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剛剛泛起魚肚白,灰蒙蒙的一片籠罩著大地。
王小川卻仍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緊緊地裹著那溫暖的棉被,發出陣陣唿嚕聲。
而此時此刻,營帳之外早已是人聲嘈雜、喧鬧非凡。
輜重營的士兵們正忙碌地收拾行裝,準備拔營啟程。
過了好一會兒,王小川才從迷蒙中緩緩蘇醒過來。
他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胡亂地把衣服往身上一套,
然後搖搖晃晃地爬上了一輛輜重車,找了個位置呆呆地坐著發愣。
由於李世民率領的府兵早在之前便已先行離去,所以此刻輜重營前進的步伐顯得有些緩慢。
王小川心裏暗自估摸,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繼續前行,恐怕要花費整整九天的時間才能抵達雁門關。
然而,現實情況遠比他想象的更為嚴峻——
麵對幾十萬如狼似虎的匈奴大軍重重圍困,他們根本無法直接長驅直入開到雁門關城下。
據可靠消息稱,如今雁門關附近原本有四十多座城池,但其中絕大部分都已落入匈奴人的手中。
目前僅剩下兩座城池尚在大夏人的掌控之下,
一座是皇帝親自坐鎮、嚴防死守的雁門關;另一座則是由二皇子和大將軍共同鎮守的純縣。
現如今,雁門周邊地區那些殘存的軍隊全都退縮到了陽曲縣內。
陽曲與龍城相距不過區區一百多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一旦陽曲縣出現任何閃失,那麽龍城將會立刻毫無遮蔽地暴露在敵人麵前。
如此一來,整個晉州的局勢已然變得萬分危急,猶如狂風巨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可能被洶湧澎湃的洪流所吞沒。
王小川和他所在的輜重營一路向北行進,隨著距離雁門關的逐漸拉近,他們驚訝地發現道路上逃難的人群越來越多。
這些人們神色慌張、行色匆匆,攜家帶口,仿佛身後有什麽可怕的東西在追趕著他們。
經過一番打聽,王小川得知原來許多人都在擔憂雁門地區情況不明,往南的關鍵節點陽曲是否能夠堅守得住。
因為一旦陽曲淪陷,那麽作為後方的龍城必將陷入極度危險之中。
要知道,龍城可是一座擁有著不少於二十萬人口的繁華都市啊!
然而,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這座城市原本僅有的三萬駐軍此刻已經全部被調遣至陽曲前線。
如此一來,龍城就如同失去了保護殼一般,幾乎成為了一座毫不設防的城市。
盡管李建成(李世民的長兄),此時已經接管了龍城的城防事務,但城中兵力實在匱乏。
無奈之下,他隻能緊急招募那些曾經退役的老兵,並將城內大戶人家的家丁護院以及一些李家的家生子召集起來,曆經艱難總算拚湊出了約一萬人馬。
隨後,這支匆忙組建而成的隊伍便登上城牆,擔負起守衛城池的重任。
而在陽曲那邊,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李世民的父親,也就是李家家主親自率領著來自龍城的三萬守軍,
與從雁門周邊敗退下來的兩萬殘軍相互配合,竭盡全力才勉強止住了敵軍前進的步伐,確保戰線不再繼續向南推移。
此時此刻,龍城南麵的各個府郡縣正處於一片緊張忙碌的狀態之中。
它們正在瘋狂地調動一切可用的兵馬資源,源源不斷地向北方集結。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能在陽曲守不住,那南麵的龍城還不能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那麽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似乎已迫在眉睫……
整個輜重營仿佛被一股無形的緊張氣氛所籠罩,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些許不自在的神情,但他們依然毫不遲疑地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五天跋涉,輜重營已經成功把龍城甩在了身後。
按照目前的行程安排,再堅持一天半,他們便能抵達陽曲大營。
倘若繼續向北前行兩天半的時間,那麽距離雁門關就不遠了。
然而,就在眾人滿懷希望之際,一隊威風凜凜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前方,擋住了輜重營的去路。
為首的騎兵高聲喊道:“你們立刻前往陽曲大營報到!現今晉州所有的援軍都要往那裏開拔。”
聽到這話,隊伍中的李校尉趕忙走出隊列,臉上堆滿笑容,小心翼翼地向那名騎兵首領搭話道:“
這位將軍,您好啊!
咱們這隊可是潞安府派來的援軍。我們的將軍乃是李家二公子李世民。
想必您也有所耳聞,二公子他身先士卒,率領輕騎部隊早在數日前便已經通過陽曲了。
所以呢,我們實在無法前往陽曲大營報到呀。
因為我們接到的二公子命令是想盡一切辦法,盡快行進至雁門關附近與二公子順利會師。還望您通融通融……”
“什麽二公子、三公子的!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
我們接到的可是兵部尚書大人親自下達的命令!
所有來自各方的兵馬都必須統一前往陽曲集結,
而後聽從三皇子殿下的統一調度與分配!
怎麽著?難不成你小子想要違抗軍令嗎?”那位一臉橫肉的騎兵首領斜睨著李校尉,滿臉都是不屑一顧的神情。
李校尉心中一驚,但還是強作鎮定地反問道:“難道陽曲大營如今不是由李家主負責管理麽?”
聽到這話,騎兵首領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
你說的是李淵那老家夥吧?哼,他從昨天開始就不再管陽曲大營這攤子事兒啦!
三皇子殿下另有安排,派他去龍城籌集大軍所需的糧餉呢!”
說到此處,騎兵首領像是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了,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不耐煩地吼道,“
你哪兒來這麽多屁話!叫你幹啥就幹啥!莫非你們這群民夫輜重營裏的小小校尉也敢公然抗命不成?”
“豈敢,豈敢呐!小的怎敢違抗將軍之命呢!
小的這便立刻帶領隊伍前往陽曲大營報到,絕不會有半點拖延。
小的馬上就動身,請將軍放心!”李校尉滿臉堆笑地向騎兵將領連連作揖,再也不願與對方過多糾纏。
要知道,他可是出自李家的本家人。
在他心中,家族的命令可比什麽兵部尚書的指示重要得多啦!
所以眼下還是先滿口答應著比較妥當,至於之後該如何行事,等踏上前往陽曲的路途後再慢慢思量也不遲嘛。
畢竟,就算最終目的地是雁門關,途中也是必然會經過陽曲的呀。如此一來,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王小川卻仍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緊緊地裹著那溫暖的棉被,發出陣陣唿嚕聲。
而此時此刻,營帳之外早已是人聲嘈雜、喧鬧非凡。
輜重營的士兵們正忙碌地收拾行裝,準備拔營啟程。
過了好一會兒,王小川才從迷蒙中緩緩蘇醒過來。
他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胡亂地把衣服往身上一套,
然後搖搖晃晃地爬上了一輛輜重車,找了個位置呆呆地坐著發愣。
由於李世民率領的府兵早在之前便已先行離去,所以此刻輜重營前進的步伐顯得有些緩慢。
王小川心裏暗自估摸,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繼續前行,恐怕要花費整整九天的時間才能抵達雁門關。
然而,現實情況遠比他想象的更為嚴峻——
麵對幾十萬如狼似虎的匈奴大軍重重圍困,他們根本無法直接長驅直入開到雁門關城下。
據可靠消息稱,如今雁門關附近原本有四十多座城池,但其中絕大部分都已落入匈奴人的手中。
目前僅剩下兩座城池尚在大夏人的掌控之下,
一座是皇帝親自坐鎮、嚴防死守的雁門關;另一座則是由二皇子和大將軍共同鎮守的純縣。
現如今,雁門周邊地區那些殘存的軍隊全都退縮到了陽曲縣內。
陽曲與龍城相距不過區區一百多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一旦陽曲縣出現任何閃失,那麽龍城將會立刻毫無遮蔽地暴露在敵人麵前。
如此一來,整個晉州的局勢已然變得萬分危急,猶如狂風巨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可能被洶湧澎湃的洪流所吞沒。
王小川和他所在的輜重營一路向北行進,隨著距離雁門關的逐漸拉近,他們驚訝地發現道路上逃難的人群越來越多。
這些人們神色慌張、行色匆匆,攜家帶口,仿佛身後有什麽可怕的東西在追趕著他們。
經過一番打聽,王小川得知原來許多人都在擔憂雁門地區情況不明,往南的關鍵節點陽曲是否能夠堅守得住。
因為一旦陽曲淪陷,那麽作為後方的龍城必將陷入極度危險之中。
要知道,龍城可是一座擁有著不少於二十萬人口的繁華都市啊!
然而,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這座城市原本僅有的三萬駐軍此刻已經全部被調遣至陽曲前線。
如此一來,龍城就如同失去了保護殼一般,幾乎成為了一座毫不設防的城市。
盡管李建成(李世民的長兄),此時已經接管了龍城的城防事務,但城中兵力實在匱乏。
無奈之下,他隻能緊急招募那些曾經退役的老兵,並將城內大戶人家的家丁護院以及一些李家的家生子召集起來,曆經艱難總算拚湊出了約一萬人馬。
隨後,這支匆忙組建而成的隊伍便登上城牆,擔負起守衛城池的重任。
而在陽曲那邊,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李世民的父親,也就是李家家主親自率領著來自龍城的三萬守軍,
與從雁門周邊敗退下來的兩萬殘軍相互配合,竭盡全力才勉強止住了敵軍前進的步伐,確保戰線不再繼續向南推移。
此時此刻,龍城南麵的各個府郡縣正處於一片緊張忙碌的狀態之中。
它們正在瘋狂地調動一切可用的兵馬資源,源源不斷地向北方集結。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能在陽曲守不住,那南麵的龍城還不能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那麽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似乎已迫在眉睫……
整個輜重營仿佛被一股無形的緊張氣氛所籠罩,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些許不自在的神情,但他們依然毫不遲疑地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五天跋涉,輜重營已經成功把龍城甩在了身後。
按照目前的行程安排,再堅持一天半,他們便能抵達陽曲大營。
倘若繼續向北前行兩天半的時間,那麽距離雁門關就不遠了。
然而,就在眾人滿懷希望之際,一隊威風凜凜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前方,擋住了輜重營的去路。
為首的騎兵高聲喊道:“你們立刻前往陽曲大營報到!現今晉州所有的援軍都要往那裏開拔。”
聽到這話,隊伍中的李校尉趕忙走出隊列,臉上堆滿笑容,小心翼翼地向那名騎兵首領搭話道:“
這位將軍,您好啊!
咱們這隊可是潞安府派來的援軍。我們的將軍乃是李家二公子李世民。
想必您也有所耳聞,二公子他身先士卒,率領輕騎部隊早在數日前便已經通過陽曲了。
所以呢,我們實在無法前往陽曲大營報到呀。
因為我們接到的二公子命令是想盡一切辦法,盡快行進至雁門關附近與二公子順利會師。還望您通融通融……”
“什麽二公子、三公子的!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
我們接到的可是兵部尚書大人親自下達的命令!
所有來自各方的兵馬都必須統一前往陽曲集結,
而後聽從三皇子殿下的統一調度與分配!
怎麽著?難不成你小子想要違抗軍令嗎?”那位一臉橫肉的騎兵首領斜睨著李校尉,滿臉都是不屑一顧的神情。
李校尉心中一驚,但還是強作鎮定地反問道:“難道陽曲大營如今不是由李家主負責管理麽?”
聽到這話,騎兵首領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
你說的是李淵那老家夥吧?哼,他從昨天開始就不再管陽曲大營這攤子事兒啦!
三皇子殿下另有安排,派他去龍城籌集大軍所需的糧餉呢!”
說到此處,騎兵首領像是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了,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不耐煩地吼道,“
你哪兒來這麽多屁話!叫你幹啥就幹啥!莫非你們這群民夫輜重營裏的小小校尉也敢公然抗命不成?”
“豈敢,豈敢呐!小的怎敢違抗將軍之命呢!
小的這便立刻帶領隊伍前往陽曲大營報到,絕不會有半點拖延。
小的馬上就動身,請將軍放心!”李校尉滿臉堆笑地向騎兵將領連連作揖,再也不願與對方過多糾纏。
要知道,他可是出自李家的本家人。
在他心中,家族的命令可比什麽兵部尚書的指示重要得多啦!
所以眼下還是先滿口答應著比較妥當,至於之後該如何行事,等踏上前往陽曲的路途後再慢慢思量也不遲嘛。
畢竟,就算最終目的地是雁門關,途中也是必然會經過陽曲的呀。如此一來,又何必急於一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