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多出來的弟弟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麽辦? 作者:老虎不發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秀秀本來有兩個哥哥,仨人一共相差5歲,老娘是最早嫁出去的,兩個舅舅成親都比較晚,而且大哥的孩子出生的最晚。
後來征兵打仗大舅沒了,再後來大舅母丟下侄子跑迴了娘家,據說前兩年已經改嫁了,畢竟剛結束戰亂官府對改嫁還是挺寬容的,留下了當時5歲的侄子。
二舅本來還念過幾年私塾,就是學的不好,後來就幹脆迴來務農了,還順便帶迴來了教書先生唯一的女兒。
據說兩個大齡的剩男剩女差點私奔了,隨後教書的老秀才罵罵咧咧的把女兒下嫁給了二舅。老秀才更是和女兒斷了往來…
這在當時可是個大新聞,雖然老秀才是過了不惑之年才考上的功名,也沒啥前途,但畢竟是兩個階層的結合…
二舅母白氏是個傳統的好人,會斷文識字,性格善良天真不因世事,碰到個受傷的小鳥都能難過半天,就是一點都沒遺傳教書先生的聰明勁,腦容量也非常有限,大概就是有點缺心眼。
雖然是出於一番好心,但結果總是讓人哭笑不得,總結一下就是個傻白甜的戀愛腦。
性格也和這個家裏的人背道而馳,王家人都是急性子,偏偏這個二舅母是個慢吞吞的柔弱性格。
全家人到現在也沒搞明白她到底看上了二舅哪一點,反正倆人恩愛的要命,要不是這次把公公藥倒闖了大禍,二舅說什麽也不會舍得讓她下地的…
最後舅舅舅母一時半會的沒等來,父女倆幹脆聊起了孫子,畢竟王父的大兒子沒了大兒媳跑了,孫子一直是二兒媳婦在養著,王父到是從來不擔心兒媳婦對孫子苛責,畢竟她也沒那個心眼。
反而擔心孫子跟兒媳婦久了,萬一耳濡目染的也缺心眼,或者學成慢吞吞的性子就麻煩了,正好小外孫摔成腦殘也有些日子,看來是恢複無望。
就開口說讓閨女帶走養斷時間,畢竟閨女的性格和老王家一樣,要是倆人親近的話幹脆當個養子算了,以後老了也有個指望。
王父也不缺孫兒,二舅母雖然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但真是傻人有傻福,頭一胎就是倆兒子,就是生完孩子那段時間身體不太好,據說二舅心疼的到現在都在分床睡。
不過也是一次就完成了別人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也讓全村的人對二舅母另眼相看,覺得有文化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畢竟這年月能生兒子還是一炮雙響,直接就改變了附近十裏八鄉的娶妻的標準…
估計大舅母跑路和這事也有關係,畢竟自己隻有一個兒子,人家不但還能生,而且這兩個孩子的年齡都比她生的大…
王秀秀的性格估計是遺傳的王母,據說王母兒媳婦跑了以後,氣的夠嗆,自己去大兒媳娘家和人家一家子人大吵大鬧了一番。
吵架是吵贏了,心滿意足迴家的路上下起了雪,雖然不算大但路上還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人也凍了個夠嗆,最後落下了病根,隨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
王秀秀聽了王父的話後也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把侄子帶迴去養著,至於養老送終的就算了。
她連自己生的都沒指望住,也就不打算在霍霍大哥的孩子了,畢竟大哥小時候也從樹上摔過,萬一這孩子隨根就麻煩了…
王秀秀等到天黑二哥二嫂才帶著倆孩子迴來,王秀秀看著二嫂小臉白淨衣衫整潔的樣子,便隨口問了一句。
聽到嫂子隻是在田埂上溜達,帶著孩子邊玩邊給丈夫加油助威後,恨不得抽自己個嘴巴子…
為了王父的安全,王秀秀幹脆就多待了幾天,等他身體利索了才迴來,順便就把侄子帶迴來了。
聽到了這麽蜿蜒曲折的故事,李興旺看著偷瞄他的弟弟,覺得對方比自己還慘,妥妥的主角開局。
不過今天聽到的奇葩人也太多了,搞得自己看那個都有主角天賦…
晚上倒是一切正常,按部就班的吃了晚飯,王秀秀也沒有想象中的一直喋喋不休的問話,估計是懶得問…
至於大妹帶迴來的零嘴自己沒要,看著對方一臉不舍又非要給的造型,還是讓她自己留著吃了,估計嘴饞的毛病是遺傳自家老娘了…
躺在床上琢磨著統哥離譜的獎勵,這個治愈術的效果看樣子不錯,就是有些費藍,重點是下迴的獎勵是高級治愈術,這就不是費藍的問題了。
真有個急救啥的,自己一發下去,對方救不救得迴來先不說,自己估摸著也得跟著一塊躺下。
多來幾迴身體怕是就掏空了,估計前期獎勵壽命的原因就是怕自己用的太多猝死了,搞得現在怎麽看這個技能都有點不太正經的樣子,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獎勵個境界功法之類的。
第二天一早,李興旺起床的時候發現家人已經全部起來了,大妹更是貼心的遞上了一碗粥,雖然手藝不錯,但李興旺是真的沒什麽胃口。
就是家裏人都時不時的偷摸在觀察他,估計是看他腦子到底好了多少,搞得李興旺很不自在。
正好銅牛來叫他,說是李有福找他有事,就趕緊出門了,隨後跟著李有福在村裏溜達了一圈,食堂已經搭建好了,畢竟就是一個茅屋,雖然大了點地基弄的結實了點,但確實不費事。
現在村裏的人分成了三波,一波在忙活著製作肥皂,另一波在抓緊搭著一個占地大概三百平米的棚子,用來當做肥皂的作坊。
最後一波人在鐵牛的帶領下去地裏秋收去了,按照李興旺的說法,早收早好,反正已經到了時候,最多也就是有點濕,多曬曬就好了,大不了不夠了買著吃。
這要是別人說,估計李有福能連夜把他埋到地裏,問問他是不是早死早好。
但李興旺說完老爺子隻是一臉不情願的點點頭,最後想了想床底下埋的銀子,覺得非常有道理。
當即就宣布了這個扯淡的計劃,大夥剛開始以為村正摔了腦子,畢竟這麽多年了大夥世世輩輩的都靠著地裏的收成過日子,現在莫名其妙的搶收,沒這個道理,別說村正了,天王老子都不行…
但凡事就怕對比,老爺子隻是隨便的給大家講了一下他的村正加族長身份,後麵又宣布了先收完清閑的人家都可以來肥皂作坊幹活,村裏會接著擴大肥皂的生產,連後麵會接著發錢的話都沒來得及說…
剩下的人就安靜了下來,直接拖家帶口的搶收去了…
後來征兵打仗大舅沒了,再後來大舅母丟下侄子跑迴了娘家,據說前兩年已經改嫁了,畢竟剛結束戰亂官府對改嫁還是挺寬容的,留下了當時5歲的侄子。
二舅本來還念過幾年私塾,就是學的不好,後來就幹脆迴來務農了,還順便帶迴來了教書先生唯一的女兒。
據說兩個大齡的剩男剩女差點私奔了,隨後教書的老秀才罵罵咧咧的把女兒下嫁給了二舅。老秀才更是和女兒斷了往來…
這在當時可是個大新聞,雖然老秀才是過了不惑之年才考上的功名,也沒啥前途,但畢竟是兩個階層的結合…
二舅母白氏是個傳統的好人,會斷文識字,性格善良天真不因世事,碰到個受傷的小鳥都能難過半天,就是一點都沒遺傳教書先生的聰明勁,腦容量也非常有限,大概就是有點缺心眼。
雖然是出於一番好心,但結果總是讓人哭笑不得,總結一下就是個傻白甜的戀愛腦。
性格也和這個家裏的人背道而馳,王家人都是急性子,偏偏這個二舅母是個慢吞吞的柔弱性格。
全家人到現在也沒搞明白她到底看上了二舅哪一點,反正倆人恩愛的要命,要不是這次把公公藥倒闖了大禍,二舅說什麽也不會舍得讓她下地的…
最後舅舅舅母一時半會的沒等來,父女倆幹脆聊起了孫子,畢竟王父的大兒子沒了大兒媳跑了,孫子一直是二兒媳婦在養著,王父到是從來不擔心兒媳婦對孫子苛責,畢竟她也沒那個心眼。
反而擔心孫子跟兒媳婦久了,萬一耳濡目染的也缺心眼,或者學成慢吞吞的性子就麻煩了,正好小外孫摔成腦殘也有些日子,看來是恢複無望。
就開口說讓閨女帶走養斷時間,畢竟閨女的性格和老王家一樣,要是倆人親近的話幹脆當個養子算了,以後老了也有個指望。
王父也不缺孫兒,二舅母雖然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但真是傻人有傻福,頭一胎就是倆兒子,就是生完孩子那段時間身體不太好,據說二舅心疼的到現在都在分床睡。
不過也是一次就完成了別人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也讓全村的人對二舅母另眼相看,覺得有文化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畢竟這年月能生兒子還是一炮雙響,直接就改變了附近十裏八鄉的娶妻的標準…
估計大舅母跑路和這事也有關係,畢竟自己隻有一個兒子,人家不但還能生,而且這兩個孩子的年齡都比她生的大…
王秀秀的性格估計是遺傳的王母,據說王母兒媳婦跑了以後,氣的夠嗆,自己去大兒媳娘家和人家一家子人大吵大鬧了一番。
吵架是吵贏了,心滿意足迴家的路上下起了雪,雖然不算大但路上還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人也凍了個夠嗆,最後落下了病根,隨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
王秀秀聽了王父的話後也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把侄子帶迴去養著,至於養老送終的就算了。
她連自己生的都沒指望住,也就不打算在霍霍大哥的孩子了,畢竟大哥小時候也從樹上摔過,萬一這孩子隨根就麻煩了…
王秀秀等到天黑二哥二嫂才帶著倆孩子迴來,王秀秀看著二嫂小臉白淨衣衫整潔的樣子,便隨口問了一句。
聽到嫂子隻是在田埂上溜達,帶著孩子邊玩邊給丈夫加油助威後,恨不得抽自己個嘴巴子…
為了王父的安全,王秀秀幹脆就多待了幾天,等他身體利索了才迴來,順便就把侄子帶迴來了。
聽到了這麽蜿蜒曲折的故事,李興旺看著偷瞄他的弟弟,覺得對方比自己還慘,妥妥的主角開局。
不過今天聽到的奇葩人也太多了,搞得自己看那個都有主角天賦…
晚上倒是一切正常,按部就班的吃了晚飯,王秀秀也沒有想象中的一直喋喋不休的問話,估計是懶得問…
至於大妹帶迴來的零嘴自己沒要,看著對方一臉不舍又非要給的造型,還是讓她自己留著吃了,估計嘴饞的毛病是遺傳自家老娘了…
躺在床上琢磨著統哥離譜的獎勵,這個治愈術的效果看樣子不錯,就是有些費藍,重點是下迴的獎勵是高級治愈術,這就不是費藍的問題了。
真有個急救啥的,自己一發下去,對方救不救得迴來先不說,自己估摸著也得跟著一塊躺下。
多來幾迴身體怕是就掏空了,估計前期獎勵壽命的原因就是怕自己用的太多猝死了,搞得現在怎麽看這個技能都有點不太正經的樣子,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獎勵個境界功法之類的。
第二天一早,李興旺起床的時候發現家人已經全部起來了,大妹更是貼心的遞上了一碗粥,雖然手藝不錯,但李興旺是真的沒什麽胃口。
就是家裏人都時不時的偷摸在觀察他,估計是看他腦子到底好了多少,搞得李興旺很不自在。
正好銅牛來叫他,說是李有福找他有事,就趕緊出門了,隨後跟著李有福在村裏溜達了一圈,食堂已經搭建好了,畢竟就是一個茅屋,雖然大了點地基弄的結實了點,但確實不費事。
現在村裏的人分成了三波,一波在忙活著製作肥皂,另一波在抓緊搭著一個占地大概三百平米的棚子,用來當做肥皂的作坊。
最後一波人在鐵牛的帶領下去地裏秋收去了,按照李興旺的說法,早收早好,反正已經到了時候,最多也就是有點濕,多曬曬就好了,大不了不夠了買著吃。
這要是別人說,估計李有福能連夜把他埋到地裏,問問他是不是早死早好。
但李興旺說完老爺子隻是一臉不情願的點點頭,最後想了想床底下埋的銀子,覺得非常有道理。
當即就宣布了這個扯淡的計劃,大夥剛開始以為村正摔了腦子,畢竟這麽多年了大夥世世輩輩的都靠著地裏的收成過日子,現在莫名其妙的搶收,沒這個道理,別說村正了,天王老子都不行…
但凡事就怕對比,老爺子隻是隨便的給大家講了一下他的村正加族長身份,後麵又宣布了先收完清閑的人家都可以來肥皂作坊幹活,村裏會接著擴大肥皂的生產,連後麵會接著發錢的話都沒來得及說…
剩下的人就安靜了下來,直接拖家帶口的搶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