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天下大勢之變


    建安十三年,寒冬的凜冽氣息籠罩著大地,長江之上戰船羅列,一場決定天下走向的大戰一觸即發。林小羽站在東吳水軍的一艘樓船之上,望著遠方那遮天蔽日的曹軍艦隊,心中波瀾起伏。


    在這之前,林小羽憑借著對曆史的了解和現代知識的運用,在東吳已經站穩腳跟。他協助周瑜訓練水軍,改良戰船的構造,將一些簡易的水密隔艙技術引入,使得東吳戰船的穩定性和抗沉性大大增強。同時,他還向將士們傳授風向、水流等自然知識,以便在水戰中更好地把握戰機。


    曹操那邊,聽聞東吳有林小羽這一號神秘人物,也派出了細作多方打探。當得知林小羽竟似知曉天文地理、奇門遁甲之術,心中不免忌憚。荀彧向曹操進言:“此人或為我軍此番南下之變數,當設法除之。”曹操點頭稱是,卻又對林小羽的才能頗為欣賞,有招攬之心,故而在暗中謀劃,一方麵準備在戰場上擊敗東吳,另一方麵也想著若能生擒林小羽,為己所用,大業可成。


    大戰前夕,東吳內部對於戰和之事仍有爭論。主降派以張昭為首,認為曹操勢大,難以抗衡,不如歸降以保江東平安。而周瑜、魯肅等主戰派則堅決主張一戰,林小羽自然是站在主戰一方。他在軍議上慷慨陳詞:“曹操雖號稱百萬之眾,然其軍隊多為北方士卒,不習水戰,且遠道而來,士卒疲憊。我東吳據有長江天險,水軍精銳,若能把握戰機,必能破曹。且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此時不戰,更待何時?若降,江東父老必將陷入水火之中,我等又有何顏麵苟活於世?”一番話擲地有聲,堅定了孫權的抗曹之心,也讓眾多將領熱血沸騰,紛紛請戰。


    此時的林小羽,不僅在軍事上為東吳出謀劃策,在民生方麵也有所建樹。他深知戰爭對百姓的傷害,於是建議孫權在後方組織百姓進行生產自救,囤積糧草,同時設立醫館救治傷病士卒和百姓,這些舉措讓東吳的後方得以穩定,民心歸附。


    在感情上,林小羽與孫尚香的感情也逐漸升溫。孫尚香雖為女子,卻有不輸男子的英氣和豪情。她對林小羽的見識和謀略欽佩不已,時常纏著林小羽學習那些新奇的知識和武藝。林小羽也傾囊相授,兩人在相處中情愫暗生,孫尚香的溫柔和果敢成為了林小羽在這亂世中的一抹溫暖慰藉。


    隨著戰鼓敲響,赤壁之戰正式爆發。林小羽與周瑜一同坐鎮指揮,他們利用曹軍戰船相連的弱點,等待著東風的到來。這東風,林小羽雖知曉曆史上會出現,但心中仍不免有些忐忑。終於,那東風如期而至,黃蓋率領著滿載易燃物的戰船向著曹軍艦隊衝去。一時間,火光衝天,曹軍大亂。東吳水軍趁勢出擊,喊殺聲震耳欲聾。


    林小羽在戰場上指揮若定,他根據風向和水流的變化,不斷調整東吳戰船的陣型,讓曹軍難以招架。而曹操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領殘軍狼狽逃竄。赤壁之戰的勝利,讓東吳的聲威大振,也奠定了天下三分的雛型。


    戰後,林小羽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深知,曹操雖敗,但北方根基仍在,劉備也在荊州之地悄然發展勢力。他向孫權建議,一方麵鞏固東吳在江東的統治,加強水軍建設,另一方麵與劉備保持聯盟,但也要對其有所防範。孫權深以為然,采納了他的建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林小羽投身於東吳的建設之中。他引進新的農業技術,改良農具,提高糧食產量;在商業方麵,鼓勵貿易往來,加強與海外的交流,使得東吳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同時,他還廣納賢才,開辦書院,培養人才,為東吳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勢力迅速擴張,先是奪取益州,後又進軍漢中,與曹操形成對峙之勢。東吳內部對於劉備的壯大也產生了分歧,有人主張趁劉備羽翼未豐之時,出兵奪迴荊州;有人則認為應當維持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林小羽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曆史的走向正在因為自己的存在而發生微妙的變化,如今的局勢已不再是簡單的曆史重演。


    他仔細分析了各方的利弊,認為荊州之地關乎東吳的安危,若被劉備完全占據,日後必成大患。但此時貿然出兵,又可能破壞孫劉聯盟,讓曹操有機可乘。於是,他向孫權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與劉備談判,以荊州部分地區的管轄權換取劉備在其他方麵的讓步,比如共同出兵北伐曹操,劃分戰後的勢力範圍等。孫權覺得此計可行,便派遣魯肅前去與劉備商議。


    劉備這邊,諸葛亮也深知孫劉聯盟的重要性,但荊州對於蜀漢的發展同樣關鍵。在談判桌上,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林小羽雖未親自前往,但他給魯肅的錦囊妙計卻起到了關鍵作用。魯肅依計行事,在談判中軟硬兼施,最終劉備同意讓出荊州的江夏、長沙等三郡給東吳,但同時要求東吳在其北伐曹操時提供一定的兵力和物資支持。


    協議達成後,孫劉聯盟暫時得以穩固。林小羽也開始籌備北伐之事,他深知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必定會加強軍事防禦,於是潛心研究新的戰術和兵器。他借鑒現代的軍事理念,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快速拆卸組裝的攻城器械,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攻城能力。同時,他還訓練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與東吳的水軍相互配合,形成水陸兩棲作戰的優勢。


    隨著北伐的日子逐漸臨近,林小羽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也有著一絲憂慮。他不知道這場戰爭將會走向何方,自己是否能夠改變曆史的最終結局,讓這亂世早日結束,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但他知道,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必須肩負起這份責任,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戰……


    在北伐的前夕,林小羽獨自一人站在江邊,望著那滔滔江水,心中默默祈禱著這場戰爭能夠順利進行,減少百姓的傷亡。孫尚香悄然來到他的身邊,輕聲說道:“無論前方如何,我都會陪在你身邊。”林小羽轉過頭,看著孫尚香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握緊了孫尚香的手,仿佛握住了這亂世中的一份安寧與希望。


    大軍出征,浩浩蕩蕩地向著北方進發。林小羽騎著戰馬,走在隊伍的前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他改變曆史的又一次重要契機,也是他實現心中抱負的關鍵一步……


    一路上,林小羽的軍隊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曹操的幾座城池。他運用靈活的戰術,聲東擊西、圍點打援,讓曹軍防不勝防。然而,曹操也絕非等閑之輩,他迅速調整戰略部署,集結大軍在官渡一帶嚴陣以待。林小羽深知官渡之戰的重要性,這一戰若是勝利,曹操將元氣大傷,北方可圖;若是失敗,東吳也將遭受重創,天下局勢又將陷入混沌。


    他與麾下將領們商議對策,決定采用奇襲與正攻相結合的戰術。一方麵派一支精銳部隊繞道曹軍後方,襲擊其糧草輜重;另一方麵,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在正麵與曹軍展開決戰。在戰鬥中,林小羽充分發揮了東吳軍隊水軍和騎兵的優勢,利用地形和天氣條件,多次突破曹軍防線。曹軍雖然頑強抵抗,但在林小羽的巧妙指揮下,逐漸陷入被動。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那支奇襲曹軍後方的部隊傳來捷報,他們成功燒毀了曹軍的糧草,曹軍頓時軍心動搖。林小羽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發起了總攻。一時間,戰場上殺聲四起,曹軍大敗而逃。林小羽乘勝追擊,接連收複了大片失地,曹操被迫退迴許都,閉門堅守。


    經此一戰,林小羽在東吳乃至整個天下的威望達到了頂點。但他並未因此而驕傲自滿,他知道曹操雖然暫時受挫,但仍然擁有強大的實力,劉備在後方也在暗中窺視,隨時可能趁火打劫。於是,他一麵整頓軍隊,鞏固新占領的地區;一麵與孫權商議下一步的戰略計劃,同時也加強了與劉備的聯係,維持著孫劉聯盟的微妙平衡。


    迴到東吳後,林小羽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和擁戴。他看到百姓們眼中的希望和喜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開始著手推行一係列的改革措施,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興修水利,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在他的努力下,東吳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隨著曹操在許都的休養生息,北方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而劉備也在諸葛亮的謀劃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天下三分的局麵愈發明顯,但也更加暗流湧動。林小羽意識到,未來的路還很長,戰爭的陰影依然籠罩著這片大地,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為東吳的未來,為天下的太平,繼續奮鬥下去……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林小羽坐在書房中,看著桌上的地圖,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孫尚香端著一杯茶走了進來,放在他的麵前,輕聲說道:“你已經為東吳做了這麽多,也該歇歇了。”林小羽微笑著看著她,說道:“這亂世未平,我怎能安心休息。不過有你在我身邊,我便有了無盡的動力。”兩人相視而笑,那笑容中既有對彼此的深情,也有對未來的期許……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小羽繼續在東吳施展著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他知道,曆史的車輪在他的推動下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但他堅信,隻要自己不懈努力,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一個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現代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並收藏三國之現代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