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蘭現在這個樣子,李強也經曆過。


    想當年他去南方,第一次買電瓶車時,也是激動得一晚上都沒睡著。


    磕著碰著,心痛得不行。


    騎得久了,也就那樣了。


    雖說他前兩天才騎迴來一輛自行車,父母也覺得稀罕。


    可那是別人送的。和自己掙錢買的,那完全是兩碼事。


    三輪車好歹也是父母的第一輛車,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


    他不說還好,他這一說,王惠蘭看著丈夫還在車上不下來,也是沒好氣地說道。


    \"摸摸摸。都騎一路了,還沒摸夠啊?\"


    “嘿嘿!”李盛憨憨一笑,“沒夠。”


    “瞧你那樣。”


    王惠蘭假裝用掃帚趕人,才讓李盛從車上下來。


    先是圍著三輪車轉了一圈,檢查沒什麽問題後,才跑到屋裏拿出一張用過的爛毛巾,擦了擦剛才拉張老頭帶上的泥巴,才拍拍車座說道。


    “惠蘭,你也來試試。”


    “這有什麽好試的,不就和二伯那一樣的嘛。”


    王惠蘭看著丈夫一副愛惜的模樣,嘴上說著沒什麽,身體卻很誠實。


    放下掃帚一屁股坐到了車鬥裏。


    晃了晃,寬敞又紮實。


    “老李,這車花了多少錢啊!”王惠蘭道。


    “一百七,送了個車鎖。”


    李盛拿出車鎖,迴應道。


    \"一百七!嘖嘖嘖!\"王惠蘭的聲音拔高了一個八度,\"還好,也不是很貴。\"


    ???


    此話一出,李盛倒沒什麽。


    李強偷偷看了母親一眼。


    一百七不貴?


    他家什麽時候這麽闊了,他怎麽不知道?


    我媽有點飄了。


    ...


    王惠蘭並不知道李強在想什麽。


    家裏要買三輪車的事,昨晚上李盛已經給他說過了。


    她並不知道三輪車要多少錢。


    隻是聽李強說一輛自行車要一百多,想著三輪車還比自行車多個輪子,怎麽說也要貴一點,就給了李盛二百塊錢。


    這下錢沒花完就買到車了,可不就是便宜。


    也就新奇了一會,王惠蘭就不稀罕了。


    三輪車再好,後座也就是個大鐵板,還沒李盛做的躺椅坐著舒坦。


    隻是以後出門或者拉東西,就方便了。


    東西也買了,魚也賣了。


    李盛把車子停到連夜搭好的棚子裏,把剩下的錢主動上交,就拿著砍刀出門了。


    迴來的路上,父子二人也溝通了一番。


    光是靠釣魚,是不能百分百保證能支撐起現在的每天至少一百斤的漁獲。


    他家的魚塘又少,現養也不現實。


    隻能是釣魚加用網捕魚,雙管齊下,才能供應得上。


    可光有網沒船就想下河捕魚。先不說能不能捕到,就說幾十米的漁網,拉著在水裏遊一圈,父子倆都沒這個本事。


    隻能是先做個竹筏子過渡一番。等到哪天得空了,再去找找有沒有船之類的。


    父親出門砍竹子,母親把錢一收,也忘了掃地這迴事。


    李強看著新打的水泥地上,斑斑點點格外明顯的隔夜雞屎,隻能拿起掃帚,接替母親的工作。


    一邊掃地,一邊想著等下的安排。


    魚是必須要釣的,竹筏子也是要做。


    趁著時間還早,他去找村長大爺爺,談談承包河道的事情。


    ...


    村長李成忠家裏。


    李強慢條斯理地將張穎父親張誌傑給他說的話,原封不動地說給了村長大爺爺聽。


    說完後,他又把之前提到的分成方案,具體地說了一遍。


    簡單地來說,就是河道他名義上承包了。


    除了他或者他安排的人外,其他人不能在李家村這段河道內,進行生產性的捕撈。


    至於代價。


    深思熟慮後,李強決定按照每年給村裏2000塊,按月交付的方式,交由村裏安排,用於修路,資助孩子上大學等。


    李成忠聽後,望了望麵前放著的瓶裝美酒,對李強所說的方案,很是滿意。


    這年代種地都還得交稅,大家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哪裏有閑錢幹其他的。


    李強能主動分出一部分收益交由村裏安排,他也很讚同。


    甚至當李強說出2000塊這個數字時,他心裏也咯噔一下,想這是不是李強這個乖孫書讀太多,染上吹牛的毛病。


    畢竟這河裏的大魚,總有抓完的時候。


    沒了魚,李強又談何掙錢。


    直到李強說完後續的規劃,李成忠才算信了一些。


    李強想得也很明白。


    光靠撈魚釣魚,短時間內是有的搞得。


    就算是不想努力,長期捕魚為生,也不是不行。


    一條不算太小的河流,隻要水不幹,不被汙染,魚是撈不完的。


    但李強並不打算守著小河,做一輩子的釣魚佬,當個漁民。


    他要當老板。


    搞養殖,做生態,帶動鄉親致富,不出村,就能天天有魚釣的日子。


    為此,他也是提前做了謀劃。


    先靠賣魚,掙得第一桶金。


    然後購入網箱,進行半生態養殖。


    最後,依靠充沛的水源優勢,開挖魚塘。


    養魚養蝦都行。


    但最直接,也是母親最簡單的,還是得養甲魚。


    他家旁邊那個甲魚產卵地,他可是一直記在心裏。


    和村長大爺爺溝通好,約定第二天就召開社員大會說明情況,李強就離開了。


    他不光要迴去釣魚,還得試試父親新做的竹筏子到底能不能用。


    ...


    李盛這邊。


    他砍了不少老竹子,筆挺厚實。


    做竹筏,很簡單。


    它不像做釣魚竿,需要韌性好,腰力足的竹子。


    竹筏子隻需要在水裏浮得起,撐得住,耐用就行。


    將粗細均勻的竹子一根根並排擺好,再用麻繩緊緊捆紮,竹筏的骨架就算是成形了。


    再挑出幾根細長的竹竿,削成撐杆和橫梁,固定在竹筏兩側。


    最後,在竹筏的前端用幾根彎曲的竹條搭了一個簡易的扶手,方便撐杆時借力。


    “差不多了。”李盛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竹屑,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


    他從來沒做過竹筏子,也不知道該做多大,才能承受一個人的重量。


    所以李盛這次做的竹筏子,略微有些超綱。


    做好後,五米長,一米寬的竹筏子,光靠他一人,完全沒法抬到水裏,隻能等李強迴來,才能下水測試。


    好在他把筏子做好不久,李強就從村長家裏迴來了。


    看到擺在院子裏的竹筏子,李強也是眼前一亮,驚唿道。


    “爸,這竹筏可以啊。”


    聽到兒子誇讚,李盛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一絲微笑。


    要說掙錢,他可能沒有兒子腦子靈光。


    但用竹子搞點手藝活,那他手藝可是出了名的。


    既然筏子也做好了,李強和父親也不囉嗦。


    把漁網和工具放在竹筏上,二人抬著筏子,就去河邊搞魚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彈殼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彈殼超人並收藏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