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多方掣肘,軍事理念推行之困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作者:獨尊蒼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內侍尖細的聲音在李豪耳邊迴蕩:“聖上口諭,盛王殿下軍事理念新穎,然茲事體大,需從長計議。” 李豪的心沉了下去。
從長計議,這四個字如同巨石般壓在他的胸口,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明白,這意味著皇帝還在猶豫,並未被他說服。
握緊拳頭,李豪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煩躁壓下。
他知道自己必須主動出擊,不能坐以待斃。
“備馬!”李豪沉聲吩咐道,“本王要前往哥舒將軍府邸。”
夜幕降臨,長安城內燈火通明,卻照不亮李豪此刻陰沉的麵容。
他騎在馬上,一路疾馳,寒風凜冽,卻吹不散他心頭籠罩的陰霾。
他此行目的,是拜訪一些軍方將領,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打破朝堂上的僵局。
然而,他心中隱隱有一種預感,前路必定充滿荊棘,這條路並不好走。
哥舒翰府邸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李豪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他注意到,一些將領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異樣,甚至還有一絲……
敵意?
他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殿下,您怎麽來了?”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安祿山身著戎裝,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臉上堆滿了笑容,卻讓人感覺不到絲毫真誠。
李豪還未及開口,一股無形壓力便如潮水般湧來,將他緊緊包裹。
安祿山那魁梧身軀如同一座小山般擋在李豪麵前,臉上掛著虛偽笑容,眼神卻如鷹隼般銳利,仿佛要將李豪看穿。
安祿山轉身,那張肥胖臉龐在跳躍的燭火映照下,顯得格外陰森可怖,他那雙細小眼睛裏閃爍著狡黠光芒,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
“諸位!”安祿山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驚雷般在廳堂內炸響,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原本喧鬧的氛圍瞬間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盛王殿下此番深夜造訪,可是帶著一片赤誠之心而來啊!”安祿山嘴角勾起一抹嘲諷弧度,語氣中充滿了戲謔,“他是想向各位推廣他那驚世駭俗新式軍事理念呢!”
安祿山故意將“驚世駭俗”四個字咬得極重,仿佛在嘲笑盛王不自量力,癡人說夢。
“真是用心良苦,一心為國啊!”安祿山繼續說道,語氣愈發誇張,仿佛在唱一出滑稽戲。
話音剛落,廳堂內便響起一陣低沉笑聲,這些笑聲如同鋒利刀子,一下下地刺入李豪心中。
這些將領們臉上或掛著嘲弄,或帶著不屑,或流露出鄙夷,各種複雜情緒交織在一起,匯聚成一股無形壓力,讓李豪感到窒息。
他能感受到這些笑聲背後隱藏著深深敵意和排斥,仿佛自己是一個格格不入異類,一個不被他們所接受外人。
李豪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腦門,臉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他緊緊握住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帶來一陣陣刺痛,卻不及他心中痛苦萬分之一。
這些將領都是大唐軍中棟梁,都是他原本希望爭取對象,可此刻,他們卻站在了自己對立麵,成為了阻礙他前進絆腳石。
李豪心中湧起一股強烈不甘和憤怒,他想要反駁,想要怒吼,想要將這些人的虛偽麵具一一撕碎。
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必須忍耐,必須等待時機,才能一擊製勝。
李豪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聽出來了,安祿山這是在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在其他將領麵前詆毀他。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正要開口解釋,卻聽到安祿山繼續說道:“盛王殿下,您這套理論,怕是不適合我大唐的軍隊啊!我大唐的將士,都是以一當十的勇士,何須那些花裏胡哨的玩意兒?”
李豪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將領,他們的臉上,有嘲諷,有不屑,也有冷漠。
他知道,自己被安祿山抹黑了,而這些將領,顯然已經相信了安祿山的話。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安將軍,”李豪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你似乎對本王的理念有所誤解……”
“哦?是嗎?” 安祿山打斷了李豪的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殿下不妨說說,你的理念究竟是什麽?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界。” 他說著,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眼神裏卻充滿了挑釁。
李豪正要開口,一個渾厚的聲音突然響起:“安將軍,殿下遠赴邊疆,苦心鑽研軍事,自有其獨到之處,何不讓他把話說完?”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哥舒翰大步走上前,站在了李豪身旁。
他虎目掃過眾人,沉聲道:“盛王殿下既有此心,我等身為臣子,理應洗耳恭聽,豈可隨意打斷?”
哥舒翰的突然出現,讓在場的氣氛為之一變。
一些原本對盛王抱有敵意的將領,此刻也收斂了幾分,目光中多了幾分探究。
李豪感激地看了哥舒翰一眼,心中稍安。
“哥舒翰將軍所言極是。”李豪定了定神,朗聲道,“本王此次前來,並非要強推新法,而是想與諸位將軍共同探討,如何才能提升我大唐軍隊的戰力!”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愈發堅定:“本王深知,我大唐將士勇猛無敵,但如今的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腔中那顆原本躁動不安的心髒,在哥舒翰的仗義執言下,奇跡般地平複下來,仿佛幹涸已久的土地,終於迎來了一場甘霖。
他目光如炬,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那些原本充滿敵意和嘲諷的眼神,此刻或多或少都發生了微妙變化。
李豪知道,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一個能夠徹底扭轉局勢,讓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們,真正理解並接受他理念的機會。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再像之前那般緊繃,反而帶著一種從容不迫的自信,一種曆經磨難後的沉穩,開始了他的陳述。
“諸位將軍,我知道你們久經沙場,戰功赫赫,都是我大唐的頂梁柱。”
李豪語氣誠懇,沒有絲毫的輕視或貶低,他知道,想要說服這些驕傲的將領,首先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
“但是,時代在變,戰爭的形式也在變。”
李豪的聲音陡然一沉,仿佛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我們不能總是抱著老一套的戰法,固步自封,那樣隻會讓我們在未來的戰場上,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
李豪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仿佛兩把出鞘的利劍,直指人心。
他開始詳細闡述自己的軍事理念,從戰略層麵的全局謀劃,到戰術層麵的靈活運用,每一個細節,他都力求講得清晰透徹。
李豪的聲音時而高亢激昂,如同戰鼓擂動,催人奮進;時而低沉舒緩,如同智者低語,引人深思。
他不僅僅是在講述理論,更是在分享一種全新的視角,一種超越時代的軍事思維。
談到武器裝備,李豪更是如數家珍,他詳細描述了未來火器的發展趨勢,並結合大唐現有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改進現有兵器的具體方案。
他從旁邊武器架上親手拿起一支長槍,拆解開來,詳細講解每一個部件的作用,以及如何改進才能提升其威力。
在講述後勤補給的重要性時,李豪的語氣變得格外嚴肅。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李豪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我們必須建立一套高效的後勤保障體係,確保每一位將士都能吃飽穿暖,有充足的武器彈藥可用!”
他詳細闡述了現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並結合大唐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建立軍需倉庫、優化運輸路線等一係列建議。
這些建議,都是李豪根據他在現代所學,結合大唐的實際情況,深思熟慮後得出的。
最後,李豪談到了士兵訓練的重要性。
“我大唐的將士,勇猛無敵,這是我們的優勢。”
李豪先是肯定了將士們的勇武,然後話鋒一轉,“但是,光有勇武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加科學、更加係統的訓練方法!”
他詳細介紹了現代軍隊的訓練模式,包括體能訓練、戰術訓練、協同作戰訓練等等。
李豪甚至當場演示了一些簡單的戰術動作,他動作敏捷,身手矯健,完全不像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子,反而更像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兵。
這些戰術動作,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軍事哲理,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也看得眼花繚亂,嘖嘖稱奇。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新奇的訓練方法,心中既感到震驚,又感到好奇。
隨著李豪的講述,大廳內的氣氛逐漸發生了變化。
那些原本對盛王抱有敵意的將領,此刻也收斂了傲氣,開始認真聆聽起來。
他們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顯然,盛王的話,已經觸動了他們。
他並非隻是空談理論,而是以實際案例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新式軍事理念的優勢。
他甚至當場演示了一些簡單的戰術動作,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也看得眼花繚亂,嘖嘖稱奇。
哥舒翰聽得格外認真,時不時點頭讚許。
其他將領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嘲諷和不屑,變成了好奇和思考。
然而,就在李豪的軍事理念逐漸被軍方接受的時候,朝堂上的風向卻發生了轉變。
張九齡等保守派大臣,對盛王的舉動極為不滿,他們認為盛王的軍事理念過於激進,會破壞大唐的穩定。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一場針對盛王的無形風暴正在醞釀。
那些平日裏道貌岸然的文臣們,此刻卻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鬣狗,紛紛撕下偽善麵具,露出了猙獰獠牙。
他們接連不斷地上奏,奏折如雪片般飛向龍案,每一份都飽含著對盛王的惡意中傷與無端指責。
“陛下!盛王此人,仗著些許功勞,便目無王法,私自傳播兵法,其心可誅啊!”
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聲淚俱下,仿佛盛王是什麽十惡不赦的罪人。
“是啊,陛下!軍中將士,本應隻知忠君報國,如今卻被盛王那些歪理邪說蠱惑,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另一位大臣緊隨其後,義憤填膺地附和道,眼中閃爍著陰冷的光芒。
他們口口聲聲說著為國為民,實則卻是為了維護自己搖搖欲墜的權勢地位。
盛王的軍事理念,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狠狠地刺痛了他們那顆早已腐朽不堪的心。
那些陳舊迂腐的兵法,在李豪新穎獨到見解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不堪一擊。
這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
他們害怕,害怕盛王會取代他們,成為軍中新的領袖;
他們更害怕,害怕自己苦心經營多年權勢,會因此毀於一旦。
於是,他們開始瘋狂地反撲,試圖將盛王扼殺在搖籃之中。
“陛下,臣聽聞,盛王近日頻繁與軍中將領接觸,恐有不臣之心!”
一位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官員,突然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將整個朝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帝身上。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陰沉,看不出喜怒。
他緩緩地拿起一份奏折,仔細地翻閱著,每一個字都仿佛一把重錘,狠狠地敲擊著他的心房。
“環兒……你究竟想做什麽?”
皇帝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他並非昏庸無能之輩,自然明白這些大臣們心中所想。
他實在不願相信,環兒會做出背叛自己事情。
可是,這些奏折上所言,又讓他不得不懷疑。
一時間,皇帝陷入了兩難境地,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更不知道該相信誰。
而這場針對盛王的陰謀,才剛剛開始……
李隆基原本對李環的軍事改革持觀望態度,但在保守派大臣的不斷施壓下,也開始對李環產生懷疑。
李豪感覺到了來自朝堂的壓力,他明白,自己必須盡快找到一個突破口,否則他的軍事改革將胎死腹中。
他走出府邸,抬頭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暗道:“看來,我需要找裴耀卿談談了……”
李豪找到裴耀卿時,他正在府中花園賞月,一壺清酒,一盤糕點,頗有幾分閑情逸致。
見盛王深夜到訪,裴耀卿
“殿下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裴耀卿一邊斟酒,一邊問道。
李豪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的來意,並請裴耀卿在皇帝麵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裴耀卿聽完,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殿下,此事並非易事。聖上如今對你的軍事理念頗有疑慮,老夫也難以左右聖意。”
李豪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他誠懇地說道:“裴大人,我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還望大人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裴耀卿眼眸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像湖麵被微風拂過的漣漪,轉瞬即逝。
他凝視著盛王,這位年輕的皇子,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層層迷霧,直抵人心最深處。
那眼神中,燃燒著熊熊火焰,那是對權力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更是對自身命運的不屈抗爭。
這眼神,讓裴耀卿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曾這般意氣風發,也曾這般無所畏懼。
然而,歲月磨礪,官場沉浮,早已將他棱角磨平,變得圓滑世故。
他深知,這條路,荊棘叢生,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可是,眼前這位皇子,卻像一柄出鞘利劍,鋒芒畢露,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野心。
這讓裴耀卿既欣賞又擔憂,他仿佛看到年輕的自己,又仿佛看到一顆即將升起,卻又隨時可能隕落的星辰。
“殿下之心,老夫已然明了,”裴耀卿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經過千錘百煉,沉甸甸地落在李豪心頭,“隻是這條路,注定充滿艱辛,殿下可曾想過,若是失敗,將會麵臨何等境地?”
李豪毫不猶豫,眼神堅定如鐵:“本王,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此番若不能搏一個錦繡前程,又有何顏麵苟活於世?”
話音未落,李豪周身散發出令人心驚的氣勢,那是一種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決絕。
裴耀卿心中一震,他從盛王身上,看到一種久違的東西,那是對命運的抗爭,對未來的渴望,那是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奮力一搏的勇氣。
這勇氣,像一團火焰,點燃了裴耀卿心中早已熄滅的熱血。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這股勇氣吸入肺腑,融入骨血。
“好!”裴耀卿猛地一拍桌案,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他眼中精光爆射,仿佛換了一個人,“既然殿下有如此決心,老夫便舍了這條老命,陪殿下賭上一把!”
“老夫定當竭盡所能,助殿下一臂之力!”裴耀卿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砸在李豪心頭。
李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他深深地向裴耀卿鞠了一躬,眼中滿是感激:“先生大義,本王銘記於心!”
次日早朝,裴耀卿在皇帝麵前巧妙地提及了盛王的軍事理念,並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既肯定了盛王的創新精神,又委婉地表達了對某些方麵風險的擔憂。
李隆基聽後,臉色陰晴不定,似乎有所動搖。
李豪懸著的心,稍稍放了下來,但他也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喘息之機。
迴到府中,李豪在書房裏來迴踱步,心中充滿了矛盾。
他思考著是否要改變策略,以更溫和的方式推行自己的理念。
但這樣一來,勢必會失去理念的核心價值,削弱改革的效果。
他緊鎖眉頭,內心掙紮不已。
窗外,夜色漸深,更夫的梆子聲一下下地敲擊著他的心房。
“殿下,”侍衛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杜佑大人求見。”
李豪猛地抬起頭,他快步走到門口,沉聲道:“讓他進來。”
李豪看著侍衛通報後,眉頭微微一皺,隨即恢複鎮定。
杜佑的到來,或許能為他帶來新的轉機。
他迅速整理了思緒,迎出了書房。
杜佑步入書房,眼中帶著幾分審視的意味。
這位博古通今的史官,一向以嚴謹著稱,對盛王的新式軍事理念始終持懷疑態度。
但今日,他卻主動前來,讓李豪心中生出幾分好奇。
“杜大人深夜來訪,有何要事?”李豪拱手問道,語氣平和,但眼中閃爍著一絲敏銳。
杜佑抿了一口茶,緩緩開口:“殿下,老夫今日前來,是想聽聽你對現代軍事理念的說明。你曾提到過的那些新式武器和技術,究竟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李豪心中一喜,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胸中所有激蕩情緒都化作眼前這一封沉甸甸信紙。
他雙手微微顫抖,將那封早已備好、凝聚著他無數心血信件遞向杜佑。
這封信,承載著他對於大唐未來命運期許,也寄托了他對這位老者信任與期望。
信紙上,每一個字都仿佛跳動著火焰,那是李豪對現代軍事理念深刻理解與熱切渴望。
他細致入微地描繪了現代戰爭中戰略戰術精妙運用,如同在杜佑麵前展開一幅波瀾壯闊戰爭畫卷。
那些聞所未聞武器裝備,在李豪筆下仿佛擁有了生命,閃耀著冰冷而致命光芒。
後勤保障,這個被無數人忽視環節,在李豪眼中卻是決定戰爭勝負關鍵。
他用一個個鮮活例子,向杜佑闡述著後勤重要性,每一個細節都力求讓這位飽經風霜老者能夠理解並認同。更重要,李豪將這些超前理念與大唐實際情況緊密結合。
他並非簡單地照搬,而是在深入研究了大唐軍事現狀後,提出了針對性改革方案。
每一個建議,都經過他反複推敲,力求在現有條件下實現最大效能。
李豪目光灼灼,他渴望從杜佑眼中看到認同,看到希望,更渴望與這位老人一起,為大唐開創一個嶄新未來。
這封信,不僅僅是一份軍事改革方案,更是李豪內心深處對國家、對民族深沉熱愛體現。
他將自己所有智慧與熱情都傾注其中,隻為大唐能夠更加強大能夠屹立於世界之巔。
杜佑接過信件,仔細閱讀起來。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顯然被信中的內容所觸動。
李豪耐心等待,心中祈盼著杜佑的認同。
良久,杜佑放下信件,抬起頭來,老夫願意將此信呈給聖上,看能否讓聖上重新考慮。
”李豪心中大喜,連忙拱手道謝:“多謝杜大人成全,我大唐的未來,定會因此而更加輝煌!”
送走杜佑後,李豪立刻寫了一封信,將同樣的內容詳細地闡述給哥舒翰。
他將信封好,親自交給信使,吩咐道:“火速送往哥舒翰將軍府邸,務必確保將軍親自收到。”
幾日後,哥舒翰的迴信終於到來。
信中,哥舒翰對盛王的軍事理念大為讚賞,甚至邀請他到軍中,給年輕將領們講學,進一步推廣這些新式理念。
李豪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決定親自前往軍中。
他整裝待發,帶著幾名親信,踏上了前往軍營的路途。
然而,就在他行至半途時,空氣中突然彌漫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前方的道路上,一群黑衣人突然現身,手持利刃,顯然是有備而來。
李豪心中一凜,迅速讓親信們布陣防禦。
他緊握長劍,眼神堅定,心中卻在飛速思考應對之策。
“殿下,小心!”一名親信高聲提醒,隨即一刀迎向麵前的黑衣人。
戰鬥中,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腔內仿佛燃燒著一團烈火。
這股熱流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賦予他無窮力量。
他眼神一凜,眼角餘光瞥見一名敵人正揮舞著長刀,挾裹著勁風,朝自己襲來。
那刀鋒閃爍著寒光,仿佛死神的鐮刀,要收割他們的生命。
李豪心中警鈴大作,身體卻比思緒更快做出反應。
他微微側身,以毫厘之差避開那致命一擊,同時手中長劍如同靈蛇出洞,閃電般刺出。
這一劍,凝聚了他所有力量和意誌,劍尖劃破空氣,發出尖銳唿嘯。
那名敵人隻覺眼前一花,一道寒光閃過,胸口便傳來一陣劇痛。
他低頭一看,隻見一柄長劍已深深刺入自己胸膛,鮮血如泉湧般噴出。
敵人眼中滿是驚恐和不甘,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麽,卻隻能發出一陣“嗬嗬”聲響。
李豪麵無表情,手腕一抖,長劍從敵人胸口拔出,帶起一串血花。
他沒有絲毫憐憫,因為他知道,在這殘酷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豪迅速轉身,長劍再次揮舞,將另一名試圖偷襲敵人斬於劍下。
他身形矯健,動作迅捷,在敵人中穿梭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每一次揮劍,都伴隨著一聲慘叫和一具屍體倒下。
戰鬥愈發激烈,李豪身上也逐漸添了幾道傷痕,但他卻越戰越勇,眼中閃爍著瘋狂戰意。
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縮,不能倒下,因為他身後,還有更多人需要他保護。
李豪怒吼一聲,聲震四野,手中長劍化作一道銀色閃電,將一名敵人攔腰斬斷。
鮮血飛濺,染紅了他衣袍,也染紅了他腳下土地。
李豪站在屍山血海中,宛如一尊殺神,讓人不寒而栗。
他心中暗道:“是誰要對我下手?無論如何,今夜,我必須闖過這一關!”
從長計議,這四個字如同巨石般壓在他的胸口,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明白,這意味著皇帝還在猶豫,並未被他說服。
握緊拳頭,李豪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煩躁壓下。
他知道自己必須主動出擊,不能坐以待斃。
“備馬!”李豪沉聲吩咐道,“本王要前往哥舒將軍府邸。”
夜幕降臨,長安城內燈火通明,卻照不亮李豪此刻陰沉的麵容。
他騎在馬上,一路疾馳,寒風凜冽,卻吹不散他心頭籠罩的陰霾。
他此行目的,是拜訪一些軍方將領,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打破朝堂上的僵局。
然而,他心中隱隱有一種預感,前路必定充滿荊棘,這條路並不好走。
哥舒翰府邸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李豪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他注意到,一些將領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異樣,甚至還有一絲……
敵意?
他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殿下,您怎麽來了?”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安祿山身著戎裝,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臉上堆滿了笑容,卻讓人感覺不到絲毫真誠。
李豪還未及開口,一股無形壓力便如潮水般湧來,將他緊緊包裹。
安祿山那魁梧身軀如同一座小山般擋在李豪麵前,臉上掛著虛偽笑容,眼神卻如鷹隼般銳利,仿佛要將李豪看穿。
安祿山轉身,那張肥胖臉龐在跳躍的燭火映照下,顯得格外陰森可怖,他那雙細小眼睛裏閃爍著狡黠光芒,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
“諸位!”安祿山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驚雷般在廳堂內炸響,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原本喧鬧的氛圍瞬間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盛王殿下此番深夜造訪,可是帶著一片赤誠之心而來啊!”安祿山嘴角勾起一抹嘲諷弧度,語氣中充滿了戲謔,“他是想向各位推廣他那驚世駭俗新式軍事理念呢!”
安祿山故意將“驚世駭俗”四個字咬得極重,仿佛在嘲笑盛王不自量力,癡人說夢。
“真是用心良苦,一心為國啊!”安祿山繼續說道,語氣愈發誇張,仿佛在唱一出滑稽戲。
話音剛落,廳堂內便響起一陣低沉笑聲,這些笑聲如同鋒利刀子,一下下地刺入李豪心中。
這些將領們臉上或掛著嘲弄,或帶著不屑,或流露出鄙夷,各種複雜情緒交織在一起,匯聚成一股無形壓力,讓李豪感到窒息。
他能感受到這些笑聲背後隱藏著深深敵意和排斥,仿佛自己是一個格格不入異類,一個不被他們所接受外人。
李豪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腦門,臉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他緊緊握住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帶來一陣陣刺痛,卻不及他心中痛苦萬分之一。
這些將領都是大唐軍中棟梁,都是他原本希望爭取對象,可此刻,他們卻站在了自己對立麵,成為了阻礙他前進絆腳石。
李豪心中湧起一股強烈不甘和憤怒,他想要反駁,想要怒吼,想要將這些人的虛偽麵具一一撕碎。
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必須忍耐,必須等待時機,才能一擊製勝。
李豪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聽出來了,安祿山這是在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在其他將領麵前詆毀他。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正要開口解釋,卻聽到安祿山繼續說道:“盛王殿下,您這套理論,怕是不適合我大唐的軍隊啊!我大唐的將士,都是以一當十的勇士,何須那些花裏胡哨的玩意兒?”
李豪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將領,他們的臉上,有嘲諷,有不屑,也有冷漠。
他知道,自己被安祿山抹黑了,而這些將領,顯然已經相信了安祿山的話。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安將軍,”李豪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你似乎對本王的理念有所誤解……”
“哦?是嗎?” 安祿山打斷了李豪的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殿下不妨說說,你的理念究竟是什麽?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界。” 他說著,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眼神裏卻充滿了挑釁。
李豪正要開口,一個渾厚的聲音突然響起:“安將軍,殿下遠赴邊疆,苦心鑽研軍事,自有其獨到之處,何不讓他把話說完?”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哥舒翰大步走上前,站在了李豪身旁。
他虎目掃過眾人,沉聲道:“盛王殿下既有此心,我等身為臣子,理應洗耳恭聽,豈可隨意打斷?”
哥舒翰的突然出現,讓在場的氣氛為之一變。
一些原本對盛王抱有敵意的將領,此刻也收斂了幾分,目光中多了幾分探究。
李豪感激地看了哥舒翰一眼,心中稍安。
“哥舒翰將軍所言極是。”李豪定了定神,朗聲道,“本王此次前來,並非要強推新法,而是想與諸位將軍共同探討,如何才能提升我大唐軍隊的戰力!”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愈發堅定:“本王深知,我大唐將士勇猛無敵,但如今的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腔中那顆原本躁動不安的心髒,在哥舒翰的仗義執言下,奇跡般地平複下來,仿佛幹涸已久的土地,終於迎來了一場甘霖。
他目光如炬,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那些原本充滿敵意和嘲諷的眼神,此刻或多或少都發生了微妙變化。
李豪知道,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一個能夠徹底扭轉局勢,讓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們,真正理解並接受他理念的機會。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再像之前那般緊繃,反而帶著一種從容不迫的自信,一種曆經磨難後的沉穩,開始了他的陳述。
“諸位將軍,我知道你們久經沙場,戰功赫赫,都是我大唐的頂梁柱。”
李豪語氣誠懇,沒有絲毫的輕視或貶低,他知道,想要說服這些驕傲的將領,首先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
“但是,時代在變,戰爭的形式也在變。”
李豪的聲音陡然一沉,仿佛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我們不能總是抱著老一套的戰法,固步自封,那樣隻會讓我們在未來的戰場上,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
李豪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仿佛兩把出鞘的利劍,直指人心。
他開始詳細闡述自己的軍事理念,從戰略層麵的全局謀劃,到戰術層麵的靈活運用,每一個細節,他都力求講得清晰透徹。
李豪的聲音時而高亢激昂,如同戰鼓擂動,催人奮進;時而低沉舒緩,如同智者低語,引人深思。
他不僅僅是在講述理論,更是在分享一種全新的視角,一種超越時代的軍事思維。
談到武器裝備,李豪更是如數家珍,他詳細描述了未來火器的發展趨勢,並結合大唐現有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改進現有兵器的具體方案。
他從旁邊武器架上親手拿起一支長槍,拆解開來,詳細講解每一個部件的作用,以及如何改進才能提升其威力。
在講述後勤補給的重要性時,李豪的語氣變得格外嚴肅。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李豪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我們必須建立一套高效的後勤保障體係,確保每一位將士都能吃飽穿暖,有充足的武器彈藥可用!”
他詳細闡述了現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並結合大唐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建立軍需倉庫、優化運輸路線等一係列建議。
這些建議,都是李豪根據他在現代所學,結合大唐的實際情況,深思熟慮後得出的。
最後,李豪談到了士兵訓練的重要性。
“我大唐的將士,勇猛無敵,這是我們的優勢。”
李豪先是肯定了將士們的勇武,然後話鋒一轉,“但是,光有勇武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加科學、更加係統的訓練方法!”
他詳細介紹了現代軍隊的訓練模式,包括體能訓練、戰術訓練、協同作戰訓練等等。
李豪甚至當場演示了一些簡單的戰術動作,他動作敏捷,身手矯健,完全不像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子,反而更像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兵。
這些戰術動作,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軍事哲理,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也看得眼花繚亂,嘖嘖稱奇。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新奇的訓練方法,心中既感到震驚,又感到好奇。
隨著李豪的講述,大廳內的氣氛逐漸發生了變化。
那些原本對盛王抱有敵意的將領,此刻也收斂了傲氣,開始認真聆聽起來。
他們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顯然,盛王的話,已經觸動了他們。
他並非隻是空談理論,而是以實際案例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新式軍事理念的優勢。
他甚至當場演示了一些簡單的戰術動作,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也看得眼花繚亂,嘖嘖稱奇。
哥舒翰聽得格外認真,時不時點頭讚許。
其他將領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嘲諷和不屑,變成了好奇和思考。
然而,就在李豪的軍事理念逐漸被軍方接受的時候,朝堂上的風向卻發生了轉變。
張九齡等保守派大臣,對盛王的舉動極為不滿,他們認為盛王的軍事理念過於激進,會破壞大唐的穩定。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一場針對盛王的無形風暴正在醞釀。
那些平日裏道貌岸然的文臣們,此刻卻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鬣狗,紛紛撕下偽善麵具,露出了猙獰獠牙。
他們接連不斷地上奏,奏折如雪片般飛向龍案,每一份都飽含著對盛王的惡意中傷與無端指責。
“陛下!盛王此人,仗著些許功勞,便目無王法,私自傳播兵法,其心可誅啊!”
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聲淚俱下,仿佛盛王是什麽十惡不赦的罪人。
“是啊,陛下!軍中將士,本應隻知忠君報國,如今卻被盛王那些歪理邪說蠱惑,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另一位大臣緊隨其後,義憤填膺地附和道,眼中閃爍著陰冷的光芒。
他們口口聲聲說著為國為民,實則卻是為了維護自己搖搖欲墜的權勢地位。
盛王的軍事理念,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狠狠地刺痛了他們那顆早已腐朽不堪的心。
那些陳舊迂腐的兵法,在李豪新穎獨到見解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不堪一擊。
這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
他們害怕,害怕盛王會取代他們,成為軍中新的領袖;
他們更害怕,害怕自己苦心經營多年權勢,會因此毀於一旦。
於是,他們開始瘋狂地反撲,試圖將盛王扼殺在搖籃之中。
“陛下,臣聽聞,盛王近日頻繁與軍中將領接觸,恐有不臣之心!”
一位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官員,突然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將整個朝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帝身上。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陰沉,看不出喜怒。
他緩緩地拿起一份奏折,仔細地翻閱著,每一個字都仿佛一把重錘,狠狠地敲擊著他的心房。
“環兒……你究竟想做什麽?”
皇帝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他並非昏庸無能之輩,自然明白這些大臣們心中所想。
他實在不願相信,環兒會做出背叛自己事情。
可是,這些奏折上所言,又讓他不得不懷疑。
一時間,皇帝陷入了兩難境地,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更不知道該相信誰。
而這場針對盛王的陰謀,才剛剛開始……
李隆基原本對李環的軍事改革持觀望態度,但在保守派大臣的不斷施壓下,也開始對李環產生懷疑。
李豪感覺到了來自朝堂的壓力,他明白,自己必須盡快找到一個突破口,否則他的軍事改革將胎死腹中。
他走出府邸,抬頭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暗道:“看來,我需要找裴耀卿談談了……”
李豪找到裴耀卿時,他正在府中花園賞月,一壺清酒,一盤糕點,頗有幾分閑情逸致。
見盛王深夜到訪,裴耀卿
“殿下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裴耀卿一邊斟酒,一邊問道。
李豪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的來意,並請裴耀卿在皇帝麵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裴耀卿聽完,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殿下,此事並非易事。聖上如今對你的軍事理念頗有疑慮,老夫也難以左右聖意。”
李豪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他誠懇地說道:“裴大人,我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還望大人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裴耀卿眼眸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像湖麵被微風拂過的漣漪,轉瞬即逝。
他凝視著盛王,這位年輕的皇子,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層層迷霧,直抵人心最深處。
那眼神中,燃燒著熊熊火焰,那是對權力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更是對自身命運的不屈抗爭。
這眼神,讓裴耀卿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曾這般意氣風發,也曾這般無所畏懼。
然而,歲月磨礪,官場沉浮,早已將他棱角磨平,變得圓滑世故。
他深知,這條路,荊棘叢生,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可是,眼前這位皇子,卻像一柄出鞘利劍,鋒芒畢露,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野心。
這讓裴耀卿既欣賞又擔憂,他仿佛看到年輕的自己,又仿佛看到一顆即將升起,卻又隨時可能隕落的星辰。
“殿下之心,老夫已然明了,”裴耀卿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經過千錘百煉,沉甸甸地落在李豪心頭,“隻是這條路,注定充滿艱辛,殿下可曾想過,若是失敗,將會麵臨何等境地?”
李豪毫不猶豫,眼神堅定如鐵:“本王,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此番若不能搏一個錦繡前程,又有何顏麵苟活於世?”
話音未落,李豪周身散發出令人心驚的氣勢,那是一種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決絕。
裴耀卿心中一震,他從盛王身上,看到一種久違的東西,那是對命運的抗爭,對未來的渴望,那是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奮力一搏的勇氣。
這勇氣,像一團火焰,點燃了裴耀卿心中早已熄滅的熱血。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這股勇氣吸入肺腑,融入骨血。
“好!”裴耀卿猛地一拍桌案,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他眼中精光爆射,仿佛換了一個人,“既然殿下有如此決心,老夫便舍了這條老命,陪殿下賭上一把!”
“老夫定當竭盡所能,助殿下一臂之力!”裴耀卿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砸在李豪心頭。
李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他深深地向裴耀卿鞠了一躬,眼中滿是感激:“先生大義,本王銘記於心!”
次日早朝,裴耀卿在皇帝麵前巧妙地提及了盛王的軍事理念,並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既肯定了盛王的創新精神,又委婉地表達了對某些方麵風險的擔憂。
李隆基聽後,臉色陰晴不定,似乎有所動搖。
李豪懸著的心,稍稍放了下來,但他也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喘息之機。
迴到府中,李豪在書房裏來迴踱步,心中充滿了矛盾。
他思考著是否要改變策略,以更溫和的方式推行自己的理念。
但這樣一來,勢必會失去理念的核心價值,削弱改革的效果。
他緊鎖眉頭,內心掙紮不已。
窗外,夜色漸深,更夫的梆子聲一下下地敲擊著他的心房。
“殿下,”侍衛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杜佑大人求見。”
李豪猛地抬起頭,他快步走到門口,沉聲道:“讓他進來。”
李豪看著侍衛通報後,眉頭微微一皺,隨即恢複鎮定。
杜佑的到來,或許能為他帶來新的轉機。
他迅速整理了思緒,迎出了書房。
杜佑步入書房,眼中帶著幾分審視的意味。
這位博古通今的史官,一向以嚴謹著稱,對盛王的新式軍事理念始終持懷疑態度。
但今日,他卻主動前來,讓李豪心中生出幾分好奇。
“杜大人深夜來訪,有何要事?”李豪拱手問道,語氣平和,但眼中閃爍著一絲敏銳。
杜佑抿了一口茶,緩緩開口:“殿下,老夫今日前來,是想聽聽你對現代軍事理念的說明。你曾提到過的那些新式武器和技術,究竟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李豪心中一喜,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胸中所有激蕩情緒都化作眼前這一封沉甸甸信紙。
他雙手微微顫抖,將那封早已備好、凝聚著他無數心血信件遞向杜佑。
這封信,承載著他對於大唐未來命運期許,也寄托了他對這位老者信任與期望。
信紙上,每一個字都仿佛跳動著火焰,那是李豪對現代軍事理念深刻理解與熱切渴望。
他細致入微地描繪了現代戰爭中戰略戰術精妙運用,如同在杜佑麵前展開一幅波瀾壯闊戰爭畫卷。
那些聞所未聞武器裝備,在李豪筆下仿佛擁有了生命,閃耀著冰冷而致命光芒。
後勤保障,這個被無數人忽視環節,在李豪眼中卻是決定戰爭勝負關鍵。
他用一個個鮮活例子,向杜佑闡述著後勤重要性,每一個細節都力求讓這位飽經風霜老者能夠理解並認同。更重要,李豪將這些超前理念與大唐實際情況緊密結合。
他並非簡單地照搬,而是在深入研究了大唐軍事現狀後,提出了針對性改革方案。
每一個建議,都經過他反複推敲,力求在現有條件下實現最大效能。
李豪目光灼灼,他渴望從杜佑眼中看到認同,看到希望,更渴望與這位老人一起,為大唐開創一個嶄新未來。
這封信,不僅僅是一份軍事改革方案,更是李豪內心深處對國家、對民族深沉熱愛體現。
他將自己所有智慧與熱情都傾注其中,隻為大唐能夠更加強大能夠屹立於世界之巔。
杜佑接過信件,仔細閱讀起來。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顯然被信中的內容所觸動。
李豪耐心等待,心中祈盼著杜佑的認同。
良久,杜佑放下信件,抬起頭來,老夫願意將此信呈給聖上,看能否讓聖上重新考慮。
”李豪心中大喜,連忙拱手道謝:“多謝杜大人成全,我大唐的未來,定會因此而更加輝煌!”
送走杜佑後,李豪立刻寫了一封信,將同樣的內容詳細地闡述給哥舒翰。
他將信封好,親自交給信使,吩咐道:“火速送往哥舒翰將軍府邸,務必確保將軍親自收到。”
幾日後,哥舒翰的迴信終於到來。
信中,哥舒翰對盛王的軍事理念大為讚賞,甚至邀請他到軍中,給年輕將領們講學,進一步推廣這些新式理念。
李豪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決定親自前往軍中。
他整裝待發,帶著幾名親信,踏上了前往軍營的路途。
然而,就在他行至半途時,空氣中突然彌漫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前方的道路上,一群黑衣人突然現身,手持利刃,顯然是有備而來。
李豪心中一凜,迅速讓親信們布陣防禦。
他緊握長劍,眼神堅定,心中卻在飛速思考應對之策。
“殿下,小心!”一名親信高聲提醒,隨即一刀迎向麵前的黑衣人。
戰鬥中,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腔內仿佛燃燒著一團烈火。
這股熱流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賦予他無窮力量。
他眼神一凜,眼角餘光瞥見一名敵人正揮舞著長刀,挾裹著勁風,朝自己襲來。
那刀鋒閃爍著寒光,仿佛死神的鐮刀,要收割他們的生命。
李豪心中警鈴大作,身體卻比思緒更快做出反應。
他微微側身,以毫厘之差避開那致命一擊,同時手中長劍如同靈蛇出洞,閃電般刺出。
這一劍,凝聚了他所有力量和意誌,劍尖劃破空氣,發出尖銳唿嘯。
那名敵人隻覺眼前一花,一道寒光閃過,胸口便傳來一陣劇痛。
他低頭一看,隻見一柄長劍已深深刺入自己胸膛,鮮血如泉湧般噴出。
敵人眼中滿是驚恐和不甘,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麽,卻隻能發出一陣“嗬嗬”聲響。
李豪麵無表情,手腕一抖,長劍從敵人胸口拔出,帶起一串血花。
他沒有絲毫憐憫,因為他知道,在這殘酷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豪迅速轉身,長劍再次揮舞,將另一名試圖偷襲敵人斬於劍下。
他身形矯健,動作迅捷,在敵人中穿梭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每一次揮劍,都伴隨著一聲慘叫和一具屍體倒下。
戰鬥愈發激烈,李豪身上也逐漸添了幾道傷痕,但他卻越戰越勇,眼中閃爍著瘋狂戰意。
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縮,不能倒下,因為他身後,還有更多人需要他保護。
李豪怒吼一聲,聲震四野,手中長劍化作一道銀色閃電,將一名敵人攔腰斬斷。
鮮血飛濺,染紅了他衣袍,也染紅了他腳下土地。
李豪站在屍山血海中,宛如一尊殺神,讓人不寒而栗。
他心中暗道:“是誰要對我下手?無論如何,今夜,我必須闖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