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傳說中的絕技
出山後,我的身份瞞不住了 作者:月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越以前每次外出都不告訴韓雨墨,這讓她很不開心。為了不讓韓雨墨擔心,這次唐越留下了一張紙條說明情況。
這一次,唐越要去省城一趟,臨行前他請霍家和天家幫忙照看韓家,兩家都答應了下來,唐越這才安心地踏上了去省城的高鐵。
到了省城,麵對眼前繁華的景象,唐越不禁讚歎起這座城市的熱鬧與活力。正沉浸在這份新奇中時,一個短發的美麗女子匆匆跑來,正是許久不見的學生孫雪茹。
“老師,好久不見了!”孫雪茹熱情地說道,顯然對唐越的到來感到高興。
“我爺爺在嶽爺爺那裏,所以派我來接您。要是早知道是您來,爺爺肯定親自迎接。”
“沒關係。”唐越笑道,“我們還是趕緊走吧。”
孫雪茹有些焦急地說:“老師,嶽爺爺的病情很嚴重,我們必須快點。”
她拉著唐越的手臂,帶他走向一輛等候的車。唐越注意到孫雪茹的手柔軟而有力,心中暗自奇怪,但沒說什麽。
“嶽爺爺不僅是我們孫家的重要人物,在省城也是德高望重,他的家族勢力龐大,甚至超過我們孫家。”孫雪茹解釋道。
“如果嶽爺爺有什麽不測,整個省城都會受到影響。”
“我們已經盡力找來了李神醫,但他也隻能暫時穩定嶽爺爺的狀況。現在隻能靠您了,老師。”
孫雪茹在車上不斷講述著嶽老的故事,讚揚他是多麽善良的人,如何幫助過無數人,言語間充滿了敬意和擔憂。
二十分鍾後,他們抵達了位於省城郊外的嶽家莊園。這裏環境優美,安保森嚴,守門的保安都是訓練有素的武者。
進入客廳,唐越看到一位虛弱的老者躺在那裏,身邊站著神情凝重的李神醫和孫文博。見到唐越,李神醫像是抓住了最後的希望。
“唐神醫,您終於來了!”李神醫急切地說。
唐越立即走到李神醫身邊,關切地詢問嶽老的情況。
李神醫皺眉道:“這脈象真是奇怪,一會兒亂如麻,一會兒又似無事,燒得厲害,像是中毒,卻又不完全是。”
“當年嶽老發病時,我用針灸控製住了。但現在,我的手法對他不再有效。”唐越聽了點點頭,簡單迴應:“讓我來瞧瞧。”
他一路奔波趕來,就是為了救人,此刻也不願多說廢話。正當他準備為嶽老爺子診脈時,一個聲音突然打斷:“停下!”
門一開,一個約莫三十歲的男人快步進來,他是嶽老爺子的孫子嶽山,也是家族的繼承人。嶽山身邊跟著一位與李神醫年紀相仿的老者。
看到這位老者,李神醫驚訝地叫出聲:“譚雄,你怎麽會在這裏?”
“老李,你竟然又出現在省城,還記得當年中醫大賽你輸給我那迴事嗎?”譚雄醫生帶著嘲笑的表情說。
“那是因為你耍了手段,不然我怎麽會輸給你?”李神醫不滿地反駁。
顯然,兩人之間有著一段不愉快的曆史。唐越見狀,輕聲詢問李神醫事情的原委。聽完解釋後,唐越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知道李神醫為人正直,而且對朋友非常真誠,對於眼前這個曾經陷害過李神醫的人,他心裏充滿了警惕。
嶽山向李神醫道歉,解釋道:“請譚神醫來是不得已而為之,爺爺病得太重,隻有嚐試更多名醫的治療方法,才能有一線生機。”
“我明白你的難處,但我已經請來了唐神醫,他會幫助嶽老先生的。”李神醫有些無奈地說。
聽到“唐神醫”這個名字,譚雄不屑地笑出聲:“現在是什麽人都敢自稱神醫了嗎?”
孫雪茹聽不下去,立刻站出來維護:“譚雄,說話注意點!”
麵對譚雄的輕視,唐越沒有多言,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
孫雪茹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維護唐越,不容許任何人對他不敬。譚雄愣住了,沒料到她會這樣做,而孫文博也用冷峻的眼神盯著他。
輕咳一聲,譚雄假裝沒聽見剛才的對話,轉向嶽山說:“嶽公子,帶我去見嶽老先生吧。”
“譚先生,請隨我來。”嶽山禮貌地迴答,心裏卻對李神醫不再抱有希望。如果不是孫文博堅持推薦李神醫,他早就請譚雄過來了。
畢竟,在那場中醫大賽中,譚雄可是贏了李神醫,這在外人看來,似乎證明了他的實力。
譚雄走近嶽老先生,開始為他診脈。片刻後,他搖了搖頭說:“嶽老先生的病情確實危急,但並非無藥可救。”
“我可以嚐試用針灸加上草藥治療。”譚雄提出方案。
嶽山聽後,眼中立刻閃現出希望的光芒:“譚先生,請您動手,如果能治愈我的祖父,嶽家將永遠感激您。”
對於省城的嶽家而言,這份情誼價值連城。譚雄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迴應道:“我最近掌握了古代的大衍針法,有信心至少七成把握可以救治他。”
說著,譚雄拿出幾根不同類型的針,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他的治療。第一針落下時,銀針微微顫動,場麵令人驚歎。
隨著第二針、第三針接連刺入,一旁觀察的李神醫驚訝地問道:“你竟然學會了大衍針法?”
大衍針法是傳說中的絕技,據說能逆轉生死,改變命運。李神醫這才明白,為什麽譚雄如此自信。譚雄傲然一笑:“沒錯,正是此法。”
然而,唐越卻皺起了眉頭,似乎對眼前的一切有所疑慮。
譚雄繼續專注施針,嶽老爺子的臉色逐漸好轉,嶽山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譚雄正準備進行第五針治療時,唐越突然出聲製止:“別再繼續了,你的大衍針法還不到家,再多一針就會有危險。”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現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唐越身上。
幾秒鍾後,譚雄憤怒地反駁:“你說什麽?我可是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掌握了這門技藝,你怎麽敢說我隻是略知皮毛?”
這一次,唐越要去省城一趟,臨行前他請霍家和天家幫忙照看韓家,兩家都答應了下來,唐越這才安心地踏上了去省城的高鐵。
到了省城,麵對眼前繁華的景象,唐越不禁讚歎起這座城市的熱鬧與活力。正沉浸在這份新奇中時,一個短發的美麗女子匆匆跑來,正是許久不見的學生孫雪茹。
“老師,好久不見了!”孫雪茹熱情地說道,顯然對唐越的到來感到高興。
“我爺爺在嶽爺爺那裏,所以派我來接您。要是早知道是您來,爺爺肯定親自迎接。”
“沒關係。”唐越笑道,“我們還是趕緊走吧。”
孫雪茹有些焦急地說:“老師,嶽爺爺的病情很嚴重,我們必須快點。”
她拉著唐越的手臂,帶他走向一輛等候的車。唐越注意到孫雪茹的手柔軟而有力,心中暗自奇怪,但沒說什麽。
“嶽爺爺不僅是我們孫家的重要人物,在省城也是德高望重,他的家族勢力龐大,甚至超過我們孫家。”孫雪茹解釋道。
“如果嶽爺爺有什麽不測,整個省城都會受到影響。”
“我們已經盡力找來了李神醫,但他也隻能暫時穩定嶽爺爺的狀況。現在隻能靠您了,老師。”
孫雪茹在車上不斷講述著嶽老的故事,讚揚他是多麽善良的人,如何幫助過無數人,言語間充滿了敬意和擔憂。
二十分鍾後,他們抵達了位於省城郊外的嶽家莊園。這裏環境優美,安保森嚴,守門的保安都是訓練有素的武者。
進入客廳,唐越看到一位虛弱的老者躺在那裏,身邊站著神情凝重的李神醫和孫文博。見到唐越,李神醫像是抓住了最後的希望。
“唐神醫,您終於來了!”李神醫急切地說。
唐越立即走到李神醫身邊,關切地詢問嶽老的情況。
李神醫皺眉道:“這脈象真是奇怪,一會兒亂如麻,一會兒又似無事,燒得厲害,像是中毒,卻又不完全是。”
“當年嶽老發病時,我用針灸控製住了。但現在,我的手法對他不再有效。”唐越聽了點點頭,簡單迴應:“讓我來瞧瞧。”
他一路奔波趕來,就是為了救人,此刻也不願多說廢話。正當他準備為嶽老爺子診脈時,一個聲音突然打斷:“停下!”
門一開,一個約莫三十歲的男人快步進來,他是嶽老爺子的孫子嶽山,也是家族的繼承人。嶽山身邊跟著一位與李神醫年紀相仿的老者。
看到這位老者,李神醫驚訝地叫出聲:“譚雄,你怎麽會在這裏?”
“老李,你竟然又出現在省城,還記得當年中醫大賽你輸給我那迴事嗎?”譚雄醫生帶著嘲笑的表情說。
“那是因為你耍了手段,不然我怎麽會輸給你?”李神醫不滿地反駁。
顯然,兩人之間有著一段不愉快的曆史。唐越見狀,輕聲詢問李神醫事情的原委。聽完解釋後,唐越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知道李神醫為人正直,而且對朋友非常真誠,對於眼前這個曾經陷害過李神醫的人,他心裏充滿了警惕。
嶽山向李神醫道歉,解釋道:“請譚神醫來是不得已而為之,爺爺病得太重,隻有嚐試更多名醫的治療方法,才能有一線生機。”
“我明白你的難處,但我已經請來了唐神醫,他會幫助嶽老先生的。”李神醫有些無奈地說。
聽到“唐神醫”這個名字,譚雄不屑地笑出聲:“現在是什麽人都敢自稱神醫了嗎?”
孫雪茹聽不下去,立刻站出來維護:“譚雄,說話注意點!”
麵對譚雄的輕視,唐越沒有多言,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
孫雪茹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維護唐越,不容許任何人對他不敬。譚雄愣住了,沒料到她會這樣做,而孫文博也用冷峻的眼神盯著他。
輕咳一聲,譚雄假裝沒聽見剛才的對話,轉向嶽山說:“嶽公子,帶我去見嶽老先生吧。”
“譚先生,請隨我來。”嶽山禮貌地迴答,心裏卻對李神醫不再抱有希望。如果不是孫文博堅持推薦李神醫,他早就請譚雄過來了。
畢竟,在那場中醫大賽中,譚雄可是贏了李神醫,這在外人看來,似乎證明了他的實力。
譚雄走近嶽老先生,開始為他診脈。片刻後,他搖了搖頭說:“嶽老先生的病情確實危急,但並非無藥可救。”
“我可以嚐試用針灸加上草藥治療。”譚雄提出方案。
嶽山聽後,眼中立刻閃現出希望的光芒:“譚先生,請您動手,如果能治愈我的祖父,嶽家將永遠感激您。”
對於省城的嶽家而言,這份情誼價值連城。譚雄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迴應道:“我最近掌握了古代的大衍針法,有信心至少七成把握可以救治他。”
說著,譚雄拿出幾根不同類型的針,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他的治療。第一針落下時,銀針微微顫動,場麵令人驚歎。
隨著第二針、第三針接連刺入,一旁觀察的李神醫驚訝地問道:“你竟然學會了大衍針法?”
大衍針法是傳說中的絕技,據說能逆轉生死,改變命運。李神醫這才明白,為什麽譚雄如此自信。譚雄傲然一笑:“沒錯,正是此法。”
然而,唐越卻皺起了眉頭,似乎對眼前的一切有所疑慮。
譚雄繼續專注施針,嶽老爺子的臉色逐漸好轉,嶽山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譚雄正準備進行第五針治療時,唐越突然出聲製止:“別再繼續了,你的大衍針法還不到家,再多一針就會有危險。”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現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唐越身上。
幾秒鍾後,譚雄憤怒地反駁:“你說什麽?我可是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掌握了這門技藝,你怎麽敢說我隻是略知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