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幹嘛非得嫁過去?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麽辦? 作者:老虎不發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後話鋒一轉,又嘮叨著家裏最近有些不順心的事,李興旺本來以為是新叔叔力不從心的問題,結果新嬸嬸突然叫那個娘裏娘氣的王管家搬了一個小箱子過來。
說是小兕子把玉佩弄丟了以後哭鬧的不行,讓李興旺抽空給刻上十個八個的,她連玉石都準備好了。
一個勁的說著小兕子生下來就死心眼,審美也比較特別,還經常丟三落四的,得多預備幾個,最後還鄭重其事的說著:
“興旺呐,都是為了孩子,你能理解的吧。”
李興旺看著滿滿一箱子玉石,正色迴道:
“為人父母的都是如此,侄兒怎會不理解呢。”
閑聊了幾句後李興旺還是有些不自在,叔嬸畢竟是位高權重。
嬸嬸還好,新叔叔那個霸總的既視感太強,搞得氣氛一直很緊張,不過看著新嬸嬸的顏值和氣質,李興旺還是隱晦的說道:
“嬸嬸,您的女兒定親了嗎?”
此話一出,李興旺覺得叔嬸的動作好像突然定格了一瞬,新嬸嬸隨即笑麵如花的迴道:
“還有和你年齡相仿的沒定呢。”
李興旺聽了覺得有些奇怪,他說這話也是為了嬸嬸的女兒好,也就是傳說中的文成公主,畢竟哪個母親也不會希望女兒遠嫁它國,而且還是後來敵對的吐蕃國。
就新嬸嬸這個顏值,女兒肯定也是國色天香,可惜他沒記住到底是什麽時候遠嫁的,不過現在都貞觀九年了,想必不會很久,還是趁早定親的好,事情也就有了周旋的餘地…
隻是新嬸嬸說的和他年齡相仿就有些不對勁了,按理說文成公主應該是長女,難道這個不正經的叔叔還有庶女不成。
“侄兒說的是比我小一些的,先生說曆代君王都喜歡和親,以前的君王舍不得自己的女兒,便喜歡用郡主之類的當做公主用,嫁的還都是異國番邦的。”
長孫皇後對此有自己的判斷,後麵的話都是司空見慣的沒什麽參考價值,真要是為了大業訂不訂親根本不重要。
這會她想的是“比他小”仨字,聯想到這個便宜侄兒隻見過小兕子,臉上的姨母笑有點掛不住了,頓時有些無言以對…
李世民和皇後這會明顯不再一個頻道,皺著眉頭一一反駁著李興旺的話,說著當今陛下也不容易,和親多好,付出的代價小不說而且也是為了安定周邊各國,促進兩國友好啥的。
一頓大道理蜂擁而至,說完後還氣定神閑的看著李興旺,覺得這家夥這麽說肯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就是不知道他會從那個新奇刁鑽的角度來說服他,或者幹脆透露一下天界的做法,覺得以後朝堂上有點難以抉擇的事也有個參考,畢竟天界的方法肯定比地上的先進!
李興旺也有些懵,感歎新叔叔不愧是渾體製的,不管皇帝在不在跟前,但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啥的那是張嘴就來。
聲音也是慷慨激昂發自內心,估計是李世民的鐵杆粉,怪不得能在這麽多宗親中脫穎而出,果然是有點東西…
不過就是太嚴肅了些,一番話搞得跟辯論大賽似的,一看就是被李世民洗腦過了,現在眼裏隻有國家天下。
這種人的性格李興旺太熟悉了,有著幾千小時閱讀時長的李興旺最了解不過。家族類小說裏的族長和長老啥的一般都是這種性格設定。
一言不合就可以為了家族舍棄這放棄那的,兒女幸福算是基本操作了,急眼了連家裏的狗和自己都不放過,主打的就是一個犧牲精神。
當他親戚算是倒了八輩子黴,一天到晚有事沒事的就盯著族裏人,挖空心思的琢磨對方能犧牲點啥,給家族換點利益之類的…
李世民信心滿滿的等了半天,結果等來了便宜侄兒憐憫的眼神,隨後對方沒有從民生切入也沒有從外交開始,而是從一個極其離譜的角度開口,而且說的還非常扯淡…
李興旺本來就是個普通人,你讓他來點實際行動還行,打嘴炮的話,什麽君王死社稷、弱國無外交、拿女人換和平是恥辱啥的他都略懂。
但懂歸懂,但要讓他擺著義正言辭的表情,慷慨激昂的說出來,他還真有點尷尬。這些道理也不符合他三個月就輟學的人設……
再說了,他對麵的是親王又不是皇帝,給他反向洗洗腦不就完了,費那勁幹嘛,子曾經都曰過,一個人不要聽他怎麽打嘴炮,而是得看他怎麽做才行……
“叔叔,您也知道自己的兒女自己疼,誰也不會忍心讓自己的女兒遠嫁他方的。其實咱們完全可以換個思路,往迴娶不就完了,幹嘛非得嫁過去。
現在大唐兵強馬壯的,和以前的朝代情況不一樣。誰敢規定咱們必須得嫁公主,弱國還想取公主?他咋那麽大臉。
咱們大唐想娶公主的人多了去了,公主就那麽點,怎麽也輪不到外人,向我這種青年才俊都排不上隊他們憑什麽?憑他們弱嗎……
您就給陛下進言,誰想和親就讓他送公主過來就是了,這麽多皇子國公的分一分多好,那些國公打了一輩子仗享受享受異域風情也挺好。
反正老丈人和公爹也沒啥區別,成親以後那可就是親家,天朝大國要娶他們公主,那是看得起他們,估計他們也肯定願意。
不願意也沒事,反正咱們陛下是個暴脾氣,到時候先讓皇子啥的向它國要一個試試,要是他們不麻溜的把公主送來,這不是看不起人嘛,立馬抄家夥砍了他就是。
您放心,到時候您絕對不是一人在戰鬥,那麽多宗親都怕自己的女兒被遠嫁,您肯定是一唿百應,聽說有的國家還子承父業呢,這不是亂了常理嘛,給那些老夫子一說,他們礙於臉麵肯定也不會瞎咧咧。
到時候不管陛下多想把人家女兒嫁出去,也隻能幹瞪眼,畢竟陛下也是個要臉的…”
李世民聽完表情徹底管理失敗了,陛下要不要臉先不說,這番話要是讓那群宗親聽到那就麻煩大了,一時間千言萬語都憋在嘴邊不知道怎麽開口。
李興旺看著新叔叔的漲紅的臉,覺得李世民的洗腦手段果然是天下第一,不然哪有這麽多能人跟著他打天下造反的,看來自己還得加把勁,循循善誘的接著說道:
“您看咱們陛下,他是不是還經常說做人不能光想著自己個,得想著國家天下。
但陛下的哪個女兒不是早早就定下了親事,雖然平衡各方利益的居多,但畢竟沒一個出國溜達的,這事您得細品。
而且您還得側麵迂迴一下,拾掇著王公貴族把那些國家的公主郡主啥的通通娶迴來,到時候他們在大唐得有多少親戚,也不用擔心陛下心情不好提刀砍人了……”
說是小兕子把玉佩弄丟了以後哭鬧的不行,讓李興旺抽空給刻上十個八個的,她連玉石都準備好了。
一個勁的說著小兕子生下來就死心眼,審美也比較特別,還經常丟三落四的,得多預備幾個,最後還鄭重其事的說著:
“興旺呐,都是為了孩子,你能理解的吧。”
李興旺看著滿滿一箱子玉石,正色迴道:
“為人父母的都是如此,侄兒怎會不理解呢。”
閑聊了幾句後李興旺還是有些不自在,叔嬸畢竟是位高權重。
嬸嬸還好,新叔叔那個霸總的既視感太強,搞得氣氛一直很緊張,不過看著新嬸嬸的顏值和氣質,李興旺還是隱晦的說道:
“嬸嬸,您的女兒定親了嗎?”
此話一出,李興旺覺得叔嬸的動作好像突然定格了一瞬,新嬸嬸隨即笑麵如花的迴道:
“還有和你年齡相仿的沒定呢。”
李興旺聽了覺得有些奇怪,他說這話也是為了嬸嬸的女兒好,也就是傳說中的文成公主,畢竟哪個母親也不會希望女兒遠嫁它國,而且還是後來敵對的吐蕃國。
就新嬸嬸這個顏值,女兒肯定也是國色天香,可惜他沒記住到底是什麽時候遠嫁的,不過現在都貞觀九年了,想必不會很久,還是趁早定親的好,事情也就有了周旋的餘地…
隻是新嬸嬸說的和他年齡相仿就有些不對勁了,按理說文成公主應該是長女,難道這個不正經的叔叔還有庶女不成。
“侄兒說的是比我小一些的,先生說曆代君王都喜歡和親,以前的君王舍不得自己的女兒,便喜歡用郡主之類的當做公主用,嫁的還都是異國番邦的。”
長孫皇後對此有自己的判斷,後麵的話都是司空見慣的沒什麽參考價值,真要是為了大業訂不訂親根本不重要。
這會她想的是“比他小”仨字,聯想到這個便宜侄兒隻見過小兕子,臉上的姨母笑有點掛不住了,頓時有些無言以對…
李世民和皇後這會明顯不再一個頻道,皺著眉頭一一反駁著李興旺的話,說著當今陛下也不容易,和親多好,付出的代價小不說而且也是為了安定周邊各國,促進兩國友好啥的。
一頓大道理蜂擁而至,說完後還氣定神閑的看著李興旺,覺得這家夥這麽說肯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就是不知道他會從那個新奇刁鑽的角度來說服他,或者幹脆透露一下天界的做法,覺得以後朝堂上有點難以抉擇的事也有個參考,畢竟天界的方法肯定比地上的先進!
李興旺也有些懵,感歎新叔叔不愧是渾體製的,不管皇帝在不在跟前,但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啥的那是張嘴就來。
聲音也是慷慨激昂發自內心,估計是李世民的鐵杆粉,怪不得能在這麽多宗親中脫穎而出,果然是有點東西…
不過就是太嚴肅了些,一番話搞得跟辯論大賽似的,一看就是被李世民洗腦過了,現在眼裏隻有國家天下。
這種人的性格李興旺太熟悉了,有著幾千小時閱讀時長的李興旺最了解不過。家族類小說裏的族長和長老啥的一般都是這種性格設定。
一言不合就可以為了家族舍棄這放棄那的,兒女幸福算是基本操作了,急眼了連家裏的狗和自己都不放過,主打的就是一個犧牲精神。
當他親戚算是倒了八輩子黴,一天到晚有事沒事的就盯著族裏人,挖空心思的琢磨對方能犧牲點啥,給家族換點利益之類的…
李世民信心滿滿的等了半天,結果等來了便宜侄兒憐憫的眼神,隨後對方沒有從民生切入也沒有從外交開始,而是從一個極其離譜的角度開口,而且說的還非常扯淡…
李興旺本來就是個普通人,你讓他來點實際行動還行,打嘴炮的話,什麽君王死社稷、弱國無外交、拿女人換和平是恥辱啥的他都略懂。
但懂歸懂,但要讓他擺著義正言辭的表情,慷慨激昂的說出來,他還真有點尷尬。這些道理也不符合他三個月就輟學的人設……
再說了,他對麵的是親王又不是皇帝,給他反向洗洗腦不就完了,費那勁幹嘛,子曾經都曰過,一個人不要聽他怎麽打嘴炮,而是得看他怎麽做才行……
“叔叔,您也知道自己的兒女自己疼,誰也不會忍心讓自己的女兒遠嫁他方的。其實咱們完全可以換個思路,往迴娶不就完了,幹嘛非得嫁過去。
現在大唐兵強馬壯的,和以前的朝代情況不一樣。誰敢規定咱們必須得嫁公主,弱國還想取公主?他咋那麽大臉。
咱們大唐想娶公主的人多了去了,公主就那麽點,怎麽也輪不到外人,向我這種青年才俊都排不上隊他們憑什麽?憑他們弱嗎……
您就給陛下進言,誰想和親就讓他送公主過來就是了,這麽多皇子國公的分一分多好,那些國公打了一輩子仗享受享受異域風情也挺好。
反正老丈人和公爹也沒啥區別,成親以後那可就是親家,天朝大國要娶他們公主,那是看得起他們,估計他們也肯定願意。
不願意也沒事,反正咱們陛下是個暴脾氣,到時候先讓皇子啥的向它國要一個試試,要是他們不麻溜的把公主送來,這不是看不起人嘛,立馬抄家夥砍了他就是。
您放心,到時候您絕對不是一人在戰鬥,那麽多宗親都怕自己的女兒被遠嫁,您肯定是一唿百應,聽說有的國家還子承父業呢,這不是亂了常理嘛,給那些老夫子一說,他們礙於臉麵肯定也不會瞎咧咧。
到時候不管陛下多想把人家女兒嫁出去,也隻能幹瞪眼,畢竟陛下也是個要臉的…”
李世民聽完表情徹底管理失敗了,陛下要不要臉先不說,這番話要是讓那群宗親聽到那就麻煩大了,一時間千言萬語都憋在嘴邊不知道怎麽開口。
李興旺看著新叔叔的漲紅的臉,覺得李世民的洗腦手段果然是天下第一,不然哪有這麽多能人跟著他打天下造反的,看來自己還得加把勁,循循善誘的接著說道:
“您看咱們陛下,他是不是還經常說做人不能光想著自己個,得想著國家天下。
但陛下的哪個女兒不是早早就定下了親事,雖然平衡各方利益的居多,但畢竟沒一個出國溜達的,這事您得細品。
而且您還得側麵迂迴一下,拾掇著王公貴族把那些國家的公主郡主啥的通通娶迴來,到時候他們在大唐得有多少親戚,也不用擔心陛下心情不好提刀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