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簽到小麥種子苗,跟著路線尋雕像
海洋求生:木筏簽到之旅 作者:蘭蘭66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離開了峽穀。
王明海朝著小島上那個湖泊方向而去了。
走了約莫大半個小時,王明海看到了湖泊上停泊的自己的船的輪廓。
隻能看到大致輪廓的原因是因為今天天降大霧。
霧氣有些重,天地都是白蒙蒙一片。
船的黑色桅杆在大霧中顯現了出來。
王明海登上了船。
雖然到今天,離開船不過短短幾天,但王明海看到熟悉的船,著實是有些懷念了。
這裏,畢竟是他求生的第一個家。
故地重遊一番之後,王明海來到了船尾。
從係統空間中拿出了漁網。
按照之前的設想,以後,每天來收一次漁網,然後下一次漁網。
這雖然是一個小湖泊,但和外麵的大海溝通。
這就意味著外麵的魚和這個小湖是可以有來往的。
而另一方麵,因為小湖深處島嶼內部,和外界溝通又是通過一條穿越龐大原始森林的河流。
這就注定,小湖中魚類所需的各種餌料要比外麵的海洋還要豐富。
那麽,其中來往的魚兒自然也不會少。
既然如此,自然不能將這個資源浪費了。
重新下了漁網之後,王明海離開了船。
今天,要去一個地方。
泰爾地下雕像。
去揭開這個謎。
簽到能給出路線圖,說明這其中一定有非凡之處。
有巨大的利益在其中。
手中展開了泰爾地下雕像路線圖。
一個羅盤出現。
森林方向是南邊,羅盤指針方向指向了北邊。
北邊這座島嶼的三麵環山。
看著路線圖,王明海基本明確了方向。
地下雕像的方向,不在森林中,而在北方的群山之中。
那麽今天,得進一次山。
王明海轉過身去,朝著山腳下走去。
星辰島的山,是東邊北邊西邊三麵環繞起來的。
外麵就是懸崖峭壁,垂直到下麵的海裏麵去。
而島嶼這一側,則是重巒疊嶂。
一層一層的山一直朝島嶼的外圍延伸出去。
王明海最開始選擇了兩座小山之間的穀地往裏麵走。
這路途很不好走,主要是從未無人問津開發過。
完全是野生的穀地。
此時,霧氣終於開始逐漸散去。
能夠看到天空中灑下來的陽光了。
原本白蒙蒙黑白色的島嶼,現在終於有了色彩。
小咕在天空中一邊玩耍一邊跟隨著。
小音跟在王明海後麵,也是好奇地看著這穀地的一切。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陽光還能照射進來,穀地並沒有給人一種危險的感覺。
但隨著王明海帶著小音逐漸地深入,色彩再次黯淡了下來。
走了一段路之後,王明海感覺腳底下的土壤開始變得鬆軟了起來。
莫非裏麵有河流?
一般情況下,土壤的鬆軟是因為曾經被河流衝刷過。
衝刷過河流的土壤就是這種感覺。
而能夠一直保持這種鬆軟,說明就在不久之前,這裏曾經有過水。
這就奇怪了。
這裏明明是處於島嶼深處了。
而且島嶼的河流根本不可能流經這裏,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
如此走著,一個念頭突然湧上心頭。
莫非,海水漲潮能漲這麽高?還說……有過洪水?
沿著穀地一直往裏麵走去。
這個山穀從兩側山之間一直延伸進去,很長的一條山穀。
事實上,如果有一個俯視的視角來看下來。
王明海現在,隻不過是剛剛過了山穀的入口處罷了。
過了入口處,穀地的風貌就逐漸顯露出來了。
穀中有一條泥濘的河床,裏麵是水和泥土的混合。
這河床蜿蜒曲折流向峽穀深處,河床兩側有石崖,也有平地,河床的表麵覆蓋過石崖,順著地勢的顛簸而下,時而會有一兩處小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水跌宕下去,會在石頭上激起層層白花卷卷白雪。
河床過平地,日積月累,所以早已把那山石土地浸得鬆軟無比。
王明海穿著雨鞋,帶著小音,順著這鬆軟無比的泥濘進到了穀裏麵。
這之後,“零四七”峽穀開始變得狹窄起來,原本敞亮的天空,變成了一塊狹窄的淺色板子,似從上方嚴嚴實實蓋在峽穀的兩側。
樹木開始高大,草叢開始濃厚,蒼翠幽深,絕無人煙,陰影朦朧,整個峽穀變得幽暗了起來,一股陰森之感撲麵而來。
王明海的感覺是很敏銳的。
無聲之間,他手中的三叉戟已經出現了。
但是想了想。
又將三叉戟收了起來。
既然已經外出了,那麽,還是要以打獵為基本的。
畢竟,隻有用獵弓命中的獵物。
才有機會——“打中的不僅僅隻是獵物哦。”
獵弓的威力目前自然是比不上自己的史詩級三叉戟的。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還是要用獵弓。
這畢竟也是不小的收獲呢。
繼續往前走了一會兒,就來到了路線圖上指示的那個三岔路口的位置。
王明海順著路線圖指示的左邊那條路走了進去。
走了沒多久,就看到了一個山洞。
根據路線圖,從山洞進去,就能通往地下。
王明海首先從係統空間中拿出了幾塊碎石。
丟了進去。
碎石丟進去之後,傳來了跌跌撞撞的滾落聲。
除此之外並沒有別的聲音。
王明海將夜明水晶拿在手裏,然後讓小音在外麵等著,他順著洞口進去了。
這是一條近乎於筆直的深洞。
王明海的三叉戟再一次派上了用場。
如果沒有三叉戟,他就需要利用繩子將自己放下去。
但現在,隨著身體的下降,手中的三叉戟可以毫不費力地插入麵前的洞壁。
如此,下落幾米,王明海就用三叉戟將自己暫時固定。
這和那日從火山口下去的方法一樣。
隻是這裏麵陰暗潮濕,甚至還能感覺到一股一股的涼意。
十幾分鍾後,王明海落到了洞底。
洞底有一條小路,王明海沿著小路往前走去。
走了一會兒,又看了一眼路線圖,他的方向沒有錯。
最開始小路很狹窄,王明海甚至要彎下腰來才行。
走了一會兒之後,空間大了起來,頭頂上方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鍾乳石。
這些鍾乳石倒掛在上方,時不時會有水從鍾乳石的底部墜下來。
如此走了一會兒,按照路線圖,他終於來到了地下那一層空間。
按照路線圖來說,此時,他所處的位置,已經不是島嶼下方了。
而是島嶼北邊的海洋的下方,準確來說,是海底地殼的下方。
所以怪不得上方總是會有水滴滴下來。
不用品嚐王明海也能想到,那水滴子的味道是鹹的。
那是海水。
一想到自己居然身處大海的下麵,王明海也是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
因為有路線圖,這不同於之前的迷宮探險,所以總的來說,方向明確,一切就好辦多了。
沿著這個地下空間一直往前走,走大致幾百米之後,就要向右邊轉向。
王明海剛一轉向,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巨型的大坑!
好像一個礦坑!
放眼望去,巨坑就在自己腳下,這個巨坑整個呈現一個半圓形。
另一側是和遙遠處的山壁相接壤的。
即使如此,整個半圓形的直徑少說也有兩到三公裏。
腳下,居然出現了石頭台階。
如此一層一層一直延綿到巨坑的底部。
王明海順著台階開始往下走。
整個巨坑內部都是靜悄悄的,除了水滴的聲音之外什麽都沒有。
王明海一直來到了巨坑的底部。
站在最下麵,向上麵看去,這才發現巨坑不僅大,而且很深。
少說,也有一百米左右的深度。
重新打開了路線圖。
王明海摩挲著下巴。
按理說,按照路線圖的指示,到了巨坑的底部之後,左邊位置會有一個山洞。
順著山洞走下去,就能到達目的地。
但是,四周一看。
整個巨坑底部,全都是黑魅魅的岩石,堅硬無比,根本找不到山洞。
王明海走到路線圖標記的那個位置。
抬手,撫摸著石頭的位置。
這種地方,並不太想自然形成。
且先不說這種地方到底是怎麽產生的。
但是,如果照路線圖所展示的那樣,會深入一個秘密。
那麽,最開始這個秘密誕生的時候,既然是為秘密,自然是想好了隱蔽和遮掩。
王明海朝著小島上那個湖泊方向而去了。
走了約莫大半個小時,王明海看到了湖泊上停泊的自己的船的輪廓。
隻能看到大致輪廓的原因是因為今天天降大霧。
霧氣有些重,天地都是白蒙蒙一片。
船的黑色桅杆在大霧中顯現了出來。
王明海登上了船。
雖然到今天,離開船不過短短幾天,但王明海看到熟悉的船,著實是有些懷念了。
這裏,畢竟是他求生的第一個家。
故地重遊一番之後,王明海來到了船尾。
從係統空間中拿出了漁網。
按照之前的設想,以後,每天來收一次漁網,然後下一次漁網。
這雖然是一個小湖泊,但和外麵的大海溝通。
這就意味著外麵的魚和這個小湖是可以有來往的。
而另一方麵,因為小湖深處島嶼內部,和外界溝通又是通過一條穿越龐大原始森林的河流。
這就注定,小湖中魚類所需的各種餌料要比外麵的海洋還要豐富。
那麽,其中來往的魚兒自然也不會少。
既然如此,自然不能將這個資源浪費了。
重新下了漁網之後,王明海離開了船。
今天,要去一個地方。
泰爾地下雕像。
去揭開這個謎。
簽到能給出路線圖,說明這其中一定有非凡之處。
有巨大的利益在其中。
手中展開了泰爾地下雕像路線圖。
一個羅盤出現。
森林方向是南邊,羅盤指針方向指向了北邊。
北邊這座島嶼的三麵環山。
看著路線圖,王明海基本明確了方向。
地下雕像的方向,不在森林中,而在北方的群山之中。
那麽今天,得進一次山。
王明海轉過身去,朝著山腳下走去。
星辰島的山,是東邊北邊西邊三麵環繞起來的。
外麵就是懸崖峭壁,垂直到下麵的海裏麵去。
而島嶼這一側,則是重巒疊嶂。
一層一層的山一直朝島嶼的外圍延伸出去。
王明海最開始選擇了兩座小山之間的穀地往裏麵走。
這路途很不好走,主要是從未無人問津開發過。
完全是野生的穀地。
此時,霧氣終於開始逐漸散去。
能夠看到天空中灑下來的陽光了。
原本白蒙蒙黑白色的島嶼,現在終於有了色彩。
小咕在天空中一邊玩耍一邊跟隨著。
小音跟在王明海後麵,也是好奇地看著這穀地的一切。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陽光還能照射進來,穀地並沒有給人一種危險的感覺。
但隨著王明海帶著小音逐漸地深入,色彩再次黯淡了下來。
走了一段路之後,王明海感覺腳底下的土壤開始變得鬆軟了起來。
莫非裏麵有河流?
一般情況下,土壤的鬆軟是因為曾經被河流衝刷過。
衝刷過河流的土壤就是這種感覺。
而能夠一直保持這種鬆軟,說明就在不久之前,這裏曾經有過水。
這就奇怪了。
這裏明明是處於島嶼深處了。
而且島嶼的河流根本不可能流經這裏,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
如此走著,一個念頭突然湧上心頭。
莫非,海水漲潮能漲這麽高?還說……有過洪水?
沿著穀地一直往裏麵走去。
這個山穀從兩側山之間一直延伸進去,很長的一條山穀。
事實上,如果有一個俯視的視角來看下來。
王明海現在,隻不過是剛剛過了山穀的入口處罷了。
過了入口處,穀地的風貌就逐漸顯露出來了。
穀中有一條泥濘的河床,裏麵是水和泥土的混合。
這河床蜿蜒曲折流向峽穀深處,河床兩側有石崖,也有平地,河床的表麵覆蓋過石崖,順著地勢的顛簸而下,時而會有一兩處小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水跌宕下去,會在石頭上激起層層白花卷卷白雪。
河床過平地,日積月累,所以早已把那山石土地浸得鬆軟無比。
王明海穿著雨鞋,帶著小音,順著這鬆軟無比的泥濘進到了穀裏麵。
這之後,“零四七”峽穀開始變得狹窄起來,原本敞亮的天空,變成了一塊狹窄的淺色板子,似從上方嚴嚴實實蓋在峽穀的兩側。
樹木開始高大,草叢開始濃厚,蒼翠幽深,絕無人煙,陰影朦朧,整個峽穀變得幽暗了起來,一股陰森之感撲麵而來。
王明海的感覺是很敏銳的。
無聲之間,他手中的三叉戟已經出現了。
但是想了想。
又將三叉戟收了起來。
既然已經外出了,那麽,還是要以打獵為基本的。
畢竟,隻有用獵弓命中的獵物。
才有機會——“打中的不僅僅隻是獵物哦。”
獵弓的威力目前自然是比不上自己的史詩級三叉戟的。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還是要用獵弓。
這畢竟也是不小的收獲呢。
繼續往前走了一會兒,就來到了路線圖上指示的那個三岔路口的位置。
王明海順著路線圖指示的左邊那條路走了進去。
走了沒多久,就看到了一個山洞。
根據路線圖,從山洞進去,就能通往地下。
王明海首先從係統空間中拿出了幾塊碎石。
丟了進去。
碎石丟進去之後,傳來了跌跌撞撞的滾落聲。
除此之外並沒有別的聲音。
王明海將夜明水晶拿在手裏,然後讓小音在外麵等著,他順著洞口進去了。
這是一條近乎於筆直的深洞。
王明海的三叉戟再一次派上了用場。
如果沒有三叉戟,他就需要利用繩子將自己放下去。
但現在,隨著身體的下降,手中的三叉戟可以毫不費力地插入麵前的洞壁。
如此,下落幾米,王明海就用三叉戟將自己暫時固定。
這和那日從火山口下去的方法一樣。
隻是這裏麵陰暗潮濕,甚至還能感覺到一股一股的涼意。
十幾分鍾後,王明海落到了洞底。
洞底有一條小路,王明海沿著小路往前走去。
走了一會兒,又看了一眼路線圖,他的方向沒有錯。
最開始小路很狹窄,王明海甚至要彎下腰來才行。
走了一會兒之後,空間大了起來,頭頂上方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鍾乳石。
這些鍾乳石倒掛在上方,時不時會有水從鍾乳石的底部墜下來。
如此走了一會兒,按照路線圖,他終於來到了地下那一層空間。
按照路線圖來說,此時,他所處的位置,已經不是島嶼下方了。
而是島嶼北邊的海洋的下方,準確來說,是海底地殼的下方。
所以怪不得上方總是會有水滴滴下來。
不用品嚐王明海也能想到,那水滴子的味道是鹹的。
那是海水。
一想到自己居然身處大海的下麵,王明海也是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
因為有路線圖,這不同於之前的迷宮探險,所以總的來說,方向明確,一切就好辦多了。
沿著這個地下空間一直往前走,走大致幾百米之後,就要向右邊轉向。
王明海剛一轉向,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巨型的大坑!
好像一個礦坑!
放眼望去,巨坑就在自己腳下,這個巨坑整個呈現一個半圓形。
另一側是和遙遠處的山壁相接壤的。
即使如此,整個半圓形的直徑少說也有兩到三公裏。
腳下,居然出現了石頭台階。
如此一層一層一直延綿到巨坑的底部。
王明海順著台階開始往下走。
整個巨坑內部都是靜悄悄的,除了水滴的聲音之外什麽都沒有。
王明海一直來到了巨坑的底部。
站在最下麵,向上麵看去,這才發現巨坑不僅大,而且很深。
少說,也有一百米左右的深度。
重新打開了路線圖。
王明海摩挲著下巴。
按理說,按照路線圖的指示,到了巨坑的底部之後,左邊位置會有一個山洞。
順著山洞走下去,就能到達目的地。
但是,四周一看。
整個巨坑底部,全都是黑魅魅的岩石,堅硬無比,根本找不到山洞。
王明海走到路線圖標記的那個位置。
抬手,撫摸著石頭的位置。
這種地方,並不太想自然形成。
且先不說這種地方到底是怎麽產生的。
但是,如果照路線圖所展示的那樣,會深入一個秘密。
那麽,最開始這個秘密誕生的時候,既然是為秘密,自然是想好了隱蔽和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