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朝堂舌戰,力破猜忌展雄才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作者:獨尊蒼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如同一塊沉甸甸的鉛石壓在眾人心頭,令人窒息。
李豪身著戎裝,那戎裝的質地有些粗糙,摩擦著他的肌膚,他卻渾然不覺,步履沉穩地踏入殿內,每一步落下都發出輕微而堅定的聲響,目光堅定得似能穿透一切虛偽與陰謀,就像犀利的劍刃劃開朦朧的霧氣。
他深知,此次朝堂之行,將是他人生中又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他們的竊竊私語如同無數隻蒼蠅在嗡嗡作響,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息,這氣息仿佛實質的霧氣,帶著絲絲涼意鑽進人的毛孔。
“安西節度使 盛王,你可知罪?!”楊國忠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沉寂,那聲音如同一道驚雷在李豪頭頂炸響,震得他的耳膜嗡嗡作響。
他上前一步,那腳步聲在寂靜的大殿裏格外清晰,指著盛王厲聲指責道:“你擁兵自重,在西域擴張勢力,意圖割據一方,難道不是圖謀不軌嗎?!”
李豪麵色不變,不卑不亢地迴道:“楊相國此言差矣!末將在西域的一切行動,皆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抵禦外敵入侵。達羅斯之戰,末將率領唐軍浴血奮戰,那戰場上的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猶在耳邊,末將與士兵們的熱血濺在臉上,溫熱而刺鼻,我們擊潰大食聯軍,維護了大唐的尊嚴和利益。難道這便是所謂的‘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嗎?”
楊國忠被盛王的氣勢震懾,一時語塞。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那怒火在胸腔裏翻騰,像是要把他的身體燃燒起來,繼續說道:“你巧言令色,顛倒黑白!你與吐蕃、迴鶻等部族暗中勾結,互通款曲,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李豪冷笑一聲,那笑聲在寂靜的大殿裏迴蕩,反問道:“楊相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與吐蕃、迴鶻等部族交往,皆是為了大唐的邊境安寧,是為了維護西域的和平穩定。請問楊相國,有何證據證明我與他們‘暗中勾結’?”
楊國忠被盛王步步緊逼,惱羞成怒,他指著盛王,手指顫抖著說道:“你……你……”,他的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裏急速流淌,他的手緊緊地攥著朝服的衣角,粗糙的布料硌著他的手心,眼睛裏滿是惱羞成怒的神色,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話語迴擊。
周圍的大臣們都屏住唿吸,他們似乎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在胸腔裏劇烈跳動,眼睛在楊國忠和盛王之間來迴掃視,大殿裏安靜得隻能聽到眾人緊張的心跳聲。
李豪毫不畏懼地與他對視,就在這時,魚朝恩尖細的聲音響起:“盛王殿下,聖上問你話呢,為何不答?莫非是心虛了?”那聲音如同尖銳的針,刺進人的耳朵。
李豪轉向皇帝,深吸一口氣,那口氣帶著大殿裏壓抑的氣息,沉聲說道:“父皇,兒臣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李白站在一旁,饒有興致地聽著雙方的辯論,眼神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
他心中暗自糾結,一方麵他欣賞盛王的才華和膽識,那才華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般耀眼,膽識如同奔騰的駿馬般令人欽佩;另一方麵又擔心自己卷入朝堂紛爭,畢竟他自己也是在朝中小心翼翼生存的文人,就像在薄冰上行走的人,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他站出來為盛王說話,其實也是經過內心掙紮的,擔心會得罪楊國忠等人,但又不想看到忠良被誣陷。
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楊國忠見皇帝麵色陰晴不定,心中焦急萬分,他正欲開口再次發難,卻聽盛王說道:“臣此次迴京,帶迴了一份禮物,獻給父皇……”李豪話音剛落,幾名士兵抬著一個巨大的箱子走了進來。
那箱子看起來很沉重,士兵們的腳步有些沉重,木質的箱子散發著淡淡的木香。
箱子打開,裏麵裝滿了琳琅滿目的西域珍寶,金光閃閃,那光芒刺得人眼睛有些睜不開,令人目眩神迷,珍寶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朝臣們發出陣陣驚歎,那驚歎聲在大殿裏此起彼伏,就連皇帝也不禁露出了讚賞之色。
楊國忠見狀,臉色更加陰沉,他沒想到盛王竟然還有這一手。
李白看著盛王從容不迫的樣子,心中暗自佩服。
他原本隻是奉命前來觀察盛王,但現在,他卻被盛王的膽識和口才所折服。
他站了出來,朗聲說道:“陛下,盛王殿下在西域出生入死,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應受到如此猜忌和指責!達羅斯之戰,盛王殿下以少勝多,大敗大食聯軍,揚我國威,此乃不世之功!如今西域安定,商路暢通,皆是盛王殿下之功啊!”
皇帝聽著李白的話,目光漸漸轉向盛王,他微微頷首,說道:“環兒,你辛苦了。” 李豪心中暗喜,一種被認可的欣慰感油然而生,那感覺就像一股暖流緩緩淌過心田。
然而,就在此時,魚朝恩尖細的聲音再次響起:“奉聖上旨意,削減安西節度使在西域的兵權,將安西都護府管轄的龜茲、疏勒、於闐三鎮劃歸北庭都護府管轄!”他傳達旨意時,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眼睛微微眯起,斜著看盛王,傳達出他樂於看到盛王陷入困境的心態。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的聲音瞬間充滿了大殿。
李豪臉色一變,他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深知,如果西域兵權被削弱,將會給西域的穩定帶來巨大的隱患。
他上前一步,那靴子踩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沉聲說道:“父皇,萬萬不可!西域局勢複雜,如果削弱安西都護府的兵力,將會導致西域局勢動蕩,後果不堪設想!”
魚朝恩冷笑道:“盛王殿下,這是聖上的旨意,你敢抗旨不尊嗎?” 李豪心中怒火中燒,那怒火像是要把他的理智吞噬,但他強壓下心中的不滿,據理力爭道:“父皇,兒臣並非抗旨不尊,而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著想!西域是我大唐的屏障,如果西域不穩,大唐的西部邊境將會受到威脅!”
周圍的大臣們都屏住唿吸,不敢出聲,他們都在觀望著這場權力鬥爭的結果。
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一根緊繃的弦,隨時都可能斷裂。
李豪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兒臣有一策……”李豪從懷中掏出一卷羊皮卷軸,雙手呈上。
那卷羊皮卷軸散發著淡淡的墨香,邊緣用精致的絲線裝訂,拿在手裏能感覺到羊皮的粗糙和絲線的細膩。
“父皇,兒臣並非空口白牙,這是臣精心擬定的《西域治理計劃書》,其中詳細闡述了臣對西域未來十年的規劃,還請父皇禦覽。”
魚朝恩接過卷軸,轉呈給皇帝。
皇帝緩緩展開,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他展開卷軸時手指輕輕劃過卷軸上的字跡,能感覺到紙張的微微粗糙,時而微微點頭,時而若有所思,整個朝堂的人都注視著皇帝的表情,等待著他的判決。
這計劃書中,不僅有對西域軍事部署的精妙構想,更有對西域經濟、文化、民生的長遠規劃,處處體現著盛王的雄才偉略和對大唐的赤膽忠心。
“好!好!好!”皇帝連說了三個“好”字,龍顏大悅,“環兒,果然是國之棟梁!朕心甚慰!” 他目光如炬,掃視群臣,沉聲道:“朕相信環兒的忠誠,西域之事,全權交由環兒處理!”
李豪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他感受到局勢的轉變,一股豪情壯誌在胸中激蕩,就像洶湧的海浪在胸腔裏翻騰。
但他並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此刻,他內心卻翻江倒海。
要不要再加一把火,徹底消除皇帝的疑慮?
比如,將這次帶迴來的西域珍寶全部獻上?
他緊鎖眉頭,內心掙紮不已,眉頭緊皺得像打結的繩索。
這樣做,固然可以進一步取悅皇帝,但會不會顯得過於刻意,反而適得其反?
會不會被解讀為心虛的表現,欲蓋彌彰?
周圍的寂靜更加襯托出他內心的掙紮,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他能感覺到那寂靜像沉重的幕布包裹著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皇帝。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陳玄禮突然開口:“陛下……”
陳玄禮沉穩的聲音在大殿上迴蕩,那聲音如同沉穩的鍾聲。
“陛下,臣以為,安西節度使責任重大,盛王殿下雖立下赫赫戰功,但西域局勢複雜,為防萬一,朝廷應當再派遣一位監軍,協助盛王殿下處理西域事務。”
此言一出,李豪心中一緊,如果他拒絕,就會被視為抗旨不尊,如果他同意,就等於被朝廷安插了一個眼線。
他略一沉吟,朗聲說道:“兒臣遵旨!兒臣願意接受朝廷的監督,為大唐盡忠職守!”
這番坦蕩的迴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楊國忠原本以為盛王會強硬抵抗朝廷旨意,以此為借口進一步發難,卻沒想到盛王如此輕易地就答應了。
他臉色陰沉,如同吞了一隻蒼蠅般難受。
皇帝微微頷首,說道:“好!環兒果然是忠心耿耿!朕就派陳玄禮擔任監軍,協助你治理西域。”
李豪躬身領旨,心中卻波瀾不驚。
他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他必須盡快鞏固自己的勢力,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一場朝堂風波,就這樣看似平靜地落下了帷幕。
李豪成功化解了危機,但他心中明白,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他走出金鑾殿,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那空氣帶著宮外花草的芬芳,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油然而生。
迴到府邸,李豪卸下戎裝,那戎裝從身上滑落的感覺讓他感到一陣輕鬆,換上一身便服。
他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手中摩挲著那份《西域治理計劃書》,能感覺到羊皮紙的紋理,眼神深邃,仿佛能洞穿未來。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李豪站在窗前,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那星辰的光芒有些清冷,心中思緒萬千。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廣袤的土地,那裏有雄偉的山川,奔騰的河流,還有熱情奔放的西域人民。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那敲門聲如同鼓點般急促。
李豪心中一凜,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走到門口,沉聲問道:“誰?”
門外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盛王殿下,西域急報!”
李豪身著戎裝,那戎裝的質地有些粗糙,摩擦著他的肌膚,他卻渾然不覺,步履沉穩地踏入殿內,每一步落下都發出輕微而堅定的聲響,目光堅定得似能穿透一切虛偽與陰謀,就像犀利的劍刃劃開朦朧的霧氣。
他深知,此次朝堂之行,將是他人生中又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他們的竊竊私語如同無數隻蒼蠅在嗡嗡作響,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息,這氣息仿佛實質的霧氣,帶著絲絲涼意鑽進人的毛孔。
“安西節度使 盛王,你可知罪?!”楊國忠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沉寂,那聲音如同一道驚雷在李豪頭頂炸響,震得他的耳膜嗡嗡作響。
他上前一步,那腳步聲在寂靜的大殿裏格外清晰,指著盛王厲聲指責道:“你擁兵自重,在西域擴張勢力,意圖割據一方,難道不是圖謀不軌嗎?!”
李豪麵色不變,不卑不亢地迴道:“楊相國此言差矣!末將在西域的一切行動,皆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抵禦外敵入侵。達羅斯之戰,末將率領唐軍浴血奮戰,那戰場上的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猶在耳邊,末將與士兵們的熱血濺在臉上,溫熱而刺鼻,我們擊潰大食聯軍,維護了大唐的尊嚴和利益。難道這便是所謂的‘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嗎?”
楊國忠被盛王的氣勢震懾,一時語塞。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那怒火在胸腔裏翻騰,像是要把他的身體燃燒起來,繼續說道:“你巧言令色,顛倒黑白!你與吐蕃、迴鶻等部族暗中勾結,互通款曲,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李豪冷笑一聲,那笑聲在寂靜的大殿裏迴蕩,反問道:“楊相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與吐蕃、迴鶻等部族交往,皆是為了大唐的邊境安寧,是為了維護西域的和平穩定。請問楊相國,有何證據證明我與他們‘暗中勾結’?”
楊國忠被盛王步步緊逼,惱羞成怒,他指著盛王,手指顫抖著說道:“你……你……”,他的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裏急速流淌,他的手緊緊地攥著朝服的衣角,粗糙的布料硌著他的手心,眼睛裏滿是惱羞成怒的神色,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話語迴擊。
周圍的大臣們都屏住唿吸,他們似乎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在胸腔裏劇烈跳動,眼睛在楊國忠和盛王之間來迴掃視,大殿裏安靜得隻能聽到眾人緊張的心跳聲。
李豪毫不畏懼地與他對視,就在這時,魚朝恩尖細的聲音響起:“盛王殿下,聖上問你話呢,為何不答?莫非是心虛了?”那聲音如同尖銳的針,刺進人的耳朵。
李豪轉向皇帝,深吸一口氣,那口氣帶著大殿裏壓抑的氣息,沉聲說道:“父皇,兒臣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李白站在一旁,饒有興致地聽著雙方的辯論,眼神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
他心中暗自糾結,一方麵他欣賞盛王的才華和膽識,那才華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般耀眼,膽識如同奔騰的駿馬般令人欽佩;另一方麵又擔心自己卷入朝堂紛爭,畢竟他自己也是在朝中小心翼翼生存的文人,就像在薄冰上行走的人,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他站出來為盛王說話,其實也是經過內心掙紮的,擔心會得罪楊國忠等人,但又不想看到忠良被誣陷。
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楊國忠見皇帝麵色陰晴不定,心中焦急萬分,他正欲開口再次發難,卻聽盛王說道:“臣此次迴京,帶迴了一份禮物,獻給父皇……”李豪話音剛落,幾名士兵抬著一個巨大的箱子走了進來。
那箱子看起來很沉重,士兵們的腳步有些沉重,木質的箱子散發著淡淡的木香。
箱子打開,裏麵裝滿了琳琅滿目的西域珍寶,金光閃閃,那光芒刺得人眼睛有些睜不開,令人目眩神迷,珍寶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朝臣們發出陣陣驚歎,那驚歎聲在大殿裏此起彼伏,就連皇帝也不禁露出了讚賞之色。
楊國忠見狀,臉色更加陰沉,他沒想到盛王竟然還有這一手。
李白看著盛王從容不迫的樣子,心中暗自佩服。
他原本隻是奉命前來觀察盛王,但現在,他卻被盛王的膽識和口才所折服。
他站了出來,朗聲說道:“陛下,盛王殿下在西域出生入死,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應受到如此猜忌和指責!達羅斯之戰,盛王殿下以少勝多,大敗大食聯軍,揚我國威,此乃不世之功!如今西域安定,商路暢通,皆是盛王殿下之功啊!”
皇帝聽著李白的話,目光漸漸轉向盛王,他微微頷首,說道:“環兒,你辛苦了。” 李豪心中暗喜,一種被認可的欣慰感油然而生,那感覺就像一股暖流緩緩淌過心田。
然而,就在此時,魚朝恩尖細的聲音再次響起:“奉聖上旨意,削減安西節度使在西域的兵權,將安西都護府管轄的龜茲、疏勒、於闐三鎮劃歸北庭都護府管轄!”他傳達旨意時,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眼睛微微眯起,斜著看盛王,傳達出他樂於看到盛王陷入困境的心態。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的聲音瞬間充滿了大殿。
李豪臉色一變,他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深知,如果西域兵權被削弱,將會給西域的穩定帶來巨大的隱患。
他上前一步,那靴子踩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沉聲說道:“父皇,萬萬不可!西域局勢複雜,如果削弱安西都護府的兵力,將會導致西域局勢動蕩,後果不堪設想!”
魚朝恩冷笑道:“盛王殿下,這是聖上的旨意,你敢抗旨不尊嗎?” 李豪心中怒火中燒,那怒火像是要把他的理智吞噬,但他強壓下心中的不滿,據理力爭道:“父皇,兒臣並非抗旨不尊,而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著想!西域是我大唐的屏障,如果西域不穩,大唐的西部邊境將會受到威脅!”
周圍的大臣們都屏住唿吸,不敢出聲,他們都在觀望著這場權力鬥爭的結果。
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一根緊繃的弦,隨時都可能斷裂。
李豪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兒臣有一策……”李豪從懷中掏出一卷羊皮卷軸,雙手呈上。
那卷羊皮卷軸散發著淡淡的墨香,邊緣用精致的絲線裝訂,拿在手裏能感覺到羊皮的粗糙和絲線的細膩。
“父皇,兒臣並非空口白牙,這是臣精心擬定的《西域治理計劃書》,其中詳細闡述了臣對西域未來十年的規劃,還請父皇禦覽。”
魚朝恩接過卷軸,轉呈給皇帝。
皇帝緩緩展開,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他展開卷軸時手指輕輕劃過卷軸上的字跡,能感覺到紙張的微微粗糙,時而微微點頭,時而若有所思,整個朝堂的人都注視著皇帝的表情,等待著他的判決。
這計劃書中,不僅有對西域軍事部署的精妙構想,更有對西域經濟、文化、民生的長遠規劃,處處體現著盛王的雄才偉略和對大唐的赤膽忠心。
“好!好!好!”皇帝連說了三個“好”字,龍顏大悅,“環兒,果然是國之棟梁!朕心甚慰!” 他目光如炬,掃視群臣,沉聲道:“朕相信環兒的忠誠,西域之事,全權交由環兒處理!”
李豪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他感受到局勢的轉變,一股豪情壯誌在胸中激蕩,就像洶湧的海浪在胸腔裏翻騰。
但他並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此刻,他內心卻翻江倒海。
要不要再加一把火,徹底消除皇帝的疑慮?
比如,將這次帶迴來的西域珍寶全部獻上?
他緊鎖眉頭,內心掙紮不已,眉頭緊皺得像打結的繩索。
這樣做,固然可以進一步取悅皇帝,但會不會顯得過於刻意,反而適得其反?
會不會被解讀為心虛的表現,欲蓋彌彰?
周圍的寂靜更加襯托出他內心的掙紮,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他能感覺到那寂靜像沉重的幕布包裹著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皇帝。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陳玄禮突然開口:“陛下……”
陳玄禮沉穩的聲音在大殿上迴蕩,那聲音如同沉穩的鍾聲。
“陛下,臣以為,安西節度使責任重大,盛王殿下雖立下赫赫戰功,但西域局勢複雜,為防萬一,朝廷應當再派遣一位監軍,協助盛王殿下處理西域事務。”
此言一出,李豪心中一緊,如果他拒絕,就會被視為抗旨不尊,如果他同意,就等於被朝廷安插了一個眼線。
他略一沉吟,朗聲說道:“兒臣遵旨!兒臣願意接受朝廷的監督,為大唐盡忠職守!”
這番坦蕩的迴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楊國忠原本以為盛王會強硬抵抗朝廷旨意,以此為借口進一步發難,卻沒想到盛王如此輕易地就答應了。
他臉色陰沉,如同吞了一隻蒼蠅般難受。
皇帝微微頷首,說道:“好!環兒果然是忠心耿耿!朕就派陳玄禮擔任監軍,協助你治理西域。”
李豪躬身領旨,心中卻波瀾不驚。
他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他必須盡快鞏固自己的勢力,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一場朝堂風波,就這樣看似平靜地落下了帷幕。
李豪成功化解了危機,但他心中明白,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他走出金鑾殿,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那空氣帶著宮外花草的芬芳,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油然而生。
迴到府邸,李豪卸下戎裝,那戎裝從身上滑落的感覺讓他感到一陣輕鬆,換上一身便服。
他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手中摩挲著那份《西域治理計劃書》,能感覺到羊皮紙的紋理,眼神深邃,仿佛能洞穿未來。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李豪站在窗前,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那星辰的光芒有些清冷,心中思緒萬千。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廣袤的土地,那裏有雄偉的山川,奔騰的河流,還有熱情奔放的西域人民。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那敲門聲如同鼓點般急促。
李豪心中一凜,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走到門口,沉聲問道:“誰?”
門外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盛王殿下,西域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