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何武告狀
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麽了 作者:醜胖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笨蛋!廢物!”何進憤怒的把手中的茶盞向跪在麵前的何武砸去,何武見何進正在暴怒之中也不敢躲閃,茶盞砸中何武的眉角,又彈到了地上,“啪”的一聲摔了個紛紛碎。鮮血從何武的眉角就流了出來,淌過他那張兇狠的臉,滴答滴答的滴在地上。
“大將軍,大將軍!”何武跪著膝行向前,抱著何進的大腿失聲痛哭。他知道自己這位同族兄弟雖然暴虐,但是對待族人還是非常不錯的,隻要自己做出知錯、可憐的樣子,再把責任推給別人,就有可能在這位族兄麵前過關。
“那劉焉、劉忠做局害我,言語中對大將軍還頗多不敬!他們辱我不要緊,可是辱及大將軍,我一時義憤才上了他們的當。”
“滾開!”何進一腳將何武踢開,見何武滿麵鮮血,畢竟是同族兄弟,心便軟了幾分。又聽何武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心中已經徹底的原諒了何武。
“起來說話!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的,像個什麽樣子!”
“謝大將軍,謝大將軍!”何武知道何進已經原諒自己,馬上就破涕為笑。
“你說,那劉焉和劉忠為何要如此做?僅僅是為了謀個職位,還是想與我作對?”何進陰著臉,向何武問道。
“大將軍,我覺得那劉焉就是衝著大將軍你來的!”見何進發問,何武知道自己報複的機會來了。
“那劉焉明明知道我是你的人,為何還要如此做?說不定是忌憚大將軍手中的兵權!”那何武說到這裏,忽然靈機一動。大將軍最忌別人窺視他手中的兵權,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點報複劉焉、劉忠、趙雲。
“大將軍,如果隻是劉焉想爭奪兵權還好說,怕就怕……”說到這裏,何武故意吞吞吐吐,偷眼看何進臉色。
“怕什麽?吞吞吐吐的,快說!”何進不耐煩的說道。
“大將軍!怕就怕是皇帝陛下要奪大將軍的兵權!”
“哈哈哈!”何進大笑了起來。“我妹妹獨寵後宮,皇帝寵愛有加,連對我也十分寵信,如何會奪我的兵權?”
“大將軍!”那何武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平時笨的很,不知道為什麽一做壞事就變得特別靈光。“可大將軍畢竟是外戚!”
聽何武說完,何進沉思了起來。這大漢王朝實際上就是皇權、外戚、宦官的鬥爭史。何進雖然殺豬出身,也聽說過不少的前朝故事。
何武見何進動心,接著說道:“更何況大將軍和那些宦官也十分不和。那宦官常伴陛下左右,怎能為大將軍說好話?陛下難免會被他們說動!我做羽林監時,親耳聽到張讓等人在陛下麵前詆毀大將軍!”
何武說到這裏,心裏有點發虛,又偷偷的看何進的臉色。見何進的眼睛已經微微眯起,目光中閃爍著危險、殘忍的光芒。臉頰的肌肉也微微的顫抖,顯然內心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何武知道,自己再添一把柴,何進可能就會爆發了。
“大將軍!如今大將軍親掌北軍5營,羽林左右監本也在大將軍掌控之中,再加上衛尉的南軍衛士也皆聽大將軍號令。如此洛陽兵馬基本都在大將軍手中,皇帝陛下縱然寵信大將軍,奈何宦官、小人從中挑撥,陛下焉能不忌憚大將軍?”
“大將軍,去我羽林左監,也許隻是陛下拿迴軍權的第一步。這是要徐徐削除大將軍手中兵權。一旦大將軍失去兵權,那些宦官、小人落井下石,大將軍威也!”
何武以為何進會爆發。但那何進從一個殺豬漢,能做到大將軍,也並非無能之輩。他強忍住心中怒火,對何武說道:“你且下去,容我慢慢想想!”
“大將軍!”何武為何進的做法感到意外,還想再說些什麽。
“下去!”
“喏!”
趕走了何武,何進一個人踱起了步子。對於何武的話,何進認為言過其實,但自己如今位高權重,難免遭人妒忌、忌憚,何武所言之事也不可不防!可如今皇帝權威尚在,真要奪取自己手中兵權,何進還真是沒有什麽好的應對策略。
思索良久,何進決定召集手下文武商議。
此時何進手下的文武主要有袁紹、逢紀、荀攸、王允、蒯越等人。像荀攸在何進府中擔任黃門侍郎,王允是何進的從事中郎,蒯越是何進旗下的東曹掾。而袁紹由於家世,雖也在何進旗下,但更類似於合作關係。
何進召集一幫文武,把今天和何武所談之事說了一遍。
“諸公如何看呢?”何進問道。
“大將軍!”王允說道:“此事恐非陛下有意削除大將軍兵權。隻怕是那劉焉想要奪取大將軍兵權。這劉焉自從迴朝為官之後,多次提出改刺史為州牧,可見其野心不小。大將軍不可不防!”
“是啊,大將軍!如今大將軍兵權在握,權傾朝野,小小劉焉不足為慮。就怕那劉焉為何和大將軍爭鬥,聯合宦官、謀奪兵權。”
“是啊,是啊!”
眾人都附和道。
“如此倒也不可小視!今日奪我羽林左監,明日奪我北軍營,我豈能任其宰割?諸公何以教我?”
“大將軍!”袁紹抱拳說道。“既然大將軍擔心劉焉和宦官同流合汙,何不想辦法把那劉焉趕出朝堂?”
“本初妙計!可那劉焉也深受陛下信任,委以宗正、太常重任,怎麽才能把他趕出朝堂呢?”
“大將軍,紹聽說那益州刺史郤儉橫征暴斂,民怨沸騰。益州本地黃巾餘孽馬相、趙祗等人叛亂,郤儉無力進剿。那劉焉在幽州剿滅黃巾有功,何不趁此機會上奏陛下,讓那劉焉以皇族重臣的身份領益州牧,將其逐出朝堂呢?”
“若那劉焉推脫不去,又將如何?”何進覺得袁紹的辦法不錯,迫不及待的追問。
“大將軍,那劉焉多次建議陛下刺史改州牧,作為皇族重臣,自己不願擔任州牧,陛下會如何看他?”袁紹根本不知道劉焉本意就願為州牧,還以為朝廷的大權在於中樞,目光之短淺可見一斑。
“本初此計甚妙!”如此臭計,何進竟然點頭讚許,難怪能做出引董卓入京的事情。
“大將軍萬萬不可!”
“大將軍,大將軍!”何武跪著膝行向前,抱著何進的大腿失聲痛哭。他知道自己這位同族兄弟雖然暴虐,但是對待族人還是非常不錯的,隻要自己做出知錯、可憐的樣子,再把責任推給別人,就有可能在這位族兄麵前過關。
“那劉焉、劉忠做局害我,言語中對大將軍還頗多不敬!他們辱我不要緊,可是辱及大將軍,我一時義憤才上了他們的當。”
“滾開!”何進一腳將何武踢開,見何武滿麵鮮血,畢竟是同族兄弟,心便軟了幾分。又聽何武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心中已經徹底的原諒了何武。
“起來說話!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的,像個什麽樣子!”
“謝大將軍,謝大將軍!”何武知道何進已經原諒自己,馬上就破涕為笑。
“你說,那劉焉和劉忠為何要如此做?僅僅是為了謀個職位,還是想與我作對?”何進陰著臉,向何武問道。
“大將軍,我覺得那劉焉就是衝著大將軍你來的!”見何進發問,何武知道自己報複的機會來了。
“那劉焉明明知道我是你的人,為何還要如此做?說不定是忌憚大將軍手中的兵權!”那何武說到這裏,忽然靈機一動。大將軍最忌別人窺視他手中的兵權,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點報複劉焉、劉忠、趙雲。
“大將軍,如果隻是劉焉想爭奪兵權還好說,怕就怕……”說到這裏,何武故意吞吞吐吐,偷眼看何進臉色。
“怕什麽?吞吞吐吐的,快說!”何進不耐煩的說道。
“大將軍!怕就怕是皇帝陛下要奪大將軍的兵權!”
“哈哈哈!”何進大笑了起來。“我妹妹獨寵後宮,皇帝寵愛有加,連對我也十分寵信,如何會奪我的兵權?”
“大將軍!”那何武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平時笨的很,不知道為什麽一做壞事就變得特別靈光。“可大將軍畢竟是外戚!”
聽何武說完,何進沉思了起來。這大漢王朝實際上就是皇權、外戚、宦官的鬥爭史。何進雖然殺豬出身,也聽說過不少的前朝故事。
何武見何進動心,接著說道:“更何況大將軍和那些宦官也十分不和。那宦官常伴陛下左右,怎能為大將軍說好話?陛下難免會被他們說動!我做羽林監時,親耳聽到張讓等人在陛下麵前詆毀大將軍!”
何武說到這裏,心裏有點發虛,又偷偷的看何進的臉色。見何進的眼睛已經微微眯起,目光中閃爍著危險、殘忍的光芒。臉頰的肌肉也微微的顫抖,顯然內心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何武知道,自己再添一把柴,何進可能就會爆發了。
“大將軍!如今大將軍親掌北軍5營,羽林左右監本也在大將軍掌控之中,再加上衛尉的南軍衛士也皆聽大將軍號令。如此洛陽兵馬基本都在大將軍手中,皇帝陛下縱然寵信大將軍,奈何宦官、小人從中挑撥,陛下焉能不忌憚大將軍?”
“大將軍,去我羽林左監,也許隻是陛下拿迴軍權的第一步。這是要徐徐削除大將軍手中兵權。一旦大將軍失去兵權,那些宦官、小人落井下石,大將軍威也!”
何武以為何進會爆發。但那何進從一個殺豬漢,能做到大將軍,也並非無能之輩。他強忍住心中怒火,對何武說道:“你且下去,容我慢慢想想!”
“大將軍!”何武為何進的做法感到意外,還想再說些什麽。
“下去!”
“喏!”
趕走了何武,何進一個人踱起了步子。對於何武的話,何進認為言過其實,但自己如今位高權重,難免遭人妒忌、忌憚,何武所言之事也不可不防!可如今皇帝權威尚在,真要奪取自己手中兵權,何進還真是沒有什麽好的應對策略。
思索良久,何進決定召集手下文武商議。
此時何進手下的文武主要有袁紹、逢紀、荀攸、王允、蒯越等人。像荀攸在何進府中擔任黃門侍郎,王允是何進的從事中郎,蒯越是何進旗下的東曹掾。而袁紹由於家世,雖也在何進旗下,但更類似於合作關係。
何進召集一幫文武,把今天和何武所談之事說了一遍。
“諸公如何看呢?”何進問道。
“大將軍!”王允說道:“此事恐非陛下有意削除大將軍兵權。隻怕是那劉焉想要奪取大將軍兵權。這劉焉自從迴朝為官之後,多次提出改刺史為州牧,可見其野心不小。大將軍不可不防!”
“是啊,大將軍!如今大將軍兵權在握,權傾朝野,小小劉焉不足為慮。就怕那劉焉為何和大將軍爭鬥,聯合宦官、謀奪兵權。”
“是啊,是啊!”
眾人都附和道。
“如此倒也不可小視!今日奪我羽林左監,明日奪我北軍營,我豈能任其宰割?諸公何以教我?”
“大將軍!”袁紹抱拳說道。“既然大將軍擔心劉焉和宦官同流合汙,何不想辦法把那劉焉趕出朝堂?”
“本初妙計!可那劉焉也深受陛下信任,委以宗正、太常重任,怎麽才能把他趕出朝堂呢?”
“大將軍,紹聽說那益州刺史郤儉橫征暴斂,民怨沸騰。益州本地黃巾餘孽馬相、趙祗等人叛亂,郤儉無力進剿。那劉焉在幽州剿滅黃巾有功,何不趁此機會上奏陛下,讓那劉焉以皇族重臣的身份領益州牧,將其逐出朝堂呢?”
“若那劉焉推脫不去,又將如何?”何進覺得袁紹的辦法不錯,迫不及待的追問。
“大將軍,那劉焉多次建議陛下刺史改州牧,作為皇族重臣,自己不願擔任州牧,陛下會如何看他?”袁紹根本不知道劉焉本意就願為州牧,還以為朝廷的大權在於中樞,目光之短淺可見一斑。
“本初此計甚妙!”如此臭計,何進竟然點頭讚許,難怪能做出引董卓入京的事情。
“大將軍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