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再證忠心,皇帝信重前路寬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作者:獨尊蒼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豪捏著那封密信,密信上簡短的幾行字透露著長安局勢的複雜,仿佛帶著西域的燥熱一同傳到了長安,讓他心中一陣煩悶。
皇帝的召令來得突然,他隻能放下西域的軍務,匆匆趕迴。
他有一種預感,這長安之行,不會平靜。
踏入長安城的那一刻,李豪便感受到了一種微妙的變化。
百姓夾道歡迎,他看到百姓的眼中不再是當初的懷疑和觀望,而是充滿了敬佩和崇拜。
他騎在馬上,身姿挺拔,波斯地毯柔軟的觸感從馬背上傳來,璀璨的寶石折射出的光芒有些刺眼,幾匹汗血寶馬的馬蹄聲和人群的歡唿聲交織在一起,他接受著百姓的歡唿,心中卻一片清明。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
楊國忠站在皇帝身邊,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李豪看到他眼神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
魚朝恩尖細的嗓音在大殿中迴蕩,那聲音像尖銳的針一樣刺著李豪的耳朵,控訴著他在西域的種種“罪行”,說他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
李豪聽著這些荒謬的指控,心中冷笑,他早料到楊國忠不會善罷甘休,定會想方設法地陷害他。
“父皇,兒臣冤枉!”李豪朗聲說道,隨即拿出各國首領親筆簽名的效忠信,以及那些珍貴的禮物。
他能感受到信紙的厚實和字跡的凹凸,那些璀璨的寶石和精美的波斯地毯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這些都是西域各國的心意,兒臣從未私吞一分一毫!”楊國忠和魚朝恩臉色大變,他們沒想到盛王竟然早有準備。
皇帝接過信件,仔細翻閱,李豪聽到紙張翻動的沙沙聲,皇帝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他看向楊國忠,“楊卿,這……”楊國忠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陛下,”一直沉默不語的李白突然開口,李白一襲白衣,飄然出列,拱手道:“陛下,臣奉旨前往西域,親眼所見盛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西域諸國皆心悅誠服。盛王不僅平定了叛亂,還興修水利,發展商貿,西域如今一片繁榮景象,此乃不世之功啊!”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楊國忠鐵青的臉,繼續說道:“至於搜刮民脂民膏之說,純屬無稽之談!臣親眼見到盛王殿下賞賜分發給將士和百姓,自己卻生活簡樸,何來中飽私囊?”李白言辭懇切,句句屬實,擲地有聲。
皇帝的臉色由陰轉晴,他龍顏大悅,看向盛王的眼神充滿了讚賞。
他猛地一拍龍椅,那聲響如雷鳴般響徹整個大殿,怒斥道:“楊國忠,魚朝恩,你們竟敢誣陷忠良!來人,將他們拖出去,杖責二十!”楊國忠和魚朝恩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跪地求饒,但皇帝早已下定決心,不容更改。
看著兩人被拖出去的狼狽模樣,李豪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快感。
他抬起頭,迎上皇帝讚許的目光。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
一些老臣對盛王日益壯大的勢力感到不安,他們聯名上書,請求皇帝限製盛王的權力。
“盛王功高蓋主,恐有不臣之心啊!”一位老臣顫巍巍地出列,高聲說道。
“西域乃我大唐屏障,豈能交由一人掌控?”另一位老臣附和道。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盛王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他站在那裏,眉頭緊鎖,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挑戰。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走上前,從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圖……
“父皇,”李豪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兒臣有一計,可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李豪緩緩展開手中的羊皮地圖,他能感覺到羊皮的粗糙,上麵密密麻麻地標注著西域的山川河流、城池礦藏,以及他精心規劃的商路和屯田區域。
他指著地圖,侃侃而談,聲音洪亮而自信。
“父皇,西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遍地黃金的寶庫!兒臣已在西域勘探出數座金礦銀礦,儲量驚人。隻需稍加開發,便可源源不斷地為國庫輸送財富。此外,西域盛產良馬、玉石、香料等珍奇異寶,若能開通商路,與大唐互通有無,必將繁榮我大唐經濟!”
李豪頓了頓,繼續說道:“兒臣已在西域建立了完善的灌溉係統,推廣了先進的農耕技術,西域的糧食產量大幅提高,足以自給自足,甚至可以支援內地。兒臣還計劃在西域建立一座軍事學院,培養精銳騎兵,保衛大唐邊疆,抵禦外敵入侵!”
皇帝聽得如癡如醉,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從未想過,西域竟然擁有如此巨大的潛力。
他激動地站起身,走到盛王身邊,仔細端詳著地圖,不時地詢問細節。
李豪對答如流,每一個問題都迴答得精準而到位,展現出他卓越的才華和遠見卓識。
“好!好啊!”皇帝連聲稱讚,“環兒真乃國之棟梁!朕心甚慰!”他當即下令,不僅取消了對盛王的限製,還授予他更大的自主權,讓他全權負責西域事務,甚至可以自行調兵遣將,自行決定西域的政策。
李豪謝恩,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成就感。
他抬起頭,環視四周,那些原本對他充滿敵意的老臣們,此刻都低下了頭,他明白,自己已經徹底贏得了皇帝的信任,他的威望在朝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走出金鑾殿,李豪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長安城特有的煙火氣息,感受著長安城的繁華與喧囂。
他心中卻突然升起一絲不安。
他意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責任也越來越重。
他必須更加謹慎,才能保住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耀。
他在宮廷中來迴踱步,鞋底與地麵摩擦發出輕微的聲響,反複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
他想要請求皇帝給予更多的軍事支持,以便進一步鞏固西域的統治,甚至向更遠的地方擴張。
但是,他又擔心這樣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功高蓋主,反而得不償失。
“殿下……”陳玄禮的聲音突然響起,打破了李豪的沉思。
李豪猛地抬起頭,看著陳玄禮,“陳大人有何事?”
陳玄禮神色凝重,拱手道:“殿下,安西軍傳來消息,吐蕃蠢蠢欲動,恐有不軌之心。”
李豪眉頭一皺,吐蕃?
他心中暗道,看來西域的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
他必須盡快返迴安西,穩定局勢,否則後患無窮。
“多謝陳大人告知,本王知道了。”李豪沉聲道。
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迴到府邸,李豪立刻召集心腹,商議對策。
他知道,要想徹底解決西域問題,必須得到父皇的全力支持。
他決定再次進宮,向父皇坦陳自己的想法。
金鑾殿上,盛王跪在皇帝麵前,語氣誠懇地說道:“父皇,兒臣有一事相求,還望父皇恩準。”
皇帝看著盛王,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環兒有何事,但說無妨。”
李豪深吸一口氣,說道:“父皇,西域局勢複雜,吐蕃虎視眈眈,兒臣懇請陛下給予兒臣更多的軍事支持,以便兒臣能夠徹底平定西域,保我大唐邊疆安寧!”
皇帝沉默了片刻,他知道盛王所言非虛。
西域的穩定關係到大唐的安危,不容有失。
“環兒,你想要多少兵馬?”皇帝問道。
李豪毫不猶豫地迴答:“兒臣需要五萬精兵,以及足夠的糧草和軍械!”
皇帝心中一驚,五萬精兵可不是小數目。
但他看著盛王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父皇答應你!父皇相信你一定能夠不負朕望,平定西域!”
李豪大喜過望,連忙叩謝皇恩。
消息傳出,整個宮廷都為之震動。
五萬精兵,這是何等的信任和支持!
盛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他站在宮廷中央,享受著這一刻的榮耀。
然而,李豪心中卻並沒有絲毫的得意忘形。
他知道,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安祿山在範陽的勢力日益壯大,新的危機即將爆發。
他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鬥誌。
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
“殿下,”一個侍衛匆匆走來,打斷了李豪的思緒,“安西急報……”
皇帝的召令來得突然,他隻能放下西域的軍務,匆匆趕迴。
他有一種預感,這長安之行,不會平靜。
踏入長安城的那一刻,李豪便感受到了一種微妙的變化。
百姓夾道歡迎,他看到百姓的眼中不再是當初的懷疑和觀望,而是充滿了敬佩和崇拜。
他騎在馬上,身姿挺拔,波斯地毯柔軟的觸感從馬背上傳來,璀璨的寶石折射出的光芒有些刺眼,幾匹汗血寶馬的馬蹄聲和人群的歡唿聲交織在一起,他接受著百姓的歡唿,心中卻一片清明。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
楊國忠站在皇帝身邊,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李豪看到他眼神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
魚朝恩尖細的嗓音在大殿中迴蕩,那聲音像尖銳的針一樣刺著李豪的耳朵,控訴著他在西域的種種“罪行”,說他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
李豪聽著這些荒謬的指控,心中冷笑,他早料到楊國忠不會善罷甘休,定會想方設法地陷害他。
“父皇,兒臣冤枉!”李豪朗聲說道,隨即拿出各國首領親筆簽名的效忠信,以及那些珍貴的禮物。
他能感受到信紙的厚實和字跡的凹凸,那些璀璨的寶石和精美的波斯地毯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這些都是西域各國的心意,兒臣從未私吞一分一毫!”楊國忠和魚朝恩臉色大變,他們沒想到盛王竟然早有準備。
皇帝接過信件,仔細翻閱,李豪聽到紙張翻動的沙沙聲,皇帝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他看向楊國忠,“楊卿,這……”楊國忠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陛下,”一直沉默不語的李白突然開口,李白一襲白衣,飄然出列,拱手道:“陛下,臣奉旨前往西域,親眼所見盛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西域諸國皆心悅誠服。盛王不僅平定了叛亂,還興修水利,發展商貿,西域如今一片繁榮景象,此乃不世之功啊!”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楊國忠鐵青的臉,繼續說道:“至於搜刮民脂民膏之說,純屬無稽之談!臣親眼見到盛王殿下賞賜分發給將士和百姓,自己卻生活簡樸,何來中飽私囊?”李白言辭懇切,句句屬實,擲地有聲。
皇帝的臉色由陰轉晴,他龍顏大悅,看向盛王的眼神充滿了讚賞。
他猛地一拍龍椅,那聲響如雷鳴般響徹整個大殿,怒斥道:“楊國忠,魚朝恩,你們竟敢誣陷忠良!來人,將他們拖出去,杖責二十!”楊國忠和魚朝恩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跪地求饒,但皇帝早已下定決心,不容更改。
看著兩人被拖出去的狼狽模樣,李豪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快感。
他抬起頭,迎上皇帝讚許的目光。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
一些老臣對盛王日益壯大的勢力感到不安,他們聯名上書,請求皇帝限製盛王的權力。
“盛王功高蓋主,恐有不臣之心啊!”一位老臣顫巍巍地出列,高聲說道。
“西域乃我大唐屏障,豈能交由一人掌控?”另一位老臣附和道。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盛王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他站在那裏,眉頭緊鎖,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挑戰。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走上前,從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圖……
“父皇,”李豪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兒臣有一計,可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李豪緩緩展開手中的羊皮地圖,他能感覺到羊皮的粗糙,上麵密密麻麻地標注著西域的山川河流、城池礦藏,以及他精心規劃的商路和屯田區域。
他指著地圖,侃侃而談,聲音洪亮而自信。
“父皇,西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遍地黃金的寶庫!兒臣已在西域勘探出數座金礦銀礦,儲量驚人。隻需稍加開發,便可源源不斷地為國庫輸送財富。此外,西域盛產良馬、玉石、香料等珍奇異寶,若能開通商路,與大唐互通有無,必將繁榮我大唐經濟!”
李豪頓了頓,繼續說道:“兒臣已在西域建立了完善的灌溉係統,推廣了先進的農耕技術,西域的糧食產量大幅提高,足以自給自足,甚至可以支援內地。兒臣還計劃在西域建立一座軍事學院,培養精銳騎兵,保衛大唐邊疆,抵禦外敵入侵!”
皇帝聽得如癡如醉,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從未想過,西域竟然擁有如此巨大的潛力。
他激動地站起身,走到盛王身邊,仔細端詳著地圖,不時地詢問細節。
李豪對答如流,每一個問題都迴答得精準而到位,展現出他卓越的才華和遠見卓識。
“好!好啊!”皇帝連聲稱讚,“環兒真乃國之棟梁!朕心甚慰!”他當即下令,不僅取消了對盛王的限製,還授予他更大的自主權,讓他全權負責西域事務,甚至可以自行調兵遣將,自行決定西域的政策。
李豪謝恩,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成就感。
他抬起頭,環視四周,那些原本對他充滿敵意的老臣們,此刻都低下了頭,他明白,自己已經徹底贏得了皇帝的信任,他的威望在朝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走出金鑾殿,李豪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長安城特有的煙火氣息,感受著長安城的繁華與喧囂。
他心中卻突然升起一絲不安。
他意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責任也越來越重。
他必須更加謹慎,才能保住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耀。
他在宮廷中來迴踱步,鞋底與地麵摩擦發出輕微的聲響,反複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
他想要請求皇帝給予更多的軍事支持,以便進一步鞏固西域的統治,甚至向更遠的地方擴張。
但是,他又擔心這樣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功高蓋主,反而得不償失。
“殿下……”陳玄禮的聲音突然響起,打破了李豪的沉思。
李豪猛地抬起頭,看著陳玄禮,“陳大人有何事?”
陳玄禮神色凝重,拱手道:“殿下,安西軍傳來消息,吐蕃蠢蠢欲動,恐有不軌之心。”
李豪眉頭一皺,吐蕃?
他心中暗道,看來西域的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
他必須盡快返迴安西,穩定局勢,否則後患無窮。
“多謝陳大人告知,本王知道了。”李豪沉聲道。
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迴到府邸,李豪立刻召集心腹,商議對策。
他知道,要想徹底解決西域問題,必須得到父皇的全力支持。
他決定再次進宮,向父皇坦陳自己的想法。
金鑾殿上,盛王跪在皇帝麵前,語氣誠懇地說道:“父皇,兒臣有一事相求,還望父皇恩準。”
皇帝看著盛王,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環兒有何事,但說無妨。”
李豪深吸一口氣,說道:“父皇,西域局勢複雜,吐蕃虎視眈眈,兒臣懇請陛下給予兒臣更多的軍事支持,以便兒臣能夠徹底平定西域,保我大唐邊疆安寧!”
皇帝沉默了片刻,他知道盛王所言非虛。
西域的穩定關係到大唐的安危,不容有失。
“環兒,你想要多少兵馬?”皇帝問道。
李豪毫不猶豫地迴答:“兒臣需要五萬精兵,以及足夠的糧草和軍械!”
皇帝心中一驚,五萬精兵可不是小數目。
但他看著盛王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父皇答應你!父皇相信你一定能夠不負朕望,平定西域!”
李豪大喜過望,連忙叩謝皇恩。
消息傳出,整個宮廷都為之震動。
五萬精兵,這是何等的信任和支持!
盛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他站在宮廷中央,享受著這一刻的榮耀。
然而,李豪心中卻並沒有絲毫的得意忘形。
他知道,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安祿山在範陽的勢力日益壯大,新的危機即將爆發。
他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鬥誌。
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
“殿下,”一個侍衛匆匆走來,打斷了李豪的思緒,“安西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