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書房論兵,現代軍事理念之深入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作者:獨尊蒼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兒臣……兒臣是在夢中偶得仙人指點。”李豪硬著頭皮說道,他知道這個解釋很荒唐,但目前也隻能如此。
李隆基把竹簡遞給盛王。
李豪接過竹簡,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今日他在軍中所講的內容,記錄得十分詳細,顯然是有人專門匯報給了李隆基。
“朕知道你胸懷大誌,想要為大唐建功立業,”李隆基緩緩說道,“但兵法之道,非同兒戲,切不可輕信妄言。”
李豪心中一凜,他知道父皇這是在警告他。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謹記。”李豪恭敬地迴答。
“朕今日召你來,是想聽你詳細說說你的那些…新奇的兵法。”李隆基的目光再次落在李豪身上,帶著一絲探究。
李豪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向父皇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李豪心跳如鼓,仿佛能聽見血液在血管中奔湧聲音,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陳述,更是一場關乎自己命運豪賭。
他穩住心神,抬眼望向禦座上那位威嚴父親,李隆基那雙深邃眼眸中閃爍著審視與期待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
李豪清了清嗓子,聲音略帶一絲不易察覺顫抖,“父皇,兒臣所言,皆是夢中仙人所授,雖匪夷所思,卻蘊含至理。”
他頓了頓,仿佛在組織語言,又像是在給自己鼓勁。“這世間兵法,早已跳脫出傳統桎梏,兒臣鬥膽,欲將其引入大唐。”
李豪聲音逐漸變得堅定,眼神中也燃起一抹熾熱火焰。
“所謂‘戰略’,乃是……”他開始緩緩道來,從宏觀戰略布局講起,將現代戰爭中“全局把控”、“資源調配”、“戰略欺騙”等概念,用李隆基和幾位大臣能夠理解方式娓娓道來。
每講到精妙處,李豪都會不自覺地提高音量,眼中閃爍著興奮光芒,仿佛他不是在講述,而是在親身指揮一場波瀾壯闊戰爭。
“……而‘戰術’,則需靈活多變,因地製宜,因敵而異。”
李豪越講越是投入,他甚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禦書房中來迴踱步,手中比劃著,仿佛麵前就是千軍萬馬,而他,正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統帥。
他開始詳細闡述各種戰術運用,從“閃電戰”快速突擊,到“遊擊戰”靈活機動,
再到“陣地戰”堅固防守,每一個戰術,
都如同打開了一扇新世界大門,讓在場眾人聽得如癡如醉。
“至於武器裝備……”李豪話鋒一轉,開始描述那些超越時代武器,他用生動形象語言,
勾勒出火炮轟鳴、硝煙彌漫戰場,以及那些威力巨大、射程極遠新式武器,讓在場眾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震撼人心力量。
“後勤保障,乃是戰爭之根本……”李豪繼續說道,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道理,將現代戰爭中後勤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高效後勤保障體係,一一向李隆基和幾位大臣闡述。
“而情報收集,更是重中之重……”李豪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壓低聲音,仿佛在講述一個天大秘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兒臣所言‘情報’,便是要建立一套完善情報網絡,洞察敵軍一舉一動,甚至……”
他神秘一笑,“甚至可以預判敵軍行動,從而先發製人!”
李豪聲音鏗鏘有力,在禦書房中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魔力,深深地吸引著在場每一個人。
李隆基原本審視目光,逐漸被驚訝和讚賞所取代,他那緊繃身體,也慢慢放鬆下來,甚至微微前傾,生怕錯過李豪所說每一個字。
而那幾位大臣,更是聽得目瞪口呆,他們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恍然大悟,時而又露出難以置信表情,顯然,李豪所說這些,已經完全顛覆了他們認知。
禦書房內,靜得落針可聞,隻有李豪那充滿激情聲音,在空氣中迴蕩,久久不息。
張九齡眉頭緊鎖,他是一位傳統的儒家學者,對於盛王這些新奇的理念,他充滿了懷疑和抵觸。
“殿下,兵法之道,貴在以正合,以奇勝。殿下所言,皆是奇謀詭計,恐難登大雅之堂。”張九齡語氣尖銳地反駁道。
李豪心中有些不悅,但他知道現在不是與張九齡爭辯的時候,他需要先說服李隆基。
“張大人此言差矣,”李豪不卑不亢地迴應,“兵者,詭道也。正奇相合,方能克敵製勝。”
哥舒翰一直沉默不語,他雖然對盛王的理念感到新奇,但也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
安祿山則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的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似乎在盤算著什麽。
李豪頂著巨大的壓力,繼續闡述自己的理念,他知道這場辯論關係到他的未來,也關係到大唐的未來。
“陛下,”楊貴妃的聲音柔媚動聽,打破了書房中緊張的氛圍,“夜深了,殿下也累了,不如先休息吧。” 她說著,端起一杯茶,遞向盛王,“殿下,請用茶。”
楊貴妃那纖纖玉手,宛若上好羊脂玉雕琢而成,柔荑輕托著青瓷茶盞,遞至盛王麵前。
她眼波流轉間,媚態橫生,一抹溫柔而又帶著鼓勵笑意,在嘴角悄然綻放,仿佛春日裏最嬌豔花朵,讓人心神搖曳。
李豪隻覺一股異樣情緒在胸中激蕩,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頭悸動,伸出雙手去接那茶盞。
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楊貴妃溫潤如玉肌膚,那觸感,細膩滑嫩,仿佛最上等絲綢,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暖意,讓李豪心頭猛地一顫。
一股酥麻感覺,如同電流般,從指尖迅速傳遍全身,讓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李豪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他甚至能聽到自己心髒“砰砰”直跳聲音,仿佛要從胸腔裏蹦出來一般。
這突如其來觸碰,讓李豪心跳驟然加速,一股熱流自丹田升起,瞬間湧遍四肢百骸,他隻覺口幹舌燥,心神蕩漾。
這細微的互動,自然沒有逃過李隆基的眼睛。
他原本緊鎖的眉頭稍稍舒展,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思量。
李豪輕抿一口茶,茶香沁人心脾,卻無法緩解他內心的緊張和矛盾。
他就像一個走在鋼絲上的人,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
他所掌握的現代軍事理念,對這個時代來說,無異於降維打擊。
若是全盤托出,固然能展現其巨大價值,卻也可能被視為天方夜譚,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可若是藏著掖著,又如何能真正說服李隆基,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
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在燭光下閃爍著微光。
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思緒。
他知道,此刻,自己就像一個孤獨的布道者,麵對著一群對新世界充滿疑慮和抗拒的信徒。
他必須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去描繪那個他們從未見過的世界。
“閃電戰”,這個詞匯在舌尖打了個轉,李豪斟酌著,該如何向這些久經沙場卻又固守傳統的將軍和大臣們解釋這種全新的戰術理念。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沉穩而有力,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試圖從他們的眼神中捕捉到一絲理解和認同。
“所謂閃電戰,其精髓在於‘快’與‘奇’二字,”李豪緩緩開口,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集中優勢兵力,對敵軍的薄弱環節進行猛烈打擊,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癱瘓敵軍的指揮係統,瓦解其抵抗意誌。”
他頓了頓,觀察著眾人的反應,張九齡依舊眉頭緊鎖,似乎對這種“投機取巧”的戰術不以為然。
安祿山則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而哥舒翰,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似乎對李豪的理念產生了一絲興趣。
李豪心中暗喜,他知道,哥舒翰是關鍵,隻要能說服他,就能在軍方獲得更大的支持。
“諸位試想,”李豪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絲激昂,“若我軍能如閃電般迅速,如獵豹般精準,直插敵軍心髒,敵軍縱有千軍萬馬,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他用手在空中比劃著,仿佛在排兵布陣,將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呈現在眾人麵前。
“而‘斬首行動’,”李豪繼續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冷酷,“則是針對敵軍主帥的精確打擊,擒賊先擒王,一旦敵軍主帥被擒或被殺,敵軍必然群龍無首,陷入混亂,我軍便可趁勢掩殺,一舉定乾坤!”
李豪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仿佛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至於‘信息戰’,”李豪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這是一種無形的戰爭,它不需要刀光劍影,卻能殺人於無形。”
他頓了頓,讓這個新奇的概念在眾人腦海中停留片刻。
“通過散布謠言、製造恐慌、瓦解敵軍士氣,甚至策反敵軍將領,我們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李豪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利劍,直指敵軍的要害。
李豪的這番話,猶如一顆顆重磅炸彈,在禦書房中轟然炸響,震得眾人目瞪口呆。
他們從未聽過如此大膽、如此新奇的戰術理念,這簡直就是對傳統兵法的徹底顛覆!
張九齡的臉色變得鐵青,他無法接受這種“離經叛道”的思想。
安祿山眼中閃爍著陰晴不定的光芒,似乎在盤算著什麽。
而哥舒翰,他的眼中則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既有懷疑,又有好奇,還有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李隆基的表情始終波瀾不驚,但他的眼神卻變得越來越深邃,讓人難以捉摸他的真實想法。
李豪知道,自己已經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接下來的路,將會更加坎坷。
但他不會退縮,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大唐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他要讓大唐的鐵騎,踏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他要讓大唐的榮光,照耀千秋萬代!
他講到火藥的威力,講到熱氣球的運用,講到特種作戰的重要性,每一個字都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
張九齡依舊搖頭,口中念叨著“奇技淫巧”,對李豪的理念嗤之以鼻。
安祿山則始終保持著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裴耀卿和杜佑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似乎在努力消化李豪所說的每一個字。
李豪頓了頓,看了一眼哥舒翰。
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一直沉默不語,但李豪能感覺到,他的
“哥舒翰將軍,”李豪突然開口,“您覺得,若是以奇兵突襲,直搗敵軍指揮中樞,能否扭轉戰局?”
哥舒翰沉吟片刻,濃眉緊鎖,似乎在腦海中模擬著盛王所說的場景。
“殿下所言,確有幾分道理。若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或許真能起到奇效。”他粗獷的聲音在書房中迴蕩,帶著一絲遲疑,卻又透著幾分認同。
這無疑是對李豪莫大的鼓舞,也讓在場的其他大臣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年輕皇子的奇思妙想。
李豪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趁熱打鐵,繼續闡述自己的理念,將現代軍事理論與大唐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入淺出地分析著各種戰術的利弊。
安祿山在一旁冷笑一聲,陰陽怪氣地說道:“殿下說得天花亂墜,不知可曾親臨沙場,指揮過千軍萬馬?” 他肥胖的身軀微微晃動,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試圖用激將法讓盛王露出破綻。
李豪麵色不變,從容應對:“安將軍所言極是,本王的確缺乏實戰經驗。但這並不妨礙本王學習和研究兵法。紙上談兵固然不可取,但閉門造車亦非良策。本王所言,皆是前人經驗總結,並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推演,並非空中樓閣。”他語氣沉穩,邏輯清晰,將安祿山的挑釁一一化解。
安祿山碰了個軟釘子,臉上有些掛不住,隻得悻悻地閉上了嘴。
李隆基一直默默地聽著,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讓人難以捉摸他的心思。
李豪侃侃而談,將“閃電戰”的精髓娓娓道來,他以大唐與吐蕃的戰爭為例,分析了如何利用快速機動,集中優勢兵力,突破敵軍防線,直搗敵軍指揮中樞,從而迅速結束戰爭。
他甚至還提到了“斬首行動”的概念,建議組建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專門負責執行高風險、高迴報的特殊任務。
他講得口幹舌燥,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楊貴妃的目光始終停留在李豪身上,她的一顰一笑,都像一朵盛開的牡丹,嬌豔動人。
她輕輕地為盛王添了一杯茶,柔聲說道:“殿下辛苦了。”
李豪感激地看了楊貴妃一眼,接過茶盞,正要喝茶,卻聽到李隆基沉聲說道:“環兒,你所說的這些,確實新奇,但也過於…大膽。若是傳出去,恐怕會引起朝野震動。”
李豪心頭一緊,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他放下茶盞,目光堅定地看向李隆基,“父皇……”
李豪頓了頓,組織著語言,繼續說道:“父皇,兒臣所言,皆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如今大唐四麵強敵環伺,若不思變圖強,恐有傾覆之危。兒臣懇請父皇,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為大唐建功立業!” 他語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展現出年輕皇子應有的魄力與擔當。
楊貴妃在李豪慷慨陳詞之時,美眸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傾慕。
她纖纖玉指輕撚著一方絲帕,掩住微微上揚的嘴角,眼波流轉間,似有千言萬語。
李豪偶爾與她目光交匯,感受到她傳遞的曖昧情愫,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書房中的氣氛,在君臣嚴肅的議論之外,又增添了一絲微妙的曖昧。
空氣中,仿佛彌漫著牡丹的芬芳,令人心旌搖曳。
李隆基沉默良久,目光深邃,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他緩緩起身,背負雙手,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深沉的夜色,許久才開口道:“環兒,你的想法,朕需要好好考慮。你先迴去吧,等候朕的旨意。” 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
李豪心中一凜他躬身行禮,恭敬地退出了書房。
夜色如墨,宮牆巍峨,李豪走在空曠的宮道上,心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安。
他不知道李隆基最終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麵臨怎樣的局麵。
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仿佛在訴說著亙古不變的真理。
他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雜念拋開,加快了腳步。
迴到自己的府邸,李豪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腦中不斷迴想著書房中的一幕幕,李隆基的沉思,張九齡的反對,安祿山的冷笑,楊貴妃的柔情……
各種畫麵交織在一起,讓他思緒萬千。
他不知道自己的大膽進言,最終會給大唐帶來怎樣的改變,也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走向何方。
李隆基把竹簡遞給盛王。
李豪接過竹簡,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今日他在軍中所講的內容,記錄得十分詳細,顯然是有人專門匯報給了李隆基。
“朕知道你胸懷大誌,想要為大唐建功立業,”李隆基緩緩說道,“但兵法之道,非同兒戲,切不可輕信妄言。”
李豪心中一凜,他知道父皇這是在警告他。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謹記。”李豪恭敬地迴答。
“朕今日召你來,是想聽你詳細說說你的那些…新奇的兵法。”李隆基的目光再次落在李豪身上,帶著一絲探究。
李豪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向父皇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李豪心跳如鼓,仿佛能聽見血液在血管中奔湧聲音,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陳述,更是一場關乎自己命運豪賭。
他穩住心神,抬眼望向禦座上那位威嚴父親,李隆基那雙深邃眼眸中閃爍著審視與期待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
李豪清了清嗓子,聲音略帶一絲不易察覺顫抖,“父皇,兒臣所言,皆是夢中仙人所授,雖匪夷所思,卻蘊含至理。”
他頓了頓,仿佛在組織語言,又像是在給自己鼓勁。“這世間兵法,早已跳脫出傳統桎梏,兒臣鬥膽,欲將其引入大唐。”
李豪聲音逐漸變得堅定,眼神中也燃起一抹熾熱火焰。
“所謂‘戰略’,乃是……”他開始緩緩道來,從宏觀戰略布局講起,將現代戰爭中“全局把控”、“資源調配”、“戰略欺騙”等概念,用李隆基和幾位大臣能夠理解方式娓娓道來。
每講到精妙處,李豪都會不自覺地提高音量,眼中閃爍著興奮光芒,仿佛他不是在講述,而是在親身指揮一場波瀾壯闊戰爭。
“……而‘戰術’,則需靈活多變,因地製宜,因敵而異。”
李豪越講越是投入,他甚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禦書房中來迴踱步,手中比劃著,仿佛麵前就是千軍萬馬,而他,正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統帥。
他開始詳細闡述各種戰術運用,從“閃電戰”快速突擊,到“遊擊戰”靈活機動,
再到“陣地戰”堅固防守,每一個戰術,
都如同打開了一扇新世界大門,讓在場眾人聽得如癡如醉。
“至於武器裝備……”李豪話鋒一轉,開始描述那些超越時代武器,他用生動形象語言,
勾勒出火炮轟鳴、硝煙彌漫戰場,以及那些威力巨大、射程極遠新式武器,讓在場眾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震撼人心力量。
“後勤保障,乃是戰爭之根本……”李豪繼續說道,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道理,將現代戰爭中後勤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高效後勤保障體係,一一向李隆基和幾位大臣闡述。
“而情報收集,更是重中之重……”李豪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壓低聲音,仿佛在講述一個天大秘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兒臣所言‘情報’,便是要建立一套完善情報網絡,洞察敵軍一舉一動,甚至……”
他神秘一笑,“甚至可以預判敵軍行動,從而先發製人!”
李豪聲音鏗鏘有力,在禦書房中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魔力,深深地吸引著在場每一個人。
李隆基原本審視目光,逐漸被驚訝和讚賞所取代,他那緊繃身體,也慢慢放鬆下來,甚至微微前傾,生怕錯過李豪所說每一個字。
而那幾位大臣,更是聽得目瞪口呆,他們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恍然大悟,時而又露出難以置信表情,顯然,李豪所說這些,已經完全顛覆了他們認知。
禦書房內,靜得落針可聞,隻有李豪那充滿激情聲音,在空氣中迴蕩,久久不息。
張九齡眉頭緊鎖,他是一位傳統的儒家學者,對於盛王這些新奇的理念,他充滿了懷疑和抵觸。
“殿下,兵法之道,貴在以正合,以奇勝。殿下所言,皆是奇謀詭計,恐難登大雅之堂。”張九齡語氣尖銳地反駁道。
李豪心中有些不悅,但他知道現在不是與張九齡爭辯的時候,他需要先說服李隆基。
“張大人此言差矣,”李豪不卑不亢地迴應,“兵者,詭道也。正奇相合,方能克敵製勝。”
哥舒翰一直沉默不語,他雖然對盛王的理念感到新奇,但也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
安祿山則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的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似乎在盤算著什麽。
李豪頂著巨大的壓力,繼續闡述自己的理念,他知道這場辯論關係到他的未來,也關係到大唐的未來。
“陛下,”楊貴妃的聲音柔媚動聽,打破了書房中緊張的氛圍,“夜深了,殿下也累了,不如先休息吧。” 她說著,端起一杯茶,遞向盛王,“殿下,請用茶。”
楊貴妃那纖纖玉手,宛若上好羊脂玉雕琢而成,柔荑輕托著青瓷茶盞,遞至盛王麵前。
她眼波流轉間,媚態橫生,一抹溫柔而又帶著鼓勵笑意,在嘴角悄然綻放,仿佛春日裏最嬌豔花朵,讓人心神搖曳。
李豪隻覺一股異樣情緒在胸中激蕩,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頭悸動,伸出雙手去接那茶盞。
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楊貴妃溫潤如玉肌膚,那觸感,細膩滑嫩,仿佛最上等絲綢,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暖意,讓李豪心頭猛地一顫。
一股酥麻感覺,如同電流般,從指尖迅速傳遍全身,讓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李豪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他甚至能聽到自己心髒“砰砰”直跳聲音,仿佛要從胸腔裏蹦出來一般。
這突如其來觸碰,讓李豪心跳驟然加速,一股熱流自丹田升起,瞬間湧遍四肢百骸,他隻覺口幹舌燥,心神蕩漾。
這細微的互動,自然沒有逃過李隆基的眼睛。
他原本緊鎖的眉頭稍稍舒展,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思量。
李豪輕抿一口茶,茶香沁人心脾,卻無法緩解他內心的緊張和矛盾。
他就像一個走在鋼絲上的人,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
他所掌握的現代軍事理念,對這個時代來說,無異於降維打擊。
若是全盤托出,固然能展現其巨大價值,卻也可能被視為天方夜譚,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可若是藏著掖著,又如何能真正說服李隆基,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
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在燭光下閃爍著微光。
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思緒。
他知道,此刻,自己就像一個孤獨的布道者,麵對著一群對新世界充滿疑慮和抗拒的信徒。
他必須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去描繪那個他們從未見過的世界。
“閃電戰”,這個詞匯在舌尖打了個轉,李豪斟酌著,該如何向這些久經沙場卻又固守傳統的將軍和大臣們解釋這種全新的戰術理念。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沉穩而有力,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試圖從他們的眼神中捕捉到一絲理解和認同。
“所謂閃電戰,其精髓在於‘快’與‘奇’二字,”李豪緩緩開口,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集中優勢兵力,對敵軍的薄弱環節進行猛烈打擊,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癱瘓敵軍的指揮係統,瓦解其抵抗意誌。”
他頓了頓,觀察著眾人的反應,張九齡依舊眉頭緊鎖,似乎對這種“投機取巧”的戰術不以為然。
安祿山則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而哥舒翰,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似乎對李豪的理念產生了一絲興趣。
李豪心中暗喜,他知道,哥舒翰是關鍵,隻要能說服他,就能在軍方獲得更大的支持。
“諸位試想,”李豪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絲激昂,“若我軍能如閃電般迅速,如獵豹般精準,直插敵軍心髒,敵軍縱有千軍萬馬,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他用手在空中比劃著,仿佛在排兵布陣,將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呈現在眾人麵前。
“而‘斬首行動’,”李豪繼續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冷酷,“則是針對敵軍主帥的精確打擊,擒賊先擒王,一旦敵軍主帥被擒或被殺,敵軍必然群龍無首,陷入混亂,我軍便可趁勢掩殺,一舉定乾坤!”
李豪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仿佛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至於‘信息戰’,”李豪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這是一種無形的戰爭,它不需要刀光劍影,卻能殺人於無形。”
他頓了頓,讓這個新奇的概念在眾人腦海中停留片刻。
“通過散布謠言、製造恐慌、瓦解敵軍士氣,甚至策反敵軍將領,我們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李豪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利劍,直指敵軍的要害。
李豪的這番話,猶如一顆顆重磅炸彈,在禦書房中轟然炸響,震得眾人目瞪口呆。
他們從未聽過如此大膽、如此新奇的戰術理念,這簡直就是對傳統兵法的徹底顛覆!
張九齡的臉色變得鐵青,他無法接受這種“離經叛道”的思想。
安祿山眼中閃爍著陰晴不定的光芒,似乎在盤算著什麽。
而哥舒翰,他的眼中則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既有懷疑,又有好奇,還有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李隆基的表情始終波瀾不驚,但他的眼神卻變得越來越深邃,讓人難以捉摸他的真實想法。
李豪知道,自己已經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接下來的路,將會更加坎坷。
但他不會退縮,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大唐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他要讓大唐的鐵騎,踏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他要讓大唐的榮光,照耀千秋萬代!
他講到火藥的威力,講到熱氣球的運用,講到特種作戰的重要性,每一個字都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
張九齡依舊搖頭,口中念叨著“奇技淫巧”,對李豪的理念嗤之以鼻。
安祿山則始終保持著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裴耀卿和杜佑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似乎在努力消化李豪所說的每一個字。
李豪頓了頓,看了一眼哥舒翰。
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一直沉默不語,但李豪能感覺到,他的
“哥舒翰將軍,”李豪突然開口,“您覺得,若是以奇兵突襲,直搗敵軍指揮中樞,能否扭轉戰局?”
哥舒翰沉吟片刻,濃眉緊鎖,似乎在腦海中模擬著盛王所說的場景。
“殿下所言,確有幾分道理。若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或許真能起到奇效。”他粗獷的聲音在書房中迴蕩,帶著一絲遲疑,卻又透著幾分認同。
這無疑是對李豪莫大的鼓舞,也讓在場的其他大臣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年輕皇子的奇思妙想。
李豪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趁熱打鐵,繼續闡述自己的理念,將現代軍事理論與大唐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入淺出地分析著各種戰術的利弊。
安祿山在一旁冷笑一聲,陰陽怪氣地說道:“殿下說得天花亂墜,不知可曾親臨沙場,指揮過千軍萬馬?” 他肥胖的身軀微微晃動,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試圖用激將法讓盛王露出破綻。
李豪麵色不變,從容應對:“安將軍所言極是,本王的確缺乏實戰經驗。但這並不妨礙本王學習和研究兵法。紙上談兵固然不可取,但閉門造車亦非良策。本王所言,皆是前人經驗總結,並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推演,並非空中樓閣。”他語氣沉穩,邏輯清晰,將安祿山的挑釁一一化解。
安祿山碰了個軟釘子,臉上有些掛不住,隻得悻悻地閉上了嘴。
李隆基一直默默地聽著,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讓人難以捉摸他的心思。
李豪侃侃而談,將“閃電戰”的精髓娓娓道來,他以大唐與吐蕃的戰爭為例,分析了如何利用快速機動,集中優勢兵力,突破敵軍防線,直搗敵軍指揮中樞,從而迅速結束戰爭。
他甚至還提到了“斬首行動”的概念,建議組建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專門負責執行高風險、高迴報的特殊任務。
他講得口幹舌燥,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楊貴妃的目光始終停留在李豪身上,她的一顰一笑,都像一朵盛開的牡丹,嬌豔動人。
她輕輕地為盛王添了一杯茶,柔聲說道:“殿下辛苦了。”
李豪感激地看了楊貴妃一眼,接過茶盞,正要喝茶,卻聽到李隆基沉聲說道:“環兒,你所說的這些,確實新奇,但也過於…大膽。若是傳出去,恐怕會引起朝野震動。”
李豪心頭一緊,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他放下茶盞,目光堅定地看向李隆基,“父皇……”
李豪頓了頓,組織著語言,繼續說道:“父皇,兒臣所言,皆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如今大唐四麵強敵環伺,若不思變圖強,恐有傾覆之危。兒臣懇請父皇,給兒臣一個機會,讓兒臣為大唐建功立業!” 他語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展現出年輕皇子應有的魄力與擔當。
楊貴妃在李豪慷慨陳詞之時,美眸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傾慕。
她纖纖玉指輕撚著一方絲帕,掩住微微上揚的嘴角,眼波流轉間,似有千言萬語。
李豪偶爾與她目光交匯,感受到她傳遞的曖昧情愫,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書房中的氣氛,在君臣嚴肅的議論之外,又增添了一絲微妙的曖昧。
空氣中,仿佛彌漫著牡丹的芬芳,令人心旌搖曳。
李隆基沉默良久,目光深邃,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他緩緩起身,背負雙手,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深沉的夜色,許久才開口道:“環兒,你的想法,朕需要好好考慮。你先迴去吧,等候朕的旨意。” 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
李豪心中一凜他躬身行禮,恭敬地退出了書房。
夜色如墨,宮牆巍峨,李豪走在空曠的宮道上,心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安。
他不知道李隆基最終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麵臨怎樣的局麵。
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仿佛在訴說著亙古不變的真理。
他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雜念拋開,加快了腳步。
迴到自己的府邸,李豪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腦中不斷迴想著書房中的一幕幕,李隆基的沉思,張九齡的反對,安祿山的冷笑,楊貴妃的柔情……
各種畫麵交織在一起,讓他思緒萬千。
他不知道自己的大膽進言,最終會給大唐帶來怎樣的改變,也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