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高層接見,理念認可之大成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作者:獨尊蒼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氣氛凝重。
李豪身著皇子服飾,卻不見半分紈絝之氣,他筆直地站在殿中央,目光堅定。
手中所呈奏折,正是他連日來在軍中實踐的成果匯報。
奏折上字字句句,都浸透著他對大唐軍事改革的期盼,也承載著他穿越千年而來的抱負。
等待皇帝的迴應,如同等待命運的判決,他的心弦繃得緊緊的,手心微微出汗。
殿上,以張九齡為首的幾位大臣,正對著皇帝慷慨陳詞,言辭激烈地指責李豪。
“陛下,這盛王殿下在軍中妄改祖製,擾亂軍心,實乃大忌!如此輕率妄為,恐生禍患!”
張九齡聲若洪鍾,在大殿中迴蕩,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李豪心上。
李豪隻覺一股寒意自腳底升起,瞬間蔓延至全身,仿佛置身於冰窖之中。
張九齡話音剛落,大殿之上,原本就凝重的氣氛,更是如同凝固了一般。
李豪能清晰地感受到,一道道目光如利箭般射向自己,有質疑、有不屑、有憤怒,更有幸災樂禍。
這些目光,像是一張無形大網,將李豪緊緊束縛,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李豪的唿吸變得急促,胸口仿佛壓了一塊巨石,沉悶得讓人窒息。
他緊緊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帶來一陣陣刺痛,卻也讓他保持著一絲清醒。
李豪知道,此刻,自己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一步踏錯,便是萬丈深淵。
李豪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翻騰的情緒,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高坐龍椅之上的皇帝。
李豪知道,自己不能退縮,更不能屈服。
他必須為自己的改革方案辯護,為自己的抱負而戰。
因為,這不僅僅關乎他個人的榮辱,更關乎大唐的未來,關乎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百姓的命運。
張九齡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子,狠狠地剜著李豪的心。
李豪能感受到,張九齡的言辭之中,不僅僅是對自己改革方案的不滿,更夾雜著對自己的深深忌憚。
張九齡這是在借題發揮,想要將自己置於死地!
李豪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卻又不得不強行壓製下去。
他知道,自己現在勢單力薄,與張九齡這樣的朝廷重臣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
李豪的腦海中,飛快地閃過無數念頭。
他必須想辦法,化解眼前的危機。
李豪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大殿兩側的文武百官。
他看到,一些大臣的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顯然是在等著看自己的笑話。
而另一些大臣,則是一臉漠然,似乎對這一切都漠不關心。
隻有少數幾個人,眼中流露出擔憂的神色,卻也隻是敢怒不敢言。
李豪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現在是孤立無援,隻能靠自己。
李豪的目光,再次迴到皇帝身上。
他發現,皇帝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讓人無法揣測其真實想法。
這讓李豪的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李豪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想出對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製著自己內心的波瀾。
他知道,這是他能否繼續推行新軍事理念的關鍵時刻,如果這次失敗,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臣附議!”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附和,“盛王殿下年少輕狂,不通軍事,卻妄圖改變我大唐軍製,此舉實在荒唐!”
“臣也附議!”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湧來,幾乎要將李豪淹沒。
他站在那裏,身形巍峨不動,仿佛一座孤峰矗立在驚濤駭浪之中。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幾乎嵌入了掌心,但他依舊一言不發,目光堅定地注視著龍椅上的皇帝,等待著他的最終裁決。
他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父皇,”李豪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兒臣……”
“夠了!”一聲威嚴的斷喝打斷了李豪的話。
大殿上的喧囂瞬間平息,所有人都看向了聲音的來源——一位身著戎裝,滿臉絡腮胡的將軍大步走進了大殿。
他是誰?
為何如此大膽?
哥舒翰大步走向殿中央,他的眼中透著一股豪邁與堅定。
他毫不避諱地掃視了一眼那些反對的大臣,朗聲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殿上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連空氣都似乎凝固了。
哥舒翰的出現無疑給這場辯論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他跨前幾步,站在李豪身旁,拱手道:“臣近日在軍中親自檢驗了盛王殿下的軍事改革,效果顯著。士兵們士氣高昂,戰鬥力得到了明顯提升。這絕非空談,而是實打實的成效!”
殿上頓時一片嘩然。
一些軍方將領見哥舒翰帶頭支持李豪,紛紛站出來附和。
“陛下,臣也讚同哥舒翰將軍的意見。盛王殿下的理念確實可行,他在軍中的舉措已經得到了士兵們的認可。”一位年輕的將領挺身而出,語氣堅定。
“臣附議!”另一位將領緊隨其後,聲音鏗鏘有力。
李豪的心中瞬間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感受到一股力量在心中湧動。
但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那些反對的大臣們並未放棄,他們的情緒有些動搖,但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立場。
張九齡麵色鐵青,他怒視著哥舒翰,質問道:“哥舒翰將軍,你如此力挺一個年少輕狂的皇子,難道不怕軍中從此亂成一鍋粥嗎?”
哥舒翰哈哈一笑,豪邁之氣溢於言表:“張大人,軍事之道,唯有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盛王殿下的理念雖然新奇,但正是因為這份新奇,才讓我們的軍隊煥發出新的生機。若是因循守舊,大唐又怎能長治久安?”
皇帝的眼神閃爍不定,似乎在仔細權衡著各方的意見。
他目光掃過殿中的每一個人,最後落在盛王的身上。
李豪的心跳如擂鼓,他知道自己即將迎來命運的轉折點。
“父皇,懇請您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為大唐的輝煌添磚加瓦。”李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堅定的眼神中透出無盡的信念。
皇帝沉默良久,終於開口道:“環兒,你且退下,朕會仔細考慮你的建議。明日早朝,再做定奪。”
李豪深深鞠了一躬,心中卻已燃起了熊熊鬥誌。
他知道,這場戰役才剛剛開始,前方的路依舊充滿了挑戰與未知。
殿外的陽光灑在李豪的身上,他大步邁向未知的未來,心中充滿了堅定與希望。
李豪退出大殿後,立刻被一群高級將領圍住。
他們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七嘴八舌地詢問著關於現代軍事理念的細節。
李豪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開始侃侃而談。
他從戰略戰術層麵,講解了如何適應各種戰爭形勢,例如沙漠作戰、山地作戰、叢林作戰等等,並結合唐朝軍隊的現狀,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案。
接著,他又從武器裝備、後勤保障、士兵訓練等方麵,詳細闡述了如何提升軍隊整體戰鬥力。
他時而揮斥方遒,慷慨激昂地描繪著未來戰爭的圖景;時而娓娓道來,耐心細致地解釋著各種專業術語。
他深入淺出的講解,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哥舒翰更是聽得眉飛色舞,不時拍案叫絕,大聲稱讚盛王殿下的軍事才能。
“妙啊!真是妙啊!”哥舒翰激動地走到李豪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盛王殿下,你的這些理念,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若是能夠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我大唐軍隊必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表達了對盛王殿下的敬佩和支持。
李豪感受到眾人的熱情,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終於得到了軍方高層的認可,這是他穿越以來取得的最大成就。
夜深人靜,李豪獨自一人在書房裏踱步。
窗外,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地上。
他迴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內心既興奮又擔憂。
他知道,競爭安西節度使職位的挑戰即將來臨,這將是一場更加殘酷的角逐。
他走到書桌前,拿起一卷地圖,仔細地研究著西域的地形地貌。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仿佛在模擬著千軍萬馬的奔騰。
他深知,西域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想要在那裏站穩腳跟,並非易事。
“安西節度使……”李豪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我一定要得到這個職位!”
突然,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殿下,聖上有旨,宣您進宮覲見。”
李豪踏入禦書房,李隆基正襟危坐,手中拿著的正是李豪的奏折。
“環兒,”李隆基的聲音聽不出喜怒,“你的軍事理念,朕已經仔細考慮過了。” 李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朕決定,”李隆基頓了頓,目光如炬,“讓你參與一些軍事決策,先從旁聽軍機處議事開始。” 李豪心頭一震,一股狂喜湧上心頭。
這雖然不是直接授予他實權,卻是一個極大的肯定,意味著他正式踏入了大唐軍政的核心圈!
他強壓著內心的激動,恭敬地叩首:“謝父皇隆恩!”
走出禦書房,李豪感到渾身輕鬆,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等候在外的高級將領們立刻圍了上來,他們的哥舒翰更是用力拍了拍李豪的肩膀,爽朗地笑道:“恭喜盛王殿下!陛下果然慧眼識珠!” 其他將領也紛紛向李豪道賀,言語間充滿了敬佩。
李豪微笑著一一迴應
夜間,李豪在府中設宴慶祝。
觥籌交錯間,氣氛熱烈而歡快。
然而,就在李豪舉杯暢飲之時,他無意中聽到隔壁桌幾位將領的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年事已高,恐怕不久就要卸任了,他現在正在趕迴長安。”
“可不是嘛!這可是個肥差,各方勢力都盯著呢!”
“聽說安祿山已經開始活動了,他可是個狠角色啊!”
“還有河西節度使夫蒙靈察,也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李豪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頓,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
安西節度使……
這正是他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
他原本打算徐徐圖之,沒想到競爭已經如此激烈。
安祿山、夫蒙靈察……
這些名字他都聽說過,都是大唐赫赫有名的邊將,實力不容小覷。
宴會上的喧鬧聲似乎突然遠去了,李豪的腦海中浮現出西域廣袤的土地,以及那條通往世界中心的道路。
他放下酒杯,目光深邃而堅定。
“看來,這場爭奪,比我想象的還要殘酷……” 他低聲自語, “來人,”李豪突然開口道,聲音低沉而有力,“備車,去……”
李豪身著皇子服飾,卻不見半分紈絝之氣,他筆直地站在殿中央,目光堅定。
手中所呈奏折,正是他連日來在軍中實踐的成果匯報。
奏折上字字句句,都浸透著他對大唐軍事改革的期盼,也承載著他穿越千年而來的抱負。
等待皇帝的迴應,如同等待命運的判決,他的心弦繃得緊緊的,手心微微出汗。
殿上,以張九齡為首的幾位大臣,正對著皇帝慷慨陳詞,言辭激烈地指責李豪。
“陛下,這盛王殿下在軍中妄改祖製,擾亂軍心,實乃大忌!如此輕率妄為,恐生禍患!”
張九齡聲若洪鍾,在大殿中迴蕩,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李豪心上。
李豪隻覺一股寒意自腳底升起,瞬間蔓延至全身,仿佛置身於冰窖之中。
張九齡話音剛落,大殿之上,原本就凝重的氣氛,更是如同凝固了一般。
李豪能清晰地感受到,一道道目光如利箭般射向自己,有質疑、有不屑、有憤怒,更有幸災樂禍。
這些目光,像是一張無形大網,將李豪緊緊束縛,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李豪的唿吸變得急促,胸口仿佛壓了一塊巨石,沉悶得讓人窒息。
他緊緊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帶來一陣陣刺痛,卻也讓他保持著一絲清醒。
李豪知道,此刻,自己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一步踏錯,便是萬丈深淵。
李豪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翻騰的情緒,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高坐龍椅之上的皇帝。
李豪知道,自己不能退縮,更不能屈服。
他必須為自己的改革方案辯護,為自己的抱負而戰。
因為,這不僅僅關乎他個人的榮辱,更關乎大唐的未來,關乎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百姓的命運。
張九齡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子,狠狠地剜著李豪的心。
李豪能感受到,張九齡的言辭之中,不僅僅是對自己改革方案的不滿,更夾雜著對自己的深深忌憚。
張九齡這是在借題發揮,想要將自己置於死地!
李豪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卻又不得不強行壓製下去。
他知道,自己現在勢單力薄,與張九齡這樣的朝廷重臣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
李豪的腦海中,飛快地閃過無數念頭。
他必須想辦法,化解眼前的危機。
李豪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大殿兩側的文武百官。
他看到,一些大臣的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顯然是在等著看自己的笑話。
而另一些大臣,則是一臉漠然,似乎對這一切都漠不關心。
隻有少數幾個人,眼中流露出擔憂的神色,卻也隻是敢怒不敢言。
李豪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現在是孤立無援,隻能靠自己。
李豪的目光,再次迴到皇帝身上。
他發現,皇帝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讓人無法揣測其真實想法。
這讓李豪的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李豪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想出對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製著自己內心的波瀾。
他知道,這是他能否繼續推行新軍事理念的關鍵時刻,如果這次失敗,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臣附議!”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附和,“盛王殿下年少輕狂,不通軍事,卻妄圖改變我大唐軍製,此舉實在荒唐!”
“臣也附議!”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湧來,幾乎要將李豪淹沒。
他站在那裏,身形巍峨不動,仿佛一座孤峰矗立在驚濤駭浪之中。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幾乎嵌入了掌心,但他依舊一言不發,目光堅定地注視著龍椅上的皇帝,等待著他的最終裁決。
他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父皇,”李豪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兒臣……”
“夠了!”一聲威嚴的斷喝打斷了李豪的話。
大殿上的喧囂瞬間平息,所有人都看向了聲音的來源——一位身著戎裝,滿臉絡腮胡的將軍大步走進了大殿。
他是誰?
為何如此大膽?
哥舒翰大步走向殿中央,他的眼中透著一股豪邁與堅定。
他毫不避諱地掃視了一眼那些反對的大臣,朗聲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殿上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連空氣都似乎凝固了。
哥舒翰的出現無疑給這場辯論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他跨前幾步,站在李豪身旁,拱手道:“臣近日在軍中親自檢驗了盛王殿下的軍事改革,效果顯著。士兵們士氣高昂,戰鬥力得到了明顯提升。這絕非空談,而是實打實的成效!”
殿上頓時一片嘩然。
一些軍方將領見哥舒翰帶頭支持李豪,紛紛站出來附和。
“陛下,臣也讚同哥舒翰將軍的意見。盛王殿下的理念確實可行,他在軍中的舉措已經得到了士兵們的認可。”一位年輕的將領挺身而出,語氣堅定。
“臣附議!”另一位將領緊隨其後,聲音鏗鏘有力。
李豪的心中瞬間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感受到一股力量在心中湧動。
但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那些反對的大臣們並未放棄,他們的情緒有些動搖,但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立場。
張九齡麵色鐵青,他怒視著哥舒翰,質問道:“哥舒翰將軍,你如此力挺一個年少輕狂的皇子,難道不怕軍中從此亂成一鍋粥嗎?”
哥舒翰哈哈一笑,豪邁之氣溢於言表:“張大人,軍事之道,唯有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盛王殿下的理念雖然新奇,但正是因為這份新奇,才讓我們的軍隊煥發出新的生機。若是因循守舊,大唐又怎能長治久安?”
皇帝的眼神閃爍不定,似乎在仔細權衡著各方的意見。
他目光掃過殿中的每一個人,最後落在盛王的身上。
李豪的心跳如擂鼓,他知道自己即將迎來命運的轉折點。
“父皇,懇請您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為大唐的輝煌添磚加瓦。”李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堅定的眼神中透出無盡的信念。
皇帝沉默良久,終於開口道:“環兒,你且退下,朕會仔細考慮你的建議。明日早朝,再做定奪。”
李豪深深鞠了一躬,心中卻已燃起了熊熊鬥誌。
他知道,這場戰役才剛剛開始,前方的路依舊充滿了挑戰與未知。
殿外的陽光灑在李豪的身上,他大步邁向未知的未來,心中充滿了堅定與希望。
李豪退出大殿後,立刻被一群高級將領圍住。
他們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七嘴八舌地詢問著關於現代軍事理念的細節。
李豪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開始侃侃而談。
他從戰略戰術層麵,講解了如何適應各種戰爭形勢,例如沙漠作戰、山地作戰、叢林作戰等等,並結合唐朝軍隊的現狀,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案。
接著,他又從武器裝備、後勤保障、士兵訓練等方麵,詳細闡述了如何提升軍隊整體戰鬥力。
他時而揮斥方遒,慷慨激昂地描繪著未來戰爭的圖景;時而娓娓道來,耐心細致地解釋著各種專業術語。
他深入淺出的講解,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哥舒翰更是聽得眉飛色舞,不時拍案叫絕,大聲稱讚盛王殿下的軍事才能。
“妙啊!真是妙啊!”哥舒翰激動地走到李豪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盛王殿下,你的這些理念,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若是能夠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我大唐軍隊必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表達了對盛王殿下的敬佩和支持。
李豪感受到眾人的熱情,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終於得到了軍方高層的認可,這是他穿越以來取得的最大成就。
夜深人靜,李豪獨自一人在書房裏踱步。
窗外,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地上。
他迴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內心既興奮又擔憂。
他知道,競爭安西節度使職位的挑戰即將來臨,這將是一場更加殘酷的角逐。
他走到書桌前,拿起一卷地圖,仔細地研究著西域的地形地貌。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仿佛在模擬著千軍萬馬的奔騰。
他深知,西域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想要在那裏站穩腳跟,並非易事。
“安西節度使……”李豪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我一定要得到這個職位!”
突然,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殿下,聖上有旨,宣您進宮覲見。”
李豪踏入禦書房,李隆基正襟危坐,手中拿著的正是李豪的奏折。
“環兒,”李隆基的聲音聽不出喜怒,“你的軍事理念,朕已經仔細考慮過了。” 李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朕決定,”李隆基頓了頓,目光如炬,“讓你參與一些軍事決策,先從旁聽軍機處議事開始。” 李豪心頭一震,一股狂喜湧上心頭。
這雖然不是直接授予他實權,卻是一個極大的肯定,意味著他正式踏入了大唐軍政的核心圈!
他強壓著內心的激動,恭敬地叩首:“謝父皇隆恩!”
走出禦書房,李豪感到渾身輕鬆,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等候在外的高級將領們立刻圍了上來,他們的哥舒翰更是用力拍了拍李豪的肩膀,爽朗地笑道:“恭喜盛王殿下!陛下果然慧眼識珠!” 其他將領也紛紛向李豪道賀,言語間充滿了敬佩。
李豪微笑著一一迴應
夜間,李豪在府中設宴慶祝。
觥籌交錯間,氣氛熱烈而歡快。
然而,就在李豪舉杯暢飲之時,他無意中聽到隔壁桌幾位將領的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年事已高,恐怕不久就要卸任了,他現在正在趕迴長安。”
“可不是嘛!這可是個肥差,各方勢力都盯著呢!”
“聽說安祿山已經開始活動了,他可是個狠角色啊!”
“還有河西節度使夫蒙靈察,也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李豪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頓,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
安西節度使……
這正是他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
他原本打算徐徐圖之,沒想到競爭已經如此激烈。
安祿山、夫蒙靈察……
這些名字他都聽說過,都是大唐赫赫有名的邊將,實力不容小覷。
宴會上的喧鬧聲似乎突然遠去了,李豪的腦海中浮現出西域廣袤的土地,以及那條通往世界中心的道路。
他放下酒杯,目光深邃而堅定。
“看來,這場爭奪,比我想象的還要殘酷……” 他低聲自語, “來人,”李豪突然開口道,聲音低沉而有力,“備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