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東吳風雲起


    林小羽在北方與曹操的戰事暫告一段落,其威名更是傳遍四方。然而,東吳孫權卻在此時有了新的動作。


    林小羽深知,東吳雖在之前與曹操有過聯盟之舉,但孫權此人,心懷大誌,必不會久居人下,亦不會甘心被自己的勢力壓製。如今曹操北退,東吳方麵恐怕會蠢蠢欲動。


    “主公,據細作來報,東吳孫權近日在秣陵城中頻繁召集將領議事,且其水軍調動頻繁,似有西進之意。”謀士法正匆匆走進營帳,向林小羽稟報道。


    林小羽站在營帳中的地圖前,目光落在東吳所在的區域,微微皺眉:“孫權這是看準了我軍與曹操大戰之後,欲趁我軍疲憊之時,謀取荊州等地。傳令下去,命關羽加強荊州防務,沿江多設了望塔與烽火台,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得放過。張飛則率一部人馬在公安附近駐紮,以為策應。”


    “諾!”法正領命而去。


    在東吳的議事堂內,孫權端坐於主位之上,下方眾將雲集。


    “主公,如今林小羽與曹操大戰方歇,其軍雖勝,但必定疲憊不堪。此乃天賜良機,我東吳若此時出兵西進,必可一舉拿下荊州,進而窺視益州之地。”老將黃蓋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黃將軍所言甚是,我東吳水軍天下無敵,隻要沿江而上,那荊州之地便唾手可得。”甘寧也附和道。


    然而,周瑜卻微微搖頭:“主公,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林小羽此人足智多謀,其麾下將士亦是能征善戰。雖與曹操交戰,但未必就會毫無防備。且關羽鎮守荊州多年,其威名遠揚,不可小覷。”


    孫權沉思片刻,說道:“公瑾之言有理,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可先派人前往荊州,以探虛實,再做定奪。”


    “主公聖明。”眾將齊聲應道。


    林小羽這邊,在安排好荊州防務之後,也在思索著應對東吳之策。他深知,若與東吳開戰,那必定又是一場惡戰。且東吳水軍強大,自己雖在水軍建設上有所努力,但與東吳相比,仍有差距。


    “若要與東吳抗衡,需得有奇謀。”林小羽喃喃自語道。


    此時,馬謖走進營帳:“主公,聽聞東吳有一奇人,名為陸遜,此人雖年輕,但智謀過人,深得孫權信任。如今孫權議事,陸遜常伴其側,恐日後會成為我軍一大勁敵。”


    “陸遜?”林小羽心中一動,他想起曆史上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的出色表現,心中暗暗警惕,“傳令下去,密切關注陸遜的一舉一動,如有機會,可設法將其招攬,若不能招攬,亦不可讓其輕易施展才華。”


    “諾!”


    數日後,東吳使者諸葛瑾來到荊州。關羽聽聞,親自出城迎接。


    “子瑜此來,所為何事?”關羽問道。


    諸葛瑾笑道:“關將軍別來無恙。吾主聽聞將軍鎮守荊州,功績卓著,特命我前來拜訪,且有一事相商。”


    “哦?何事?但說無妨。”關羽目光如炬,直視諸葛瑾。


    “吾主之意,乃是想與將軍所守之荊州互通商貿,如今亂世,百姓受苦,若能互通有無,既可讓百姓受益,亦能增進兩家情誼。”諸葛瑾緩緩說道。


    關羽心中冷笑,他深知孫權此舉恐怕沒那麽簡單,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此事關某需稟報主公,方能定奪。子瑜可先在城中休息,待我主公迴複。”


    “如此,便多謝關將軍了。”諸葛瑾抱拳行禮。


    關羽將諸葛瑾安置在館驛之中,隨後派人快馬加鞭向林小羽稟報此事。


    林小羽接到消息後,立刻明白孫權的意圖。“這孫權,名為通商,實則是想窺探我荊州虛實。不過,通商之事,若處理得當,亦可為我所用。”


    林小羽思索片刻,招來法正商議:“孝直,東吳欲與荊州通商,你看此事該如何應對?”


    法正沉思片刻,說道:“主公,可應允其通商之事。但需在荊州設立關卡,對往來貨物嚴格檢查,且限製東吳之人在荊州的活動範圍。如此一來,既可得通商之利,又可防東吳窺探。”


    “嗯,就依孝直所言。傳令關羽,準其通商,但務必按照我等商議之策行事。”


    “諾!”


    關羽接到林小羽的命令後,便與諸葛瑾商議通商之事。雙方商定,在荊州城外設立集市,每月逢五、逢十開集,東吳之人隻可在集市內交易,且交易完畢後需當日返迴。


    東吳使者諸葛瑾返迴後,將事情經過稟報給孫權。


    “哼,林小羽果然謹慎。”孫權冷哼一聲。


    “主公,雖然通商之事未能完全達到我軍目的,但也可借此機會,與荊州百姓有所接觸,暗中探聽消息。”諸葛瑾說道。


    “也隻能如此了。”孫權無奈道。


    然而,就在東吳與荊州通商之事剛剛開始不久,東吳境內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山越人再次叛亂,其勢力迅速蔓延,不少郡縣都受到攻擊。


    “主公,山越人叛亂,其勢洶洶,若不及時平定,恐危及我東吳根基。”張昭焦急地說道。


    孫權眉頭緊皺:“傳令諸將,出兵平定山越之亂。”


    “諾!”


    東吳諸將紛紛率軍出征,與山越人展開激戰。但山越人憑借著熟悉地形的優勢,與東吳軍隊展開了遊擊戰,讓東吳軍隊一時之間難以取勝。


    林小羽得知東吳山越之亂後,心中一動,他覺得這是一個可利用的機會。


    “主公,如今東吳忙於平定山越之亂,正是我軍出擊之時。可令趙雲率一支輕騎,從夷陵出兵,騷擾東吳邊境,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法正進言道。


    林小羽微微搖頭:“此時出擊,雖可占一時之利,但卻會讓東吳與我軍徹底決裂,日後再難有緩和之機。且東吳若被山越之亂拖垮,北方曹操必定會趁機南下,屆時局勢更加複雜。”


    “那主公之意是……”法正疑惑道。


    “傳令下去,命人準備糧草物資,我欲派人前往東吳,協助其平定山越之亂。”林小羽目光堅定地說道。


    “主公,這是為何?東吳乃是我軍潛在之敵,為何要助他們?”法正不解地問道。


    “如今局勢,若東吳被山越所困,曹操得利,於我軍亦無好處。且我助東吳平定叛亂,可讓孫權感恩,緩和兩家關係,為我軍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林小羽解釋道。


    法正聽了林小羽的話,心中恍然大悟:“主公高瞻遠矚,非我等所能及。”


    林小羽派遣魏延率領一支精兵,帶著糧草物資前往東吳。


    孫權得知林小羽派人前來相助,心中十分驚訝。


    “林小羽此舉,到底是何意?”孫權疑惑地問周瑜。


    周瑜沉思片刻,說道:“主公,林小羽此人心思縝密,他此舉乃是為了大局著想。如今曹操在北,虎視眈眈,若我東吳被山越所困,曹操必定會趁機南下。林小羽助我東吳平定叛亂,一是為了穩住局勢,二是想與我東吳修好。”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孫權問道。


    “主公,可接受林小羽的好意,待平定山越之亂後,再與他商議兩家之事。”周瑜說道。


    “也隻能如此了。”孫權點頭道。


    魏延率領的軍隊來到東吳後,與東吳軍隊協同作戰。魏延憑借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提出了不少有效的戰術。在兩軍的共同努力下,山越之亂逐漸被平定。


    東吳上下對林小羽的相助感激不已,孫權更是親自設宴款待魏延一行。


    “魏將軍,此次多虧了貴軍相助,才得以平定山越之亂。請魏將軍代我向林公致謝。”孫權舉杯說道。


    魏延起身抱拳:“吳侯客氣了。我家主公之意,亦是希望天下太平,東吳與我軍能和睦相處。”


    “林公大義,孫某敬佩。”孫權說道。


    在平定山越之亂後,東吳與林小羽的勢力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暫時的緩和。但林小羽知道,這隻是表麵現象,東吳與自己的最終對決遲早會到來。而他也在利用這段時間,積極發展勢力,訓練軍隊,準備應對未來的挑戰。無論是北方的曹操,還是心懷鬼胎的東吳孫權,都將是他統一天下道路上的巨大阻礙,而他必須要在這亂世之中,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小羽在荊益之地的治理成果愈發顯著。百姓安居樂業,農田豐收,商業繁榮。他推行的一係列現代理念的政策,如興修水利、推廣新的農耕技術、鼓勵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等,讓這片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而他的軍隊也在不斷地訓練和擴充中,戰鬥力日益增強。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北方曹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南方。他深知,若任由林小羽繼續發展壯大,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將更加遙不可及。於是,曹操開始在邊境地區集結兵力,囤積糧草,準備再次發動南征。


    林小羽得到消息後,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曹操賊心不死,又欲南征。此次我等需做好萬全準備,不能讓曹操輕易得逞。”林小羽目光冷峻地說道。


    “主公,我軍可在邊境地區設置多重防線,利用地形優勢,阻擋曹操的大軍。同時,可派遣小股部隊深入敵後,騷擾其糧草運輸線,使其大軍陷入困境。”趙雲建議道。


    “子龍之言甚是。但曹操此次必定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其防範定會更加嚴密。我們還需有其他的應對之策。”林小羽說道。


    此時,法正站了出來:“主公,可聯合東吳孫權,共同對抗曹操。雖然東吳與我軍有競爭關係,但曹操乃是共同的敵人。若東吳肯出兵相助,曹操必不敢輕易南下。”


    林小羽沉思片刻,點頭道:“孝直所言有理。但東吳是否願意出兵,還需派人前去遊說。誰可擔此大任?”


    “主公,我願前往東吳。”馬謖主動請纓。


    “好,幼常此去,務必要向孫權闡明利害關係,讓他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林小羽說道。


    “諾!”馬謖領命而去。


    馬謖來到東吳後,麵見孫權。


    “吳侯,曹操再次集結兵力,欲南征。若曹操得逞,東吳亦難獨善其身。我家主公之意,乃是希望東吳與我軍攜手合作,共同對抗曹操。如此一來,方可保得江南之地的安寧。”馬謖說道。


    孫權聽了馬謖的話,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曹操的威脅,但又擔心與林小羽合作會被其算計。


    “此事重大,容我與諸將商議之後再做定奪。”孫權說道。


    “吳侯還需早做決定,曹操大軍隨時可能南下,若延誤戰機,悔之晚矣。”馬謖說道。


    孫權送走馬謖後,立刻召集周瑜、魯肅等眾將商議。


    “主公,林小羽此議,雖有道理,但我東吳與他合作,需得小心謹慎。不可被其利用。”周瑜說道。


    “公瑾之言甚是。但曹操若真的南征,我東吳單憑一己之力,恐難以抵擋。”魯肅說道。


    孫權沉思良久,說道:“可先答應林小羽合作之事,但出兵之事,需看曹操的動向再做決定。同時,與林小羽約定,雙方不得在合作期間互相算計,如有違背,必遭天譴。”


    “主公聖明。”眾將齊聲應道。


    馬謖得到孫權的答複後,返迴向林小羽稟報。


    “東吳雖答應合作,但出兵之事尚不確定。主公,我們還需做好兩手準備。”馬謖說道。


    “嗯,我知道了。傳令下去,全軍進入備戰狀態,無論東吳是否出兵,我們都要與曹操一戰。”林小羽堅定地說道。


    隨著曹操南征的腳步越來越近,整個江南大地都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林小羽站在荊州城樓上,望著北方,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如何,都要守護住這片土地,為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繼續努力前行。而他與曹操、孫權之間的三角博弈,也即將進入更加激烈的階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現代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並收藏三國之現代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