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立矛
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麽了 作者:醜胖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劉虞不解的看著自己,劉忠趕緊解釋道:“那圍我營的人之中沒有將領,說明公孫瓚留有餘地,並不想徹底翻臉。我營中有趙雲、高順,足以應對。若我迴去,反而不好處理。太強硬了,恐把事態擴大。若太軟弱,反而顯得咱們怕了他公孫瓚。”
“既然如此,守正酌情處理就好!”劉虞點了點頭,情況確實如此。隻要劉忠、公孫瓚不露麵,下麵人鬧的再大,都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若是劉忠和公孫瓚對上,那就必須分個勝負了。顯然目前的情況,還不是和公孫瓚分勝負的時候。
“二毛,你迴去告訴子龍和高順,讓他們約束好軍士,不要主動出擊。若是公孫瓚的人敢衝擊營寨,也不要客氣。”劉忠見劉虞明白了,便對著王二毛下令。
王二毛聽了劉忠和劉虞的對話,知道不會發生太大的衝突,心也就安定了下來,領了劉忠的令就迴去了。劉忠和劉虞繼續商量對付公孫瓚的事情。
“看來這公孫瓚是不打算交出兵權了!”劉虞想起劉忠之前的規勸,言語中帶著一點點歉意。“當初就應該聽你之言,給他公孫瓚擺下鴻門宴,就在酒席之間殺了他!”
“叔父,現在已經打草驚蛇了!暫時我們還是不要再撩撥那公孫瓚為好!”劉忠擔心劉虞再提鴻門宴的事,趕緊勸道。
“如今公孫瓚圍了你的營,不如我以調解你們之間衝突的名義,招那公孫瓚前來府衙大堂商議。屆時我再邀一些幽州文武相陪,那公孫瓚必不生疑。到時候就在後堂埋伏下刀斧手,聽我號令一擁而上,就在那府衙大堂斬殺公孫瓚。他麾下那些白馬義從和幽州步卒群龍無首,諒他們也翻不出什麽大浪!”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劉忠簡直對劉虞無語了。如今公孫瓚雖然沒有明著造反,實際上已經算是徹底和劉虞翻了臉,對劉虞豈能不防備?
劉忠記得曆史上公孫瓚和劉虞關係惡化之後,對於劉虞的邀請從來就是稱病不去。劉虞公開要奪公孫瓚兵權,已經是打草驚蛇了。那公孫瓚豈會再輕易涉足劉虞的地盤?
劉虞這人什麽都好,就是辦事情太過於理想化了,這也是劉虞在曆史上被公孫瓚反殺的原因。也就是這一世遇到了穿越而來的劉忠,就是不知道劉忠能不能改變他的命運。
“不可啊,叔父!那公孫瓚武勇非常,若是不能斬殺當場,那就是逼他造反啊!公孫瓚手握幽州大軍,你我豈是對手?在府衙大堂動手,不但有損叔父仁德令名,還會讓在場同僚遭受池魚之殃。還望叔父三思才是!”見劉虞正堅定按照原來曆史的走向作死,劉忠隻能苦苦相勸。
“若是能為幽州百姓除此禍害,我劉虞的名聲又何足道哉?在場的同僚若知,也必會甘之若飴!”劉虞這番話義正言辭,已經站在了道德的高度,讓劉忠無話可說,隻能強調此番鴻門宴的弊端:“可是那公孫瓚武勇非常,若殺之不成,幽州必定會烽煙四起。”
“我意已決,守正不必多言!”劉虞可能覺得自己的語氣有點生硬,稍微緩和了點語氣解釋道:“我為幽州牧,麾下豈無一二勇士?那公孫瓚如何武勇,能逃脫我的天羅地網?守正不必擔心,隻管做好接收那公孫瓚麾下士卒的準備即可!”
“既然叔父已經決斷,侄兒遵命就是!”劉忠對劉虞的計謀並不看好,但見劉虞心意已決,也隻好不再勸了。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著如果劉虞失敗,自己如何應變了。
破虜營外。
高順、趙雲領著破虜營500士卒嚴陣以待。公孫瓚的士兵倒是有些隨意,有站著的、躺著的,甚至有無聊的捉著頭上虱子的,根本不將對麵的500士卒放在眼裏。
因為他們來了足足二千人,數量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也不是那些沒有見過血的新兵,一個個都是和胡虜打老了仗的人。
公孫將軍給的命令就是隻許罵不許動手,那軍陣懶散一點、混亂一點也沒有什麽,隻需要罵的響亮就行了。
“劉忠滾出來,你憑什麽插手我們幽州的事!”
“劉忠滾出幽州去!”
“不敢打胡虜,隻敢窩裏鬥,算什麽本事!”
“我們不管你是什麽將軍,我們隻聽公孫將軍的!”
……
“子龍將軍,要不你壓著陣角,我帶人衝殺一陣?”高順輕蔑的看著眼前亂七八糟的敵人,對著趙雲說道:“這公孫瓚徒有虛名,眼前這點人,我隻要200人就能把他們殺退!”
“高將軍,劉將軍不在,我們萬萬不可大意啊!”趙雲搖了搖頭:“這幽州兵長期和胡虜作戰,絕對不能小視。你看他們陣型雖亂,可武器都是在觸手可及的位置,一旦我們這邊有所行動,他們能第一時間拿出武器廝殺!”
“更何況這幽州形勢複雜,若是大戰一起,不知道要給劉將軍添多少麻煩!我觀對方也無戰意,我們隻需守好營寨,對方隻是叫罵就隨他去吧!二毛已經去找將軍了,一切等將軍迴來再說!”
趙雲一番話說的高順頻頻點頭,不再提衝殺之事。
“子龍將軍,王軍侯迴來了!”沒多久,王二毛就從營地後麵鑽了出來。那公孫瓚說是圍營,實際上圍的極其鬆散,要不王二毛也不會進出自如。總之一句話,公孫瓚隻是示威和表明態度,從來沒有想過吃掉劉忠的這一營人馬,隻要劉忠不配合劉虞來拿自己兵權就行了。
“王軍侯,主公怎麽說?”高順見到王二毛,迫不及待的問道。
“主公有令:請高將軍、子龍將軍守好營寨,不得主動出擊。若是對方敢衝擊營寨,也不要客氣!”王二毛向高順、趙雲行了個軍禮,傳達了劉忠的命令。
“拿長矛來!”趙雲聽了劉忠的命令,直接向旁邊一伸手。旁邊的軍士將手中的長矛遞給了趙雲。趙雲接過長矛,磕了磕馬腹,驅馬向前走了幾步,將長矛用力一擲。那長矛就穩穩的立在了兩軍之間。
趙雲勒馬於長矛旁,雙腿夾緊馬腹,雙手將馬韁向後一扯。戰馬仿佛也感受到趙雲的意思,前蹄猛然高高抬起,揚起頭顱長嘶起來。趙雲雙眸如星,冷冽的掃過對麵公孫瓚的兵卒,一個人仿佛就有著千軍萬馬的氣勢。
隻聽得趙雲聲若洪鍾,大聲的喊叫起來。
“既然如此,守正酌情處理就好!”劉虞點了點頭,情況確實如此。隻要劉忠、公孫瓚不露麵,下麵人鬧的再大,都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若是劉忠和公孫瓚對上,那就必須分個勝負了。顯然目前的情況,還不是和公孫瓚分勝負的時候。
“二毛,你迴去告訴子龍和高順,讓他們約束好軍士,不要主動出擊。若是公孫瓚的人敢衝擊營寨,也不要客氣。”劉忠見劉虞明白了,便對著王二毛下令。
王二毛聽了劉忠和劉虞的對話,知道不會發生太大的衝突,心也就安定了下來,領了劉忠的令就迴去了。劉忠和劉虞繼續商量對付公孫瓚的事情。
“看來這公孫瓚是不打算交出兵權了!”劉虞想起劉忠之前的規勸,言語中帶著一點點歉意。“當初就應該聽你之言,給他公孫瓚擺下鴻門宴,就在酒席之間殺了他!”
“叔父,現在已經打草驚蛇了!暫時我們還是不要再撩撥那公孫瓚為好!”劉忠擔心劉虞再提鴻門宴的事,趕緊勸道。
“如今公孫瓚圍了你的營,不如我以調解你們之間衝突的名義,招那公孫瓚前來府衙大堂商議。屆時我再邀一些幽州文武相陪,那公孫瓚必不生疑。到時候就在後堂埋伏下刀斧手,聽我號令一擁而上,就在那府衙大堂斬殺公孫瓚。他麾下那些白馬義從和幽州步卒群龍無首,諒他們也翻不出什麽大浪!”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劉忠簡直對劉虞無語了。如今公孫瓚雖然沒有明著造反,實際上已經算是徹底和劉虞翻了臉,對劉虞豈能不防備?
劉忠記得曆史上公孫瓚和劉虞關係惡化之後,對於劉虞的邀請從來就是稱病不去。劉虞公開要奪公孫瓚兵權,已經是打草驚蛇了。那公孫瓚豈會再輕易涉足劉虞的地盤?
劉虞這人什麽都好,就是辦事情太過於理想化了,這也是劉虞在曆史上被公孫瓚反殺的原因。也就是這一世遇到了穿越而來的劉忠,就是不知道劉忠能不能改變他的命運。
“不可啊,叔父!那公孫瓚武勇非常,若是不能斬殺當場,那就是逼他造反啊!公孫瓚手握幽州大軍,你我豈是對手?在府衙大堂動手,不但有損叔父仁德令名,還會讓在場同僚遭受池魚之殃。還望叔父三思才是!”見劉虞正堅定按照原來曆史的走向作死,劉忠隻能苦苦相勸。
“若是能為幽州百姓除此禍害,我劉虞的名聲又何足道哉?在場的同僚若知,也必會甘之若飴!”劉虞這番話義正言辭,已經站在了道德的高度,讓劉忠無話可說,隻能強調此番鴻門宴的弊端:“可是那公孫瓚武勇非常,若殺之不成,幽州必定會烽煙四起。”
“我意已決,守正不必多言!”劉虞可能覺得自己的語氣有點生硬,稍微緩和了點語氣解釋道:“我為幽州牧,麾下豈無一二勇士?那公孫瓚如何武勇,能逃脫我的天羅地網?守正不必擔心,隻管做好接收那公孫瓚麾下士卒的準備即可!”
“既然叔父已經決斷,侄兒遵命就是!”劉忠對劉虞的計謀並不看好,但見劉虞心意已決,也隻好不再勸了。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著如果劉虞失敗,自己如何應變了。
破虜營外。
高順、趙雲領著破虜營500士卒嚴陣以待。公孫瓚的士兵倒是有些隨意,有站著的、躺著的,甚至有無聊的捉著頭上虱子的,根本不將對麵的500士卒放在眼裏。
因為他們來了足足二千人,數量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也不是那些沒有見過血的新兵,一個個都是和胡虜打老了仗的人。
公孫將軍給的命令就是隻許罵不許動手,那軍陣懶散一點、混亂一點也沒有什麽,隻需要罵的響亮就行了。
“劉忠滾出來,你憑什麽插手我們幽州的事!”
“劉忠滾出幽州去!”
“不敢打胡虜,隻敢窩裏鬥,算什麽本事!”
“我們不管你是什麽將軍,我們隻聽公孫將軍的!”
……
“子龍將軍,要不你壓著陣角,我帶人衝殺一陣?”高順輕蔑的看著眼前亂七八糟的敵人,對著趙雲說道:“這公孫瓚徒有虛名,眼前這點人,我隻要200人就能把他們殺退!”
“高將軍,劉將軍不在,我們萬萬不可大意啊!”趙雲搖了搖頭:“這幽州兵長期和胡虜作戰,絕對不能小視。你看他們陣型雖亂,可武器都是在觸手可及的位置,一旦我們這邊有所行動,他們能第一時間拿出武器廝殺!”
“更何況這幽州形勢複雜,若是大戰一起,不知道要給劉將軍添多少麻煩!我觀對方也無戰意,我們隻需守好營寨,對方隻是叫罵就隨他去吧!二毛已經去找將軍了,一切等將軍迴來再說!”
趙雲一番話說的高順頻頻點頭,不再提衝殺之事。
“子龍將軍,王軍侯迴來了!”沒多久,王二毛就從營地後麵鑽了出來。那公孫瓚說是圍營,實際上圍的極其鬆散,要不王二毛也不會進出自如。總之一句話,公孫瓚隻是示威和表明態度,從來沒有想過吃掉劉忠的這一營人馬,隻要劉忠不配合劉虞來拿自己兵權就行了。
“王軍侯,主公怎麽說?”高順見到王二毛,迫不及待的問道。
“主公有令:請高將軍、子龍將軍守好營寨,不得主動出擊。若是對方敢衝擊營寨,也不要客氣!”王二毛向高順、趙雲行了個軍禮,傳達了劉忠的命令。
“拿長矛來!”趙雲聽了劉忠的命令,直接向旁邊一伸手。旁邊的軍士將手中的長矛遞給了趙雲。趙雲接過長矛,磕了磕馬腹,驅馬向前走了幾步,將長矛用力一擲。那長矛就穩穩的立在了兩軍之間。
趙雲勒馬於長矛旁,雙腿夾緊馬腹,雙手將馬韁向後一扯。戰馬仿佛也感受到趙雲的意思,前蹄猛然高高抬起,揚起頭顱長嘶起來。趙雲雙眸如星,冷冽的掃過對麵公孫瓚的兵卒,一個人仿佛就有著千軍萬馬的氣勢。
隻聽得趙雲聲若洪鍾,大聲的喊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