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捧殺
宜修重生:手撕純元白蓮花 作者:Serein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一早,眾位嬪妃來到景仁宮請安。
紫禁城裏沒有不透風的牆,昨晚的事很快就在後宮裏傳開了。
因此旁人看安陵容的目光,或多或少的都夾雜著幸災樂禍與鄙夷。
安陵容一直低著頭,怯怯的縮在角落裏,竭力逼迫自己忽視那些不善的目光。
華妃嫵媚的鳳眼朝她一掃,掩唇輕笑道:“都說新來的莞常在才情過人,不如常在就給諸位妹妹們講講《完璧歸趙》的典故?”
不少人聽到這話之後,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宜修的眼睛微微眯起,麵色不虞。
甄嬛垂著頭,看不清她臉上的表情:“娘娘說笑了。”
華妃並不打算就此善罷甘休,她鳳目一轉,直直的看向宜修:“真是辜負了皇後娘娘一番美意呀,娘娘您有心抬舉安答應,沒想到鬧出了這麽大的笑話來吧?”
安陵容的臉上露出幾分惶急不安的神色,聽到華妃這麽說,她下意識的起身,準備朝宜修跪下請罪——
宜修適時開口打斷了華妃,她沉聲道:“如此在宮中大肆議論,對別的姐妹出言奚落,華妃,這是你身為一宮主位該有的風範麽?”
她語氣嚴厲,麵色沉凝,景仁宮內方才還在交頭接耳的妃嬪們,一瞬間紛紛鴉雀無聲。
華妃有些不服氣的哼了一聲,到底還是悻悻的不再說話。
宜修冷冷的掃了一眼下首那些噤若寒蟬的眾人,開口道:“妹妹們身在後宮,若不能規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本宮不介意代為管教。”
各個妃嬪小主起身,齊刷刷跪下道:“皇後娘娘的教誨,臣妾們自當時刻謹記。”
宜修麵色稍霽,和緩了聲音說:“都起來吧。”
待到她們重新落座,宜修意有所指的對華妃說:“說起來,妹妹你在皇上身邊伺候的時間也不短了,怎麽言行如此急躁?竟還不如新來的沈妹妹穩重。”
沈眉莊沒想到宜修會突然點到自己的名字,她心中一喜,忙起身道:“皇後娘娘謬讚了。”
華妃的臉上閃過一絲憤恨之色。
宜修揚了揚眉,目不轉睛的盯著華妃的表情變化:“沈妹妹雖然年輕,行事卻穩妥,也難怪皇上讚不絕口,有意讓沈妹妹接觸六宮事務。”
華妃下意識的惡狠狠剜了沈眉莊一眼,隻不過,正一臉喜不自勝的眉莊並沒有注意到。
協理六宮之權是華妃一直以來的心結。
從前在王府時,她與齊月賓同為側福晉,如今又同樣位列妃位,可無論是王府的內務,還是六宮事宜,一向都是由齊月賓在協助宜修打理。
她也曾經嚐試過去爭取協理之權,無論是對胤禛旁敲側擊的暗示,還是直接嬌嗔請求,各種方法都挨個試了遍,胤禛卻始終沒有鬆口。
一個齊月賓也就罷了,這沈眉莊才入宮侍奉多長時間?區區一個貴人之位,就可以開始學習六宮事宜了?
眼看著沈貴人滿麵春風的樣子,華妃的眼底流露出幾分不加掩飾的憎惡來。
驕傲如她,當眾被拿來和一個小小貴人做比較,還被人落了麵子,這叫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而沈眉莊,一入宮就在新晉的小主當中拔得頭籌,如今皇上又有意叫她學習宮中事務,明顯是有意提拔抬舉她。
這一個多月來,她過得意外的一帆風順,如今沈眉莊心裏也忍不住春風得意起來,一時忽視了華妃還有其他妃嬪們不善的目光。
宜修撫了撫自己的鬢發,威嚴的開口:“好了,說了這麽久的話,本宮也累了,妹妹們跪安吧。”
眾人跪安之後紛紛準備離去,這時宜修卻出聲叫住了安陵容:“安答應,你留下。”
安陵容有些意外的轉過身,誠惶誠恐道:“是。”
待到其他妃嬪們散去,安陵容乖巧謙默的坐在宜修下首。
她一直低著頭一言不發,臉上的表情很有幾分局促。
自從入了宮以來,自己一直默默無聞,皇後娘娘昨天有意舉薦,自己不但沒能抓住機會,還一朝淪為了別人的笑柄。
安陵容心中惴惴不安的想著。
宜修示意剪秋給安陵容端了杯茶,這才慢悠悠開口道:“沈貴人與莞常在,和妹妹是同一批入宮的,本宮聽聞你們三人一向親厚。”
安陵容不知宜修這麽說是何意,她怯生生地應道:“是…”
宜修微微一笑:“她們二人入宮後榮寵不斷,本宮想著,隻有妹妹一直還沒見過皇上的麵,昨天就順勢和皇上舉薦了妹妹,不想卻弄巧成拙了。”
安陵容有些惶急的跪下:“都是臣妾無用,還辜負了皇後娘娘的一片好意,求娘娘恕罪。”
宜修溫聲道:“快起來吧,本宮何時要怪罪於妹妹了?”
沒想到高高在上的中宮之主,對自己的態度竟如此寬和,安陵容受寵若驚的說:“多謝皇後娘娘。”
不過還保持著行跪禮的姿勢,並沒有起身的意思。
宜修遞給剪秋一個眼神,讓她把安陵容扶了起來。
“本宮今日叫你來,是怕妹妹為了昨日之事鑽了牛角尖,想著開導妹妹一番。”
被胤禛遣送迴延禧宮的那一刻,安陵容的確羞憤難當,隻覺得自己從此在宮中的日子一片暗淡,再無任何翻身的希望了。
聽到宜修這麽說,她心中又是動容,又是懊惱自己昨天的怯懦表現。
她低垂著頭,囁嚅道:“皇後娘娘的恩情,臣妾實在感激不盡,隻是今後在這宮裏,隻怕臣妾已是……”
她沒有再說下去,而是開始哽咽了起來。
宜修溫和的說:“妹妹你不過才剛剛入宮而已,來日方長,何況當日選秀時,能從一眾秀女中脫穎而出,說明妹妹本就並非庸碌之輩,何不對自己有信心一些?”
安陵容有些震驚地抬頭,目光裏滿是感激。
沈眉莊與甄嬛的確與她交好,可她二人得寵時,到底是沒有任何提攜自己的意思,倒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皇後娘娘,竟願意為了她的事如此費心。
紫禁城裏沒有不透風的牆,昨晚的事很快就在後宮裏傳開了。
因此旁人看安陵容的目光,或多或少的都夾雜著幸災樂禍與鄙夷。
安陵容一直低著頭,怯怯的縮在角落裏,竭力逼迫自己忽視那些不善的目光。
華妃嫵媚的鳳眼朝她一掃,掩唇輕笑道:“都說新來的莞常在才情過人,不如常在就給諸位妹妹們講講《完璧歸趙》的典故?”
不少人聽到這話之後,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宜修的眼睛微微眯起,麵色不虞。
甄嬛垂著頭,看不清她臉上的表情:“娘娘說笑了。”
華妃並不打算就此善罷甘休,她鳳目一轉,直直的看向宜修:“真是辜負了皇後娘娘一番美意呀,娘娘您有心抬舉安答應,沒想到鬧出了這麽大的笑話來吧?”
安陵容的臉上露出幾分惶急不安的神色,聽到華妃這麽說,她下意識的起身,準備朝宜修跪下請罪——
宜修適時開口打斷了華妃,她沉聲道:“如此在宮中大肆議論,對別的姐妹出言奚落,華妃,這是你身為一宮主位該有的風範麽?”
她語氣嚴厲,麵色沉凝,景仁宮內方才還在交頭接耳的妃嬪們,一瞬間紛紛鴉雀無聲。
華妃有些不服氣的哼了一聲,到底還是悻悻的不再說話。
宜修冷冷的掃了一眼下首那些噤若寒蟬的眾人,開口道:“妹妹們身在後宮,若不能規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本宮不介意代為管教。”
各個妃嬪小主起身,齊刷刷跪下道:“皇後娘娘的教誨,臣妾們自當時刻謹記。”
宜修麵色稍霽,和緩了聲音說:“都起來吧。”
待到她們重新落座,宜修意有所指的對華妃說:“說起來,妹妹你在皇上身邊伺候的時間也不短了,怎麽言行如此急躁?竟還不如新來的沈妹妹穩重。”
沈眉莊沒想到宜修會突然點到自己的名字,她心中一喜,忙起身道:“皇後娘娘謬讚了。”
華妃的臉上閃過一絲憤恨之色。
宜修揚了揚眉,目不轉睛的盯著華妃的表情變化:“沈妹妹雖然年輕,行事卻穩妥,也難怪皇上讚不絕口,有意讓沈妹妹接觸六宮事務。”
華妃下意識的惡狠狠剜了沈眉莊一眼,隻不過,正一臉喜不自勝的眉莊並沒有注意到。
協理六宮之權是華妃一直以來的心結。
從前在王府時,她與齊月賓同為側福晉,如今又同樣位列妃位,可無論是王府的內務,還是六宮事宜,一向都是由齊月賓在協助宜修打理。
她也曾經嚐試過去爭取協理之權,無論是對胤禛旁敲側擊的暗示,還是直接嬌嗔請求,各種方法都挨個試了遍,胤禛卻始終沒有鬆口。
一個齊月賓也就罷了,這沈眉莊才入宮侍奉多長時間?區區一個貴人之位,就可以開始學習六宮事宜了?
眼看著沈貴人滿麵春風的樣子,華妃的眼底流露出幾分不加掩飾的憎惡來。
驕傲如她,當眾被拿來和一個小小貴人做比較,還被人落了麵子,這叫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而沈眉莊,一入宮就在新晉的小主當中拔得頭籌,如今皇上又有意叫她學習宮中事務,明顯是有意提拔抬舉她。
這一個多月來,她過得意外的一帆風順,如今沈眉莊心裏也忍不住春風得意起來,一時忽視了華妃還有其他妃嬪們不善的目光。
宜修撫了撫自己的鬢發,威嚴的開口:“好了,說了這麽久的話,本宮也累了,妹妹們跪安吧。”
眾人跪安之後紛紛準備離去,這時宜修卻出聲叫住了安陵容:“安答應,你留下。”
安陵容有些意外的轉過身,誠惶誠恐道:“是。”
待到其他妃嬪們散去,安陵容乖巧謙默的坐在宜修下首。
她一直低著頭一言不發,臉上的表情很有幾分局促。
自從入了宮以來,自己一直默默無聞,皇後娘娘昨天有意舉薦,自己不但沒能抓住機會,還一朝淪為了別人的笑柄。
安陵容心中惴惴不安的想著。
宜修示意剪秋給安陵容端了杯茶,這才慢悠悠開口道:“沈貴人與莞常在,和妹妹是同一批入宮的,本宮聽聞你們三人一向親厚。”
安陵容不知宜修這麽說是何意,她怯生生地應道:“是…”
宜修微微一笑:“她們二人入宮後榮寵不斷,本宮想著,隻有妹妹一直還沒見過皇上的麵,昨天就順勢和皇上舉薦了妹妹,不想卻弄巧成拙了。”
安陵容有些惶急的跪下:“都是臣妾無用,還辜負了皇後娘娘的一片好意,求娘娘恕罪。”
宜修溫聲道:“快起來吧,本宮何時要怪罪於妹妹了?”
沒想到高高在上的中宮之主,對自己的態度竟如此寬和,安陵容受寵若驚的說:“多謝皇後娘娘。”
不過還保持著行跪禮的姿勢,並沒有起身的意思。
宜修遞給剪秋一個眼神,讓她把安陵容扶了起來。
“本宮今日叫你來,是怕妹妹為了昨日之事鑽了牛角尖,想著開導妹妹一番。”
被胤禛遣送迴延禧宮的那一刻,安陵容的確羞憤難當,隻覺得自己從此在宮中的日子一片暗淡,再無任何翻身的希望了。
聽到宜修這麽說,她心中又是動容,又是懊惱自己昨天的怯懦表現。
她低垂著頭,囁嚅道:“皇後娘娘的恩情,臣妾實在感激不盡,隻是今後在這宮裏,隻怕臣妾已是……”
她沒有再說下去,而是開始哽咽了起來。
宜修溫和的說:“妹妹你不過才剛剛入宮而已,來日方長,何況當日選秀時,能從一眾秀女中脫穎而出,說明妹妹本就並非庸碌之輩,何不對自己有信心一些?”
安陵容有些震驚地抬頭,目光裏滿是感激。
沈眉莊與甄嬛的確與她交好,可她二人得寵時,到底是沒有任何提攜自己的意思,倒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皇後娘娘,竟願意為了她的事如此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