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規矩有點多
錯撩攝政王後,炮灰全家逆天改命 作者:寒江古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府,書房裏。
寧臻在寫著什麽,一旁春華在磨墨,冬雪在把姑娘寫好的文章整理好,夏蟬在給爐子添新炭火。
秋實看著請帖忍不住道,“李家小姐既請了單家小姐,又何必給小姐你請帖?”
如今圈子裏誰不知道她們家小姐和單家小姐不對付,除了一些正式的宴會外,其他什麽品茶宴,賞花宴的,都是有一個沒另一個。
寧臻卻並不介意,“李家剛搬到京師城不久,想來她不知道我與單若水的關係,再者,新居宴是大事,她都請才是正確的,女子之間的一些彎彎繞繞,如何能與大事相比?”
人與人的交往講究的是一個緣分,原主與單若水從一開始就氣場不和,雙方也有各自的閨蜜圈,平日裏不輕易一起碰頭,即便是遇到了,也是不說話。
“迴帖說我去。”寧臻道。
沒想到蕭玄祈這麽快就封了攝政王,也好,她正愁找不到接近攝政王的機會。
“順便跟周六刊那邊說一下,最近莫要刊登什麽與攝政王有關的消息,在我沒有想出新點子之前,就繼續按照以前的方式運營吧。”
夏蟬忍不住問,“為何不能刊登與攝政王有關的消息?先前不是刊登過了嗎?”
冬雪也道,“眼下攝政王是京師城裏炙手可熱的人物,我們不刊登,周七刊登了怎麽辦,到時候我們豈不是落後他們了?”
唯有秋實和春華,一個搖頭一個歎氣。
寧臻耐心給兩個小丫鬟解釋,“先前刊登的是集體形式,是把包括攝政王在內的所有士兵都誇了進去,如今卻不一樣,攝政王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我們都還沒弄清楚,貿然刊登與他有關的消息,萬一觸到黴頭……就得不償失了。”
想起了什麽,寧臻又道,“對了,你讓人去找七八個狀師,然後把西街那個不景氣的鋪子改造一下,迴頭我給你一張圖紙,改造好後,讓這些狀師住進去。”
*
周六刊不敢刊登與攝政王有關的信息,周七刊也不敢刊登,無他,上次不過是寫了與寧家小姐有關的事情就被告了,如今寫攝政王,不要命了?
本來周七刊的掌櫃想寫的,他見周六刊沒刊登,以為對方沒反應過來,他可以搶先機,結果把打算跟善小姐一提,就被否決了。
在經過上次那樣的事情後,周七刊現在要發表什麽文章,都得提前跟單若水打招唿,過了她的眼才能印刷。
單若水在聽到周七刊的掌櫃想寫與攝政王有關的文章時,忍不住訓斥了對方。
“你當人家周六刊就是個傻的嗎,為什麽人家不刊登?肯定是有原因的,那可是攝政王,一個鬧不好,後果不堪設想。”
要麽說單若水年紀輕輕就能管理家裏的產業呢,終究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
半個月後。
李家轟轟烈烈準備新居宴的事情。
因著這次家宴請了不少人,可謂男女老少皆有,所以各方麵安排都需要講究。
李家小姐李雲溪協助母親安排女眷的事情,準確來說,她隻需要把與她年紀相當的女客安排好就行了。
然而李家小姐才迴京師不久,對於京師貴圈裏的情況不了解,所以請了兩個表親表姐來幫忙。
李父此次是升遷迴京師,親朋好友自然樂得與之結交,李雲溪請的兩位表姐一個叫王暖,一個叫趙瀟,都很熱情上門幫忙。
趙瀟在看了李雲溪的安排後,就到,“圈子裏,寧臻性子最是難伺候,沈千瀾和顧語岑與她交好,把她們的位置安排一塊會好一些;單若水和柳依依等人與之不對付,最好不要相鄰。”
“還有這飯後茶最好換一批,前些日子你送我的暹羅國的茶葉就挺好,最好換成暹羅國茶葉,寧臻口味最是挑剔,喜歡若是享用了不好的茶,她卻也是不會當麵說出來,隻是從此不會再碰這種茶葉了,迴頭傳出去,怕是不會再有商人進貨這等茶葉,這想喝的人也就買不到了。”
“還有宴會上穿的衣裳,你可有提前幾日把你想穿的衣服顏色說給大家聽?旁人就罷了,撞衫也沒什麽,若是與寧臻撞衫就不好了,同樣的衣裳,她穿起來總是比別人好看。”
這話王暖沒法反駁,從前她也認為單若水才是最美的,一直對寧臻第一美人稱號有置喙。
後來她無意間看到寧臻容顏,才知道第一美人封號不虛。
容貌這一塊沒法說,不代表王暖就沒有其他話說了。
“就她規矩多,既如此,你又何必請她來?咱們自己人開開心心的玩不好嗎?何況這是李家新居宴,難道不該是客隨主便,沒聽說過主隨客便的道理。”
王暖的話不無道理,趙瀟卻笑著搖頭,“先不說李家喬遷之喜,寧家肯定在邀請名單內,就說她現在是貴圈裏炙手可熱的人物,誰家舉辦什麽賞花宴、品茶宴不請她,都要顯得排場不夠,圈裏其他人知道了,背地裏不知道怎麽說呢。
再說客隨主便,道理自然是這樣說,但真正舉辦宴會,主人家還是希望能讓每個客人都舒坦,才顯得自家宴會有水平,今日我也不單照顧到了寧臻的脾性,其他夫人小姐的性格愛好,我等會兒也會與你們一一說來。”
王暖這次倒無話可說了。
李雲溪倒是激動的看著趙表姐,“這次多虧了你,要不然我還想不到這麽周全的,難為你一個人能想得這麽周到。”
趙瀟卻擺手,“可不是我想出來的,這些都是我從寧臻那裏學來的,你是不知道,像這樣的宴會,我們舉辦一次就覺得繁瑣累死,可是寧臻隔三差五的舉辦,大小宴會不限,每一場都舉辦得麵麵俱到的,那才叫人佩服呢。”
王暖又不信,“也沒聽說寧家隔三差五都有宴會呀?”
趙瀟就道,“並非都是寧家的宴會,而是與她關係好的,請她幫忙的,或是她家裏的親戚家裏舉辦的宴會,也請她去,能者多勞,所以啊,能幹的人要求高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你啊,以後慢慢學吧。”
王暖不服氣,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反駁才好。
李雲溪其實也覺得寧家小姐規矩有點多,日後怕是除了必要交際,還是少與對方往來為好。
寧臻在寫著什麽,一旁春華在磨墨,冬雪在把姑娘寫好的文章整理好,夏蟬在給爐子添新炭火。
秋實看著請帖忍不住道,“李家小姐既請了單家小姐,又何必給小姐你請帖?”
如今圈子裏誰不知道她們家小姐和單家小姐不對付,除了一些正式的宴會外,其他什麽品茶宴,賞花宴的,都是有一個沒另一個。
寧臻卻並不介意,“李家剛搬到京師城不久,想來她不知道我與單若水的關係,再者,新居宴是大事,她都請才是正確的,女子之間的一些彎彎繞繞,如何能與大事相比?”
人與人的交往講究的是一個緣分,原主與單若水從一開始就氣場不和,雙方也有各自的閨蜜圈,平日裏不輕易一起碰頭,即便是遇到了,也是不說話。
“迴帖說我去。”寧臻道。
沒想到蕭玄祈這麽快就封了攝政王,也好,她正愁找不到接近攝政王的機會。
“順便跟周六刊那邊說一下,最近莫要刊登什麽與攝政王有關的消息,在我沒有想出新點子之前,就繼續按照以前的方式運營吧。”
夏蟬忍不住問,“為何不能刊登與攝政王有關的消息?先前不是刊登過了嗎?”
冬雪也道,“眼下攝政王是京師城裏炙手可熱的人物,我們不刊登,周七刊登了怎麽辦,到時候我們豈不是落後他們了?”
唯有秋實和春華,一個搖頭一個歎氣。
寧臻耐心給兩個小丫鬟解釋,“先前刊登的是集體形式,是把包括攝政王在內的所有士兵都誇了進去,如今卻不一樣,攝政王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我們都還沒弄清楚,貿然刊登與他有關的消息,萬一觸到黴頭……就得不償失了。”
想起了什麽,寧臻又道,“對了,你讓人去找七八個狀師,然後把西街那個不景氣的鋪子改造一下,迴頭我給你一張圖紙,改造好後,讓這些狀師住進去。”
*
周六刊不敢刊登與攝政王有關的信息,周七刊也不敢刊登,無他,上次不過是寫了與寧家小姐有關的事情就被告了,如今寫攝政王,不要命了?
本來周七刊的掌櫃想寫的,他見周六刊沒刊登,以為對方沒反應過來,他可以搶先機,結果把打算跟善小姐一提,就被否決了。
在經過上次那樣的事情後,周七刊現在要發表什麽文章,都得提前跟單若水打招唿,過了她的眼才能印刷。
單若水在聽到周七刊的掌櫃想寫與攝政王有關的文章時,忍不住訓斥了對方。
“你當人家周六刊就是個傻的嗎,為什麽人家不刊登?肯定是有原因的,那可是攝政王,一個鬧不好,後果不堪設想。”
要麽說單若水年紀輕輕就能管理家裏的產業呢,終究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
半個月後。
李家轟轟烈烈準備新居宴的事情。
因著這次家宴請了不少人,可謂男女老少皆有,所以各方麵安排都需要講究。
李家小姐李雲溪協助母親安排女眷的事情,準確來說,她隻需要把與她年紀相當的女客安排好就行了。
然而李家小姐才迴京師不久,對於京師貴圈裏的情況不了解,所以請了兩個表親表姐來幫忙。
李父此次是升遷迴京師,親朋好友自然樂得與之結交,李雲溪請的兩位表姐一個叫王暖,一個叫趙瀟,都很熱情上門幫忙。
趙瀟在看了李雲溪的安排後,就到,“圈子裏,寧臻性子最是難伺候,沈千瀾和顧語岑與她交好,把她們的位置安排一塊會好一些;單若水和柳依依等人與之不對付,最好不要相鄰。”
“還有這飯後茶最好換一批,前些日子你送我的暹羅國的茶葉就挺好,最好換成暹羅國茶葉,寧臻口味最是挑剔,喜歡若是享用了不好的茶,她卻也是不會當麵說出來,隻是從此不會再碰這種茶葉了,迴頭傳出去,怕是不會再有商人進貨這等茶葉,這想喝的人也就買不到了。”
“還有宴會上穿的衣裳,你可有提前幾日把你想穿的衣服顏色說給大家聽?旁人就罷了,撞衫也沒什麽,若是與寧臻撞衫就不好了,同樣的衣裳,她穿起來總是比別人好看。”
這話王暖沒法反駁,從前她也認為單若水才是最美的,一直對寧臻第一美人稱號有置喙。
後來她無意間看到寧臻容顏,才知道第一美人封號不虛。
容貌這一塊沒法說,不代表王暖就沒有其他話說了。
“就她規矩多,既如此,你又何必請她來?咱們自己人開開心心的玩不好嗎?何況這是李家新居宴,難道不該是客隨主便,沒聽說過主隨客便的道理。”
王暖的話不無道理,趙瀟卻笑著搖頭,“先不說李家喬遷之喜,寧家肯定在邀請名單內,就說她現在是貴圈裏炙手可熱的人物,誰家舉辦什麽賞花宴、品茶宴不請她,都要顯得排場不夠,圈裏其他人知道了,背地裏不知道怎麽說呢。
再說客隨主便,道理自然是這樣說,但真正舉辦宴會,主人家還是希望能讓每個客人都舒坦,才顯得自家宴會有水平,今日我也不單照顧到了寧臻的脾性,其他夫人小姐的性格愛好,我等會兒也會與你們一一說來。”
王暖這次倒無話可說了。
李雲溪倒是激動的看著趙表姐,“這次多虧了你,要不然我還想不到這麽周全的,難為你一個人能想得這麽周到。”
趙瀟卻擺手,“可不是我想出來的,這些都是我從寧臻那裏學來的,你是不知道,像這樣的宴會,我們舉辦一次就覺得繁瑣累死,可是寧臻隔三差五的舉辦,大小宴會不限,每一場都舉辦得麵麵俱到的,那才叫人佩服呢。”
王暖又不信,“也沒聽說寧家隔三差五都有宴會呀?”
趙瀟就道,“並非都是寧家的宴會,而是與她關係好的,請她幫忙的,或是她家裏的親戚家裏舉辦的宴會,也請她去,能者多勞,所以啊,能幹的人要求高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你啊,以後慢慢學吧。”
王暖不服氣,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反駁才好。
李雲溪其實也覺得寧家小姐規矩有點多,日後怕是除了必要交際,還是少與對方往來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