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麽辦? 作者:老虎不發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老哥幾個的傾訴,李興旺的內心毫無波動,垂下眼簾隨口迴道:
“這事還得爺爺出馬,家裏又不是沒大人了,咱們格局要打開,我娘也就貪個嘴,又費不了多少東西。”
李有福不自覺的看了眼長安城的方向,幽幽的迴道:
“家門不幸啊!爺爺不中用了,你是家裏唯一的希望了。
邊上的李有地看著氣氛有些尷尬,站出來給李興旺解釋了半天,說是看見侄媳婦後,他就覺得大事不妙。
他第一反應就是去找大哥,大哥又跳著腳讓找二哥,結果他的好二哥聽完倒是沒有推辭,當即義憤填膺的表示等他來管,就是他得準備一下。
在地裏等了半天的李有地察覺不對,迴去找人的時候才知道,二哥準備好後已經架著牛車出門了,就留下一句話,說是男人誌在四方,這種地裏的事他已經管了幾十年,不是他所願…
要是王秀秀弄點吃食也就算了,反正地裏長的東西對農戶來說都賤,但偏偏這迴王秀秀盯上了鏡子,仗著自己是少族長老娘,別說做工的流民工匠,連族長親自去了她都不放在眼裏,據說一下午的功夫已經抬迴去了三塊。
“三塊鏡子而已,咱們要把格局開打,吃一塹長一智也行,大不了我適當的勸勸我娘,勻一塊給您那屋子得了。”
聽著李興旺毫無誠意的安慰,李有福腦瓜子一疼,惡狠狠的說道:
“三塊也不行,再說這就不是三塊鏡子的事,作坊裏今天一共就剩下三塊鏡子了,明個她還來咋辦?天知道她要這麽多鏡子幹嘛,這事你必須得管!”
“我相信我娘不是那種沒分寸的人!最多仨妹妹加上二舅母一人一兩塊,沒您想的那般嚴重。”
“你怎可如此愚孝,罷了,剛才答應我的那塊務必給我送迴房間,我讓鐵牛這會去套車,早點裝車往鋪子裏送…”
老娘是個有分寸的人,據大妹妹五日後所說,老娘知道老哥幾個找李興旺談話後,就在沒打過鏡子的主意,反而又將魔爪伸向了煉鐵作坊。
擺著少族長老娘的做派,帶著仨婆子趾高氣昂的把老秦請了過去,非要考教一下他的水平,揚言讓老秦心裏有點數。
說是李有福那個老糊塗蛋下崗也是遲早的事,讓老秦認清形勢,得知道誰才是主子……
看著一臉懵逼的老秦,王秀秀隆重介紹了自己和婆婆的身份,並似笑非笑的給老秦留下話,說是要在五日之內看到他的誠意,作坊裏必須要有她能用的東西才行,畢竟作坊可是在她家後院的地界。
等到李有福發現時,老秦已經將東西都送到宅子了,要不是二舅母看不過去提醒老娘,家裏這會連筷子都是鋼的。
老秦也是個狠人,竟然把唯一碰運氣練出來的鋼全給“老夫人”打咱成了鍋碗瓢盆,正好老秦也算專業對口,弄出來的東西美輪美奐,老娘驗收完後當即就誇下海口,說是等兒子上位了就好好提拔他,至於爐子溫度的問題,她抽空替老秦問問兒子……
聽得李興旺直唿好家夥,老娘果然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可壓根沒聽老娘說過什麽溫度問題。
不過他還是好奇,老娘是怎麽將婆婆弄到如同臂使跟著她一起折騰的,簡直離了大譜。
最近村裏人越來越多,李興旺對於人口問題一直很上心,一直在李有福跟前給他製造人口恐慌,李有福也不負所望,隔三差五的就往村裏帶人,今天兩戶明天仨人的也算穩定增長了。
按戶來的都是農戶,是李有福用低廉的租子從附近勾引來的,李興旺覺的速度太慢,隨後讓李有福多找些孤苦孩童,畢竟孩子的可塑性高,而且李興旺不缺時間,李有福這才如夢初醒。
爺倆當即就達成了一致,李有福隨後便踏上了他的城外尋親之旅,李有福的想法雖然和李興旺不在一個頻道,但他想的很簡單,孩童雖然幹活不行,但都是舉目無親那種。
和那群雜亂的流民不一樣,帶迴來的孩童們是可以姓李的,姓李了還是孤兒嗎?去祠堂給老祖宗磕了頭後,那是李氏流落在外的好孩子,李家發展壯大的希望。
李有福這迴鉚足了勁,將手頭的人全派了出去,前前後後搜刮了一百多無家可歸的孩子雖然女孩居多,但李有福還是開心壞了。
為了照顧這些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李有福更是四處打聽,找了很多寡婦,開口就問對方,有沒有改姓的打算,他那管吃管住…
李泰有點懵,作為一個合格的皇子,基本的政治規則他是明白的,皇子要是沒繼位前娶了它國公主,那麽這個皇子基本也就和皇位無緣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更不用說皇室和大臣們在乎的可是血統,父皇這麽說都不是暗示,就差寫臉上了。
“父皇,青雀不明,可否容青雀問個明白…”
看著自己喜歡的兒子嗚咽的都快冒鼻涕泡了,李世民心疼了一瞬,但還是板著臉沉聲解釋道:
“有人問過朕,為什麽偏偏要外嫁公主而不是迎娶?
朕最近再三思量,覺的言之有理,朕的大唐四海臣服,為何要女子遠嫁受苦?遠嫁的公主過的什麽日子你也知道,皇室也好宗親也罷,那都是咱們的李家人,如果真的將南平遠嫁吐蕃,青雀於心何忍!”
李泰的瞳孔差點沒從眼眶晃出來,內心一陣呐喊,南平遠嫁和他的皇位有啥關係,找借口都不知道上點心。
但南平畢竟是他名義上的妹妹,作為一個聰明人他也不能說遠嫁挺好,那皇位更與他無關了,所以這竟然是個陽謀?
李泰這會感覺腦子裏裝了一群蒼蠅,嗡嗡個沒完,特別想知道是哪個吃飽了沒事幹的給父皇瞎咧咧。
這事說大也是家事,朝臣們還真的改不了父皇的主意,以前都是父皇寵著他,有事了還可以向母後求助,但現在父皇明顯已經舍棄他了,額…母後…母後不提也罷…
“這事還得爺爺出馬,家裏又不是沒大人了,咱們格局要打開,我娘也就貪個嘴,又費不了多少東西。”
李有福不自覺的看了眼長安城的方向,幽幽的迴道:
“家門不幸啊!爺爺不中用了,你是家裏唯一的希望了。
邊上的李有地看著氣氛有些尷尬,站出來給李興旺解釋了半天,說是看見侄媳婦後,他就覺得大事不妙。
他第一反應就是去找大哥,大哥又跳著腳讓找二哥,結果他的好二哥聽完倒是沒有推辭,當即義憤填膺的表示等他來管,就是他得準備一下。
在地裏等了半天的李有地察覺不對,迴去找人的時候才知道,二哥準備好後已經架著牛車出門了,就留下一句話,說是男人誌在四方,這種地裏的事他已經管了幾十年,不是他所願…
要是王秀秀弄點吃食也就算了,反正地裏長的東西對農戶來說都賤,但偏偏這迴王秀秀盯上了鏡子,仗著自己是少族長老娘,別說做工的流民工匠,連族長親自去了她都不放在眼裏,據說一下午的功夫已經抬迴去了三塊。
“三塊鏡子而已,咱們要把格局開打,吃一塹長一智也行,大不了我適當的勸勸我娘,勻一塊給您那屋子得了。”
聽著李興旺毫無誠意的安慰,李有福腦瓜子一疼,惡狠狠的說道:
“三塊也不行,再說這就不是三塊鏡子的事,作坊裏今天一共就剩下三塊鏡子了,明個她還來咋辦?天知道她要這麽多鏡子幹嘛,這事你必須得管!”
“我相信我娘不是那種沒分寸的人!最多仨妹妹加上二舅母一人一兩塊,沒您想的那般嚴重。”
“你怎可如此愚孝,罷了,剛才答應我的那塊務必給我送迴房間,我讓鐵牛這會去套車,早點裝車往鋪子裏送…”
老娘是個有分寸的人,據大妹妹五日後所說,老娘知道老哥幾個找李興旺談話後,就在沒打過鏡子的主意,反而又將魔爪伸向了煉鐵作坊。
擺著少族長老娘的做派,帶著仨婆子趾高氣昂的把老秦請了過去,非要考教一下他的水平,揚言讓老秦心裏有點數。
說是李有福那個老糊塗蛋下崗也是遲早的事,讓老秦認清形勢,得知道誰才是主子……
看著一臉懵逼的老秦,王秀秀隆重介紹了自己和婆婆的身份,並似笑非笑的給老秦留下話,說是要在五日之內看到他的誠意,作坊裏必須要有她能用的東西才行,畢竟作坊可是在她家後院的地界。
等到李有福發現時,老秦已經將東西都送到宅子了,要不是二舅母看不過去提醒老娘,家裏這會連筷子都是鋼的。
老秦也是個狠人,竟然把唯一碰運氣練出來的鋼全給“老夫人”打咱成了鍋碗瓢盆,正好老秦也算專業對口,弄出來的東西美輪美奐,老娘驗收完後當即就誇下海口,說是等兒子上位了就好好提拔他,至於爐子溫度的問題,她抽空替老秦問問兒子……
聽得李興旺直唿好家夥,老娘果然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可壓根沒聽老娘說過什麽溫度問題。
不過他還是好奇,老娘是怎麽將婆婆弄到如同臂使跟著她一起折騰的,簡直離了大譜。
最近村裏人越來越多,李興旺對於人口問題一直很上心,一直在李有福跟前給他製造人口恐慌,李有福也不負所望,隔三差五的就往村裏帶人,今天兩戶明天仨人的也算穩定增長了。
按戶來的都是農戶,是李有福用低廉的租子從附近勾引來的,李興旺覺的速度太慢,隨後讓李有福多找些孤苦孩童,畢竟孩子的可塑性高,而且李興旺不缺時間,李有福這才如夢初醒。
爺倆當即就達成了一致,李有福隨後便踏上了他的城外尋親之旅,李有福的想法雖然和李興旺不在一個頻道,但他想的很簡單,孩童雖然幹活不行,但都是舉目無親那種。
和那群雜亂的流民不一樣,帶迴來的孩童們是可以姓李的,姓李了還是孤兒嗎?去祠堂給老祖宗磕了頭後,那是李氏流落在外的好孩子,李家發展壯大的希望。
李有福這迴鉚足了勁,將手頭的人全派了出去,前前後後搜刮了一百多無家可歸的孩子雖然女孩居多,但李有福還是開心壞了。
為了照顧這些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李有福更是四處打聽,找了很多寡婦,開口就問對方,有沒有改姓的打算,他那管吃管住…
李泰有點懵,作為一個合格的皇子,基本的政治規則他是明白的,皇子要是沒繼位前娶了它國公主,那麽這個皇子基本也就和皇位無緣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更不用說皇室和大臣們在乎的可是血統,父皇這麽說都不是暗示,就差寫臉上了。
“父皇,青雀不明,可否容青雀問個明白…”
看著自己喜歡的兒子嗚咽的都快冒鼻涕泡了,李世民心疼了一瞬,但還是板著臉沉聲解釋道:
“有人問過朕,為什麽偏偏要外嫁公主而不是迎娶?
朕最近再三思量,覺的言之有理,朕的大唐四海臣服,為何要女子遠嫁受苦?遠嫁的公主過的什麽日子你也知道,皇室也好宗親也罷,那都是咱們的李家人,如果真的將南平遠嫁吐蕃,青雀於心何忍!”
李泰的瞳孔差點沒從眼眶晃出來,內心一陣呐喊,南平遠嫁和他的皇位有啥關係,找借口都不知道上點心。
但南平畢竟是他名義上的妹妹,作為一個聰明人他也不能說遠嫁挺好,那皇位更與他無關了,所以這竟然是個陽謀?
李泰這會感覺腦子裏裝了一群蒼蠅,嗡嗡個沒完,特別想知道是哪個吃飽了沒事幹的給父皇瞎咧咧。
這事說大也是家事,朝臣們還真的改不了父皇的主意,以前都是父皇寵著他,有事了還可以向母後求助,但現在父皇明顯已經舍棄他了,額…母後…母後不提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