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現代魂 第158章:戰後風雲
赤壁之戰的硝煙已然散去,可戰爭留下的痕跡卻如刀刻斧鑿般,深深刻在這片土地上。林小羽站在軍營的了望台上,望著遠處焦黑的戰船殘骸和滿目瘡痍的江岸,心中五味雜陳。這場改變天下格局的大戰,以孫劉聯軍的勝利告終,可他清楚,這隻是亂世長河中的一朵巨浪,往後的日子,怕是波譎雲詭,更難應對。
“先生,大都督有請。”一名傳令小兵匆匆趕來,打斷了林小羽的思緒。他微微點頭,整理了下衣衫,朝著周瑜的營帳走去。
營帳內,周瑜正與魯肅等人商議要事,見林小羽進來,眾人紛紛起身相迎。“林先生,此次赤壁大勝,先生功不可沒。”周瑜臉上帶著幾分疲憊,卻難掩眼中的喜悅與感激。
林小羽謙遜地拱手道:“都督過獎了,這是聯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小羽不過略盡綿薄之力。”
“先生不必過謙,若不是先生的奇思妙想,那東風何來?火攻之計又怎能順利施行?”魯肅也在一旁附和道。
眾人一番寒暄後,周瑜神色一正,說起正事:“如今曹操大敗而歸,短時間內無力南顧。但這荊州之地,戰略要衝,各方勢力勢必會在此角逐。劉備那邊,已派人來商討戰後事宜,先生可有高見?”
林小羽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孫劉聯軍雖勝,可劉備實力漸長,對荊州也誌在必得。我以為,我軍需先穩住局勢,鞏固在江東的勢力,同時密切關注劉備的動向。”
“先生所言極是,隻是劉備此人,素有大誌,又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相助,還有那諸葛亮出謀劃策,不可小覷。”周瑜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都督放心,劉備雖有野心,但目前還需借助我江東之力對抗曹操。我們可與他虛與委蛇,尋機而動。”林小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利益才是各方勢力行動的根本。
正說著,帳外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名士兵匆匆進來,稟報道:“大都督,劉備軍師諸葛亮求見。”
周瑜與林小羽對視一眼,兩人心中都明白,該來的還是來了。“快請!”周瑜高聲說道。
諸葛亮身著素袍,羽扇綸巾,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營帳。他先是向眾人拱手行禮,而後目光落在林小羽身上,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久聞林先生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諸葛亮微笑著說道。
林小羽也迴以微笑:“諸葛先生過譽了,小羽不過是個粗通謀略之人,與先生相比,自愧不如。”
一番客套後,諸葛亮直奔主題:“此次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攜手抗曹,大獲全勝。如今曹操敗退,荊州之地空虛,我家主公認為,荊州本是劉表舊土,我軍理應接管,以保百姓安寧,抵禦曹操再此來犯。”
周瑜冷哼一聲:“哼,諸葛先生此言差矣。此次大戰,我江東將士死傷無數,耗費錢糧無數,荊州理應歸我江東所有。”
諸葛亮不慌不忙,搖著羽扇說道:“大都督,話雖如此,但劉備身為漢室宗親,理當為朝廷分憂,守護荊州。況且,我軍在戰爭中也出力不少,若不讓我軍接管荊州,恐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雙方各執一詞,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林小羽見勢不妙,連忙打圓場:“二位莫急,不如先聽小羽一言。依我看,荊州之事,不可操之過急。如今曹操雖敗,但根基未損,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孫劉聯軍還需繼續合作,共同抵禦曹操。荊州之地,可暫由雙方共同管理,待局勢穩定後,再做商議。”
周瑜和諸葛亮聽了,都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周瑜開口道:“先生此計,倒也可行。隻是這共同管理,如何實施?”
林小羽心中早有盤算,他說道:“可將荊州分為數郡,雙方各領幾郡,共同治理。在軍事上,互相支援,共同防禦曹操。同時,設立一個聯合議事廳,遇到重大事務,雙方共同商議決定。”
諸葛亮微微點頭:“林先生此計,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隻是,我軍在荊州的駐軍數量和防區劃分,還需仔細商討。”
於是,眾人圍繞著荊州的具體劃分和管理細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林小羽憑借著現代的管理理念和對局勢的精準分析,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使得雙方的談判逐漸有了眉目。
經過幾日的艱苦談判,孫劉雙方終於達成協議,暫時劃分了荊州的勢力範圍,確定了共同管理的模式。林小羽看著手中的協議,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他知道,這份協議隻是暫時的平衡,孫劉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消除,未來的日子裏,雙方難免還會有摩擦。
處理完荊州的事務後,林小羽迴到自己的營帳,準備好好休息一番。這些日子,他為了聯軍的事務忙得焦頭爛額,身心俱疲。可還沒等他坐下,趙雲便匆匆走了進來。
“先生,不好了!”趙雲神色焦急,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林小羽心中一緊,忙問道:“子龍,發生何事了?”
“我剛剛得到消息,江東內部有些將領對此次荊州劃分不滿,認為我軍讓步太多。他們在私下裏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揚言要對劉備軍不利。”趙雲皺著眉頭說道。
林小羽聞言,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聯軍內部的矛盾一旦激化,後果不堪設想。“子龍,此事不可大意。你立刻派人密切關注江東將領的動向,一旦有異常,立刻向我匯報。”
“是,先生!”趙雲領命而去。
林小羽在營帳中來迴踱步,思索著應對之策。他知道,要想維持孫劉聯軍的穩定,必須盡快解決江東內部的矛盾。可該如何做呢?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魯肅。魯肅為人忠厚老實,顧全大局,在江東將領中也頗有威望。或許,他可以從中斡旋。
想到這裏,林小羽立刻起身,前往魯肅的營帳。見到魯肅後,林小羽將江東將領的不滿和自己的擔憂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魯肅聽後,也深感憂慮:“林先生所言極是,此事若不妥善處理,恐會影響聯軍的團結。我這就去與那些將領們溝通,曉以大義。”
在魯肅的努力下,江東將領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他們也明白,在曹操的威脅還未消除之前,孫劉聯軍不能自相殘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林小羽以為局勢逐漸穩定的時候,曹操卻在北方開始了一係列的軍事行動。他一方麵整頓軍隊,加強防禦;另一方麵,派人四處散布謠言,挑撥孫劉聯軍的關係。
這天,林小羽正在營帳中研究地圖,一名士兵送來一封密信。林小羽打開一看,臉色驟變。信是曹操的謀士賈詡寫來的,信中詳細闡述了曹操的離間計,企圖讓孫劉聯軍自相殘殺。
林小羽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他立刻將周瑜、魯肅和諸葛亮等人召集到一起,將密信的內容告知了他們。
“曹操這老賊,果然陰險狡詐!”周瑜憤怒地拍案而起。
“如今之計,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切不可中了曹操的奸計。”諸葛亮神色凝重地說道。
林小羽點頭道:“不錯,我們不僅要識破曹操的離間計,還要將計就計,讓他以為我們已經中計,從而放鬆警惕。”
眾人聽了,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一場針對曹操離間計的反製行動悄然展開。他們故意在軍中散布一些虛假的消息,製造孫劉聯軍內部不和的假象,同時暗中加強軍事部署,準備應對曹操可能的再次進攻。
日子一天天過去,孫劉聯軍在林小羽等人的努力下,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而林小羽也在這亂世的旋渦中心,不斷地成長和蛻變。他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帶著現代的智慧和信念,要在這三國的舞台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赤壁之戰的硝煙已然散去,可戰爭留下的痕跡卻如刀刻斧鑿般,深深刻在這片土地上。林小羽站在軍營的了望台上,望著遠處焦黑的戰船殘骸和滿目瘡痍的江岸,心中五味雜陳。這場改變天下格局的大戰,以孫劉聯軍的勝利告終,可他清楚,這隻是亂世長河中的一朵巨浪,往後的日子,怕是波譎雲詭,更難應對。
“先生,大都督有請。”一名傳令小兵匆匆趕來,打斷了林小羽的思緒。他微微點頭,整理了下衣衫,朝著周瑜的營帳走去。
營帳內,周瑜正與魯肅等人商議要事,見林小羽進來,眾人紛紛起身相迎。“林先生,此次赤壁大勝,先生功不可沒。”周瑜臉上帶著幾分疲憊,卻難掩眼中的喜悅與感激。
林小羽謙遜地拱手道:“都督過獎了,這是聯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小羽不過略盡綿薄之力。”
“先生不必過謙,若不是先生的奇思妙想,那東風何來?火攻之計又怎能順利施行?”魯肅也在一旁附和道。
眾人一番寒暄後,周瑜神色一正,說起正事:“如今曹操大敗而歸,短時間內無力南顧。但這荊州之地,戰略要衝,各方勢力勢必會在此角逐。劉備那邊,已派人來商討戰後事宜,先生可有高見?”
林小羽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孫劉聯軍雖勝,可劉備實力漸長,對荊州也誌在必得。我以為,我軍需先穩住局勢,鞏固在江東的勢力,同時密切關注劉備的動向。”
“先生所言極是,隻是劉備此人,素有大誌,又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相助,還有那諸葛亮出謀劃策,不可小覷。”周瑜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都督放心,劉備雖有野心,但目前還需借助我江東之力對抗曹操。我們可與他虛與委蛇,尋機而動。”林小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利益才是各方勢力行動的根本。
正說著,帳外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名士兵匆匆進來,稟報道:“大都督,劉備軍師諸葛亮求見。”
周瑜與林小羽對視一眼,兩人心中都明白,該來的還是來了。“快請!”周瑜高聲說道。
諸葛亮身著素袍,羽扇綸巾,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營帳。他先是向眾人拱手行禮,而後目光落在林小羽身上,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久聞林先生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諸葛亮微笑著說道。
林小羽也迴以微笑:“諸葛先生過譽了,小羽不過是個粗通謀略之人,與先生相比,自愧不如。”
一番客套後,諸葛亮直奔主題:“此次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攜手抗曹,大獲全勝。如今曹操敗退,荊州之地空虛,我家主公認為,荊州本是劉表舊土,我軍理應接管,以保百姓安寧,抵禦曹操再此來犯。”
周瑜冷哼一聲:“哼,諸葛先生此言差矣。此次大戰,我江東將士死傷無數,耗費錢糧無數,荊州理應歸我江東所有。”
諸葛亮不慌不忙,搖著羽扇說道:“大都督,話雖如此,但劉備身為漢室宗親,理當為朝廷分憂,守護荊州。況且,我軍在戰爭中也出力不少,若不讓我軍接管荊州,恐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雙方各執一詞,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林小羽見勢不妙,連忙打圓場:“二位莫急,不如先聽小羽一言。依我看,荊州之事,不可操之過急。如今曹操雖敗,但根基未損,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孫劉聯軍還需繼續合作,共同抵禦曹操。荊州之地,可暫由雙方共同管理,待局勢穩定後,再做商議。”
周瑜和諸葛亮聽了,都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周瑜開口道:“先生此計,倒也可行。隻是這共同管理,如何實施?”
林小羽心中早有盤算,他說道:“可將荊州分為數郡,雙方各領幾郡,共同治理。在軍事上,互相支援,共同防禦曹操。同時,設立一個聯合議事廳,遇到重大事務,雙方共同商議決定。”
諸葛亮微微點頭:“林先生此計,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隻是,我軍在荊州的駐軍數量和防區劃分,還需仔細商討。”
於是,眾人圍繞著荊州的具體劃分和管理細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林小羽憑借著現代的管理理念和對局勢的精準分析,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使得雙方的談判逐漸有了眉目。
經過幾日的艱苦談判,孫劉雙方終於達成協議,暫時劃分了荊州的勢力範圍,確定了共同管理的模式。林小羽看著手中的協議,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他知道,這份協議隻是暫時的平衡,孫劉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消除,未來的日子裏,雙方難免還會有摩擦。
處理完荊州的事務後,林小羽迴到自己的營帳,準備好好休息一番。這些日子,他為了聯軍的事務忙得焦頭爛額,身心俱疲。可還沒等他坐下,趙雲便匆匆走了進來。
“先生,不好了!”趙雲神色焦急,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林小羽心中一緊,忙問道:“子龍,發生何事了?”
“我剛剛得到消息,江東內部有些將領對此次荊州劃分不滿,認為我軍讓步太多。他們在私下裏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揚言要對劉備軍不利。”趙雲皺著眉頭說道。
林小羽聞言,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聯軍內部的矛盾一旦激化,後果不堪設想。“子龍,此事不可大意。你立刻派人密切關注江東將領的動向,一旦有異常,立刻向我匯報。”
“是,先生!”趙雲領命而去。
林小羽在營帳中來迴踱步,思索著應對之策。他知道,要想維持孫劉聯軍的穩定,必須盡快解決江東內部的矛盾。可該如何做呢?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魯肅。魯肅為人忠厚老實,顧全大局,在江東將領中也頗有威望。或許,他可以從中斡旋。
想到這裏,林小羽立刻起身,前往魯肅的營帳。見到魯肅後,林小羽將江東將領的不滿和自己的擔憂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魯肅聽後,也深感憂慮:“林先生所言極是,此事若不妥善處理,恐會影響聯軍的團結。我這就去與那些將領們溝通,曉以大義。”
在魯肅的努力下,江東將領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他們也明白,在曹操的威脅還未消除之前,孫劉聯軍不能自相殘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林小羽以為局勢逐漸穩定的時候,曹操卻在北方開始了一係列的軍事行動。他一方麵整頓軍隊,加強防禦;另一方麵,派人四處散布謠言,挑撥孫劉聯軍的關係。
這天,林小羽正在營帳中研究地圖,一名士兵送來一封密信。林小羽打開一看,臉色驟變。信是曹操的謀士賈詡寫來的,信中詳細闡述了曹操的離間計,企圖讓孫劉聯軍自相殘殺。
林小羽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他立刻將周瑜、魯肅和諸葛亮等人召集到一起,將密信的內容告知了他們。
“曹操這老賊,果然陰險狡詐!”周瑜憤怒地拍案而起。
“如今之計,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切不可中了曹操的奸計。”諸葛亮神色凝重地說道。
林小羽點頭道:“不錯,我們不僅要識破曹操的離間計,還要將計就計,讓他以為我們已經中計,從而放鬆警惕。”
眾人聽了,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一場針對曹操離間計的反製行動悄然展開。他們故意在軍中散布一些虛假的消息,製造孫劉聯軍內部不和的假象,同時暗中加強軍事部署,準備應對曹操可能的再次進攻。
日子一天天過去,孫劉聯軍在林小羽等人的努力下,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而林小羽也在這亂世的旋渦中心,不斷地成長和蛻變。他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帶著現代的智慧和信念,要在這三國的舞台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