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奇謀定荊州
荊州,襄陽城,州牧府內一片凝重。劉表病榻之上,氣息奄奄,他的兩個兒子劉琦與劉琮,各懷心思,府中暗流湧動。此時,在城外的一處密林中,林小羽一襲勁裝,正與麾下謀士將領們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
“諸位,如今荊州局勢如亂麻,劉表將死,劉琦劉琮爭位,這是我們入主荊州的絕佳時機。”林小羽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
軍師徐庶輕撫長須,率先開口:“主公所言極是。然荊州之地,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蔡瑁、張允等蔡氏一族,向來支持劉琮,他們手握重兵,不可小覷。若貿然進攻,恐陷入持久戰,於我軍不利。”
趙雲微微皺眉,抱拳道:“軍師所言有理。但我軍遠道而來,若不能速戰速決,糧草補給也將成為難題。依末將之見,可挑選精銳,直取襄陽城,擒賊先擒王,隻要拿下劉琮,荊州大局可定。”
林小羽沉思片刻,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孔明,你素有奇謀,說說你的看法。”
諸葛亮搖著羽扇,微笑道:“主公,荊州百姓久聞主公仁德之名,我軍若以仁義之師的形象示人,必能贏得民心。依亮之見,我們可先派人潛入襄陽城,散布謠言,稱劉琮欲降曹操,而劉琦則心係百姓,願與我軍聯手抗曹。如此一來,荊州百姓對劉琮必生不滿,而劉琦若能與我們合作,蔡瑁等人也會有所顧忌。”
林小羽眼睛一亮,點頭道:“此計甚妙。隻是散布謠言之事,需得謹慎行事,不可露出破綻。”
這時,龐統站了出來,他麵容黝黑,卻難掩眼中的精明。“主公,亮兄之計雖妙,但還可再添一把火。我願率領一支小隊,扮作曹軍細作,在襄陽城周邊燒殺搶掠,進一步擾亂民心。讓百姓深信劉琮無法保境安民,而我軍才是他們的救星。”
“士元此計太過冒險,若被識破,恐有性命之憂。”徐庶麵露擔憂之色。
龐統卻哈哈一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能為主公謀得荊州,這點風險又算得了什麽。況且我自有脫身之法。”
林小羽心中權衡,覺得此計雖險,但若能成功,必能大大加快奪取荊州的進程。“好,士元,此事就交給你了。但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有絲毫閃失。”
龐統領命而去。林小羽又安排張飛率領一支人馬,在襄陽城附近的要道設伏,以防蔡瑁等人出城迎戰。趙雲則負責帶領精銳,在城外接應龐統。一切安排妥當,眾人便各自行動起來。
龐統帶著精心挑選的幾十名士兵,換上曹軍服飾,趁著夜色向襄陽城進發。他們一路避開巡邏的士兵,來到襄陽城郊外的一個小村莊。
“弟兄們,記住,隻搶財物,不可傷人性命。動作要快,做完就撤。”龐統低聲吩咐道。
眾人依令行事,很快便在村莊裏引發了一陣騷亂。村民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消息很快傳到了襄陽城內,蔡瑁得知有曹軍細作在城外搗亂,頓時大怒。
“來人,點齊五千兵馬,隨我出城剿滅這些曹軍細作!”蔡瑁身披戰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在城門口。
張允卻拉住了他:“將軍且慢。如今局勢不明,城外說不定還有敵軍埋伏。萬一我們中了計,襄陽城可就危險了。”
蔡瑁心中一凜,冷靜下來後,覺得張允說得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張允眼珠一轉,說道:“我們可先派出一隊騎兵,前去打探消息。若真有敵軍埋伏,就讓他們先消耗敵軍的力量,然後我們再出城支援。”
蔡瑁點頭同意,當即派出一支兩百人的騎兵隊伍出城。這支騎兵剛出城門不久,便被張飛率領的伏兵截住。張飛大吼一聲,猶如猛虎下山,率領士兵們衝向曹軍騎兵。曹軍騎兵猝不及防,很快便被打得七零八落。
蔡瑁在城樓上看到這一幕,知道自己中計了,正要下令出城救援,卻聽到城中一片嘩然。原來,諸葛亮派去的人在城中四處散布謠言,說蔡瑁故意放曹軍進城,意圖謀反。百姓們信以為真,紛紛拿起武器,湧上街頭,要求蔡瑁給個說法。
蔡瑁見城中大亂,頓時慌了手腳。他一麵派人去鎮壓百姓,一麵又擔心城外的敵軍趁機攻城。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林小羽率領大軍來到了襄陽城下。
“蔡瑁,你已陷入絕境,還不速速投降!”林小羽騎著戰馬,來到陣前,大聲喊道。
蔡瑁看著城下黑壓壓的敵軍,心中絕望。他知道,自己今日是插翅難逃了。就在這時,劉琮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了城樓。
“林小羽,你休要張狂。我荊州還有數萬兵馬,豈會怕你!”劉琮色厲內荏地喊道。
林小羽冷笑一聲:“劉琮,你看看城中百姓,他們已對你失望透頂。如今你內有百姓造反,外有我軍圍困,你覺得你還有勝算嗎?識相的話,就趕緊投降,我還可饒你一命。”
劉琮心中害怕,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投降。他正猶豫不決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嘈雜聲。原來是劉琦帶著一群人衝了過來。
“劉琮,你這個昏庸之輩,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顧荊州百姓死活。如今林將軍仁義之師在此,你還不快快投降!”劉琦指著劉琮,怒聲說道。
劉琮見劉琦竟然也來逼他投降,心中又氣又急。“你……你竟敢背叛我!”
劉琦冷哼一聲:“我這是為了荊州百姓。你若再不投降,我便親手殺了你!”說著,劉琦拔出劍來,作勢要砍向劉琮。
劉琮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在眾人的逼迫下,他終於無奈地低下了頭。“我……我投降。”
就這樣,林小羽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襄陽城,順利入主荊州。消息傳開後,荊州各地紛紛望風歸附。林小羽在襄陽城大擺慶功宴,犒賞三軍。
宴會上,林小羽端起酒杯,向眾人敬酒:“此次能順利拿下荊州,全賴諸位齊心協力。尤其是士元,深入險地,立下大功。來,我敬你一杯!”
龐統起身,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為主公效力,是統之榮幸。此次荊州到手,主公大業可成一半矣。”
諸葛亮也笑著說道:“主公,如今荊州已在我們手中,但曹操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需盡快整頓兵馬,加強防禦,同時聯絡東吳孫權,共同對抗曹操。”
林小羽點頭道:“孔明所言極是。荊州乃四戰之地,我們必須小心謹慎。明日,我便派你前往東吳,與孫權商議聯盟之事。”
諸葛亮領命。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一片熱鬧景象。林小羽望著眼前的眾人,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知道,自己離統一天下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而荊州,將是他逐鹿中原的重要根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林小羽在荊州推行新政,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桑,訓練兵馬。荊州在他的治理下,逐漸恢複了生機,百姓安居樂業。而此時,曹操得知荊州被林小羽奪走,大發雷霆,當即決定親率大軍南下,討伐林小羽。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荊州,襄陽城,州牧府內一片凝重。劉表病榻之上,氣息奄奄,他的兩個兒子劉琦與劉琮,各懷心思,府中暗流湧動。此時,在城外的一處密林中,林小羽一襲勁裝,正與麾下謀士將領們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
“諸位,如今荊州局勢如亂麻,劉表將死,劉琦劉琮爭位,這是我們入主荊州的絕佳時機。”林小羽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
軍師徐庶輕撫長須,率先開口:“主公所言極是。然荊州之地,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蔡瑁、張允等蔡氏一族,向來支持劉琮,他們手握重兵,不可小覷。若貿然進攻,恐陷入持久戰,於我軍不利。”
趙雲微微皺眉,抱拳道:“軍師所言有理。但我軍遠道而來,若不能速戰速決,糧草補給也將成為難題。依末將之見,可挑選精銳,直取襄陽城,擒賊先擒王,隻要拿下劉琮,荊州大局可定。”
林小羽沉思片刻,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孔明,你素有奇謀,說說你的看法。”
諸葛亮搖著羽扇,微笑道:“主公,荊州百姓久聞主公仁德之名,我軍若以仁義之師的形象示人,必能贏得民心。依亮之見,我們可先派人潛入襄陽城,散布謠言,稱劉琮欲降曹操,而劉琦則心係百姓,願與我軍聯手抗曹。如此一來,荊州百姓對劉琮必生不滿,而劉琦若能與我們合作,蔡瑁等人也會有所顧忌。”
林小羽眼睛一亮,點頭道:“此計甚妙。隻是散布謠言之事,需得謹慎行事,不可露出破綻。”
這時,龐統站了出來,他麵容黝黑,卻難掩眼中的精明。“主公,亮兄之計雖妙,但還可再添一把火。我願率領一支小隊,扮作曹軍細作,在襄陽城周邊燒殺搶掠,進一步擾亂民心。讓百姓深信劉琮無法保境安民,而我軍才是他們的救星。”
“士元此計太過冒險,若被識破,恐有性命之憂。”徐庶麵露擔憂之色。
龐統卻哈哈一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能為主公謀得荊州,這點風險又算得了什麽。況且我自有脫身之法。”
林小羽心中權衡,覺得此計雖險,但若能成功,必能大大加快奪取荊州的進程。“好,士元,此事就交給你了。但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有絲毫閃失。”
龐統領命而去。林小羽又安排張飛率領一支人馬,在襄陽城附近的要道設伏,以防蔡瑁等人出城迎戰。趙雲則負責帶領精銳,在城外接應龐統。一切安排妥當,眾人便各自行動起來。
龐統帶著精心挑選的幾十名士兵,換上曹軍服飾,趁著夜色向襄陽城進發。他們一路避開巡邏的士兵,來到襄陽城郊外的一個小村莊。
“弟兄們,記住,隻搶財物,不可傷人性命。動作要快,做完就撤。”龐統低聲吩咐道。
眾人依令行事,很快便在村莊裏引發了一陣騷亂。村民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消息很快傳到了襄陽城內,蔡瑁得知有曹軍細作在城外搗亂,頓時大怒。
“來人,點齊五千兵馬,隨我出城剿滅這些曹軍細作!”蔡瑁身披戰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在城門口。
張允卻拉住了他:“將軍且慢。如今局勢不明,城外說不定還有敵軍埋伏。萬一我們中了計,襄陽城可就危險了。”
蔡瑁心中一凜,冷靜下來後,覺得張允說得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張允眼珠一轉,說道:“我們可先派出一隊騎兵,前去打探消息。若真有敵軍埋伏,就讓他們先消耗敵軍的力量,然後我們再出城支援。”
蔡瑁點頭同意,當即派出一支兩百人的騎兵隊伍出城。這支騎兵剛出城門不久,便被張飛率領的伏兵截住。張飛大吼一聲,猶如猛虎下山,率領士兵們衝向曹軍騎兵。曹軍騎兵猝不及防,很快便被打得七零八落。
蔡瑁在城樓上看到這一幕,知道自己中計了,正要下令出城救援,卻聽到城中一片嘩然。原來,諸葛亮派去的人在城中四處散布謠言,說蔡瑁故意放曹軍進城,意圖謀反。百姓們信以為真,紛紛拿起武器,湧上街頭,要求蔡瑁給個說法。
蔡瑁見城中大亂,頓時慌了手腳。他一麵派人去鎮壓百姓,一麵又擔心城外的敵軍趁機攻城。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林小羽率領大軍來到了襄陽城下。
“蔡瑁,你已陷入絕境,還不速速投降!”林小羽騎著戰馬,來到陣前,大聲喊道。
蔡瑁看著城下黑壓壓的敵軍,心中絕望。他知道,自己今日是插翅難逃了。就在這時,劉琮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了城樓。
“林小羽,你休要張狂。我荊州還有數萬兵馬,豈會怕你!”劉琮色厲內荏地喊道。
林小羽冷笑一聲:“劉琮,你看看城中百姓,他們已對你失望透頂。如今你內有百姓造反,外有我軍圍困,你覺得你還有勝算嗎?識相的話,就趕緊投降,我還可饒你一命。”
劉琮心中害怕,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投降。他正猶豫不決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嘈雜聲。原來是劉琦帶著一群人衝了過來。
“劉琮,你這個昏庸之輩,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顧荊州百姓死活。如今林將軍仁義之師在此,你還不快快投降!”劉琦指著劉琮,怒聲說道。
劉琮見劉琦竟然也來逼他投降,心中又氣又急。“你……你竟敢背叛我!”
劉琦冷哼一聲:“我這是為了荊州百姓。你若再不投降,我便親手殺了你!”說著,劉琦拔出劍來,作勢要砍向劉琮。
劉琮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在眾人的逼迫下,他終於無奈地低下了頭。“我……我投降。”
就這樣,林小羽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襄陽城,順利入主荊州。消息傳開後,荊州各地紛紛望風歸附。林小羽在襄陽城大擺慶功宴,犒賞三軍。
宴會上,林小羽端起酒杯,向眾人敬酒:“此次能順利拿下荊州,全賴諸位齊心協力。尤其是士元,深入險地,立下大功。來,我敬你一杯!”
龐統起身,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為主公效力,是統之榮幸。此次荊州到手,主公大業可成一半矣。”
諸葛亮也笑著說道:“主公,如今荊州已在我們手中,但曹操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需盡快整頓兵馬,加強防禦,同時聯絡東吳孫權,共同對抗曹操。”
林小羽點頭道:“孔明所言極是。荊州乃四戰之地,我們必須小心謹慎。明日,我便派你前往東吳,與孫權商議聯盟之事。”
諸葛亮領命。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一片熱鬧景象。林小羽望著眼前的眾人,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知道,自己離統一天下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而荊州,將是他逐鹿中原的重要根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林小羽在荊州推行新政,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桑,訓練兵馬。荊州在他的治理下,逐漸恢複了生機,百姓安居樂業。而此時,曹操得知荊州被林小羽奪走,大發雷霆,當即決定親率大軍南下,討伐林小羽。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