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江東暗流湧,林羽謀布局


    林小羽站在荊州府邸的窗前,手中握著一封來自江東的密信,眉頭緊鎖。如今的天下局勢,猶如一張繃緊的巨網,稍有不慎,便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江東之地,看似平靜的湖麵下,實則暗流湧動。


    密信中告知,孫權對林小羽勢力在荊州的蓬勃發展心生忌憚,其麾下謀士魯肅等人雖力主聯劉抗曹,但隨著林小羽的崛起,這一平衡逐漸被打破。孫權的心思開始動搖,一些激進的將領如呂蒙等,更是頻頻進言,欲對荊州有所行動,以遏製林小羽勢力的擴張。


    “看來,江東那邊是按捺不住了。”林小羽喃喃自語道。他深知,孫權若真的決意對荊州出手,必將引發一場新的戰火,這是他所不願看到的。如今曹操在北方虎視眈眈,劉備遠在益州,尚未能形成有效的支援,荊州若陷入戰亂,百姓又將遭受流離之苦。


    思索良久,林小羽喚來心腹謀士徐庶。徐庶匆匆入內,見林小羽神色凝重,便知有要事相商。林小羽將密信遞與徐庶,徐庶閱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主公,江東此舉,不可不防。孫權此人,野心雖不及曹操,但也絕非甘於久居人下之輩。如今見主公在荊州經營得有聲有色,心生嫉妒與畏懼也是常理。”徐庶分析道。


    林小羽微微點頭,“元直所言甚是。我本欲與江東保持聯盟,共同對抗曹操,可如今看來,孫權似乎忘卻了唇亡齒寒之理。依你之見,我們當如何應對?”


    徐庶踱步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主公,當下我們可先從兩方麵著手。其一,加強荊州的軍事防禦,整軍備戰,讓孫權知曉我們並非好惹之輩;其二,派遣使者前往江東,與孫權進行和談,曉以利害,提醒他曹操才是我們共同的大敵。同時,主公不妨暗中聯絡江東的一些舊識,如孫尚香夫人等,讓其在孫權身邊說些緩和之語,以穩定孫權之心。”


    林小羽聽後,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元直此計甚妙。軍事防禦之事,就交由關羽將軍負責,我相信他定能將荊州守得固若金湯。至於使者,就派伊籍前往吧,他能言善辯,且熟悉江東之事,定能不辱使命。”


    計議已定,林小羽立刻著手安排。關羽接到命令後,迅速整頓兵馬,加強荊州各處關隘的防守,日夜操練士兵,一時間,荊州城彌漫著一股緊張的備戰氣息。而伊籍則帶著林小羽的書信和厚禮,乘船東下,前往江東。


    伊籍抵達江東後,受到了魯肅的接待。魯肅深知林小羽的厲害,也明白此時江東與荊州開戰絕非明智之舉,因此對伊籍頗為客氣。


    “伊先生此番前來,所為何事?”魯肅問道。


    伊籍拱手笑道:“魯子敬,我家主公聽聞江東近來對荊州有些許誤會,特命我前來消除誤會,並重申兩家聯盟之誼。如今曹操雖退迴北方,但仍在厲兵秣馬,時刻準備南侵。若此時江東與荊州自相殘殺,豈不是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


    魯肅微微點頭,“伊先生所言有理,隻是我江東上下,對荊州近來的發展也有所擔憂。林將軍在荊州廣納賢才,擴充軍備,這讓我家主公心中不安啊。”


    伊籍神色一正,“魯子敬,我家主公擴充軍備,隻為自保而已。如今這亂世之中,若無足夠的實力,如何能在諸侯紛爭中立足?況且我家主公一直秉持著仁義之心,對江東從未有過不軌之圖。相反,若兩家能繼續保持聯盟,相互扶持,不僅能抵禦曹操,更能在這亂世中開創一番新局麵。”


    魯肅陷入沉思,伊籍之言確實在理。但他也深知孫權的心思,此事並非他一人能做主。“伊先生,此事重大,還需我稟報主公,由主公定奪。先生且在館驛歇息,待我迴複。”


    魯肅將伊籍的來意告知孫權後,孫權召集眾謀士和將領商議。呂蒙率先開口道:“主公,林小羽此人不可小覷。如今他在荊州羽翼漸豐,若不加以遏製,日後必成大患。趁他尚未完全站穩腳跟,我們應出兵奪取荊州,以絕後患。”


    孫權看向魯肅,魯肅卻搖頭道:“主公,呂蒙將軍之言雖有道理,但此時出兵荊州,實屬冒險之舉。且不說林小羽早有防備,一旦開戰,曹操必然會借機南下。屆時,我江東將陷入兩麵受敵之境,後果不堪設想。依臣之見,不如先與林小羽維持表麵的和平,暗中觀察其動向,再做打算。”


    孫權心中猶豫不決,一方麵他忌憚林小羽的勢力發展,另一方麵又擔心曹操的威脅。正在此時,孫尚香得知此事,入宮求見孫權。


    “兄長,小妹聽聞你欲對荊州用兵?此事萬萬不可啊!”孫尚香急切地說道。


    孫權皺眉道:“小妹,此事乃軍國大事,你一個女子莫要插手。”


    孫尚香卻不以為然,“兄長,你可還記得當年與劉備的聯盟?若不是林小羽從中斡旋,我們江東與劉備如何能共抗曹操?如今你若對荊州用兵,豈不是背信棄義?況且林小羽對我江東並無惡意,我們何苦要自相殘殺?”


    孫權聽了孫尚香的話,心中有些動搖。孫尚香之言不無道理,此時與林小羽開戰,確實風險太大。但他又擔心就這樣放過林小羽,日後會更加難以控製。


    就在孫權猶豫不決之時,伊籍在館驛中也沒有閑著。他暗中聯絡了一些江東的舊臣,通過他們向孫權傳遞消息,強調林小羽對聯盟的誠意以及開戰的利弊。這些消息逐漸傳入孫權耳中,讓他更加陷入兩難的境地。


    數日後,孫權終於決定召見伊籍。伊籍入宮後,見孫權神色複雜,便知事情仍有轉機。


    “伊先生,你迴去告訴林將軍,我江東願與荊州繼續保持聯盟,但他也需約束自己的行為,莫要讓我江東感到威脅。”孫權緩緩說道。


    伊籍心中一喜,連忙拱手道:“吳王英明!我家主公定會遵守約定,與江東攜手共進,共同抵禦曹操。”


    伊籍離開江東後,迅速返迴荊州,將消息告知林小羽。林小羽得知孫權暫時放棄對荊州用兵的打算,心中鬆了一口氣。但他也明白,這隻是暫時的緩和,江東的威脅依然存在。


    “主公,雖然孫權暫時答應維持聯盟,但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當務之急,是要加快發展自身實力,同時密切關注江東的一舉一動。”徐庶提醒道。


    林小羽點頭稱是,“元直所言極是。我們不僅要在軍事上加強防備,還要在經濟、民生等方麵下功夫。隻有讓荊州變得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底氣應對各方的挑戰。”


    於是,林小羽在荊州頒布了一係列政策,鼓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同時,大力扶持商業發展,減免商稅,吸引各地商人前來貿易。在他的治理下,荊州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而在軍事方麵,林小羽除了加強關羽的水軍建設外,還開始組建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擁有一支機動性強的騎兵,對於戰爭的勝負至關重要。為此,他不惜花費重金,從北方購置良馬,並聘請了一些擅長騎兵作戰的將領來訓練士兵。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小羽在荊州的勢力愈發穩固。他的聲名也逐漸傳遍了天下,許多有誌之士紛紛前來投奔。在這些人才的幫助下,林小羽的勢力不斷壯大,成為了曹操和孫權都不敢小覷的一股力量。


    然而,林小羽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深知,天下尚未統一,百姓仍在受苦。他的目標是結束這亂世,建立一個太平盛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需要更加謹慎地謀劃布局,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


    在荊州的日子裏,林小羽時常與謀士們商議天下大事,分析各方勢力的優缺點,尋找著破局之法。他知道,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中受挫,但實力依然強大,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孫權在江東根基深厚,也有著自己的野心和謀劃。而劉備遠在益州,雖然有著諸葛亮的輔佐,但內部也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


    “如今這天下,猶如一盤棋局,各方勢力皆是棋手,而百姓則是棋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盤棋局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讓百姓不再成為戰爭的犧牲品。”林小羽望著遠方,眼神堅定地說道。


    隨著局勢的發展,林小羽預感,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他,必須在這風暴到來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未知的挑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現代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並收藏三國之現代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