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背 刺
五小姐快逃,王爺來謀妻了 作者:四方書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禁衛軍迅速行動,如訓練有素的蜂群般有序地分成了三個隊伍。
其中一隊肩負著重要使命,嚴密護送晉安帝以及眾多朝臣和親眷踏上返京之路;
另一隊則負責引領學子們前往京兆府;
最後一隊堅守在事發地點,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全力搜尋關鍵線索。
晉安帝迴宮之後,麵色陰沉如水,一言不發地端坐在首位,那股無形的威壓讓整個宮殿的氣氛都顯得格外凝重。
司徒寧和司徒佑小心地陪伴在晉安帝兩側,大氣也不敢喘。
此時,殿內數位大臣依次站立在下首位置。上官丞相、秦太尉、刑部李岩、禦史台張瀟等人神情嚴肅,靜待晉安帝發話。
而司徒允,則獨自立於大殿中央,其身影在空曠的大殿裏顯得有些孤單。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匆匆而入,跪地稟報:“陛下,京兆府府尹求見。”
晉安帝微微抬手,示意道:“宣!”
不多時,京兆府府尹宋振快步走進大殿,恭敬地行了大禮:“吾皇萬歲萬萬歲。”
晉安帝輕輕點了點頭,然後直接切入正題問道:“那些學子可問出什麽了?”
宋振先是偷偷瞄了一眼司徒允,隨後略顯緊張地迴答道:“迴陛下,經過詢問,有數名學子皆稱自己與臨王相識。並且還表示,臨王曾仗義相助,幫他們找尋覓住處和安排差事。”
此言一出,晉安帝原本就犀利的眼神瞬間如同兩道閃電射向司徒允,質問道:“司徒允,此事是否屬實?”
司徒允麵色坦然,毫無懼色地緩緩抬起頭來,“迴父皇,此事確實不假。那些學子皆是因為這舞弊之事而與金榜題名失之交臂,他們身世本就淒苦困頓,兒臣實在於心不忍,故而才決定略盡綿薄之力,對其施以援手。”
一旁的司徒佑卻是連連搖頭,不住地唉聲歎氣,那模樣仿佛是痛心疾首一般,嘴裏喃喃說道:“五皇兄您當真是一副好心腸呐,隻是為何偏要選在這案子尚未了結之時行此善舉呢?如此行事,實在是太過容易令人產生諸多無端的聯想和揣測呀!”說罷,還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對其的行為感到十分不解和憂慮。
而此時的司徒寧則仿若置身事外一般,低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始終保持沉默不語,誰也看不出他心中究竟作何感想。
上官丞相略帶深意的瞥了一眼京兆府府尹,心頭不禁一緊,看來此事恐怕遠未結束。
晉安帝眉頭緊皺,用手揉了揉隱隱發脹的太陽穴,再次問道,“宋振,除了這些之外,可還有其他的發現?”
宋振聞言,連忙叩首應道:“啟稟陛下,臨王殿下的母族表弟宋耀祖今日亦牽涉其中。據他所言,乃是臨王派遣他前去遊說那些學子,教唆他們攔住聖駕前來陳訴冤情。”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之內瞬間陷入一片嘩然之中。
晉安帝的臉色變得愈發陰沉難看,隻見他猛地用力一拍麵前的龍椅扶手,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同時怒不可遏地大聲嗬斥,“司徒允,你竟然如此膽大包天!”
司徒允趕忙下跪,卻依舊神色鎮定,“父皇明鑒,兒臣絕對沒有讓人去煽動學子們。”
司徒佑不懷好意地煽風點火,“五皇兄啊,那些可都是您母族的親人呢,難道他們還會故意陷害您不成?要知道,這冒犯聖駕可是大罪啊!”
宋振則小心翼翼地看著晉安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晉安帝見狀,不耐煩地說道:“還有什麽話就一次性給朕說出來!別吞吞吐吐的!”
宋振一聽,連忙惶恐地迴答道:“迴陛下,前大學士陳默啟也來到了京兆府,並寫下了一封陳情信,想要為臨王殿下求情。”
司徒允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苦澀。他暗自苦笑,心想這幕後之人還真是會找人啊,自己母族親人竟然都在關鍵時刻背刺他。
司徒寧向前邁了一步,從宋振手中接過了那封信件。然後,他轉身將信件恭敬地遞到了晉安帝麵前。
“念吧。”
司徒寧隻得緩緩拆開信封,粗略地掃了一眼裏麵的內容。
隨後,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司徒允,接著便開口念道:“聖上親啟。聖上五子,自幼喪母,無人對其耐心教導、循循善誘。如今因急於求成,一時衝動而犯下大錯。懇請聖上念及已逝的德妃娘娘,能寬宏大量,饒恕他幾分。罪臣定會替德妃娘娘好生管教於他,絕不再讓他犯錯。”
司徒佑默默地將目光投向司徒允,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慨。五哥實在有些可憐,本應得到母族支持和幫襯的他,但兩個母族時不時地前來拖後腿。
張瀟偷瞄了一眼麵色平靜如水的司徒允,心中忍不住暗罵起來:婦人之仁!若是能夠早些果斷地處理掉陳家那些麻煩事,又怎會落到這樣被動的境地。
而上官丞相無語望天,讓他好好管束一下自己身邊的人,結果成……想到此處,無奈地歎了一口氣,緊接著輕輕地咳嗽了幾聲。
坐在高位之上的晉安帝此時滿臉怒容,重重地冷哼了一聲。隻見他沒好氣地說道:“上官啊你還真是老了,整天這麽咳不停,朕給派給你一名太醫得了?”
上官丞相的臉色瞬間變得僵硬,裝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朝著晉安帝拱手行禮道:“多謝陛下的關懷之情,老臣老了。就在前些日子,老臣還曾動過念頭,想要告老還鄉,帶著家中那幾個不成器的孩子一同迴到故鄉去安享晚年。”
然而,晉安帝隻是冷冷一笑,“哼,隻要朕一天尚未退位,你就休想溜走。”
司徒寧不動聲色地用眼角餘光快速掃了一眼上官丞相,明麵上,這老大人對五弟似乎是萬般嫌棄,可每逢關鍵時刻,他又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暗中相助。
秦太尉心中暗自嘀咕著:“早知,真該學學韓章,隨便找個由頭早退下才好呢!現在可好,被困在這裏,真是百般無聊啊。”
上官丞相突然輕歎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老臣不知有些話當不當講……”
晉安帝冷哼一聲,“哼!你都已經揚言要以告老還鄉來威脅朕了,還有什麽不能說的?”言語之中,顯然帶著幾分不滿與惱怒。
上官丞相趕忙躬身行禮,解釋道:“陛下息怒,老臣絕無此意。隻是關於此次之事,老臣確實有些想法想要稟報陛下。老臣以為,臨王殿下認識那些學子倒也不足為奇,畢竟他負責調查舞弊一案,平日裏與他們多有接觸也是在所難免。”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臨王殿下的兩個母族在此事上竟是齊心協力,共同為臨王殿下思慮周全啊。這不,事情才剛剛發生沒多久,求情的信件便送入宮中。那位陳老太爺對臨王殿下的關心程度,似乎比陛下還要更甚幾分呐!”
晉安帝微微眯起雙眼,眼中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意。
這些所謂的求情信背後所隱藏的真正意圖——看似求情,實則是想借機坐實老五的罪責。
想到此處,心中不禁冷笑一聲:“好一個陳家,是要舍棄老五,另攀高枝。”
隻見那上官丞相微微眯起雙眸,不著痕跡地向一旁的司徒允遞去一個眼神。
司徒允何等聰慧之人,瞬間便領悟到了其中深意,趕忙上前一步,拱手抱拳,言辭懇切地向晉安帝稟道:“父皇在上,兒臣願傾盡全力協助調查此案件。倘若兒臣當真存有煽動學子之行為,兒臣甘願領受責罰。然而,兒臣堅信自身清正廉潔、問心無愧,定然是有奸佞小人妄圖蓄意誣陷於我!”
站在一側的張瀟也連忙挺身而出,拱手施禮,義正辭嚴地進言道:“陛下啊,此事著實充滿詭異之處。如今所有相關證據皆擺在明麵上,以微臣之見,以臨王殿下之英明睿智,斷不可能犯下如此愚笨之舉。
“依微臣之淺見,不妨先行徹查一番,看是否背後隱藏著真正的幕後黑手,待真相水落石出之後,再來判定臨王殿下的罪責亦不為遲。”
晉安帝聽後,眉頭微皺,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少頃,他緩緩開口道:“準卿所奏。李岩何在?朕命你在三日之內,務必將這事調查得清楚。若經查實果真是有人蓄意謀劃陷白,朕絕對不會輕易饒恕!”
說罷,目光如炬般掃向司徒允,聲色俱厲地道:“司徒允,倘若你膽敢存有半點不軌之心,朕絕不會顧及所謂的父子情分!”
司徒允聞聽此言,渾身一顫,隨即雙膝跪地,叩頭謝恩:“兒臣多謝父皇隆恩浩蕩。”
緊接著,晉安帝高聲吩咐道:“來人呐,速將司徒允暫且收押至宗人府,嚴加看管,不得有誤!”
隨著話音落下,幾名侍衛應聲而出,迅速上前將司徒允帶離了大殿。
晉安帝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這件事背後恐怕有一股勢力在操縱,到底是誰想陷害老五或者另有目的呢?
但目前證據都指向司徒允,他一時也難以決斷。
其中一隊肩負著重要使命,嚴密護送晉安帝以及眾多朝臣和親眷踏上返京之路;
另一隊則負責引領學子們前往京兆府;
最後一隊堅守在事發地點,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全力搜尋關鍵線索。
晉安帝迴宮之後,麵色陰沉如水,一言不發地端坐在首位,那股無形的威壓讓整個宮殿的氣氛都顯得格外凝重。
司徒寧和司徒佑小心地陪伴在晉安帝兩側,大氣也不敢喘。
此時,殿內數位大臣依次站立在下首位置。上官丞相、秦太尉、刑部李岩、禦史台張瀟等人神情嚴肅,靜待晉安帝發話。
而司徒允,則獨自立於大殿中央,其身影在空曠的大殿裏顯得有些孤單。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匆匆而入,跪地稟報:“陛下,京兆府府尹求見。”
晉安帝微微抬手,示意道:“宣!”
不多時,京兆府府尹宋振快步走進大殿,恭敬地行了大禮:“吾皇萬歲萬萬歲。”
晉安帝輕輕點了點頭,然後直接切入正題問道:“那些學子可問出什麽了?”
宋振先是偷偷瞄了一眼司徒允,隨後略顯緊張地迴答道:“迴陛下,經過詢問,有數名學子皆稱自己與臨王相識。並且還表示,臨王曾仗義相助,幫他們找尋覓住處和安排差事。”
此言一出,晉安帝原本就犀利的眼神瞬間如同兩道閃電射向司徒允,質問道:“司徒允,此事是否屬實?”
司徒允麵色坦然,毫無懼色地緩緩抬起頭來,“迴父皇,此事確實不假。那些學子皆是因為這舞弊之事而與金榜題名失之交臂,他們身世本就淒苦困頓,兒臣實在於心不忍,故而才決定略盡綿薄之力,對其施以援手。”
一旁的司徒佑卻是連連搖頭,不住地唉聲歎氣,那模樣仿佛是痛心疾首一般,嘴裏喃喃說道:“五皇兄您當真是一副好心腸呐,隻是為何偏要選在這案子尚未了結之時行此善舉呢?如此行事,實在是太過容易令人產生諸多無端的聯想和揣測呀!”說罷,還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對其的行為感到十分不解和憂慮。
而此時的司徒寧則仿若置身事外一般,低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始終保持沉默不語,誰也看不出他心中究竟作何感想。
上官丞相略帶深意的瞥了一眼京兆府府尹,心頭不禁一緊,看來此事恐怕遠未結束。
晉安帝眉頭緊皺,用手揉了揉隱隱發脹的太陽穴,再次問道,“宋振,除了這些之外,可還有其他的發現?”
宋振聞言,連忙叩首應道:“啟稟陛下,臨王殿下的母族表弟宋耀祖今日亦牽涉其中。據他所言,乃是臨王派遣他前去遊說那些學子,教唆他們攔住聖駕前來陳訴冤情。”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之內瞬間陷入一片嘩然之中。
晉安帝的臉色變得愈發陰沉難看,隻見他猛地用力一拍麵前的龍椅扶手,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同時怒不可遏地大聲嗬斥,“司徒允,你竟然如此膽大包天!”
司徒允趕忙下跪,卻依舊神色鎮定,“父皇明鑒,兒臣絕對沒有讓人去煽動學子們。”
司徒佑不懷好意地煽風點火,“五皇兄啊,那些可都是您母族的親人呢,難道他們還會故意陷害您不成?要知道,這冒犯聖駕可是大罪啊!”
宋振則小心翼翼地看著晉安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晉安帝見狀,不耐煩地說道:“還有什麽話就一次性給朕說出來!別吞吞吐吐的!”
宋振一聽,連忙惶恐地迴答道:“迴陛下,前大學士陳默啟也來到了京兆府,並寫下了一封陳情信,想要為臨王殿下求情。”
司徒允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苦澀。他暗自苦笑,心想這幕後之人還真是會找人啊,自己母族親人竟然都在關鍵時刻背刺他。
司徒寧向前邁了一步,從宋振手中接過了那封信件。然後,他轉身將信件恭敬地遞到了晉安帝麵前。
“念吧。”
司徒寧隻得緩緩拆開信封,粗略地掃了一眼裏麵的內容。
隨後,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司徒允,接著便開口念道:“聖上親啟。聖上五子,自幼喪母,無人對其耐心教導、循循善誘。如今因急於求成,一時衝動而犯下大錯。懇請聖上念及已逝的德妃娘娘,能寬宏大量,饒恕他幾分。罪臣定會替德妃娘娘好生管教於他,絕不再讓他犯錯。”
司徒佑默默地將目光投向司徒允,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慨。五哥實在有些可憐,本應得到母族支持和幫襯的他,但兩個母族時不時地前來拖後腿。
張瀟偷瞄了一眼麵色平靜如水的司徒允,心中忍不住暗罵起來:婦人之仁!若是能夠早些果斷地處理掉陳家那些麻煩事,又怎會落到這樣被動的境地。
而上官丞相無語望天,讓他好好管束一下自己身邊的人,結果成……想到此處,無奈地歎了一口氣,緊接著輕輕地咳嗽了幾聲。
坐在高位之上的晉安帝此時滿臉怒容,重重地冷哼了一聲。隻見他沒好氣地說道:“上官啊你還真是老了,整天這麽咳不停,朕給派給你一名太醫得了?”
上官丞相的臉色瞬間變得僵硬,裝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朝著晉安帝拱手行禮道:“多謝陛下的關懷之情,老臣老了。就在前些日子,老臣還曾動過念頭,想要告老還鄉,帶著家中那幾個不成器的孩子一同迴到故鄉去安享晚年。”
然而,晉安帝隻是冷冷一笑,“哼,隻要朕一天尚未退位,你就休想溜走。”
司徒寧不動聲色地用眼角餘光快速掃了一眼上官丞相,明麵上,這老大人對五弟似乎是萬般嫌棄,可每逢關鍵時刻,他又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暗中相助。
秦太尉心中暗自嘀咕著:“早知,真該學學韓章,隨便找個由頭早退下才好呢!現在可好,被困在這裏,真是百般無聊啊。”
上官丞相突然輕歎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老臣不知有些話當不當講……”
晉安帝冷哼一聲,“哼!你都已經揚言要以告老還鄉來威脅朕了,還有什麽不能說的?”言語之中,顯然帶著幾分不滿與惱怒。
上官丞相趕忙躬身行禮,解釋道:“陛下息怒,老臣絕無此意。隻是關於此次之事,老臣確實有些想法想要稟報陛下。老臣以為,臨王殿下認識那些學子倒也不足為奇,畢竟他負責調查舞弊一案,平日裏與他們多有接觸也是在所難免。”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臨王殿下的兩個母族在此事上竟是齊心協力,共同為臨王殿下思慮周全啊。這不,事情才剛剛發生沒多久,求情的信件便送入宮中。那位陳老太爺對臨王殿下的關心程度,似乎比陛下還要更甚幾分呐!”
晉安帝微微眯起雙眼,眼中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意。
這些所謂的求情信背後所隱藏的真正意圖——看似求情,實則是想借機坐實老五的罪責。
想到此處,心中不禁冷笑一聲:“好一個陳家,是要舍棄老五,另攀高枝。”
隻見那上官丞相微微眯起雙眸,不著痕跡地向一旁的司徒允遞去一個眼神。
司徒允何等聰慧之人,瞬間便領悟到了其中深意,趕忙上前一步,拱手抱拳,言辭懇切地向晉安帝稟道:“父皇在上,兒臣願傾盡全力協助調查此案件。倘若兒臣當真存有煽動學子之行為,兒臣甘願領受責罰。然而,兒臣堅信自身清正廉潔、問心無愧,定然是有奸佞小人妄圖蓄意誣陷於我!”
站在一側的張瀟也連忙挺身而出,拱手施禮,義正辭嚴地進言道:“陛下啊,此事著實充滿詭異之處。如今所有相關證據皆擺在明麵上,以微臣之見,以臨王殿下之英明睿智,斷不可能犯下如此愚笨之舉。
“依微臣之淺見,不妨先行徹查一番,看是否背後隱藏著真正的幕後黑手,待真相水落石出之後,再來判定臨王殿下的罪責亦不為遲。”
晉安帝聽後,眉頭微皺,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少頃,他緩緩開口道:“準卿所奏。李岩何在?朕命你在三日之內,務必將這事調查得清楚。若經查實果真是有人蓄意謀劃陷白,朕絕對不會輕易饒恕!”
說罷,目光如炬般掃向司徒允,聲色俱厲地道:“司徒允,倘若你膽敢存有半點不軌之心,朕絕不會顧及所謂的父子情分!”
司徒允聞聽此言,渾身一顫,隨即雙膝跪地,叩頭謝恩:“兒臣多謝父皇隆恩浩蕩。”
緊接著,晉安帝高聲吩咐道:“來人呐,速將司徒允暫且收押至宗人府,嚴加看管,不得有誤!”
隨著話音落下,幾名侍衛應聲而出,迅速上前將司徒允帶離了大殿。
晉安帝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這件事背後恐怕有一股勢力在操縱,到底是誰想陷害老五或者另有目的呢?
但目前證據都指向司徒允,他一時也難以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