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赤壁前夕


    林小羽自許都歸來後,荊州上下一心,全力整軍備戰。然而,曹操亦非等閑之輩,其雖在林小羽逃脫一事上吃了暗虧,但仍未放棄吞並荊州、進而統一天下的野心。


    一日,林小羽正在營帳中與諸葛亮、龐統等謀士研討軍情,探馬飛奔來報:“主公,曹操大軍已在宛城集結完畢,其兵力不下二十萬,且有大量戰船正在打造,似有沿江東下,直取荊州之勢。”


    林小羽微微皺眉,神色凝重:“曹操來勢洶洶,我荊州雖有防備,但兵力與曹軍相比仍有差距。此時,孫劉聯盟乃是破敵關鍵,不知東吳那邊動靜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說道:“亮已多次派人前往東吳,與魯肅等商議聯盟抗曹之事。據迴報,孫權已決意與我軍聯手,但東吳內部仍有分歧。周瑜等武將雖主戰,然以張昭為首的文臣卻主和,孫權尚在權衡利弊。”


    龐統站起身來,進言道:“主公,曹操大軍長途跋涉,士卒疲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此乃其兩大弱點。我等若能與東吳水軍配合,在長江之上設伏,或可一戰破敵。”


    林小羽點頭稱是:“士元所言有理。但曹操狡詐多端,定會有所防備。我們還需多設奇謀,方能確保勝算。”


    此時,關羽在一旁說道:“大哥,某願率荊州水軍,與東吳水軍並肩作戰,定要讓曹操嚐嚐我等的厲害。”張飛也大聲道:“俺也去,俺要在戰場上殺個痛快!”


    林小羽看著兩位義兄,心中既感動又擔憂:“二位兄長勇氣可嘉,但此次大戰關乎荊州生死存亡,切不可魯莽行事。一切行動,需聽從軍師與我的指揮。”


    隨後,林小羽決定親赴東吳,與孫權當麵商議聯盟作戰細節,以堅定孫權抗曹之心。抵達東吳後,林小羽受到孫權熱情接待。在東吳的議事廳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周瑜率先開口:“林將軍,曹操雖兵多將廣,但我東吳水軍精銳,亦不懼他。隻是這作戰計劃,需得精心謀劃。我以為,可先在赤壁一帶設下埋伏,以我軍戰船佯裝敗退,引曹操水軍深入,然後再以火攻之術,必能大破曹軍。”


    林小羽思索片刻,說道:“公瑾此計雖妙,但曹操多疑,未必會上當。我認為,可在曹軍必經之路,散布一些虛假情報,讓曹操誤以為我軍內部不和,或者有其他陰謀。同時,在赤壁周邊多設疑兵,使其摸不清我軍虛實。”


    孫權點頭道:“林將軍與公瑾所言皆有道理。此役關乎東吳與荊州生死,不容有失。我意已決,全力抗曹。但糧草物資方麵,還需雙方共同籌備。”


    林小羽拱手道:“吳王放心,荊州雖小,亦會竭盡全力提供糧草物資,與東吳共渡難關。”


    在東吳期間,林小羽還與魯肅等文臣武將深入交流,增進彼此信任與了解。他深知,孫劉聯盟不僅是軍事上的合作,更是人心的凝聚。隻有雙方齊心協力,才能在這場大戰中獲勝。


    然而,就在林小羽在東吳商議軍務之時,荊州卻傳來消息,一些地方豪強因不滿林小羽加重賦稅以籌備軍資,開始煽動百姓鬧事。林小羽聞報,心急如焚,他深知後方不穩,前線必受影響。


    諸葛亮在荊州得知此事後,果斷采取措施。他一麵安撫百姓,向百姓解釋賦稅增加乃是為了抵禦曹操入侵,保荊州平安;一麵派兵鎮壓那些煽動鬧事的豪強,迅速穩定了荊州局勢。


    林小羽在東吳得知諸葛亮已妥善處理荊州之事,心中稍安。他加快與東吳商議作戰計劃的進程,確定了雙方在赤壁之戰中的兵力部署、指揮係統以及後勤保障等關鍵問題。


    迴到荊州後,林小羽立刻召集眾將,傳達赤壁之戰的作戰計劃:“諸位將士,此次赤壁之戰,乃是我荊州生死之戰,亦是複興漢室的關鍵一步。我軍將與東吳水軍緊密配合,在赤壁一帶設下天羅地網,迎戰曹操。關羽將軍,你率荊州水軍左翼,配合東吳黃蓋將軍的詐降之計,待曹軍戰船靠近,立即發動攻擊。張飛將軍,你率陸軍在岸邊列陣,防止曹軍登陸。趙雲將軍,你率精銳騎兵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各方。”


    眾將齊聲領命:“遵命,主公!”


    隨著曹操大軍逐漸逼近赤壁,長江之上的氣氛愈發緊張。林小羽每日親自巡視軍營,鼓舞士氣。他深知,士兵們的鬥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曹軍營地,曹操望著長江對岸的荊州與東吳聯軍,心中充滿自信:“哼,孫劉聯軍不過烏合之眾,我大軍南下,定能一舉蕩平江南。”然而,他卻不知,一場滅頂之災即將降臨。


    赤壁之戰前夕,各方勢力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林小羽站在江邊,望著滔滔江水,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此次大戰能夠獲勝,為這亂世帶來一絲曙光,守護荊州百姓,也為自己在這三國曆史中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風在江麵上唿嘯而過,仿佛預示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現代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旗鼓相當的光輝之貌並收藏三國之現代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