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嫡姐寫家書搬救兵
宜修重生:手撕純元白蓮花 作者:Serein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芳若,去拿紙筆,我要給額娘寫信。”半個月過去,柔則再沒能見上胤禛的麵。
眼見宜修的月份越來越大,胤禛許諾的嫡福晉之位隻怕是近在眼前了。
不行,她絕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容許這個自幼處處低自己一等的庶妹踩在自己頭上!
柔則奮筆疾書,先是向多羅格格傾訴了一番自己在王府裏受到的冷遇:不僅吃穿用度連最末等的侍妾都不如,自己扭傷了腳,也遲遲未能痊愈。
話裏話外將矛頭對準了宜修,仿佛這一切都是宜修故意安排,用來針對她的。
此外,她還訴苦道自己在府中呆了這麽多日,平時甚至難以見上胤禛一麵,嫁入王府的事遲遲不見進展,請額娘轉告父親,在皇帝麵前幫忙說情一二。
柔則堅信,憑借額娘愛新覺羅氏後人的身份,以及父親費揚古將軍在朝中的地位,隻要他們出麵,皇上就算看著他們二人的麵子,也不會拒絕。
若是皇上肯下一道賜婚的聖旨,德妃那邊又算得了什麽?
至於胤禛嘛,不著急,日後總有慢慢培養感情的機會。
可惜的是,這封家書寄了出去後,事情並不如柔則所願。
多羅格格聽聞女兒在王府裏受了這奇恥大辱,當即撒潑罵街,恨不得立刻衝進王府教訓自己那個庶女一番。
可惜卻被胤禛輕飄飄一句給擋了迴來,連宜修的麵都沒能見到。
“我朝向來奉行勤儉之風,姨姐在府內的吃穿用度,也都是按著側福晉家眷的規矩來的,何來苛待之說?”胤禛神色淡漠。
“至於扭傷了腳腕,姨姐口口聲聲要來照顧宜兒身孕,卻未見她照料一二,倒是在本王的府上頗有閑情逸致,跑到後花園跳上舞來了。”
“不知這種意外之事,姑母怎能將責任推卸在宜兒身上,您是她的嫡母,難道您的意思是說,您自己會教出這樣心思惡毒的女兒嗎?”
多羅格格被他堵的一句話也辯駁不出來,隻得搬出姑母的身份來壓人。
“夠了!我好歹是你的長輩,你這般目中無人,言語頂撞,不怕陛下知道了怪罪麽?”
胤禛簡直要被她的愚蠢氣笑出聲,“皇阿瑪自是聖明體察,姑母想要為這點事狀告到皇阿瑪麵前,請便。”
多羅格格悻悻地住了嘴,她再蠢,卻也還不至於蠢到,為這麽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到皇帝跟前。
於是她忿忿不平地迴到將軍府,在費揚古將軍麵前大鬧了一通。
平日裏,多羅格格仗著自己愛新覺羅氏的身份,在王府中作威作福慣了,費揚古將軍雖平日裏忙於征戰沙場,並不常理會府中事,卻也知曉她的德性。
平心而論,雖說柔則的確比宜修那個庶女受他寵愛和關注,不過要他卑躬屈膝去求聖上賜婚,他才不會呢。
何況柔則原本定下的那位小將軍,費揚古在軍中也接觸過,對此人甚是滿意。
誰知多羅格格後來死活鬧著要退婚,他也由得她們母女二人去了,還想怎麽樣?
胤禛並非最受寵的皇子,論出身,比他顯赫的阿哥也大有人在,又早已經定下了宜修生產完便封嫡福晉一事。
他是真搞不懂自己的女兒非要在這一棵樹上吊死,還要跟自己妹妹為了一個嫡福晉的位子搶得頭破血流,是為了哪般?
左右四阿哥的嫡福晉都是出自他們烏拉那拉氏了,何必一定要兩個一起往四王府紮堆?
隻是礙於多羅格格的身份,費揚古也不好當麵發作。
“要麽你自己去找皇上和德妃說,我一個外臣,又是手握兵權的武將,你想讓皇帝覺得我們烏拉那拉氏自恃戰功,心思不安分麽?”
“說了半天,你就是不在意柔則這個女兒罷了!”多羅格格哭喊道,“反正是誰做了嫡福晉都一樣,你眼裏隻有你那個破戰場。”
費揚古強行按捺下心頭火氣,和她耐著性子分析了一遍局勢與利弊。
多羅格格這才作罷。
算了,大不了她自己再進一趟宮,求皇帝下一道賜婚聖旨就是了!
多羅格格雖為愛新覺羅氏,可她這一脈,近親裏並無手中有實權之人,也不過是承襲一些虛爵罷了。
因此她在皇帝跟前,坦白來講,也說不上幾句話。
不過皇帝到底還是沒有完全駁了她的麵子,見她一心想讓柔則嫁入四王府,皇帝還是應允了。
不過並沒有正式賜婚的聖旨,位分的事也隻說全權交由老四和他的生母德妃商定。
這讓多羅格格十分不快,畢竟連宜修那個低賤的庶女,都有德妃去聖上那裏請旨,得了皇帝的親口賜婚。
本就是看不慣宜修爬到自己女兒頭上,才和柔則商議好嫁進四王府。
誰知好容易得了聖上的首肯,卻怎麽看都還是被那個庶女給比了下去!
多羅格格很是不爽。不過令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更不爽的事馬上就要來了。
皇帝說了,位分由四阿哥和德妃自己商定即可,誰知德妃卻告訴她,經過她和兒子的一番商議,決定給柔則格格之位。
德妃言之鑿鑿,理由找的叫人挑不出錯來:嫡福晉之位已經允諾給了宜修,府中又不乏家世顯赫入府伺候又久的格格,因此暫且不能立刻給柔則側福晉之位,隻怕會寒了其他格格的心。
因此,柔則暫封為格格,待到宜修冊為嫡福晉後,側福晉之位盡數空出來,再往上晉封就是了。
任多羅格格怎樣在將軍府大吵大鬧,此事也已經塵埃落定了。
倒是柔則聽了這個消息,出人意外的沉靜。
她手中緊緊攥著多羅格格的信,看了半晌,才喃喃自語道,“沒關係,隻要讓她生不下來…隻要宜修死了…對!隻要這樣,嫡福晉之位,就還是我的。”
眼見宜修的月份越來越大,胤禛許諾的嫡福晉之位隻怕是近在眼前了。
不行,她絕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容許這個自幼處處低自己一等的庶妹踩在自己頭上!
柔則奮筆疾書,先是向多羅格格傾訴了一番自己在王府裏受到的冷遇:不僅吃穿用度連最末等的侍妾都不如,自己扭傷了腳,也遲遲未能痊愈。
話裏話外將矛頭對準了宜修,仿佛這一切都是宜修故意安排,用來針對她的。
此外,她還訴苦道自己在府中呆了這麽多日,平時甚至難以見上胤禛一麵,嫁入王府的事遲遲不見進展,請額娘轉告父親,在皇帝麵前幫忙說情一二。
柔則堅信,憑借額娘愛新覺羅氏後人的身份,以及父親費揚古將軍在朝中的地位,隻要他們出麵,皇上就算看著他們二人的麵子,也不會拒絕。
若是皇上肯下一道賜婚的聖旨,德妃那邊又算得了什麽?
至於胤禛嘛,不著急,日後總有慢慢培養感情的機會。
可惜的是,這封家書寄了出去後,事情並不如柔則所願。
多羅格格聽聞女兒在王府裏受了這奇恥大辱,當即撒潑罵街,恨不得立刻衝進王府教訓自己那個庶女一番。
可惜卻被胤禛輕飄飄一句給擋了迴來,連宜修的麵都沒能見到。
“我朝向來奉行勤儉之風,姨姐在府內的吃穿用度,也都是按著側福晉家眷的規矩來的,何來苛待之說?”胤禛神色淡漠。
“至於扭傷了腳腕,姨姐口口聲聲要來照顧宜兒身孕,卻未見她照料一二,倒是在本王的府上頗有閑情逸致,跑到後花園跳上舞來了。”
“不知這種意外之事,姑母怎能將責任推卸在宜兒身上,您是她的嫡母,難道您的意思是說,您自己會教出這樣心思惡毒的女兒嗎?”
多羅格格被他堵的一句話也辯駁不出來,隻得搬出姑母的身份來壓人。
“夠了!我好歹是你的長輩,你這般目中無人,言語頂撞,不怕陛下知道了怪罪麽?”
胤禛簡直要被她的愚蠢氣笑出聲,“皇阿瑪自是聖明體察,姑母想要為這點事狀告到皇阿瑪麵前,請便。”
多羅格格悻悻地住了嘴,她再蠢,卻也還不至於蠢到,為這麽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到皇帝跟前。
於是她忿忿不平地迴到將軍府,在費揚古將軍麵前大鬧了一通。
平日裏,多羅格格仗著自己愛新覺羅氏的身份,在王府中作威作福慣了,費揚古將軍雖平日裏忙於征戰沙場,並不常理會府中事,卻也知曉她的德性。
平心而論,雖說柔則的確比宜修那個庶女受他寵愛和關注,不過要他卑躬屈膝去求聖上賜婚,他才不會呢。
何況柔則原本定下的那位小將軍,費揚古在軍中也接觸過,對此人甚是滿意。
誰知多羅格格後來死活鬧著要退婚,他也由得她們母女二人去了,還想怎麽樣?
胤禛並非最受寵的皇子,論出身,比他顯赫的阿哥也大有人在,又早已經定下了宜修生產完便封嫡福晉一事。
他是真搞不懂自己的女兒非要在這一棵樹上吊死,還要跟自己妹妹為了一個嫡福晉的位子搶得頭破血流,是為了哪般?
左右四阿哥的嫡福晉都是出自他們烏拉那拉氏了,何必一定要兩個一起往四王府紮堆?
隻是礙於多羅格格的身份,費揚古也不好當麵發作。
“要麽你自己去找皇上和德妃說,我一個外臣,又是手握兵權的武將,你想讓皇帝覺得我們烏拉那拉氏自恃戰功,心思不安分麽?”
“說了半天,你就是不在意柔則這個女兒罷了!”多羅格格哭喊道,“反正是誰做了嫡福晉都一樣,你眼裏隻有你那個破戰場。”
費揚古強行按捺下心頭火氣,和她耐著性子分析了一遍局勢與利弊。
多羅格格這才作罷。
算了,大不了她自己再進一趟宮,求皇帝下一道賜婚聖旨就是了!
多羅格格雖為愛新覺羅氏,可她這一脈,近親裏並無手中有實權之人,也不過是承襲一些虛爵罷了。
因此她在皇帝跟前,坦白來講,也說不上幾句話。
不過皇帝到底還是沒有完全駁了她的麵子,見她一心想讓柔則嫁入四王府,皇帝還是應允了。
不過並沒有正式賜婚的聖旨,位分的事也隻說全權交由老四和他的生母德妃商定。
這讓多羅格格十分不快,畢竟連宜修那個低賤的庶女,都有德妃去聖上那裏請旨,得了皇帝的親口賜婚。
本就是看不慣宜修爬到自己女兒頭上,才和柔則商議好嫁進四王府。
誰知好容易得了聖上的首肯,卻怎麽看都還是被那個庶女給比了下去!
多羅格格很是不爽。不過令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更不爽的事馬上就要來了。
皇帝說了,位分由四阿哥和德妃自己商定即可,誰知德妃卻告訴她,經過她和兒子的一番商議,決定給柔則格格之位。
德妃言之鑿鑿,理由找的叫人挑不出錯來:嫡福晉之位已經允諾給了宜修,府中又不乏家世顯赫入府伺候又久的格格,因此暫且不能立刻給柔則側福晉之位,隻怕會寒了其他格格的心。
因此,柔則暫封為格格,待到宜修冊為嫡福晉後,側福晉之位盡數空出來,再往上晉封就是了。
任多羅格格怎樣在將軍府大吵大鬧,此事也已經塵埃落定了。
倒是柔則聽了這個消息,出人意外的沉靜。
她手中緊緊攥著多羅格格的信,看了半晌,才喃喃自語道,“沒關係,隻要讓她生不下來…隻要宜修死了…對!隻要這樣,嫡福晉之位,就還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