這些無動於衷,隻怕下一秒彈劾他們的奏書都要擺滿陛下的禦案。
有賈琿珠玉在前,這些人家怎麽可能會像賈琿一樣不偏不倚。
也不可能像賈琿一樣拿出這麽多銀兩補償苦主。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神京城內都是罵這些人家的聲音。
這些人自知理虧,也不敢反駁,隻能默默承受。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侯府並沒有參與此次圍攻賈家的事件。
所以賈琿的罪證裏麵也沒有永安侯府的族人。
但賈琿知道,兩家的梁子已經結死了,永安侯府不用於之前的那些人,若是出手,那是能威脅到賈琿的。
所以賈琿也沒有掉以輕心,專門訓練了一些人,死死的盯住永安侯府的動靜。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
隨著天氣變暖,神京城也到了百花齊放的季節。
顯武營的訓練也走上了正軌,不用賈琿再時刻盯著了!
就在賈琿慢慢閑下來的時候,一道口諭,將賈琿召到了養心殿內。
此時的養心殿內,已經聚集了六部堂官與內閣閣老。
武將的話,隻有賈琿孤零零的坐在那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聽了眾人討論一番之後,賈琿也明白了問題所在。
這是江南的鹽稅又出問題了。
自從李澹登基後,江南的鹽稅就開始慢慢的變少。
直到林如海上任巡鹽禦史,這才慢慢好轉起來。
但好景不長,從前年開始,鹽稅又開始慢慢下降起來直到今年。
昨日朝廷接到林如海密報,江南的鹽商又齊聚揚州,以積壓存鹽過多為由,減少鹽稅的份額。
而江南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安成仁也同意了鹽商的請求。
但林如海暗查之後,發現鹽商所存留的鹽多為私鹽,並不是朝廷官鹽。
將此事告知安成仁後,卻被安成仁否決了。
所以林如海懷疑江南大量私鹽衝擊官鹽。
而且自從林如海將查到的消息告訴安成仁後,安成仁似乎在用官鹽替換私鹽,以防止朝廷派人來查。
“陛下,如今北方天災不斷,若是江南鹽稅有失,隻怕會影響到今年的賑災啊!”
想到如今大楚的處境,眾人都一臉的無奈。
曆朝曆代,出了王朝末期,哪有如此頻繁的天災。去年山東已經因為賑災不利發生百姓叛亂的事情了。。
若不是大楚才立國百餘年,各地兵卒還有著不錯的戰鬥力,隻怕也不會這麽快就平定叛亂。
如今江南的鹽稅又出了問題,不得不讓眾人開始擔憂。
“陶愛卿,戶部的錢糧能撐多久?”
陶崇禮聽到李澹詢問,趕緊迴答道:
“迴陛下,若是不算上春糧,可撐到秋糧入京!但如今陝西、河南又開始有幹旱的征兆,隻怕這兩地的春糧都沒有指望了!萬一旱災眼中,怕是又要賑災了!”
此時首輔黃傑開口說道:
“陛下,如今還是先別考慮糧稅的事情,江南鹽稅才是重中之重啊!”
“是啊陛下,若林禦史所言不假,隻怕安成仁已經與鹽商勾結,販賣私鹽了!”
“而且江南鹽商最善抱團取暖,其背後有多少人護著,也不得而知啊!”
剛才眾人都討論過如何解決江南鹽稅的問題。
安成仁的問題好說,但後麵的私鹽與鹽稅,才是眾人擔心的地方。
“賈愛卿也聽了許久了,可有什麽注意?”
看到賈琿在一旁百無聊賴的樣子,李澹突然開口詢問起來。
聽到詢問,賈琿也有些意外,但還是拱手說道:
“陛下,剛才諸位部堂的建議,臣總感覺有些不妥。江南鹽稅曆來是朝廷鹽稅的大頭,鹽商之富也是名聲在外,這朝中內外誰沒有受到過鹽商的孝敬,更不用說遠在朝外的江南了。就算派遣欽差前去,若是江南一眾官員推脫阻撓,隻怕也是收效甚微啊!”
“那依鎮武伯之見呢?”
賈琿又在心裏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
“依我之見,找個理由將那些全部抓起來,若是不老實,直接滅了便是!他們一個個坐擁百萬之富,我就不信他們個個都清如蓮花,隻要將他們抓起來搜家,不信找不到他們的罪證!”
聽賈琿說完,眾人不禁搖了搖頭,感覺賈琿的辦法太過於粗暴,太容易落人口實。
不過泰昌帝確實聽心裏麵去了,不禁開口詢問道:
“可是要用什麽理由,才能將他們一網打盡呢?”
“這個臣就不知道了!”
李澹看著一臉憂愁的眾人,又看了一眼賈琿,接著又問向賈琿道:
“賈愛卿乃是武將,若是從江南大營調兵,不知有沒有信心掌控他們?”
“這個......”
賈琿看了一眼泰昌帝,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看來要準備去揚州一趟了!
賈琿來到這裏的時候,賈璉與賈蓉正在招唿賬房一一清點財物。
看到二人邊走邊聊的過來,便知道已經搞定了老太太。
接著賈琿命人從現銀中分出十五萬兩,裝上車拉到順天府外交給王民。
讓順天府尹幫著發放給遭受賈家欺辱的苦主。
看到白花花的現銀出現,在這裏等候的百姓頓時歡唿起來。
他們來此,本來就是為了賭上一賭,就算是夜晚,也舍不得離開。
如今看到銀子真的出現了,都開心起來。
“賈鎮武不僅為我們報了仇,還將我們的損失賠付給我們,真是仁義無雙啊!”
眾百姓歡唿雀躍,一個個都開始誇讚其賈琿來。
在王民的一聲令下,開始排隊領取錢財。
為了方便發放,賈琿調去的大部分都是銅錢,所以發放的很快。
百姓們拿著到手的錢財,都忍不住潸然淚下,朝著賈府的方向不住的行禮謝恩。
神京城內,看熱鬧的百姓看到這些苦主真的拿到了錢,都開始傳唱賈琿的仁德。
若不是賈琿讓王民將話轉到皇帝身上,恐怕這時候就該向著到皇宮去向泰昌帝解釋了。
雖然賈琿派人說明是在泰昌帝的感召下,才會安置苦主的。
但眾百姓對賈暉的好感依舊是隻增不減。
就這樣過了兩日,熱度才降了下來。
榮國府新任的管事也選出來了,大部分依舊是賈母的人。
不過賈赦與王夫人、王熙鳳也趁機安插了幾個人,對此賈母也沒有多說什麽。
而賈琿也迴到了軍營,開始每日巡視營中諸將的訓練事宜。
就在眾人都認為這件事悄然過去的時候,賈琿悄悄的將當初對付自己的那些人的族人罪證也遞到了三司。
看著遞過來的罪證,三司法的堂官頓時一臉的為難。
但當初賈家族人都處理了,他們若是麵對這些無動於衷,隻怕下一秒彈劾他們的奏書都要擺滿陛下的禦案。
有賈琿珠玉在前,這些人家怎麽可能會像賈琿一樣不偏不倚。
也不可能像賈琿一樣拿出這麽多銀兩補償苦主。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神京城內都是罵這些人家的聲音。
這些人自知理虧,也不敢反駁,隻能默默承受。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侯府並沒有參與此次圍攻賈家的事件。
所以賈琿的罪證裏麵也沒有永安侯府的族人。
但賈琿知道,兩家的梁子已經結死了,永安侯府不用於之前的那些人,若是出手,那是能威脅到賈琿的。
所以賈琿也沒有掉以輕心,專門訓練了一些人,死死的盯住永安侯府的動靜。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
隨著天氣變暖,神京城也到了百花齊放的季節。
顯武營的訓練也走上了正軌,不用賈琿再時刻盯著了!
就在賈琿慢慢閑下來的時候,一道口諭,將賈琿召到了養心殿內。
此時的養心殿內,已經聚集了六部堂官與內閣閣老。
武將的話,隻有賈琿孤零零的坐在那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聽了眾人討論一番之後,賈琿也明白了問題所在。
這是江南的鹽稅又出問題了。
自從李澹登基後,江南的鹽稅就開始慢慢的變少。
直到林如海上任巡鹽禦史,這才慢慢好轉起來。
但好景不長,從前年開始,鹽稅又開始慢慢下降起來直到今年。
昨日朝廷接到林如海密報,江南的鹽商又齊聚揚州,以積壓存鹽過多為由,減少鹽稅的份額。
而江南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安成仁也同意了鹽商的請求。
但林如海暗查之後,發現鹽商所存留的鹽多為私鹽,並不是朝廷官鹽。
將此事告知安成仁後,卻被安成仁否決了。
所以林如海懷疑江南大量私鹽衝擊官鹽。
而且自從林如海將查到的消息告訴安成仁後,安成仁似乎在用官鹽替換私鹽,以防止朝廷派人來查。
“陛下,如今北方天災不斷,若是江南鹽稅有失,隻怕會影響到今年的賑災啊!”
想到如今大楚的處境,眾人都一臉的無奈。
曆朝曆代,出了王朝末期,哪有如此頻繁的天災。去年山東已經因為賑災不利發生百姓叛亂的事情了。。
若不是大楚才立國百餘年,各地兵卒還有著不錯的戰鬥力,隻怕也不會這麽快就平定叛亂。
如今江南的鹽稅又出了問題,不得不讓眾人開始擔憂。
“陶愛卿,戶部的錢糧能撐多久?”
陶崇禮聽到李澹詢問,趕緊迴答道:
“迴陛下,若是不算上春糧,可撐到秋糧入京!但如今陝西、河南又開始有幹旱的征兆,隻怕這兩地的春糧都沒有指望了!萬一旱災眼中,怕是又要賑災了!”
此時首輔黃傑開口說道:
“陛下,如今還是先別考慮糧稅的事情,江南鹽稅才是重中之重啊!”
“是啊陛下,若林禦史所言不假,隻怕安成仁已經與鹽商勾結,販賣私鹽了!”
“而且江南鹽商最善抱團取暖,其背後有多少人護著,也不得而知啊!”
剛才眾人都討論過如何解決江南鹽稅的問題。
安成仁的問題好說,但後麵的私鹽與鹽稅,才是眾人擔心的地方。
“賈愛卿也聽了許久了,可有什麽注意?”
看到賈琿在一旁百無聊賴的樣子,李澹突然開口詢問起來。
聽到詢問,賈琿也有些意外,但還是拱手說道:
“陛下,剛才諸位部堂的建議,臣總感覺有些不妥。江南鹽稅曆來是朝廷鹽稅的大頭,鹽商之富也是名聲在外,這朝中內外誰沒有受到過鹽商的孝敬,更不用說遠在朝外的江南了。就算派遣欽差前去,若是江南一眾官員推脫阻撓,隻怕也是收效甚微啊!”
“那依鎮武伯之見呢?”
賈琿又在心裏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
“依我之見,找個理由將那些全部抓起來,若是不老實,直接滅了便是!他們一個個坐擁百萬之富,我就不信他們個個都清如蓮花,隻要將他們抓起來搜家,不信找不到他們的罪證!”
聽賈琿說完,眾人不禁搖了搖頭,感覺賈琿的辦法太過於粗暴,太容易落人口實。
不過泰昌帝確實聽心裏麵去了,不禁開口詢問道:
“可是要用什麽理由,才能將他們一網打盡呢?”
“這個臣就不知道了!”
李澹看著一臉憂愁的眾人,又看了一眼賈琿,接著又問向賈琿道:
“賈愛卿乃是武將,若是從江南大營調兵,不知有沒有信心掌控他們?”
“這個......”
賈琿看了一眼泰昌帝,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看來要準備去揚州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