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流放荒地的縣令夫婦9
快穿成對照組?沒事,我很會生娃 作者:舒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精鹽竟然能製成像雪一樣白?”
“嗐,更令人驚奇的還是細膩的白糖呢。”
“爹爹,娘親,明日我還想吃琥珀糖。”
“好好好,依你。”
在京城,這樣的對話絡繹不絕。
它們的出現幾乎壟斷了市場,動了許多世家的利益,本來是他們掌握著一小方製鹽源地謀取巨大利益。如今出現個質量跟口感都絕佳的白糖跟精鹽。
而且這兩樣許多商人手裏都有,流入大周各地城池。
世家們逮住外地商人,經過一番追尋,詫異發現這兩物都來自崖州。
又是崖州!
想到朝堂上被皇帝稱讚不絕的紅薯。
蠢蠢欲動想對沈伯棠下手的世家們都不敢輕舉妄動,實在是不知他在皇帝心中如今究竟是個什麽地位。
他們十分不解,掌握著獨家製精鹽跟白糖法子的崖州高人,為什麽不獨家,反而要流入大市場讓其變成普通的必需品。
究竟是為了什麽?
不掙錢的聖人嗎?
崖州府衙,劉師爺數錢數的嘴巴都合不攏了,沒想到有朝一日他也能數錢數到手軟。
同時劉師爺也不解。
“夫人,來崖州買鹽買糖的商人往北走都賣出了翻倍的價錢,您為何不獨家賣,這樣利潤就能全掙到了。”
宋昭昭捧著一杯茶站在桌前,姿態慵懶又愜意的抿了口,聽到劉師爺的疑惑,她放下茶杯抽出一張宣紙,筆尖在紙上畫上一個黑點,再衍生出許多分支線:“這個點就是我,每一條分支線都是一筆巨大財富,一個崖州吃了大周其他城的利潤。”
“做生意嘛,最頂級的就是搞矩陣,創始人不用到處跑,底下人源源不斷送錢來。”
“再者,有人流量才能帶動一地的商業,小商小販才有活路。”
劉師爺若有所思,腦袋聰明的他想明白了關鍵點,宋昭昭此時就是個聚寶盆。
隻要掌住崖州的鹽廠跟糖廠,大周各地的商人慕利前來購買,每一筆都在賺錢,匯聚而成可比自己單打獨鬥拉著精鹽跟白糖全大周的跑要輕鬆的多。
這段時間,隨著第一批膽子大又有先見之明的商人來崖州進貨北上賺的盆滿缽滿後。
第二批,第三批........陸續前來。
不就是過海嗎,渡!
不就是沒船嗎,建!
崖州僅有的幾家客棧和酒樓每天爆滿,還有不識路的商人們慷慨請一個小哥帶路做個導向。
人流量給原本一潭死水的崖州商業帶來了生命力。
見劉師爺想通,宋昭昭大手一揮撥款:“該建路了。”
兩月後,崖州變了個模樣。
處處都是通羅馬的平坦大路,新建起了五個大客棧。
鹽廠跟糖廠分別擴建了兩倍,又給百姓提供了工位,除了老弱病殘,崖州每個人幾乎都有掙錢的機會,他們也很勤奮,抓住機會一心掙錢。
最基本的溫飽解決,崖州百姓開始應府衙的號召修繕房屋,陳舊的屋子幹脆推倒重建,有一家子都在掙錢的家庭也算是財大氣粗。
崖州百姓深受宋昭昭的影響,也在家門口種了許多花草跟果樹,甚至連喝茶都學了幾分。
傍晚時分,男女老少都在村裏最熱鬧的大槐樹底下乘涼,大木圓桌泡上一壺茶,就連稚兒都要貪上一杯。
“這就是宋姐姐喜歡喝的茶嘛,有點苦呀。”
稚兒們被茶水的澀苦了臉,舌頭有些發麻,不解大人怎麽喜歡喝苦茶。
還沒等大人解惑又自言自語說服自己。
“宋姐姐喜歡的定是好的。”
引得大人們哄笑不已。
宋昭昭生得貌美,對待稚兒態度又溫和,稚兒們都喜歡喊她宋姐姐。
百姓不用整日處於勞作中,能有靜靜坐著陪伴家人,不愁吃穿的日子讓整個府衙都鬆了口氣。
宋昭昭也在這時下決定修建府衙。
五月後,府衙完工。
宋昭昭望著自己的傑作,眼底很是滿意。一座漆黑發亮的大門,門楣上黑底金字描了“崖州官府”四個大字,氣勢逼人。
左右矗立一尊獠牙怒張的石獅子,威風凜凜,令人網之生怯。
推開大門是寬闊的院子,院內牆角種了一簇竹子再無其他,往裏視野開闊的升堂大廳,正中間龍飛鳳舞的“秉公執法”同樣以金底描黑字。
縣令大人的案桌跟凳子都比以往闊氣好幾倍,還特意做高了幾個階梯,坐在上麵可居高臨下將底下人的神態盡收眼底,給人壓迫感。
再往側邊走過一處長廊,入目又是一個院子。與前邊不同,這個院子種了葡萄,修建了葡萄藤架。
幾塊花圃已經種滿了花,此時正開放,花團錦簇。
連著院子的這棟樓,一樓是廚房和能坐下五六桌的正廳,還有個很大的書房,廚娘的住處。
往樓梯上走,二樓是府衙兄弟們最期待的地方。
十二間方方正正的房,房內床榻,茶桌應有盡有,更令人驚奇的是有獨立茅房跟淋浴房。
茅房是宋昭昭的特色設計,接通了化糞池。
三樓是縣令房,書房跟茶屋,淋浴房茅房跟休息室的大套間。
這裏供府衙人午後小憩,也可以長住。
宋昭昭還請了兩個廚藝精湛的廚娘,每日四葷四素一湯的標配供餐。
俸祿工錢也漲了。
劉師爺一月二兩,胡家兄弟一兩五百文,陳斯身為隊長一兩一百文,其他人一兩。
胡虎笑得呲牙咧嘴:“弟弟,我們有錢娶媳婦了。”
“傻樣兒,跟著夫人跟大人,什麽都會有。”胡彪嫌棄的暼向自家兄長,十分淡定。眼裏抑製不住的笑意出賣了他的喜悅。
陳斯這些少爺們看到第一眼就哇,第二眼還是哇,第三眼嘶吼夫人誠不欺我也!
“夫人,這些都是您跟大人帶來的,這日子真好啊。”劉師爺跟宋昭昭站在院內,聽著樓上的歡唿聲也不由被感染露出笑容。
宋昭昭微微一笑:“日子還可以更好。”
劉師爺屏住唿吸,繼續聽她道。
“崖州十二村明日起開始建學堂,府衙附近建一個書院,名字叫白鹿書院。”
“嗐,更令人驚奇的還是細膩的白糖呢。”
“爹爹,娘親,明日我還想吃琥珀糖。”
“好好好,依你。”
在京城,這樣的對話絡繹不絕。
它們的出現幾乎壟斷了市場,動了許多世家的利益,本來是他們掌握著一小方製鹽源地謀取巨大利益。如今出現個質量跟口感都絕佳的白糖跟精鹽。
而且這兩樣許多商人手裏都有,流入大周各地城池。
世家們逮住外地商人,經過一番追尋,詫異發現這兩物都來自崖州。
又是崖州!
想到朝堂上被皇帝稱讚不絕的紅薯。
蠢蠢欲動想對沈伯棠下手的世家們都不敢輕舉妄動,實在是不知他在皇帝心中如今究竟是個什麽地位。
他們十分不解,掌握著獨家製精鹽跟白糖法子的崖州高人,為什麽不獨家,反而要流入大市場讓其變成普通的必需品。
究竟是為了什麽?
不掙錢的聖人嗎?
崖州府衙,劉師爺數錢數的嘴巴都合不攏了,沒想到有朝一日他也能數錢數到手軟。
同時劉師爺也不解。
“夫人,來崖州買鹽買糖的商人往北走都賣出了翻倍的價錢,您為何不獨家賣,這樣利潤就能全掙到了。”
宋昭昭捧著一杯茶站在桌前,姿態慵懶又愜意的抿了口,聽到劉師爺的疑惑,她放下茶杯抽出一張宣紙,筆尖在紙上畫上一個黑點,再衍生出許多分支線:“這個點就是我,每一條分支線都是一筆巨大財富,一個崖州吃了大周其他城的利潤。”
“做生意嘛,最頂級的就是搞矩陣,創始人不用到處跑,底下人源源不斷送錢來。”
“再者,有人流量才能帶動一地的商業,小商小販才有活路。”
劉師爺若有所思,腦袋聰明的他想明白了關鍵點,宋昭昭此時就是個聚寶盆。
隻要掌住崖州的鹽廠跟糖廠,大周各地的商人慕利前來購買,每一筆都在賺錢,匯聚而成可比自己單打獨鬥拉著精鹽跟白糖全大周的跑要輕鬆的多。
這段時間,隨著第一批膽子大又有先見之明的商人來崖州進貨北上賺的盆滿缽滿後。
第二批,第三批........陸續前來。
不就是過海嗎,渡!
不就是沒船嗎,建!
崖州僅有的幾家客棧和酒樓每天爆滿,還有不識路的商人們慷慨請一個小哥帶路做個導向。
人流量給原本一潭死水的崖州商業帶來了生命力。
見劉師爺想通,宋昭昭大手一揮撥款:“該建路了。”
兩月後,崖州變了個模樣。
處處都是通羅馬的平坦大路,新建起了五個大客棧。
鹽廠跟糖廠分別擴建了兩倍,又給百姓提供了工位,除了老弱病殘,崖州每個人幾乎都有掙錢的機會,他們也很勤奮,抓住機會一心掙錢。
最基本的溫飽解決,崖州百姓開始應府衙的號召修繕房屋,陳舊的屋子幹脆推倒重建,有一家子都在掙錢的家庭也算是財大氣粗。
崖州百姓深受宋昭昭的影響,也在家門口種了許多花草跟果樹,甚至連喝茶都學了幾分。
傍晚時分,男女老少都在村裏最熱鬧的大槐樹底下乘涼,大木圓桌泡上一壺茶,就連稚兒都要貪上一杯。
“這就是宋姐姐喜歡喝的茶嘛,有點苦呀。”
稚兒們被茶水的澀苦了臉,舌頭有些發麻,不解大人怎麽喜歡喝苦茶。
還沒等大人解惑又自言自語說服自己。
“宋姐姐喜歡的定是好的。”
引得大人們哄笑不已。
宋昭昭生得貌美,對待稚兒態度又溫和,稚兒們都喜歡喊她宋姐姐。
百姓不用整日處於勞作中,能有靜靜坐著陪伴家人,不愁吃穿的日子讓整個府衙都鬆了口氣。
宋昭昭也在這時下決定修建府衙。
五月後,府衙完工。
宋昭昭望著自己的傑作,眼底很是滿意。一座漆黑發亮的大門,門楣上黑底金字描了“崖州官府”四個大字,氣勢逼人。
左右矗立一尊獠牙怒張的石獅子,威風凜凜,令人網之生怯。
推開大門是寬闊的院子,院內牆角種了一簇竹子再無其他,往裏視野開闊的升堂大廳,正中間龍飛鳳舞的“秉公執法”同樣以金底描黑字。
縣令大人的案桌跟凳子都比以往闊氣好幾倍,還特意做高了幾個階梯,坐在上麵可居高臨下將底下人的神態盡收眼底,給人壓迫感。
再往側邊走過一處長廊,入目又是一個院子。與前邊不同,這個院子種了葡萄,修建了葡萄藤架。
幾塊花圃已經種滿了花,此時正開放,花團錦簇。
連著院子的這棟樓,一樓是廚房和能坐下五六桌的正廳,還有個很大的書房,廚娘的住處。
往樓梯上走,二樓是府衙兄弟們最期待的地方。
十二間方方正正的房,房內床榻,茶桌應有盡有,更令人驚奇的是有獨立茅房跟淋浴房。
茅房是宋昭昭的特色設計,接通了化糞池。
三樓是縣令房,書房跟茶屋,淋浴房茅房跟休息室的大套間。
這裏供府衙人午後小憩,也可以長住。
宋昭昭還請了兩個廚藝精湛的廚娘,每日四葷四素一湯的標配供餐。
俸祿工錢也漲了。
劉師爺一月二兩,胡家兄弟一兩五百文,陳斯身為隊長一兩一百文,其他人一兩。
胡虎笑得呲牙咧嘴:“弟弟,我們有錢娶媳婦了。”
“傻樣兒,跟著夫人跟大人,什麽都會有。”胡彪嫌棄的暼向自家兄長,十分淡定。眼裏抑製不住的笑意出賣了他的喜悅。
陳斯這些少爺們看到第一眼就哇,第二眼還是哇,第三眼嘶吼夫人誠不欺我也!
“夫人,這些都是您跟大人帶來的,這日子真好啊。”劉師爺跟宋昭昭站在院內,聽著樓上的歡唿聲也不由被感染露出笑容。
宋昭昭微微一笑:“日子還可以更好。”
劉師爺屏住唿吸,繼續聽她道。
“崖州十二村明日起開始建學堂,府衙附近建一個書院,名字叫白鹿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