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太後的考量
宜修重生:手撕純元白蓮花 作者:Serein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張了張嘴,此刻很想問問自己的皇額娘,在她心裏,自己那麽多皇嗣屢屢置身險境,是不是也不如一個“烏拉那拉氏的榮耀”重要。
質問的話語哽在喉嚨裏,胤禛卻怎麽也說不出口。或許答案早就已經不言而喻,隻是他不願親耳聽到而已。
沒有親自聽到皇額娘的確認,他便也可以繼續選擇迴避,永遠不需要麵對冰冷的事實。
在皇後下令,將柔則廢入冷宮之後,胤禛特意提拔了那天告發她罪行的錦畫,並在短短數月裏接連晉了她的位分,也是存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對自己的皇額娘“叛逆”的心思。
倘若此時宜修能聽到胤禛內心的疑問,恐怕會忍不住冷笑出聲來。
不錯,既已知道答案,又何必再問呢。
正如上一世,她害得先皇後一屍兩命後,一早就洞悉了真相的太後,卻什麽也沒說,還替她隱瞞了數十年。
甚至後來,太後明知宜修殺了胤禛膝下無數個未出世的皇子,臨終前的最後一道遺詔,竟然是烏拉那拉氏不得廢後。
看吧,即使是這樣一個害死了他的摯愛,又讓他膝下子嗣凋零的“毒婦”,太後也要全力保下她的鳳位。
自然,這一世的胤禛是沒機會知道這些的。
他看向太後,瞳孔微動,卻終究什麽也沒說。
自己終究不是皇額娘最親近疼愛的老十四,甚至連這皇位,她私心也是更希望看到十四弟來坐的吧?
“兒子會派人在冷宮撒上驅鼠的藥,皇額娘放心,日後冷宮必不會再鬧出鼠患,擾了皇額娘的清聽。”他避重就輕道。
說罷也不等太後再說什麽,胤禛便起身行了一禮:“若沒有別的事,兒子先告退了。”
太後凝視著胤禛離去的背影,沉默了良久。
“太後娘娘,依奴婢愚見,有人要滅柔則的口,可皇上似乎並沒有任何懷疑她蒙冤的意思,您是否要…”竹息低聲說。
太後卻打斷了她的話:“她自己不中用,即使現在哀家下旨放她出來,也是白費功夫。”
想到這裏,她似是恨鐵不成鋼道:“柔則若是不聲不響的死了也就罷了,偏偏被自己的貼身丫鬟給供了出去,進了冷宮,鬧出這樣大的醜聞來。若不是還有哀家和皇後在,全天下的人都等著看烏拉那拉家的笑話!”
竹息忙跪了下來:“太後娘娘息怒,別為了這樣的瑣事生氣,傷了您自己的身體啊。”
太後有些煩躁的揉了揉眉心:“到底皇後還算爭氣。哀家也是從先帝的嬪妃那會兒過來的,後宮裏的勾心鬥角,什麽沒見過?”
“柔則她想去鬥,不是壞事,甚至她心思狠毒,有些事上,哀家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就怕她又沒這個能力,又非要去徒惹是非。”
若柔則真有點長進的話,先想辦法自己從冷宮爬出來,再談別的吧。
否則的話,若還是這不中用的樣子,就算當下想方設法的替她洗清了罪名,她日後在宮裏,也不會對延續家族的榮耀起到半分作用。
—————————
前線來報,西北戰事大捷。
這一次,年羹堯向胤禛請旨給自己的妹妹華妃晉封,胤禛允諾了。
晉封的旨意還未下,一時間眾人紛紛在私底下揣測,皇上會給年世蘭封個什麽位分。
沈眉莊剛一聽到消息,就匆匆來到了承乾宮。
平時總是以端莊穩重示人的她,此刻一臉氣衝衝的表情,走起路來都帶著風。
甄嬛給流朱和浣碧使了個眼色,讓她們退下了。
“隻恨我沒有個好父兄上陣殺敵,倒是便宜了這個賤人。”沈眉莊忿忿道。
昔日她被皇上授意,學習六宮事宜,卻被人下毒陷害。當時她與甄嬛便懷疑是年世蘭或柔則所為。
柔則如今身陷冷宮,此前她的婢女揭發她罪行的時候,卻並未提及下毒一事,這樣一來,罪魁禍首是誰昭然若揭。
何況後來還有年世蘭和曹琴默精心設局,誣陷自己假孕爭寵之事。
她心中深恨華妃,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可眼看著華妃在後宮裏如日中天,不日就要晉封貴妃、甚至皇貴妃了,越發令她難以撼動。
甄嬛卻處變不驚,拉著沈眉莊坐下,先遞給了她一杯碧螺春。
甄嬛心平氣和地拿前朝的溫僖貴妃作例子,言語間暗示沈眉莊,皇上出手整治年家是遲早的事,不必心急一時。
沈眉莊猶豫道:“可皇上似乎,對年羹堯的那些跋扈言行並不在意,反而對他更加以厚待了……”
甄嬛莞爾一笑:“姐姐可知民間大夫是怎麽醫治潰瘍的?”
她看向略顯迷茫的沈眉莊,低聲說:“先是放任它爛到一定程度,再動刀將其根除。”
爛得越深,挖得越淨。
翌日晨間請安時,華妃愈發趾高氣揚,言語間挑釁宜修道:“娘娘最擅體察聖心,不知娘娘覺得,皇上會給臣妾封一個什麽位分?”
妃位之上,還有貴妃;貴妃之上,還有皇貴妃。
華妃一雙嫵媚的鳳眼一轉,直直地看向宜修,嫣然一笑:“娘娘錯了,皇貴妃之上,還有皇後呢。”
宜修挑眉道:“哦?妹妹這是喜歡本宮皇後的寶座了?”
又是和上一世一模一樣的戲碼。
二人言語間夾槍帶棒,宜修警醒華妃要安分守時,華妃卻不甘示弱,言語間盡顯野心。
請安結束後,齊月賓留了下來。
華妃此番晉位,皇上想必還會賜她協理六宮之權,那時的齊月賓,隻怕空有協理的權柄,卻無立足之地了。
她一直是個有心氣的,隻不過更懂得何為進退有度。什麽時候該韜光養晦,什麽時候該掩藏鋒芒,她比後宮裏的大多數人都要清楚的多。
華妃現下看著炙手可熱,本該將其視為心腹大患的齊月賓和宜修二人,卻都是一副從容淡泊的模樣。
“妹妹聽聞,年羹堯近日越發有居功自傲之勢,可皇上卻隻是一笑了之,反而更加縱容。”齊月賓若有所思的說,“如此看來,皇上對鏟除年羹堯一黨,是勢在必得了。”
質問的話語哽在喉嚨裏,胤禛卻怎麽也說不出口。或許答案早就已經不言而喻,隻是他不願親耳聽到而已。
沒有親自聽到皇額娘的確認,他便也可以繼續選擇迴避,永遠不需要麵對冰冷的事實。
在皇後下令,將柔則廢入冷宮之後,胤禛特意提拔了那天告發她罪行的錦畫,並在短短數月裏接連晉了她的位分,也是存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對自己的皇額娘“叛逆”的心思。
倘若此時宜修能聽到胤禛內心的疑問,恐怕會忍不住冷笑出聲來。
不錯,既已知道答案,又何必再問呢。
正如上一世,她害得先皇後一屍兩命後,一早就洞悉了真相的太後,卻什麽也沒說,還替她隱瞞了數十年。
甚至後來,太後明知宜修殺了胤禛膝下無數個未出世的皇子,臨終前的最後一道遺詔,竟然是烏拉那拉氏不得廢後。
看吧,即使是這樣一個害死了他的摯愛,又讓他膝下子嗣凋零的“毒婦”,太後也要全力保下她的鳳位。
自然,這一世的胤禛是沒機會知道這些的。
他看向太後,瞳孔微動,卻終究什麽也沒說。
自己終究不是皇額娘最親近疼愛的老十四,甚至連這皇位,她私心也是更希望看到十四弟來坐的吧?
“兒子會派人在冷宮撒上驅鼠的藥,皇額娘放心,日後冷宮必不會再鬧出鼠患,擾了皇額娘的清聽。”他避重就輕道。
說罷也不等太後再說什麽,胤禛便起身行了一禮:“若沒有別的事,兒子先告退了。”
太後凝視著胤禛離去的背影,沉默了良久。
“太後娘娘,依奴婢愚見,有人要滅柔則的口,可皇上似乎並沒有任何懷疑她蒙冤的意思,您是否要…”竹息低聲說。
太後卻打斷了她的話:“她自己不中用,即使現在哀家下旨放她出來,也是白費功夫。”
想到這裏,她似是恨鐵不成鋼道:“柔則若是不聲不響的死了也就罷了,偏偏被自己的貼身丫鬟給供了出去,進了冷宮,鬧出這樣大的醜聞來。若不是還有哀家和皇後在,全天下的人都等著看烏拉那拉家的笑話!”
竹息忙跪了下來:“太後娘娘息怒,別為了這樣的瑣事生氣,傷了您自己的身體啊。”
太後有些煩躁的揉了揉眉心:“到底皇後還算爭氣。哀家也是從先帝的嬪妃那會兒過來的,後宮裏的勾心鬥角,什麽沒見過?”
“柔則她想去鬥,不是壞事,甚至她心思狠毒,有些事上,哀家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就怕她又沒這個能力,又非要去徒惹是非。”
若柔則真有點長進的話,先想辦法自己從冷宮爬出來,再談別的吧。
否則的話,若還是這不中用的樣子,就算當下想方設法的替她洗清了罪名,她日後在宮裏,也不會對延續家族的榮耀起到半分作用。
—————————
前線來報,西北戰事大捷。
這一次,年羹堯向胤禛請旨給自己的妹妹華妃晉封,胤禛允諾了。
晉封的旨意還未下,一時間眾人紛紛在私底下揣測,皇上會給年世蘭封個什麽位分。
沈眉莊剛一聽到消息,就匆匆來到了承乾宮。
平時總是以端莊穩重示人的她,此刻一臉氣衝衝的表情,走起路來都帶著風。
甄嬛給流朱和浣碧使了個眼色,讓她們退下了。
“隻恨我沒有個好父兄上陣殺敵,倒是便宜了這個賤人。”沈眉莊忿忿道。
昔日她被皇上授意,學習六宮事宜,卻被人下毒陷害。當時她與甄嬛便懷疑是年世蘭或柔則所為。
柔則如今身陷冷宮,此前她的婢女揭發她罪行的時候,卻並未提及下毒一事,這樣一來,罪魁禍首是誰昭然若揭。
何況後來還有年世蘭和曹琴默精心設局,誣陷自己假孕爭寵之事。
她心中深恨華妃,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可眼看著華妃在後宮裏如日中天,不日就要晉封貴妃、甚至皇貴妃了,越發令她難以撼動。
甄嬛卻處變不驚,拉著沈眉莊坐下,先遞給了她一杯碧螺春。
甄嬛心平氣和地拿前朝的溫僖貴妃作例子,言語間暗示沈眉莊,皇上出手整治年家是遲早的事,不必心急一時。
沈眉莊猶豫道:“可皇上似乎,對年羹堯的那些跋扈言行並不在意,反而對他更加以厚待了……”
甄嬛莞爾一笑:“姐姐可知民間大夫是怎麽醫治潰瘍的?”
她看向略顯迷茫的沈眉莊,低聲說:“先是放任它爛到一定程度,再動刀將其根除。”
爛得越深,挖得越淨。
翌日晨間請安時,華妃愈發趾高氣揚,言語間挑釁宜修道:“娘娘最擅體察聖心,不知娘娘覺得,皇上會給臣妾封一個什麽位分?”
妃位之上,還有貴妃;貴妃之上,還有皇貴妃。
華妃一雙嫵媚的鳳眼一轉,直直地看向宜修,嫣然一笑:“娘娘錯了,皇貴妃之上,還有皇後呢。”
宜修挑眉道:“哦?妹妹這是喜歡本宮皇後的寶座了?”
又是和上一世一模一樣的戲碼。
二人言語間夾槍帶棒,宜修警醒華妃要安分守時,華妃卻不甘示弱,言語間盡顯野心。
請安結束後,齊月賓留了下來。
華妃此番晉位,皇上想必還會賜她協理六宮之權,那時的齊月賓,隻怕空有協理的權柄,卻無立足之地了。
她一直是個有心氣的,隻不過更懂得何為進退有度。什麽時候該韜光養晦,什麽時候該掩藏鋒芒,她比後宮裏的大多數人都要清楚的多。
華妃現下看著炙手可熱,本該將其視為心腹大患的齊月賓和宜修二人,卻都是一副從容淡泊的模樣。
“妹妹聽聞,年羹堯近日越發有居功自傲之勢,可皇上卻隻是一笑了之,反而更加縱容。”齊月賓若有所思的說,“如此看來,皇上對鏟除年羹堯一黨,是勢在必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