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麽辦? 作者:老虎不發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去沒多久,李興旺就帶上了二妹妹繡的荷包,雖然造型和走線別致了些,但多看一會比劃比劃起碼能認出來,這確實是個荷包。
倆妹子一看他真的敢帶出去,隨後上進心大起,立馬一前一後的跑去找二舅母了,打算苦練刺繡手藝,並揚言以後李興旺身上的東西她們全包了。
張興旺仔細端詳了妹妹繡的荷包,明顯是意境流加抽象派的畫風,感覺自己以後的日子會一片昏暗,腦海中莫名出現了羅通的月牙長袍。
心裏感慨了半天,明明自己有倆對方隻有一個,顏值這塊自己更是略勝一籌,怎麽想都是優勢在我,怎麽也想不通自己最終會輸在了兩親妹子上。
人家的妹子是給哥哥添磚添瓦,自己的倆妹子估計就隻能添堵了,按她倆做衣裳的手藝,估計三五年內,自己顏值再高修仙的氣質再好,她倆也能成功的讓自己顏值降低一半不止,畢竟自己長的再好,也比不上怪異的衣服引人注目…
老娘對倆閨女去請教二嫂手藝的事很不滿,覺得自己做衣裳的手藝應該不比二嫂差才對,悶悶不樂了半天後。
一時衝動加不自量力的跑去要和二舅母battle一下,結果不到五分鍾就小跑迴家,麻溜的躺到床上了。
據說是二舅母開口的時候依舊沒過腦子,慢吞吞的數落了半天教侄女針線活的人後,才想起來那個人是自己屋裏的小姑子。
隨後就在老娘準備跟她杠的時候,二舅母又慢條斯理的說她隻會刺繡,平常也就繡個手帕啥的,做衣裳那是繡娘的活。
她嫁人前也算個大小姐,怎麽可能給人做衣裳,嫁人後這活她也不知道家裏誰在做,反正她的衣裳都是大兒子托繡娘做的,倆侄女跟著她可以學點刺繡的手藝,至於繡娘的手藝,隻能請教小姑子或者使喚婆子。
嘴皮子從不弱於人的老娘耐著性子聽完,又急又氣的都失語了,張著嘴哆嗦了半天卻越急越說不出話,最後氣的當場就是一個踉蹌,心態也炸成了巧克力味的爆米花,果斷的轉身就走,踉踉蹌蹌的半天才迴道屋裏。
聽奶奶說二舅母要來看她後,老娘哭喪著臉咬牙起床,隱約看見了二嫂那張擔心的臉,頓時氣的肝都顫了,實在不想和她正麵作戰,老娘想也不想直奔後院而去,直到吃完飯那會才迴來,從此再也聽不得刺繡倆字……
晚飯後不依不饒的讓李興旺給她配個繡娘,話音未落奶奶就出現了,估計奶奶沒聽全乎。
一臉欣慰的開口說兒媳婦終懂事了,她年輕那會兼職過一段時間繡娘,雖然手藝不好,但教她還是綽綽有餘,希望兒媳婦學了後能發揚光大,多多接活為孫兒娶媳婦出力……
…………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對坐無言,長孫皇後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就是起了個話頭侄兒和二哥就能掐起來,還順便說出了一堆秘聞,連修行的事都一點不剩的全撂了。
這迴李世民算是傻眼了,等到氣性下去後一琢磨,自己修行的事八成是沒戲,他也捫心自問過,自己從來都是想著長生而已,至於修煉成仙還是算了吧。
有了便宜侄子株玉在前,自己就算費盡千辛萬苦修成了,然後呢?堂堂大唐陛下去仙界喂馬,在從頭開始做大做強?自己也拉不下那個臉。
留在人間當長壽的一把手多好,非要擠破腦袋去當天界的底層人員,他李世民不要麵子的嗎!他可沒把握能混成仙界帝王,畢竟他提刀砍人在行,砍仙人的話…
隨後夫妻倆越想越迷糊,最後更是頭大如鬥,好巧不巧的李承乾又迴來了,他本來是三五天才迴宮一趟,這次雖然不到三天,但他有不得不迴來的理由。
李承乾對李世民有些怨念,畢竟他兢兢業業的幹了十幾年太子的活,父皇卻越來越喜歡老四,擱誰身上也受不了。
加上他這次又是退無可退,所以他進來後看了一眼母後直接跪地,他不打算在這麽下去了,直接梗著脖子,一副豁出去的架勢質問道:
“兒臣有一事不明,請父皇給兒臣解惑。”
雖然李世民的氣場足夠強,但這會李承乾的怨念已經直衝天際,倒是勉強和李世民勢均力敵。
“明日再說吧,朕今日有些乏了。”
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的期望很高,但那都是之前的事了,雖然他喜歡老四。
但心裏卻沒生出換太子的想法,隻是對老大的期望值沒那麽高了,後來老大的腿腳不好,在他心中的期望值就更低了,畢竟一國之君身有殘缺確實不像話,再後來知道了異人,期望值什麽的早就迴歸自身了…
他對李承乾一直是習慣性的高標準,總是想著自己在他這個年紀如何如何,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嚴父形象。
李世民對異人的事也不知道該怎麽跟兒子開口,現在還時機未到不說,又怕他開口讓兒子想歪,所以他果斷的一推六二五。
“你想問的事朕心裏有數,還是找你母後說吧。”
李承乾氣勢一滯,難以置信的看向長孫皇後,還沒開口就聽他的母後放下茶杯,對他輕飄飄的說道:
“承乾不必問了,母後可以告訴你,你身邊的侍衛是母後求你父皇換成太監的。
皇莊和太子東宮進入男丁必須有陛下首肯這事,也是母後讓你父皇安排下去的。”
李承乾看著敬愛的母後,眼前一陣發黑,隨後他悟了,雖然母後這麽幹讓自己的前途沒了丁點希望,但這事肯定是和父皇有關,畢竟他的母後沒理由這樣對他。
果然將自己趕到皇莊隻是第一步,這一刻,李承乾心中轉瞬就是滄海桑田日月變換,呆愣了許久後更是萬念俱灰,但想到推他進深淵的人竟然是母後,他一時間還是難以接受…
空氣逐漸安靜,李承乾衣袖中緊緊握住的拳頭慢慢鬆開,仰起頭後輕輕閉上眼睛,對著長孫皇後的苦笑道:
“孩兒,謹遵母後教誨!”
倆妹子一看他真的敢帶出去,隨後上進心大起,立馬一前一後的跑去找二舅母了,打算苦練刺繡手藝,並揚言以後李興旺身上的東西她們全包了。
張興旺仔細端詳了妹妹繡的荷包,明顯是意境流加抽象派的畫風,感覺自己以後的日子會一片昏暗,腦海中莫名出現了羅通的月牙長袍。
心裏感慨了半天,明明自己有倆對方隻有一個,顏值這塊自己更是略勝一籌,怎麽想都是優勢在我,怎麽也想不通自己最終會輸在了兩親妹子上。
人家的妹子是給哥哥添磚添瓦,自己的倆妹子估計就隻能添堵了,按她倆做衣裳的手藝,估計三五年內,自己顏值再高修仙的氣質再好,她倆也能成功的讓自己顏值降低一半不止,畢竟自己長的再好,也比不上怪異的衣服引人注目…
老娘對倆閨女去請教二嫂手藝的事很不滿,覺得自己做衣裳的手藝應該不比二嫂差才對,悶悶不樂了半天後。
一時衝動加不自量力的跑去要和二舅母battle一下,結果不到五分鍾就小跑迴家,麻溜的躺到床上了。
據說是二舅母開口的時候依舊沒過腦子,慢吞吞的數落了半天教侄女針線活的人後,才想起來那個人是自己屋裏的小姑子。
隨後就在老娘準備跟她杠的時候,二舅母又慢條斯理的說她隻會刺繡,平常也就繡個手帕啥的,做衣裳那是繡娘的活。
她嫁人前也算個大小姐,怎麽可能給人做衣裳,嫁人後這活她也不知道家裏誰在做,反正她的衣裳都是大兒子托繡娘做的,倆侄女跟著她可以學點刺繡的手藝,至於繡娘的手藝,隻能請教小姑子或者使喚婆子。
嘴皮子從不弱於人的老娘耐著性子聽完,又急又氣的都失語了,張著嘴哆嗦了半天卻越急越說不出話,最後氣的當場就是一個踉蹌,心態也炸成了巧克力味的爆米花,果斷的轉身就走,踉踉蹌蹌的半天才迴道屋裏。
聽奶奶說二舅母要來看她後,老娘哭喪著臉咬牙起床,隱約看見了二嫂那張擔心的臉,頓時氣的肝都顫了,實在不想和她正麵作戰,老娘想也不想直奔後院而去,直到吃完飯那會才迴來,從此再也聽不得刺繡倆字……
晚飯後不依不饒的讓李興旺給她配個繡娘,話音未落奶奶就出現了,估計奶奶沒聽全乎。
一臉欣慰的開口說兒媳婦終懂事了,她年輕那會兼職過一段時間繡娘,雖然手藝不好,但教她還是綽綽有餘,希望兒媳婦學了後能發揚光大,多多接活為孫兒娶媳婦出力……
…………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對坐無言,長孫皇後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就是起了個話頭侄兒和二哥就能掐起來,還順便說出了一堆秘聞,連修行的事都一點不剩的全撂了。
這迴李世民算是傻眼了,等到氣性下去後一琢磨,自己修行的事八成是沒戲,他也捫心自問過,自己從來都是想著長生而已,至於修煉成仙還是算了吧。
有了便宜侄子株玉在前,自己就算費盡千辛萬苦修成了,然後呢?堂堂大唐陛下去仙界喂馬,在從頭開始做大做強?自己也拉不下那個臉。
留在人間當長壽的一把手多好,非要擠破腦袋去當天界的底層人員,他李世民不要麵子的嗎!他可沒把握能混成仙界帝王,畢竟他提刀砍人在行,砍仙人的話…
隨後夫妻倆越想越迷糊,最後更是頭大如鬥,好巧不巧的李承乾又迴來了,他本來是三五天才迴宮一趟,這次雖然不到三天,但他有不得不迴來的理由。
李承乾對李世民有些怨念,畢竟他兢兢業業的幹了十幾年太子的活,父皇卻越來越喜歡老四,擱誰身上也受不了。
加上他這次又是退無可退,所以他進來後看了一眼母後直接跪地,他不打算在這麽下去了,直接梗著脖子,一副豁出去的架勢質問道:
“兒臣有一事不明,請父皇給兒臣解惑。”
雖然李世民的氣場足夠強,但這會李承乾的怨念已經直衝天際,倒是勉強和李世民勢均力敵。
“明日再說吧,朕今日有些乏了。”
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的期望很高,但那都是之前的事了,雖然他喜歡老四。
但心裏卻沒生出換太子的想法,隻是對老大的期望值沒那麽高了,後來老大的腿腳不好,在他心中的期望值就更低了,畢竟一國之君身有殘缺確實不像話,再後來知道了異人,期望值什麽的早就迴歸自身了…
他對李承乾一直是習慣性的高標準,總是想著自己在他這個年紀如何如何,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嚴父形象。
李世民對異人的事也不知道該怎麽跟兒子開口,現在還時機未到不說,又怕他開口讓兒子想歪,所以他果斷的一推六二五。
“你想問的事朕心裏有數,還是找你母後說吧。”
李承乾氣勢一滯,難以置信的看向長孫皇後,還沒開口就聽他的母後放下茶杯,對他輕飄飄的說道:
“承乾不必問了,母後可以告訴你,你身邊的侍衛是母後求你父皇換成太監的。
皇莊和太子東宮進入男丁必須有陛下首肯這事,也是母後讓你父皇安排下去的。”
李承乾看著敬愛的母後,眼前一陣發黑,隨後他悟了,雖然母後這麽幹讓自己的前途沒了丁點希望,但這事肯定是和父皇有關,畢竟他的母後沒理由這樣對他。
果然將自己趕到皇莊隻是第一步,這一刻,李承乾心中轉瞬就是滄海桑田日月變換,呆愣了許久後更是萬念俱灰,但想到推他進深淵的人竟然是母後,他一時間還是難以接受…
空氣逐漸安靜,李承乾衣袖中緊緊握住的拳頭慢慢鬆開,仰起頭後輕輕閉上眼睛,對著長孫皇後的苦笑道:
“孩兒,謹遵母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