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閻柔歸心
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麽了 作者:醜胖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閻將軍!”劉忠微微的皺著眉,手指不由自主的在幾案上輕輕的敲擊著。終於,他目光略帶遲疑的看著閻柔,還是決定把話說開:“我不讚同公孫瓚對胡人的策略,其實我也不太讚同劉使君對待胡人的策略……”
“是嗎?主公英明!”閻柔不等劉忠說完,便打斷了他的話。
在對待胡人的問題上,自己也是對於公孫瓚和劉虞的策略都不讚同。閻柔也因此多次向劉虞進諫,都沒有引起劉虞的重視,甚至還受到了斥責。
如今見劉忠這一點上和自己一樣,一時間有點過於興奮。
但隨即閻柔就意識到了自己過於興奮了,打斷主公的話,可是一種非常失禮的行為。
“閻將軍如何看待胡人?”然而劉忠卻並沒有在意,看向他的眼神甚至有了幾分期待。
“主公,閻柔認為當分而治之!我幽州有不少內附的胡人,他們接受我們的管理,那我的看法就是不歧視,但也不給特權。可以尊重他們的風俗,前提是他們的風俗不能傷害他人。”
閻柔說到這裏,有點心虛的看了一眼劉忠。畢竟這個時代對於胡人不是殺伐就是安撫,很少把他們當做漢人一樣平等看待。見劉忠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看,沒有任何不滿的表情,便放心的接著說了下去。
“還有一些胡人,他們按部落聚集在一起,有他們自己的部落首領統治。他們看起來順服我大漢王朝,和漢人做交易,也不騷擾漢人。劉使君經常會賞賜他們,這點我是極不讚成的。他們雖然是自治,但他們占據的是我大漢的土地。就必須向我大漢交稅才是,哪有再給他們賞賜的道理?”
“說的好!”劉忠叫了一聲好!這些胡人最為可恨,你強大時,你給他賞賜時,他可以在你麵前卑躬屈膝,一副恭順的樣子。一旦你弱小了,或者說不給他們賞賜了,立馬就會翻臉不認人,瞅準機會咬你一口。
見自己連續兩條都獲得了劉忠的認可,閻柔精神大振。
“還有一些就是化外的胡人,他們覬覦我大漢的財物、子民,瞅準機會就來掠奪。對於這些胡人,倒是公孫瓚的策略更好,必須斬盡殺絕!遺憾的時這些年我大漢內憂外患,朝廷諸公隻顧著內鬥,對於胡人多用緩靖之策,這才讓胡人日益猖狂,邊境百姓深受其害!”
“妙!實在是妙!”劉忠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在這個時代能有這個見解,實在是不容易。“閻將軍如此高見,若撥雲見日,令吾茅塞頓開。那閻將軍以為,對於胡人,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好好的一場軍事會議,因為閻柔提到要向胡人借騎兵,開成了個研究政略的會議。
“哎,閻柔自討了解胡人,卻也沒有什麽完全之策!”閻柔歎了一口氣,他雖然不讚同公孫瓚的殺戮之策,也不讚成劉虞的緩靖之策,自己卻也拿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諸位可有什麽好計策?”見閻柔如此說,劉忠又向著在座的問道。
“胡人不服王化,殘暴成性,如何養的熟?不如殺光了幹淨!”
“說的容易!胡人就如這草原上的草,割了一茬又一茬,要是能殺幹淨,早就沒有胡人了!”
“劉使君的策略也有可取之處,隨便打發他們點財物,保個平安算了……”
“你這是資敵!”
一時之間,眾人紛紛議論起來,都沒有什麽好辦法。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打和撫,或者邊打邊撫。
閻柔聽眾人亂紛紛的出主意,臉上都要愁出皺紋了。
“咳咳咳!”劉忠見眾人討論的熱烈,卻都沒說到點子上,便輕咳了幾聲。反正這些東西,後世有的是成功的經驗,說出來保證嚇他們一跳。
眾人見劉忠有話要說,都安靜了下來,想看看劉忠到底有什麽高招,能把胡人的問題搞定。
“閻將軍,對於胡人我有一點想法,還請閻將軍指教!”
“主公此言,折殺閻柔了!不知主公有何策可治胡人啊?”
“對於內附的胡人,我讚同閻將軍的看法,給他們編戶齊民,一切皆與我漢人同,需要繳納稅賦,也可當兵、為吏。甚至做官。”
“對於那些在我幽州境內聚集的友好胡人部落,我意設立胡人自治區,令其部落首領為自治區軍政長官。我們可以派出官吏副之!自治區所收賦稅,7成歸部落首領,3成收至官庫。若有戰事,我州牧府有權征調其兵馬隨同作戰。”
“若是他們不同意怎麽辦?那些部落首領怎麽可能願意把收到的賦稅交出一部分?”
“嗬嗬!”劉忠冷笑了一聲:“若是不同意,就限期讓他們搬出我大漢的國土!否則,以入侵大漢視之!”
“至於那些化外的胡人,屢屢犯我疆土,欺我百姓,待我們騰出手來,自然要和他們算這筆筆血賬!”
“主公妙計!”閻柔這下徹底的服了,劉忠的計策有兩點和自己的差不多,但是那個成立自治區的想法,真不知道主公是怎麽想出來的,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這隻是我的一家之言,如何應對胡人暫且不論,諸位迴去可以再想想這個問題。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先解決公孫瓚,不解決了公孫瓚,在這幽州做什麽事都要收到掣肘!”
“四弟說的對啊!”張飛聽劉忠和閻柔討論都有點昏昏欲睡了,此時聽到說要繼續揍公孫瓚,馬上就又生龍活虎了。
“主公,要對付公孫瓚,須先整合兵馬才是!”鮮於輔再次提議整合兵馬之事,他是真想把自己手中這四萬人馬交出去,也免得收到猜忌。
“也好!鮮於將軍,如今這薊縣騎兵、步卒各有多少?”
“迴主公,騎兵有5000餘人,其餘皆為步卒!”
“此次攻打公孫瓚,我已經將涿郡兵馬幾乎調空。為防萬一,需抽出兵馬迴涿郡布防。”劉忠稍加思索就開始調兵遣將。
當然,首先是要給大哥劉備升官。畢竟現在自己麾下能夠坐鎮一方,軍政兩全的人才隻有劉備。
“是嗎?主公英明!”閻柔不等劉忠說完,便打斷了他的話。
在對待胡人的問題上,自己也是對於公孫瓚和劉虞的策略都不讚同。閻柔也因此多次向劉虞進諫,都沒有引起劉虞的重視,甚至還受到了斥責。
如今見劉忠這一點上和自己一樣,一時間有點過於興奮。
但隨即閻柔就意識到了自己過於興奮了,打斷主公的話,可是一種非常失禮的行為。
“閻將軍如何看待胡人?”然而劉忠卻並沒有在意,看向他的眼神甚至有了幾分期待。
“主公,閻柔認為當分而治之!我幽州有不少內附的胡人,他們接受我們的管理,那我的看法就是不歧視,但也不給特權。可以尊重他們的風俗,前提是他們的風俗不能傷害他人。”
閻柔說到這裏,有點心虛的看了一眼劉忠。畢竟這個時代對於胡人不是殺伐就是安撫,很少把他們當做漢人一樣平等看待。見劉忠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看,沒有任何不滿的表情,便放心的接著說了下去。
“還有一些胡人,他們按部落聚集在一起,有他們自己的部落首領統治。他們看起來順服我大漢王朝,和漢人做交易,也不騷擾漢人。劉使君經常會賞賜他們,這點我是極不讚成的。他們雖然是自治,但他們占據的是我大漢的土地。就必須向我大漢交稅才是,哪有再給他們賞賜的道理?”
“說的好!”劉忠叫了一聲好!這些胡人最為可恨,你強大時,你給他賞賜時,他可以在你麵前卑躬屈膝,一副恭順的樣子。一旦你弱小了,或者說不給他們賞賜了,立馬就會翻臉不認人,瞅準機會咬你一口。
見自己連續兩條都獲得了劉忠的認可,閻柔精神大振。
“還有一些就是化外的胡人,他們覬覦我大漢的財物、子民,瞅準機會就來掠奪。對於這些胡人,倒是公孫瓚的策略更好,必須斬盡殺絕!遺憾的時這些年我大漢內憂外患,朝廷諸公隻顧著內鬥,對於胡人多用緩靖之策,這才讓胡人日益猖狂,邊境百姓深受其害!”
“妙!實在是妙!”劉忠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在這個時代能有這個見解,實在是不容易。“閻將軍如此高見,若撥雲見日,令吾茅塞頓開。那閻將軍以為,對於胡人,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好好的一場軍事會議,因為閻柔提到要向胡人借騎兵,開成了個研究政略的會議。
“哎,閻柔自討了解胡人,卻也沒有什麽完全之策!”閻柔歎了一口氣,他雖然不讚同公孫瓚的殺戮之策,也不讚成劉虞的緩靖之策,自己卻也拿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諸位可有什麽好計策?”見閻柔如此說,劉忠又向著在座的問道。
“胡人不服王化,殘暴成性,如何養的熟?不如殺光了幹淨!”
“說的容易!胡人就如這草原上的草,割了一茬又一茬,要是能殺幹淨,早就沒有胡人了!”
“劉使君的策略也有可取之處,隨便打發他們點財物,保個平安算了……”
“你這是資敵!”
一時之間,眾人紛紛議論起來,都沒有什麽好辦法。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打和撫,或者邊打邊撫。
閻柔聽眾人亂紛紛的出主意,臉上都要愁出皺紋了。
“咳咳咳!”劉忠見眾人討論的熱烈,卻都沒說到點子上,便輕咳了幾聲。反正這些東西,後世有的是成功的經驗,說出來保證嚇他們一跳。
眾人見劉忠有話要說,都安靜了下來,想看看劉忠到底有什麽高招,能把胡人的問題搞定。
“閻將軍,對於胡人我有一點想法,還請閻將軍指教!”
“主公此言,折殺閻柔了!不知主公有何策可治胡人啊?”
“對於內附的胡人,我讚同閻將軍的看法,給他們編戶齊民,一切皆與我漢人同,需要繳納稅賦,也可當兵、為吏。甚至做官。”
“對於那些在我幽州境內聚集的友好胡人部落,我意設立胡人自治區,令其部落首領為自治區軍政長官。我們可以派出官吏副之!自治區所收賦稅,7成歸部落首領,3成收至官庫。若有戰事,我州牧府有權征調其兵馬隨同作戰。”
“若是他們不同意怎麽辦?那些部落首領怎麽可能願意把收到的賦稅交出一部分?”
“嗬嗬!”劉忠冷笑了一聲:“若是不同意,就限期讓他們搬出我大漢的國土!否則,以入侵大漢視之!”
“至於那些化外的胡人,屢屢犯我疆土,欺我百姓,待我們騰出手來,自然要和他們算這筆筆血賬!”
“主公妙計!”閻柔這下徹底的服了,劉忠的計策有兩點和自己的差不多,但是那個成立自治區的想法,真不知道主公是怎麽想出來的,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這隻是我的一家之言,如何應對胡人暫且不論,諸位迴去可以再想想這個問題。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先解決公孫瓚,不解決了公孫瓚,在這幽州做什麽事都要收到掣肘!”
“四弟說的對啊!”張飛聽劉忠和閻柔討論都有點昏昏欲睡了,此時聽到說要繼續揍公孫瓚,馬上就又生龍活虎了。
“主公,要對付公孫瓚,須先整合兵馬才是!”鮮於輔再次提議整合兵馬之事,他是真想把自己手中這四萬人馬交出去,也免得收到猜忌。
“也好!鮮於將軍,如今這薊縣騎兵、步卒各有多少?”
“迴主公,騎兵有5000餘人,其餘皆為步卒!”
“此次攻打公孫瓚,我已經將涿郡兵馬幾乎調空。為防萬一,需抽出兵馬迴涿郡布防。”劉忠稍加思索就開始調兵遣將。
當然,首先是要給大哥劉備升官。畢竟現在自己麾下能夠坐鎮一方,軍政兩全的人才隻有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