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麽辦? 作者:老虎不發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眼前堅實平整的白色地麵,老魏接過匠人手中的錘子,對準水泥地用力一錘下去,隻聽“當”的一聲,錘子就被彈開了。
老魏蹲下身子撥弄了一下,發現地麵隻是破了點皮,難以置信的同時,又立馬趴下看著三指厚的地麵久久無言。
迴過神後的老魏迅速起身,拽著工匠麻溜的跑到遠處,指著地上還沒用完的泥漿,對低眉順眼的工匠說道:
“這就是加了水泥的泥沙?風幹後竟有如此神效?”
看著工匠認真點頭,老魏迫不及待的問起了水泥的用法,搞清楚後起身就往市場跑。
看著眼前的“皇莊流民專營店”,進店後的老魏一改常態,對著掌櫃急切的說道:
“水泥此物一斤幾錢?速速給老夫稱上十斤…”
隨著玻璃擺件和杯子的售賣,李世民這才發現便宜侄子所言非虛甚至還有些保守,王公貴族們確實從不缺銀子。
看著內庫隔三差五的往進搬銀子,心癢癢的李世民最終忍無可忍,心裏暗暗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叫上媳婦就往李家村走。
打算和便宜侄子仔細聊聊修路的事,剛出宮殿的門,兩口子腳步一頓,李世民看著走廊柱子上漏出來的大肚腩,隨口吩咐王公公,讓他去將老四安頓好,讓他能幹點啥幹點啥。
李興旺這會正在研究楚大先生,楚大先生是個能人,挑戰精碳工藝未遂後,為了不被李有福趕出去,花了一晚上的時間證明了他的價值。
詳細的畫了一個水利破碎錘的圖紙,說他知道李家村不養閑人的規矩,老秦拿著圖紙看的熱淚盈眶,天見可憐,他終於在李家村見到了一個能看懂的圖,每天對著李興旺連蒙帶猜的日子他早就半瘋了。
一旁的監考官李有福也滿意的點點頭,當即就給了楚大一個能力尚可的評價,隨口誇了楚大的畫功幾句,表示他可以留下來人盡其才,以後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學堂教孩子們畫畫。
李有福雖然識字不多也沒啥學問,但基本的琴棋書畫他是懂字麵意思的,過了過腦子後,李有福轉頭又看向沒啥貢獻的楚二,得知楚二竟然會下棋和彈琴後,立馬覺得楚大啥也不是,當即拜楚二先生為風月老師…
有了楚大先生設計的破碎錘,水泥和製鐵的效率大大提升,畢竟燒製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在於原料破碎的程度。
李興旺也打開了格局,精準的給自己找了一個白紙扇的定位,給了哥倆一個望遠鏡和顯微鏡的思路,讓他倆自己琢磨。
並當著大爺爺的麵揚言,要是做成了就在食堂給哥倆開個包間,並且年終時給他們頒發李家村特別貢獻獎。
他自己則偷摸的擴建了村尾的小湖,畢竟小湖距離碼頭的標準還差很遠,他也不能一次性的將小湖變大,費藍費紅不說,還會導致河水流速下降。
新嬸嬸今天還帶了小兕子,小丫頭又乖巧又粘人,坐在李興旺懷裏咯咯咯的笑,趁著幾人聊天的功夫,拿起他腰間的玉佩就上嘴咬。
新嬸嬸對此也是哭笑不得,新叔叔更是吹胡子瞪眼的,很不高興,看著李興旺腰間歪歪扭扭的玉佩,冷哼一聲:
“人不正經就連玉佩都跟著吊兒郎當的。”
新嬸嬸嗔怪的看了倆人一眼,緩緩對著李興旺柔聲說道:
“興旺呐,店鋪裏最近得來的銀子太多,嬸嬸和皇後娘娘商議了一下,覺得還是按你所說,弄個什麽投資修路。
這事娘娘也給陛下提了,陛下已經開口允了,說是先修一條試試,人選好辦,具體的章程咱們還得商量一番。”
李興旺聽完不以為意的迴道:
“咱們自己墊錢,陛下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其他的都好說,水泥作坊的產量也足夠修路了。
不過陛下說先修一條?那也行,按侄兒的意思,咱們就由北向南修,在官道上鋪一層水泥地就成。
人選就不用了,找個官老爺事太多,萬一遇到個中飽私囊或者皇親國戚的也不好,咱們花錢直接找施工隊就成,費那個勁幹嘛,明顯吃力不討好嘛…”
李世民聽完後,神遊天外的造型又管理失敗了,看著大言不慚的便宜侄子,皺著眉頭冷笑道:
“不用人監管?連修多少丈修到哪都不計劃?你這也叫會花錢?被那些商賈糊弄了你都不知道怎麽迴事!這事必須得朝廷監管,修管道可是大事,萬一出了問題會影響整個路運!”
李興旺果斷的閉口不言,給了他一個“你聽聽你在說啥”的表情,王爺怎麽了,自己還是底層修仙者呢,自己可沒工夫跟他抬杠。
長孫皇後看著劍拔弩張的倆人,對著李世民輕咳了一聲,又轉頭衝著李興旺溫婉的笑笑,調侃的說道:
“不用管你叔叔,他打仗還行,花錢肯定是不如侄兒的,至於修路,他也就是眼高手低。”
“嬸嬸,我還是喜歡和您嘮嗑,修路這事就得聽我的,找個官老爺幹嘛,咱們多聯係幾個施工隊,價格也不能太低,給他們說好鋪多厚和標準就成。
提前跟他們說清楚,費用咱們分兩次給,修好了給他們九成,不用驗收,但兩年內他們要保修。
真有偷工減料的出現,咱們就把他抵押的東西收迴,維修的耗費超過剩下的一成款項後就用他們的抵押物抵頂。
日常的維護也讓他們自己處理,大不了咱們把價格抬高一點,反正兩年時間怎麽也能檢驗出來質量,等到時間了咱就把剩下的一成尾款結清,這樣多省事。
水泥砂石咱們有,運輸隊嬸嬸應該也有熟人,他們也就是組織百姓掙個辛苦錢。”
說完後看著一臉懵的新叔叔,李興旺接著陰陽怪氣的說道:
“隻要咱們選施工隊的時候簽好契約,他們用東西抵押,叔叔的國公招牌在,也不怕他們跑路,這樣豈不是簡單省事。
要是弄個官老爺管著,驗收拖累工期就不說了,估計修路的銀子用到路上的就沒那麽多了。
那些商賈的心思也八成不在修路上,而是用在巴結人上了,到時候才會出大事,說不定百姓還會說是我們水泥的問題呢。”
老魏蹲下身子撥弄了一下,發現地麵隻是破了點皮,難以置信的同時,又立馬趴下看著三指厚的地麵久久無言。
迴過神後的老魏迅速起身,拽著工匠麻溜的跑到遠處,指著地上還沒用完的泥漿,對低眉順眼的工匠說道:
“這就是加了水泥的泥沙?風幹後竟有如此神效?”
看著工匠認真點頭,老魏迫不及待的問起了水泥的用法,搞清楚後起身就往市場跑。
看著眼前的“皇莊流民專營店”,進店後的老魏一改常態,對著掌櫃急切的說道:
“水泥此物一斤幾錢?速速給老夫稱上十斤…”
隨著玻璃擺件和杯子的售賣,李世民這才發現便宜侄子所言非虛甚至還有些保守,王公貴族們確實從不缺銀子。
看著內庫隔三差五的往進搬銀子,心癢癢的李世民最終忍無可忍,心裏暗暗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叫上媳婦就往李家村走。
打算和便宜侄子仔細聊聊修路的事,剛出宮殿的門,兩口子腳步一頓,李世民看著走廊柱子上漏出來的大肚腩,隨口吩咐王公公,讓他去將老四安頓好,讓他能幹點啥幹點啥。
李興旺這會正在研究楚大先生,楚大先生是個能人,挑戰精碳工藝未遂後,為了不被李有福趕出去,花了一晚上的時間證明了他的價值。
詳細的畫了一個水利破碎錘的圖紙,說他知道李家村不養閑人的規矩,老秦拿著圖紙看的熱淚盈眶,天見可憐,他終於在李家村見到了一個能看懂的圖,每天對著李興旺連蒙帶猜的日子他早就半瘋了。
一旁的監考官李有福也滿意的點點頭,當即就給了楚大一個能力尚可的評價,隨口誇了楚大的畫功幾句,表示他可以留下來人盡其才,以後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學堂教孩子們畫畫。
李有福雖然識字不多也沒啥學問,但基本的琴棋書畫他是懂字麵意思的,過了過腦子後,李有福轉頭又看向沒啥貢獻的楚二,得知楚二竟然會下棋和彈琴後,立馬覺得楚大啥也不是,當即拜楚二先生為風月老師…
有了楚大先生設計的破碎錘,水泥和製鐵的效率大大提升,畢竟燒製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在於原料破碎的程度。
李興旺也打開了格局,精準的給自己找了一個白紙扇的定位,給了哥倆一個望遠鏡和顯微鏡的思路,讓他倆自己琢磨。
並當著大爺爺的麵揚言,要是做成了就在食堂給哥倆開個包間,並且年終時給他們頒發李家村特別貢獻獎。
他自己則偷摸的擴建了村尾的小湖,畢竟小湖距離碼頭的標準還差很遠,他也不能一次性的將小湖變大,費藍費紅不說,還會導致河水流速下降。
新嬸嬸今天還帶了小兕子,小丫頭又乖巧又粘人,坐在李興旺懷裏咯咯咯的笑,趁著幾人聊天的功夫,拿起他腰間的玉佩就上嘴咬。
新嬸嬸對此也是哭笑不得,新叔叔更是吹胡子瞪眼的,很不高興,看著李興旺腰間歪歪扭扭的玉佩,冷哼一聲:
“人不正經就連玉佩都跟著吊兒郎當的。”
新嬸嬸嗔怪的看了倆人一眼,緩緩對著李興旺柔聲說道:
“興旺呐,店鋪裏最近得來的銀子太多,嬸嬸和皇後娘娘商議了一下,覺得還是按你所說,弄個什麽投資修路。
這事娘娘也給陛下提了,陛下已經開口允了,說是先修一條試試,人選好辦,具體的章程咱們還得商量一番。”
李興旺聽完不以為意的迴道:
“咱們自己墊錢,陛下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其他的都好說,水泥作坊的產量也足夠修路了。
不過陛下說先修一條?那也行,按侄兒的意思,咱們就由北向南修,在官道上鋪一層水泥地就成。
人選就不用了,找個官老爺事太多,萬一遇到個中飽私囊或者皇親國戚的也不好,咱們花錢直接找施工隊就成,費那個勁幹嘛,明顯吃力不討好嘛…”
李世民聽完後,神遊天外的造型又管理失敗了,看著大言不慚的便宜侄子,皺著眉頭冷笑道:
“不用人監管?連修多少丈修到哪都不計劃?你這也叫會花錢?被那些商賈糊弄了你都不知道怎麽迴事!這事必須得朝廷監管,修管道可是大事,萬一出了問題會影響整個路運!”
李興旺果斷的閉口不言,給了他一個“你聽聽你在說啥”的表情,王爺怎麽了,自己還是底層修仙者呢,自己可沒工夫跟他抬杠。
長孫皇後看著劍拔弩張的倆人,對著李世民輕咳了一聲,又轉頭衝著李興旺溫婉的笑笑,調侃的說道:
“不用管你叔叔,他打仗還行,花錢肯定是不如侄兒的,至於修路,他也就是眼高手低。”
“嬸嬸,我還是喜歡和您嘮嗑,修路這事就得聽我的,找個官老爺幹嘛,咱們多聯係幾個施工隊,價格也不能太低,給他們說好鋪多厚和標準就成。
提前跟他們說清楚,費用咱們分兩次給,修好了給他們九成,不用驗收,但兩年內他們要保修。
真有偷工減料的出現,咱們就把他抵押的東西收迴,維修的耗費超過剩下的一成款項後就用他們的抵押物抵頂。
日常的維護也讓他們自己處理,大不了咱們把價格抬高一點,反正兩年時間怎麽也能檢驗出來質量,等到時間了咱就把剩下的一成尾款結清,這樣多省事。
水泥砂石咱們有,運輸隊嬸嬸應該也有熟人,他們也就是組織百姓掙個辛苦錢。”
說完後看著一臉懵的新叔叔,李興旺接著陰陽怪氣的說道:
“隻要咱們選施工隊的時候簽好契約,他們用東西抵押,叔叔的國公招牌在,也不怕他們跑路,這樣豈不是簡單省事。
要是弄個官老爺管著,驗收拖累工期就不說了,估計修路的銀子用到路上的就沒那麽多了。
那些商賈的心思也八成不在修路上,而是用在巴結人上了,到時候才會出大事,說不定百姓還會說是我們水泥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