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赤壁風雲起
長江之上,大霧彌漫,江風唿嘯,卷起層層白浪,如千軍萬馬奔騰。一艘艘戰船在江麵緩緩行駛,船頭的旗幟被風扯得獵獵作響。林小羽身著一襲黑色勁裝,站在旗艦的船頭,望著這浩浩蕩蕩的江麵,神色凝重。
“主公,據探馬來報,曹軍已在江北紮下大營,戰船相連,綿延數裏。”身旁的趙雲一身銀甲,威風凜凜,向林小羽稟報道。
林小羽微微點頭,目光投向江北方向,沉思片刻後說道:“曹操此番來勢洶洶,號稱八十萬大軍,實則雖無如此之眾,但兵力也遠在我們之上。不過,我們占據長江天險,又有孫劉聯軍之勢,切不可自亂陣腳。”
此時,諸葛亮羽扇輕搖,從船艙內走出,笑道:“主公所言極是。亮已與周瑜都督商定,此番破曹,需用火攻。隻是這風向……”說到此處,諸葛亮抬頭望向天空,眉頭微皺。
林小羽心中明白,在這個時代,風向對於火攻至關重要,沒有東風,火攻便難以實施。他雖來自現代,知曉赤壁之戰最終是因東風相助而取勝,但具體何時東風會起,卻無法確定。
“先生不必憂慮,天無絕人之路。我們且做好萬全準備,隻待時機一到,便可發動進攻。”林小羽安慰道。
在聯軍的另一側,周瑜正站在自己的戰船上,凝視著曹軍大營。他身旁的黃蓋,這位老將滿臉堅毅,說道:“都督,末將願率船隊前去詐降,屆時裏應外合,必能大破曹軍。”
周瑜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公覆,此去危險重重,你務必小心。曹操生性多疑,稍有不慎,便會暴露。”
黃蓋拱手道:“都督放心,末將這條老命,早就獻給東吳了。隻要能擊敗曹操,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向周瑜稟報道:“都督,林將軍派人前來,說有要事相商。”
周瑜微微一怔,隨即說道:“快請。”
片刻後,林小羽的親信來到周瑜麵前,呈上一封書信。周瑜打開書信,仔細閱讀後,臉色微微一變,對來人說道:“迴去告訴林將軍,此事我已知曉,我會與他共同商議對策。”
來人離去後,周瑜陷入了沉思。原來,林小羽在信中提到,他通過觀察天象以及一些現代的氣象知識,推測近日可能會有東風出現,但具體時間難以確定。這讓周瑜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若真有東風,火攻之計便可實施,緊張的是若判斷失誤,不僅戰機錯失,還可能讓聯軍陷入危險。
與此同時,在曹軍大營內,曹操正與麾下眾將商議軍情。
“丞相,如今我軍戰船相連,士兵們也逐漸適應了水上作戰,何不趁此機會,一舉渡江,踏平孫劉聯軍?”夏侯惇急切地說道。
曹操捋著胡須,微微一笑:“元讓,不可急躁。孫劉聯軍占據地利,且水軍精銳,我們切不可貿然進攻。如今先穩住陣腳,等待時機。”
謀士程昱站出來說道:“丞相,依我之見,孫劉聯軍雖兵力不及我軍,但他們聯合一處,又有長江天險,一時難以攻破。我們需想個萬全之策。”
曹操點頭道:“仲德所言極是。我已派人打探,孫劉聯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各懷心思。我們可派人前去離間,分化他們。”
正說著,一名士兵進來稟報:“丞相,東吳老將黃蓋派人前來,說有重要之事相商。”
曹操心中一動,說道:“快傳。”
不一會兒,黃蓋的使者來到曹操麵前,獻上黃蓋的書信。曹操打開書信,隻見上麵寫道:“周瑜小兒,自恃才高,剛愎自用。我黃蓋屢立戰功,卻遭其羞辱。今願率所部歸降丞相,以圖富貴。”
曹操看完書信,心中暗自思忖:黃蓋乃東吳老將,若真能歸降,定能助我一臂之力。但他生性多疑,又擔心其中有詐。
“你家將軍,何時前來歸降?”曹操問道。
使者答道:“我家將軍說了,隻要丞相定下日期,他便率船隊前來,船上插滿青色旗幟,作為標識。”
曹操沉思片刻,說道:“你迴去告訴黃蓋,三日後,我在江邊迎接他歸降。若他真心歸降,本丞相定不會虧待他。”
使者領命而去。曹操身旁的謀士們卻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黃蓋此舉定有詐,不可輕信;有人則認為若能招降黃蓋,對破東吳大有裨益。
曹操擺了擺手,說道:“此事我自有主張。三日後,我會在江邊設下伏兵,若黃蓋有詐,便將他一舉擒獲。”
在聯軍這邊,林小羽得知曹操答應黃蓋三日後歸降的消息後,心中明白,決戰的時刻即將到來。他與諸葛亮、周瑜等人緊急商議,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三日後,黃蓋率船隊前去詐降,待靠近曹軍戰船時,便點火為號。我們的戰船隨後跟上,順風出擊,務必將曹軍大營燒個片甲不留。”周瑜神色冷峻,部署道。
諸葛亮點頭道:“都督此計甚妙。隻是這東風,仍需多加留意。若東風不至,火攻便難以成功。”
林小羽說道:“先生放心,我已安排人手密切觀察天象。我相信,東風定會在關鍵時刻到來。”
三日後,天色陰沉,江麵上霧氣依舊濃重。黃蓋率領著數十艘戰船,緩緩向曹軍大營駛去。戰船上插滿了青色旗幟,在霧氣中若隱若現。
曹操站在江邊的高台上,望著駛來的船隊,心中既期待又警惕。他身旁的士兵們早已嚴陣以待,弓弩手們搭箭上弦,隨時準備攻擊。
當黃蓋的船隊靠近曹軍戰船時,曹操身旁的一名將領突然喊道:“丞相,不對勁!這些戰船上似乎裝滿了易燃之物。”
曹操臉色一變,正要下令攻擊,隻見黃蓋站在船頭,大聲喊道:“點火!”瞬間,數十艘戰船上燃起熊熊大火,火勢借著風勢,迅速蔓延開來。
與此同時,林小羽和周瑜率領著聯軍的戰船,如離弦之箭般衝向曹軍大營。此時,江麵突然刮起一陣東風,火勢越來越大,曹軍的戰船被大火吞噬,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殺!”林小羽手持長劍,身先士卒,帶領著士兵們登上曹軍戰船,與曹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趙雲、張飛等猛將更是勇猛無比,所到之處,曹軍紛紛倒下。
在另一邊,周瑜指揮著東吳水軍,將曹軍的戰船分割包圍,逐一殲滅。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江水被鮮血染紅。
曹操見大勢已去,在許褚等將領的保護下,慌忙逃離戰場。他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向北逃竄。
林小羽望著火光衝天的江麵,心中感慨萬千。這場赤壁之戰,是曆史的轉折點,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參與的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不僅是聯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更是曆史的選擇。
“主公,我們贏了!”趙雲興奮地跑到林小羽身邊,說道。
林小羽點頭微笑:“子龍,這隻是第一步。曹操雖敗,但根基未損,我們還需繼續努力,方能成就大業。”
此時,諸葛亮乘坐小船來到林小羽的戰船上,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此役過後,天下三分的局勢已定。”
林小羽看著諸葛亮,說道:“先生,多虧了你的神機妙算,以及聯軍將士們的奮勇殺敵,我們才能取得這場勝利。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謀劃?”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主公,曹操大敗而歸,短期內無力南征。我們應趁此機會,鞏固荊州之地,發展勢力。同時,可派人西進益州,圖謀更大的發展。”
林小羽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開始著手鞏固荊州的統治,派遣關羽、張飛等將領鎮守要地,安撫百姓,發展生產。同時,他也開始籌備西進益州的計劃,為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
赤壁之戰的勝利,讓林小羽在三國亂世中聲名大噪。各方勢力對他刮目相看,他的麾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前來投奔。而林小羽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將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長江之上,大霧彌漫,江風唿嘯,卷起層層白浪,如千軍萬馬奔騰。一艘艘戰船在江麵緩緩行駛,船頭的旗幟被風扯得獵獵作響。林小羽身著一襲黑色勁裝,站在旗艦的船頭,望著這浩浩蕩蕩的江麵,神色凝重。
“主公,據探馬來報,曹軍已在江北紮下大營,戰船相連,綿延數裏。”身旁的趙雲一身銀甲,威風凜凜,向林小羽稟報道。
林小羽微微點頭,目光投向江北方向,沉思片刻後說道:“曹操此番來勢洶洶,號稱八十萬大軍,實則雖無如此之眾,但兵力也遠在我們之上。不過,我們占據長江天險,又有孫劉聯軍之勢,切不可自亂陣腳。”
此時,諸葛亮羽扇輕搖,從船艙內走出,笑道:“主公所言極是。亮已與周瑜都督商定,此番破曹,需用火攻。隻是這風向……”說到此處,諸葛亮抬頭望向天空,眉頭微皺。
林小羽心中明白,在這個時代,風向對於火攻至關重要,沒有東風,火攻便難以實施。他雖來自現代,知曉赤壁之戰最終是因東風相助而取勝,但具體何時東風會起,卻無法確定。
“先生不必憂慮,天無絕人之路。我們且做好萬全準備,隻待時機一到,便可發動進攻。”林小羽安慰道。
在聯軍的另一側,周瑜正站在自己的戰船上,凝視著曹軍大營。他身旁的黃蓋,這位老將滿臉堅毅,說道:“都督,末將願率船隊前去詐降,屆時裏應外合,必能大破曹軍。”
周瑜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公覆,此去危險重重,你務必小心。曹操生性多疑,稍有不慎,便會暴露。”
黃蓋拱手道:“都督放心,末將這條老命,早就獻給東吳了。隻要能擊敗曹操,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向周瑜稟報道:“都督,林將軍派人前來,說有要事相商。”
周瑜微微一怔,隨即說道:“快請。”
片刻後,林小羽的親信來到周瑜麵前,呈上一封書信。周瑜打開書信,仔細閱讀後,臉色微微一變,對來人說道:“迴去告訴林將軍,此事我已知曉,我會與他共同商議對策。”
來人離去後,周瑜陷入了沉思。原來,林小羽在信中提到,他通過觀察天象以及一些現代的氣象知識,推測近日可能會有東風出現,但具體時間難以確定。這讓周瑜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若真有東風,火攻之計便可實施,緊張的是若判斷失誤,不僅戰機錯失,還可能讓聯軍陷入危險。
與此同時,在曹軍大營內,曹操正與麾下眾將商議軍情。
“丞相,如今我軍戰船相連,士兵們也逐漸適應了水上作戰,何不趁此機會,一舉渡江,踏平孫劉聯軍?”夏侯惇急切地說道。
曹操捋著胡須,微微一笑:“元讓,不可急躁。孫劉聯軍占據地利,且水軍精銳,我們切不可貿然進攻。如今先穩住陣腳,等待時機。”
謀士程昱站出來說道:“丞相,依我之見,孫劉聯軍雖兵力不及我軍,但他們聯合一處,又有長江天險,一時難以攻破。我們需想個萬全之策。”
曹操點頭道:“仲德所言極是。我已派人打探,孫劉聯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各懷心思。我們可派人前去離間,分化他們。”
正說著,一名士兵進來稟報:“丞相,東吳老將黃蓋派人前來,說有重要之事相商。”
曹操心中一動,說道:“快傳。”
不一會兒,黃蓋的使者來到曹操麵前,獻上黃蓋的書信。曹操打開書信,隻見上麵寫道:“周瑜小兒,自恃才高,剛愎自用。我黃蓋屢立戰功,卻遭其羞辱。今願率所部歸降丞相,以圖富貴。”
曹操看完書信,心中暗自思忖:黃蓋乃東吳老將,若真能歸降,定能助我一臂之力。但他生性多疑,又擔心其中有詐。
“你家將軍,何時前來歸降?”曹操問道。
使者答道:“我家將軍說了,隻要丞相定下日期,他便率船隊前來,船上插滿青色旗幟,作為標識。”
曹操沉思片刻,說道:“你迴去告訴黃蓋,三日後,我在江邊迎接他歸降。若他真心歸降,本丞相定不會虧待他。”
使者領命而去。曹操身旁的謀士們卻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黃蓋此舉定有詐,不可輕信;有人則認為若能招降黃蓋,對破東吳大有裨益。
曹操擺了擺手,說道:“此事我自有主張。三日後,我會在江邊設下伏兵,若黃蓋有詐,便將他一舉擒獲。”
在聯軍這邊,林小羽得知曹操答應黃蓋三日後歸降的消息後,心中明白,決戰的時刻即將到來。他與諸葛亮、周瑜等人緊急商議,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三日後,黃蓋率船隊前去詐降,待靠近曹軍戰船時,便點火為號。我們的戰船隨後跟上,順風出擊,務必將曹軍大營燒個片甲不留。”周瑜神色冷峻,部署道。
諸葛亮點頭道:“都督此計甚妙。隻是這東風,仍需多加留意。若東風不至,火攻便難以成功。”
林小羽說道:“先生放心,我已安排人手密切觀察天象。我相信,東風定會在關鍵時刻到來。”
三日後,天色陰沉,江麵上霧氣依舊濃重。黃蓋率領著數十艘戰船,緩緩向曹軍大營駛去。戰船上插滿了青色旗幟,在霧氣中若隱若現。
曹操站在江邊的高台上,望著駛來的船隊,心中既期待又警惕。他身旁的士兵們早已嚴陣以待,弓弩手們搭箭上弦,隨時準備攻擊。
當黃蓋的船隊靠近曹軍戰船時,曹操身旁的一名將領突然喊道:“丞相,不對勁!這些戰船上似乎裝滿了易燃之物。”
曹操臉色一變,正要下令攻擊,隻見黃蓋站在船頭,大聲喊道:“點火!”瞬間,數十艘戰船上燃起熊熊大火,火勢借著風勢,迅速蔓延開來。
與此同時,林小羽和周瑜率領著聯軍的戰船,如離弦之箭般衝向曹軍大營。此時,江麵突然刮起一陣東風,火勢越來越大,曹軍的戰船被大火吞噬,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殺!”林小羽手持長劍,身先士卒,帶領著士兵們登上曹軍戰船,與曹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趙雲、張飛等猛將更是勇猛無比,所到之處,曹軍紛紛倒下。
在另一邊,周瑜指揮著東吳水軍,將曹軍的戰船分割包圍,逐一殲滅。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江水被鮮血染紅。
曹操見大勢已去,在許褚等將領的保護下,慌忙逃離戰場。他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向北逃竄。
林小羽望著火光衝天的江麵,心中感慨萬千。這場赤壁之戰,是曆史的轉折點,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參與的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不僅是聯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更是曆史的選擇。
“主公,我們贏了!”趙雲興奮地跑到林小羽身邊,說道。
林小羽點頭微笑:“子龍,這隻是第一步。曹操雖敗,但根基未損,我們還需繼續努力,方能成就大業。”
此時,諸葛亮乘坐小船來到林小羽的戰船上,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此役過後,天下三分的局勢已定。”
林小羽看著諸葛亮,說道:“先生,多虧了你的神機妙算,以及聯軍將士們的奮勇殺敵,我們才能取得這場勝利。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謀劃?”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主公,曹操大敗而歸,短期內無力南征。我們應趁此機會,鞏固荊州之地,發展勢力。同時,可派人西進益州,圖謀更大的發展。”
林小羽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開始著手鞏固荊州的統治,派遣關羽、張飛等將領鎮守要地,安撫百姓,發展生產。同時,他也開始籌備西進益州的計劃,為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
赤壁之戰的勝利,讓林小羽在三國亂世中聲名大噪。各方勢力對他刮目相看,他的麾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前來投奔。而林小羽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將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