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胤禛心態
重生後,我把胖橘寵上天 作者:小林老師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快,讓胤禛有些應接不暇。首先,他從宮人口中意外的得知一直以來被視為自己親生母親的皇貴妃娘娘竟然並非是自己的生母,而且額娘和他談話證實了這點,自己真正的生母其實是德妃。緊接著,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德妃派人送來的香囊裏居然藏著足以危害妹妹和自己生命的毒藥!
隨後,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變故,胤禛被修改了玉牒,從此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皇貴妃娘娘的兒子。然而,命運似乎並未就此放過他,緊接著傳來的便是生母德妃烏雅因犯下大錯而被廢黜為庶人的噩耗。不僅如此,在生下十二妹時,德妃遭遇難產且早產,最終不幸離世。麵對這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打擊,胤禛的內心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
要說胤禛對德妃懷有怎樣深厚的情感,那倒也談不上。畢竟,他尚未滿月便被皇貴妃娘娘抱走,自此生活在承乾宮中。德妃娘娘從未親自前來探望過他,僅僅送過兩次香囊,卻也是居心叵測,妄圖加害於他和八妹妹。
但無論如何,德妃終究是給予他生命之人,即便如今已更改了玉牒,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依舊深深地烙印在胤禛心中。此刻,他的思緒如亂麻般紛繁複雜,不知該如何去麵對這一切……
想要償還烏雅氏給予生命的恩情,但無奈烏雅氏已然離世。盡管皇阿瑪下旨,鑒於烏雅氏為皇家誕育子嗣之功,特命其家族之人將她帶迴故鄉,予以妥當安葬。可令人心寒的是,烏雅氏族人們皆懼怕因殘害嬪妃、圖謀皇嗣之罪牽連自身。
這一大家子血脈相連的親人啊,竟然無一人前來送葬烏雅氏,甚至連一卷簡陋的草席、一具單薄的棺材都不曾準備。
胤禛心中湧起無盡的哀傷與淒涼。這一家人憑借著女子的姻親關係得以享受榮華富貴,如今當她遭遇不測時,這些所謂的至親骨肉,卻沒有一人願意出麵妥善處理後事。
誠然,自己對烏雅氏充滿了憤恨,怨懟她從未正眼瞧過自己,惱怒她加害八妹、誣陷額娘,但即便冒著惹惱佟佳氏——自己的外祖父母一家,以及遭受親生母親不滿的風險,自己也絕不能坐視烏雅氏的遺體無人收殮,無論如何,她終究是賦予自己生命的生母啊!
胤禛決定要幫助烏雅氏收殮屍骨,不管怎麽樣,不管有怎樣的糾葛,她畢竟是給了自己的生命。現在七妹和十二妹還有自己都養在額娘宮中,如果自己這般狠辣絕情不顧生育之恩讓烏雅氏的屍骨無人收斂。會有人說額娘教子不當。於七妹和十二妹的顏麵也不好。
說著胤禛便鄭重地對小盛子說道:“走,隨本阿哥一同前往禦前拜見皇阿瑪!”語罷,兩人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禦前而去。
胤禛一路行至乾清宮,抵達之時,皇阿瑪正全神貫注地處理著政務,梁公公讓他移步側殿等候。
他深知此刻不宜打擾,於是靜靜地移步至側殿,耐心等待起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胤禛心中雖略有焦急,但仍保持著沉著冷靜。
康熙皇帝聽聞胤禛前來求見,不禁感到十分詫異。在他眼中,這個四兒子向來以沉穩著稱,若要論起難聽些的說法,則顯得稍顯木訥。
平日裏,其他皇子們有事沒事都會跑到乾清宮來向他噓寒問暖、討好奉承,可這老四卻從不如此主動。
然而,康熙心裏也清楚得很,這個四子實則最為至純至孝。
“傳旨,宣四阿哥進殿覲見!”隨著小太監那尖細而又響亮的嗓音在側殿迴蕩開來,胤禛整了整衣袍,深吸一口氣後邁步走進大殿。進入殿內,胤禛恭敬地跪地行禮道:“兒臣胤禛給皇阿瑪請安,願皇阿瑪萬福金安!”
康熙微微頷首,將手中的奏折合攏放置一旁,麵帶微笑看著胤禛問道:“老四啊,今日你特意來找朕所為何事?想當年,你上一次踏入這乾清宮,還是兒時由你額娘帶著過來的呢。”聽到皇阿瑪這番話,胤禛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羞愧之色。並非他不想常來探望皇阿瑪,實在是因為皇阿瑪的乾清宮早已被眾多兄弟的殷勤所包圍,自己即便有心也難以插足其中。
更何況他心中思忖著,皇阿瑪整日忙碌不堪,肩負著眾多國家大事,政務繁重至極。這一切皆需皇阿瑪親自操持處置,倘若自己不前來煩擾,皇阿瑪便能多出些許閑暇用以休憩調養。
“兒臣誠心誠意地想要為烏雅氏收斂骨骸,懇請皇阿瑪恩準成全。”
“簡直是胡作非為!”康熙皇帝頓時龍顏大怒:“你是否知曉朕為了你耗費了多少心血,方才將你從烏雅氏的困境之中解救出來?如今你已然更改了玉牒,不再是那個卑微庶出的烏雅氏之子,而是出身滿洲貴族的佟佳氏皇貴妃所生之皇子。”
胤禛一臉嚴肅莊重地說道:“兒臣自然明白,即便皇阿瑪覺得兒臣如同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一般,全然不顧及額娘多年來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執意要替那烏鴉般低賤的庶人收斂遺骸,然而兒臣依然決意如此去做,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畢竟烏雅庶人終究是兒臣的親生母親,盡管兒臣對她也是深惡痛絕,但古往今來素有‘子不言母過’之說。雖說兒臣已變更了玉牒,但生育之恩實難報答。”
待此事完畢之後,兒臣自會向皇阿瑪,額娘和佟佳氏外祖父請罪。”
說著認真低下了頭顱,輕輕的伏在了地上。
“皇四子胤禛,禦前失儀,著禁足三月。”康熙平淡的說出了對認真的處罰。
“兒臣胤禛謝皇阿瑪。”
胤禛緩步的退出去,迴到自己阿哥所的房間,康熙看著自己這個執拗的兒子氣的摔碎了筆洗。
隨後,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變故,胤禛被修改了玉牒,從此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皇貴妃娘娘的兒子。然而,命運似乎並未就此放過他,緊接著傳來的便是生母德妃烏雅因犯下大錯而被廢黜為庶人的噩耗。不僅如此,在生下十二妹時,德妃遭遇難產且早產,最終不幸離世。麵對這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打擊,胤禛的內心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
要說胤禛對德妃懷有怎樣深厚的情感,那倒也談不上。畢竟,他尚未滿月便被皇貴妃娘娘抱走,自此生活在承乾宮中。德妃娘娘從未親自前來探望過他,僅僅送過兩次香囊,卻也是居心叵測,妄圖加害於他和八妹妹。
但無論如何,德妃終究是給予他生命之人,即便如今已更改了玉牒,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依舊深深地烙印在胤禛心中。此刻,他的思緒如亂麻般紛繁複雜,不知該如何去麵對這一切……
想要償還烏雅氏給予生命的恩情,但無奈烏雅氏已然離世。盡管皇阿瑪下旨,鑒於烏雅氏為皇家誕育子嗣之功,特命其家族之人將她帶迴故鄉,予以妥當安葬。可令人心寒的是,烏雅氏族人們皆懼怕因殘害嬪妃、圖謀皇嗣之罪牽連自身。
這一大家子血脈相連的親人啊,竟然無一人前來送葬烏雅氏,甚至連一卷簡陋的草席、一具單薄的棺材都不曾準備。
胤禛心中湧起無盡的哀傷與淒涼。這一家人憑借著女子的姻親關係得以享受榮華富貴,如今當她遭遇不測時,這些所謂的至親骨肉,卻沒有一人願意出麵妥善處理後事。
誠然,自己對烏雅氏充滿了憤恨,怨懟她從未正眼瞧過自己,惱怒她加害八妹、誣陷額娘,但即便冒著惹惱佟佳氏——自己的外祖父母一家,以及遭受親生母親不滿的風險,自己也絕不能坐視烏雅氏的遺體無人收殮,無論如何,她終究是賦予自己生命的生母啊!
胤禛決定要幫助烏雅氏收殮屍骨,不管怎麽樣,不管有怎樣的糾葛,她畢竟是給了自己的生命。現在七妹和十二妹還有自己都養在額娘宮中,如果自己這般狠辣絕情不顧生育之恩讓烏雅氏的屍骨無人收斂。會有人說額娘教子不當。於七妹和十二妹的顏麵也不好。
說著胤禛便鄭重地對小盛子說道:“走,隨本阿哥一同前往禦前拜見皇阿瑪!”語罷,兩人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禦前而去。
胤禛一路行至乾清宮,抵達之時,皇阿瑪正全神貫注地處理著政務,梁公公讓他移步側殿等候。
他深知此刻不宜打擾,於是靜靜地移步至側殿,耐心等待起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胤禛心中雖略有焦急,但仍保持著沉著冷靜。
康熙皇帝聽聞胤禛前來求見,不禁感到十分詫異。在他眼中,這個四兒子向來以沉穩著稱,若要論起難聽些的說法,則顯得稍顯木訥。
平日裏,其他皇子們有事沒事都會跑到乾清宮來向他噓寒問暖、討好奉承,可這老四卻從不如此主動。
然而,康熙心裏也清楚得很,這個四子實則最為至純至孝。
“傳旨,宣四阿哥進殿覲見!”隨著小太監那尖細而又響亮的嗓音在側殿迴蕩開來,胤禛整了整衣袍,深吸一口氣後邁步走進大殿。進入殿內,胤禛恭敬地跪地行禮道:“兒臣胤禛給皇阿瑪請安,願皇阿瑪萬福金安!”
康熙微微頷首,將手中的奏折合攏放置一旁,麵帶微笑看著胤禛問道:“老四啊,今日你特意來找朕所為何事?想當年,你上一次踏入這乾清宮,還是兒時由你額娘帶著過來的呢。”聽到皇阿瑪這番話,胤禛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羞愧之色。並非他不想常來探望皇阿瑪,實在是因為皇阿瑪的乾清宮早已被眾多兄弟的殷勤所包圍,自己即便有心也難以插足其中。
更何況他心中思忖著,皇阿瑪整日忙碌不堪,肩負著眾多國家大事,政務繁重至極。這一切皆需皇阿瑪親自操持處置,倘若自己不前來煩擾,皇阿瑪便能多出些許閑暇用以休憩調養。
“兒臣誠心誠意地想要為烏雅氏收斂骨骸,懇請皇阿瑪恩準成全。”
“簡直是胡作非為!”康熙皇帝頓時龍顏大怒:“你是否知曉朕為了你耗費了多少心血,方才將你從烏雅氏的困境之中解救出來?如今你已然更改了玉牒,不再是那個卑微庶出的烏雅氏之子,而是出身滿洲貴族的佟佳氏皇貴妃所生之皇子。”
胤禛一臉嚴肅莊重地說道:“兒臣自然明白,即便皇阿瑪覺得兒臣如同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一般,全然不顧及額娘多年來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執意要替那烏鴉般低賤的庶人收斂遺骸,然而兒臣依然決意如此去做,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畢竟烏雅庶人終究是兒臣的親生母親,盡管兒臣對她也是深惡痛絕,但古往今來素有‘子不言母過’之說。雖說兒臣已變更了玉牒,但生育之恩實難報答。”
待此事完畢之後,兒臣自會向皇阿瑪,額娘和佟佳氏外祖父請罪。”
說著認真低下了頭顱,輕輕的伏在了地上。
“皇四子胤禛,禦前失儀,著禁足三月。”康熙平淡的說出了對認真的處罰。
“兒臣胤禛謝皇阿瑪。”
胤禛緩步的退出去,迴到自己阿哥所的房間,康熙看著自己這個執拗的兒子氣的摔碎了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