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你瞧他,以你眼力,可能看出什麽差別沒有?”
未央宮中,陳煜死死盯著身前三丈之地那所跪男子的麵龐,看得極為細致,如欣賞美玉一般。
秦夜饒著那人走了一圈,末了點點頭說:“若隻觀身形樣貌,在三丈之外,卑職也是難以分辨的,足可以假亂真。不過……這氣勢神韻卻差了許多。”
經他如此一說,那人全身一顫,原本就噤若寒蟬的身體立時哆嗦了起來;但隻看這人五官相貌,竟然與白諾城一模一樣。
陳煜麵色微沉,看著跪在旁邊的齊魚候怒聲嗬斥道:“這就是你給寡人說的高手?寡人再給你三日,若是需要用時,他上不了台麵,寡人就將你和他一同五馬分屍。”
“是是是,小人立時帶迴去多加訓教!”說罷,齊魚候連忙爬起來,將那人領了出去。
“陛下,這段缺和齊魚候都是背主求榮的宵小之輩,將他二人留在身邊,卑職總覺得心中不安。”秦夜看著他二人遠去的背影,顧慮片刻還是說了出來。
陳煜說:“無妨,能用時你且用之,等大典之事一了,沒了用處,斬了便可。”
“是”
陳煜沉默片刻,又說:“愛卿,芒山大典前,你陪寡人去一趟皇陵,若是他能大徹大悟,也就免了這些折騰。”
“卑職遵命”
“對了,把周元弼叫進來。”
“是”
不多時,秦夜便領著周元弼進了大殿。
“陛下。”
“大卿,各州守將藩王接詔後有何反應?”陳煜問。
周元弼躬身答道:“稟陛下,各州守將藩王都已接詔,包括李易,也已經明確表示會如期而至。蜀州劉梓益因為去歲就癱了,所以這次會由他的兒子劉苪代替。青州鄭懷苑,已明確表示會應詔趕來,袁大將軍駐軍在側,他是斷斷不敢抗旨的。”
“那幾家呢?”
周元弼再答:“史家自不必說,家主史原為將功折罪,一直帶著族中子弟在芒山行宮守著,宿夜不眠地盯著工匠。清河崔氏、香城左家和孤城趙雅侯都已領旨謝恩,涼州和益州有秦薛兩位大人在,自然沒有後顧之憂。百越淚渠家山高海遠,縱然接旨也難以萬裏奉招,他們能管好蠻荒夷越已是難得。至於旬陽盧氏……”說到此處,周元弼忽然頓住,好似不敢再言。直到仁宗看了他一眼,才躬身說:“盧氏居功自傲,多年前已不奉召,近來還與李易共鑄金葉錢銀,反心已炙,司禮屈少卿手持聖旨不僅未能入得旬陽城,反而被棍棒打出,請陛下息怒!”
陳煜冷臉沉眉,“盧氏一門,本就是稽詭圓滑的牆頭草,不必管他,孤已授命公昭將軍,他自會處置。”
“陛下聖明!”
接著陳煜又問:“秦夜,你那兒如何?”
秦夜答道:“陛下放心,葉郎雪已發出神盟令,到時候他會率領各大門派前往芒山,為防萬一,我已命他讓昆侖和流星半月閣駐守原山不得擅出,屆時芒山外有殺神軍,裏有大內高手和古道神盟,陛下隻要下令,任他們帶再多的宗師人傑,陛下也可隨時在芒山廓清奸佞。”
陳煜滿意地點點頭,接著他忽然長身而起,大步前行向大殿外走去。是夜朗月長風,秦夜和周元弼恭敬的跟在後麵,隻見夜風鼓動龍袍唿唿作響,最後他站定在墨玉般的石階上,抬頭看著滿天星宿,嘴角微微翹起,微闔雙目張開雙臂,好似環抱九州天下!
秦夜和周元弼對視一眼,驀然一陣心顫,好似當年意氣風華果決霹靂的仁宗皇帝又迴來了,於是連忙躬身靜立在側,不敢打擾絲毫……
指天峰上,司神雨終究不能接下這最後一式「元始一劍」,兩人默契的錯開,那一劍直入雲霄,將黑壓壓的層雲都射穿,然後迅速震蕩開來,如靜水投石。
還劍入鞘,司神雨拭去頭上微汗,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說:“你這一式絕了!完全可與十絕劍相媲,隻是耗損甚巨,又需要蓄勢許久,隻怕遇到卜卓君林碧照這樣的人難以久戰!”說著她喝了一口早已涼透的茶水,雙眸微凝又補充道:“等這次芒山大典了了,周元弼會給我十絕劍的前兩式,到時我拿給你看看,希望能用得上。”
葉朗雪沉聲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到時給我我就不客氣了,我們所謀甚大,不成功便成仁。”
“我答應過她,芒山大典前,我不會露麵,也教了她法子,”司神雨摸索著杯盞猶豫片刻說,“不過,所謂百密一疏,若中途稍微有變,她必死無疑,你真能忍心?可若僥幸讓她成事了,她倆之間那剩下的一糊薄紙怕也就透了,你當真甘心?其實……你本不用輸的。”
葉朗雪的心突然咯噔了一下,一抹滲人的涼意瞬間浸透全身,他忽然想起當日顧惜顏更名易容上山求解救之法卻被他拒絕後的眼神……是驚詫,是失望,是決絕!
眼中的雲海蒼茫漸漸朦朧,他握緊拳頭久久沉默,最後咬牙說了一句:“世上既無雙全法,怎能奢求兩不負?信送出去,盡了仁義,斷了念想,緣也就該到了盡頭。”
……
好像就在昨天,舊人都還在眼前,但是現在隻剩下斷壁殘垣,單人隻影,屠狂南站在敗落的留園裏,腰間的寒刀被內力震動得叮叮作響。左岸霄不能體會他與留園眾人的交情,更沒見過弓布等人,不便搭話,夜雨中,他隻能將帶來的祭品逐一放好,陪他苦守。
約莫過了一炷香時間,一輛黑色馬車停在昏暗的留園門口,顧惜顏掀開簾子,喊道:“兩位,此地不宜久留,走吧,我們還有很多正事要辦。”
直到此時,左岸霄才伸手搭在他肩上說:“走吧,救莊主要緊。”
“嗯”說著,二人也跳上馬車,飛快離去。
馬車穿過長街,也不過就是轉過幾個街巷,最後在一座名叫“沈園”的小院門口停下。屠狂南滿臉驚訝,因為他和弓布曾奉白諾誠之命秘密查訪蕭臨晨出宮之後的細碎點滴,前後足足一年有餘,就曾多次租借過這座小院的隔壁,那裏曾是一位姓謝老太醫的故居,可惜辭世多年。不想兩座院落,竟然隻隔了一堵高牆一圍桃花而已,他不僅訝聲問:“就這兒?”
顧惜顏點了點頭,又向左岸霄使了個眼色,他便點點頭整理了衣衫跳下馬車去叩門。
“咚咚咚”
三聲過後,等了片刻也不見人來,他正要抬手再叩時,忽然嘎吱一聲,院門打開,門內站的竟是一位纖纖女子,觀他年齡約莫二十五六。她眉目如畫,青衣窈窕,桃紅色的腰帶束得體態玲瓏有致,容姿秀美清麗卻有些憔悴。她疑惑的雙眸撇了一眼馬車,聲音脆美如細雨滴泉,“公子有何貴幹?”
左岸霄拱手作揖,“姑娘勿怪,我是路過的書生,冒昧叨擾,隻想討口水喝!”
這一句再平常不過,落在女子耳中卻仿佛驚雷劃過耳邊,她麵色驟變,目光瞬間移開,定定落在了馬車上,滿是期待聲音輕輕顫顫地問:“是……是你麽?”
約莫停了片刻,馬車掀起一簾,顧惜顏與她四目相對,淡笑著說:“你好,舒婉姑娘!抱歉,我不是古禹。”
舒婉原本滿是期盼的臉色忽然暗淡,仔細看了看她,如此姿容絕美不似凡間,簡直平生未見,轉念一想就問:“可是昆侖顧師姐?”
“正是。”
“快……快請進!”說著,她連忙推開房門,將幾人領了進去。又安排一個耄耋老仆過來打點。
“勞煩兩位安頓一下,我們稍後再商議!”顧惜顏說。
屠狂南二人識相的離去後,舒婉便地將顧惜顏領入書房,急切地問:“顧師姐,他……他怎麽樣了?最近可有消息?”
顧惜顏輕歎一聲,搖了搖頭說:“自從兩年前的那場比試過後,他就獨自下了山,前一年偶爾還與丁冕有書信往來,後麵不知怎麽突然就斷了聯係,之後山門也派人下山打聽過,卻一直沒有半點音訊。”
舒婉神色暗沉,握緊拳頭,淚水已在眼裏打轉,卻始終忍住沒有落下,隻低著頭說:“那我就繼續等他。”
“哎,”顧惜顏輕歎一聲,又道:“古師弟走後許久,我們才知道他為了催動功力,服用了絕物「三屍絕命丹」,此物本就是世間劇毒,加上他內力被催丹田也毀,恐怕……壽數難長。若我猜測不錯,書信斷絕之日,或許他已不在人世,故而我此行前來,一為借居謀事,二來也是受人所托,前來相勸姑娘。五年前,古禹瞞著宗門家族,化名陳丹峰隻身來長安應試,期間承蒙姑娘的照拂勉勵,他才能一舉得中榜眼,若他就此一鼓作氣從此棄武從仕,或許天下多了一位賢才,與姑娘也能成就一段美滿良緣。可惜,他因雙親之事蒙蔽雙目,即受宗門家族所累而不能自主,又有性格執拗、想法怪誕難以圓潤融世又不能孤高隱遁,最後才釀成這一番痛事。說到底,此事終究是古禹辜負了姑娘,他一生渴求言達四海名傳萬世,卻辜負了姑娘的一片摯深癡心!若要追究起來,我古南海師兄,乃至包括我和丁冕在內的整個昆侖上下都難辭其咎,唯姑娘是最可敬可佩之人;於古師弟而言,為友為知音,姑娘慷慨解囊為他勉勵博功名之德,可謂仁至義盡;為情為佳人,他一去無蹤,婉姑娘卻不計親朋的反對苦等他數年之久,所謂古之情深意切也不過如此,盼姑娘憐惜己身,切莫要再因此誤了終身!”
聽罷,舒婉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卻一言不發,隻是搖頭。
顧惜顏抬手輕輕撫著她的肩上,又勸道:“姑娘是位蘭心蕙質的佳人,我想古師弟也不願姑娘因他之故而在鬱鬱寡歡中憾渡此生,否則即便涼夜清夢,即便托生來世,他又有何顏麵再見姑娘?”
“嗚嗚……”聽了這話,舒晚頓時心如雷擊,伏在書案上失聲痛哭起來……
顧惜顏看著她的樣子,一陣莫名的絞痛縈繞心頭,佛陀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其中最後兩苦,真是為極苦之苦,否則有情人終成眷屬就不會是千年佳話,萬一難得,因為世間大多夫妻眷侶,都不過是齊眉舉案,心中意難平!
想到此處,她不僅轉頭看向窗外,西南方黑雲層疊厚重,雨幕朦朧陰霾,那是皇陵禁宮的方向,那裏困住的那個人,隻怕心中的怨憤嗔癡更是極致,若能化作怒火,怕是要將長安都燒成地獄……
“姑娘的意思,是要等到芒山大典,趁禁宮防備空虛我們再去救人?但……我擔心這次芒山大典就是為莊主所開,恐怕到時莊主未必就在禁宮,或者會去芒山!”左岸霄問。
顧惜顏搖搖頭說:“不,我了解他,沒人可以控製得了他,即便是仁宗,也做不到。芒山大典何其莊重,仁宗不會允許有半點差池,所以他一定會被留下,到時候我們就要趁禁宮防備空虛,或許才能有一絲勝算。”
“可十劍士從不離開青邙山,恕我直言,憑我們三人,怕是難以成事,姑娘有何妙計,還望直言!”屠狂南問。
顧惜顏看了看二人,說:“兩位不計生死跟來,我自然不會藏私。十劍士的修為的確遠非我三人能及,所以他們若苦守皇陵,我們絕沒有半點機會。必須要將他們引將出來,所謂聲東擊西,才能有機可乘。再者,如何進入地窟我也探得其他路徑,隻要能引出幾位,我們再從秘道進入,或許便能救出他。還有,十劍士也並非時時刻刻都處於全盛之境,地窟之內布有一座「連山歸藏法陣」,乃是當年太宗為了消煞前朝殺孽和南宮婉的詛咒請紅蟬大師所設,這大陣威力非同小可,卻也有缺陷,那就是每年的七月初四,法陣都會開啟,這時候就需要十劍士寸步不離的守在法陣陣心,這也是十劍士不能擅離皇陵的另一個原因。這缺陷延綿多年,他們雖然也想盡了辦法彌補,但即便如此,隻要法陣一旦開啟,至少也要六位劍士死守其中,整整兩天兩夜不能動彈分毫,而這段時間就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會!”
顧惜顏所透露的信息著實令人震驚,無論是那「連山歸藏法陣」還是皇陵秘道怕都是十劍士內的秘密,能有這種消息的人自然來自內部。但左屠二人都非普通人,自然知道不便追問,隻問:“不知姑娘有何法子調虎離山?”
顧惜顏站起身來,看向窗外的月輪,說:“數百年來,十劍士極少離開皇陵,但也有例外,就如當年他們輪流出山到聞天閣參悟十絕劍一樣。我手上雖無十絕劍,卻知道有另一門武學他們更加在意,二位放心,我早有安排。”
二人聽她如此說,為了避免窺探絕學之嫌,自然不好追問。隨即二人同時抱拳道:“全憑姑娘吩咐!”
說著,顧惜顏忽然向左岸宵看去,微微施禮說:“大事之前,尚有一樁心事想要勞煩公子相助。”
左岸宵被她大禮驚了一跳,立時站起身來,拱手道:“姑娘何以如此客氣,若有吩咐,左某定無不從。請姑娘吩咐便可。”
顧惜顏愁容淺笑,說:“此乃私事,想來不管能否一救,事後我的身份都將曝露,到時隻怕連累了昆侖上下。不遠處就是散花樓,那裏南來北往,消息聚散都快,故而想勞動左公子幫我放出一段風去,就說顧惜顏在太白山緊要關頭無故離去,致使昆侖在盟主之爭中一敗塗地,元老一氣之下已將我逐出昆侖。”
屠狂南兀自一驚,轉眼也就釋然,他自己早已是孤家寡人,自然比不得顧惜顏要顧及許多。左岸宵卻麵露難色,“這……這倒不過小事一樁。不過,怕就怕元清風和古掌門未能體會姑娘良苦用心,若留言傳開,他們卻出麵反駁,到那時豈不是弄巧成拙?”
“不會的……”顧惜顏搖搖頭說:“我有些難以明言的身世,所以早已與家師想到這一層,有遭一日若我身份暴露,我就會提前放出風去,算是最後的暗語,他自會配合。”
左屠二人略有些驚疑地對視一眼,卻不再追問,屠狂南拍了拍左岸宵的肩膀,說:“姑娘顧慮得在理,我孤家寡人,無關緊要,然你左家卻是名門大族,未免禍及他人,你也一並交代了吧。”
左岸宵點點頭,拱手道:“姑娘放心,此事左某辦了,正好我也休書一封辭別家門。”
……
還沒入秋,但是連綿的細雨落在山中,已經格外的清冷。穿著烏羽長袍的劍首就像一隻偌大的烏鴉,此時他正與陳煜並肩站在青邙山懸崖邊的一株古鬆下,陳煜獨自撐傘,因為秦夜站在五丈之外不敢靠近,腳下是懸崖,懸崖下的百丈飛瀑掀起轟隆水聲,教他無法聽清不遠處的對話。
半個時辰前的畫麵還在眼前,久久不能散去,堆屍如山的洞窟中,滿身破爛血紅的白諾城正一劍一劍的劈砍,不過片刻後又發瘋似地怒吼,吼聲中隻有兩個人的名字,葉朗雪和他陳煜,咬牙切齒,可見恨意入骨!
“淩劍首,你真的沒有其他法子?”陳煜從未對人說得如此輕柔客氣,客氣得有些小心翼翼,語氣中卻竟是詫異,“難道這九州天下,萬萬黎民,竟不能叫他動心?”
劍首沉默些許,卻終究搖搖頭拖著怪異的聲音說:“雖有冒犯,不過恐怕陛下看錯了他。他雖從小混跡於微末江湖,但權位卻並非他的鍾愛,反而他還是個吃軟不吃硬、恩怨分明的人,有恩他一定會報,有仇他恐怕也是要以牙還牙的。李君璧引誘他將殺怨二氣導入心脈,再由任督二脈出,不過是讓他飲鴆止渴,照此下去,他早晚成魔!再則,如今南宮婉的怨氣幫他的寶劍開封認主……魔心配魔劍,實在魔煞已深,日後若讓他出去,隻怕比南宮婉更毒,比聶雲煞更狠,陛下啊,這是你一手製造出的魔。”
頓了頓,劍首語氣忽然冷厲地說:“陛下,此子乃是個嗔癡具極之人,到今日地步,早已無有迴頭之路,若陛下依我建言,此子宜殺不宜留,留之,必成大周禍患!”
陳煜罕見得沒有發怒,隻是搖搖頭,更加沉靜輕柔得說:“不,他是依依為寡人生的孩子,他若死了,日後黃泉地府我無顏見她。”
聽到此處,劍首也搖了搖頭,卻是因為到了如此地步,陳煜腦子裏唯一浮現的卻隻有唐依依一人的樣子,想來不管是貓是狗是瘸子是啞巴,隻要是唐依依為他生的種,都沒什麽分別,都能坐上龍位,執掌天下。想到此處,劍首整個心都如墜深淵,心想著怕是六百年大周的運勢到此也是該終了了,於是他不再說話。
陳煜思忖許久,又說:“勞你再想想法子,再不濟,讓他在這裏呆著。寡人……不相信她死了,所以還在找,若是能找到她,憑她的醫術,或許尚有轉機也未可知。”
說罷,陳煜便轉身離去,劍首頭也不迴,縱身便跳進了飛瀑之中。
迴宮的路上,是秦夜親自趕馬車,車駕裏的陳煜一言不發,隻是拿著一封泛黃的手書發呆,這是多年前送來的一封謝絕前事、不念來生的決絕信……
六月初七,距離芒山大典還有不過十日,芒山之巔在三萬大軍和數萬苦力的日夜趕工下伐樹平山,已佇立起行宮巨殿。周元弼和冷倫先行抵達,和祀禮官、內務府、殺神殿逐一安排大典事宜,同時一封封軍令奏報不停得從四麵八方送來。
“報!迴稟周大人、上將軍,青州太守鄭懷苑昨日已從梁夢城起行,隨行隻不過百人,青州軍全部駐守營地,未見異動!”
“可帶家眷?”周元弼問。
軍士答:“家眷未有同行,鄭懷苑起行不過兩個時辰後,所有家眷都已經袁詹青將軍接走,安置在了西路軍中。”
周元弼露出笑意:“好,虎父無犬子,詹青將軍果然有上將軍謀略。”說著,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冷倫,冷倫沉聲吩咐道:“消息半日一報,鄭懷苑一行入中州後你等就可交差,後麵由殺神殿申血衣大人負責安排隨扈,保他一路安然上芒山。”
“遵命!”
“李易呢,可有消息?”周元弼又問。
軍士答道:“半個時辰前的消息,李長陵前天夜裏醜時起行,隨行隻有車駕一輛,幽州軍和銀甲軍都沒有異動,一如往常。”
“隻一輛馬車?”
周元弼與冷倫對視一下,都有些驚訝,冷倫問:“隨行都有哪些人?”
“稟上將軍,隨行一共三人,客行南、淩寂和貼身隨扈曆南宮,而且為萬無一失,我們盯得仔細,確實看見了李易本人出現在馬車中。”
“好,這三人都出現,看來他真的迴來了。”周元弼點點頭,卻見旁邊的冷倫擰眉不展,便不解地問:“上將軍莫非有什麽擔憂?”
冷倫點點頭說:“據我所知,李易此人心思縝密、頗善籌謀,他該知道此行芒山上危機四伏,可他的最大依仗那四十多萬幽州大軍卻未有半異動,這可不像是能把付大人逼得稱病還朝的人物該有的作為。我以為他起行前至少應該讓王湛率領一支幽州軍入駐關山平原,與公昭將軍對峙一二日,以顯示軍威保他山上性命,可他偏偏什麽都沒做,而且,為何偏偏深夜醜時起行,當真匪夷所思。”
周元弼向那軍士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後才說:“李易行事向來不講章法,周某人也不懂軍武,故而迴答不了將軍的第一個問題;不過李長陵為何深夜起行,或許我還是知道一些,想當年李易尚在長安時,最後兩年被世族宗親們排擠打壓,身邊幾乎沒有了舊人,當年離開長安之時,正是在接到陛下分封詔令的當夜,就獨自一人起行,算算時間,那晚應該也是醜時。陛下曾說,李長陵……他是個念恩也記仇的人,可惜這世上已經沒了他的恩人,所以他每走一步都是要弑君奪權,都是為了公報私仇。”
聽了這話,冷倫眉頭更緊,沉默片刻才說:“那我就更想不通了,為何舍棄大軍不用,獨帶三人赴會,莫非他真以為這三人齊至,便可保他無虞?若是如此想,這便不是李長陵了。”
“這……”周元弼一時語塞。
“——莫不如讓在下來說個猜疑?”
正在二人愁眉不解之時,忽然一道聲音從身後穿來,兩人同時迴頭看去,發現不知何時葉朗雪已走了過來,兩人同時抬手抱拳。
冷倫追問:“葉盟主有何高見?”
葉朗雪正色道:“避鋒芒,南下蜀州。步軍下成都,鐵騎迂迴北上中州。”
冷倫眉頭一皺,略有些驚訝,可隻轉念沉思片刻就又搖了搖頭說:“蜀道難,大軍不易行,劉梓益雖有歸附之意,但數日之內,不足以數十萬大軍進入蜀郡,更不用說北犯中州了。再者,如今劉梓益癱了,他兒子劉芮便是他的心頭肉,劉芮已然起行,有他在芒山為質,劉梓益投鼠忌器,更不敢陪李長陵犯險。”
葉朗雪點點頭,笑著說:“將軍分析的極是,但漏掉了一處舊地。
“哦?什麽地方?”
周元弼和冷倫同時看去,葉朗雪神色微凝,隻說了三個字:“碎葉城。”
“碎葉城?”周元弼有些不解,但是冷倫卻神色具變,陷入沉思。
葉朗雪接著說:“劍閣確實不易大軍通行,但是碎葉城還在,雖然斷壁殘垣多年,但也曾是幽蜀二州的最大關隘,李長陵大軍四十萬,可投鞭斷流平山填海,何況衝開一座虛有其表的碎葉城?”
冷倫的臉色已經變了,葉朗雪繼續說道:“一旦碎葉城開,蜀州各郡猶如一馬平川,到時步軍分兵南下成都,蜀中劉主暗弱無能又久懼李易威名,必不戰而降,另一部鐵驥直穿青州南麓,芒山就近在眼前了。真到那時,誰是執手,誰是旗子,可就難說了!”
“我為何沒聽過碎葉城?隸屬何地?”周元弼不解地問。
冷倫看了看葉朗雪,說:“大卿勿怪,碎葉城本就不是凡俗城郭,也不屬於青幽二郡,乃是軍中機密重鎮,少有人知。”
“哦?!還有這等密地?”周元弼猶豫片刻,問:“將軍直屬陛下,不知這碎葉城事,本官可否有權知曉?”
冷倫沉思片刻說:“大城已毀,駐軍也撤離多年,倒是無妨。”
“那本官就洗耳恭聽了!”
冷倫目光看著遠山,神色恍然得說:“那還是慧帝在巡視天下的時候,忽然舊疾加重,在青州行宮歸天。年僅十五歲的太子趕往青州匆忙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明宗,哪知明宗即位第一年就遇到五州大旱,當時隻是太子少保京兆尹的宋遺老丞相與明宗商議後隻能征調其他四州的糧食賑災,不想旱災未消,第二年就發生了四王叛亂,戰事摧枯拉朽,隻不過三個月,戰火就燒到了長安城下,宋老丞相與仁宗商議後決定發布罪己詔以平息戰事,並同意幽州太守張孟和蜀郡太守郭藺池的聯通兩郡、互為後援的要求,讓他們開始在兩郡之間修築巨城坦途,但是作為條件,巨城隻駐軍不養民,這便是碎葉城。大城開始修築以後,兩郡同時從中州退軍,可是退軍當年,張孟和郭藺池就食言而肥,開始強征兩州百姓入駐碎葉城,並且大力地開山屯田,誓言要把碎葉城做成軍機重地,永久大城。不曾想天意弄人,第三年,張孟忽然病重,他為了在死前讓陛下封其子張梁繼承太守之位,竟然夥同郭藺池邀請陛下和宋丞相去碎葉城教軍,以期震懾,實則想要陛下許下世襲罔替永不削權之諾,沒想到的是,陛下和宋老丞相真的去了。而且是一仗儀隊隻身前往,沒有帶上中州軍……”
“後來如何?”周元弼追問。
冷倫繼續說:“張孟二人沒想到,宋老丞相在碎葉城早已謀劃三年,竟然隱藏了數百的精銳高手,那一夜談判破裂,紅樓染血,數萬守軍也沒護住張孟和郭藺池的性命,兵敗後,他二人被明宗下令車裂於碎葉城樓,屍身也被軍馬踏成肉泥。當晚等陛下和宋老丞相撤迴青州行宮後,中州軍連夜攻入碎葉城,開始屠c……一連五天五夜,碎葉城方圓數十裏雞犬不留,最後直到碎葉城沒了任何生機,大軍便毀城焚山,並炸毀了兩郡之間所有的棧道。碎葉城此事,張郭二人雖然毀約在先,但是陛下和宋丞相動殺心也早而且殃及池魚、殺生太多,故而無論在哪邊的軍中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碎葉城私底下也被知道來龍去脈的將軍們戲稱為「毀諾城」。明宗平四亂之後,天下由亂轉治,加上中州軍被賜名殺神軍後格外恩厚,很快就擴軍精武,各州郡太守們再不敢有半點不臣之心,加之明宗後來在芒山祭告天地,與太祖太宗一樣一日封聖,從此碎葉城之事,誰還敢提?慢慢的,知道原委的將軍們相繼故去,故而也就真成了軍中的機密舊事了。”
想到此處,冷倫看向葉朗雪的眼光更加驚奇,“沒想到葉大將軍將此事也告訴了你。”
“冷大哥,你總算肯認我了!”葉朗雪說。
冷倫心中一顫,鎮定地說:“你父親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自然記在心中,不過你我如今同為陛下效力,該知道公私分明的道理,望你諒解。”
周元弼哈哈一笑說:“兩位一個是掌軍統領,一個是神盟盟主,既然又是有舊故之情,何必如此生分。今日由我做中,咱們清茶敘舊如何?”
說著,便領著二人向殿內走去。
書香茶室中,銀槍樹立,冷倫的甲胄在燭火中泛著冷冷幽光,周元弼看了看他輕噎了一口茶水,問:“不知上將軍覺得葉盟主的推疑是否在理?”
冷倫說:“當年我還隻是偏軍校尉時,曾親自去過碎葉城,城郭幾乎盡毀於當年大火,官道城門也全部炸毀,若是李易真有聲東擊西的念頭,必要派出一支先遣軍大興土木,開山開路不成,隻要我們派出探子一探碎葉城,若是真有人在開路,那八成便是如此。”
“有理。”周元弼點點頭,接著想了想,又看向葉朗雪,笑著說:“不過我想,既然葉盟主有此猜疑,恐怕早已先人一步,不需要我們此時再做安排了吧?”
葉朗雪笑著說:“不敢當,不過確實借周大人的威望,請司宗政親自出馬了。”
……
同樣是連綿的山脈,不過與巍峨華麗的芒山行宮相比,這裏卻是一座破敗的殘垣斷壁,在深沉的星夜中,就像一頭受創的猛獸,臥在山巒之間。
一座破敗的大殿中央,燃著一團柴火,燒得劈啪作響,李易坐在柴火前獨自看書。客行南和淩寂坐在對麵不敢打擾,曆南宮則像門神一樣站在破破爛爛的門口。忽然,一條黑色的人影如鬼魅般靠近,在曆南宮耳邊說了幾句便再次遁去,曆南宮折身進入殿內低聲道:“主公,盧家主到了。”
“請進來。”李易頭也不迴得說。
“遵命,”接著曆南宮快步奔去,片刻便領了兩男一女進來。為首的是一位約莫四十出頭,留著齊胸長髯,鷹眼薄唇的枯瘦男子。身側一男一女卻都是俊美非常,看年齡也不過二十五六。長髯男子首先拱手作揖,笑道:“長陵公,多年不見,如今更有帝王氣韻了!”
李易放下手書,拄著拐杖站起來,“普天之下,敢將大逆不道之話說得如此放縱的,也隻有你鈞策兄了。”
……
未央宮中,陳煜死死盯著身前三丈之地那所跪男子的麵龐,看得極為細致,如欣賞美玉一般。
秦夜饒著那人走了一圈,末了點點頭說:“若隻觀身形樣貌,在三丈之外,卑職也是難以分辨的,足可以假亂真。不過……這氣勢神韻卻差了許多。”
經他如此一說,那人全身一顫,原本就噤若寒蟬的身體立時哆嗦了起來;但隻看這人五官相貌,竟然與白諾城一模一樣。
陳煜麵色微沉,看著跪在旁邊的齊魚候怒聲嗬斥道:“這就是你給寡人說的高手?寡人再給你三日,若是需要用時,他上不了台麵,寡人就將你和他一同五馬分屍。”
“是是是,小人立時帶迴去多加訓教!”說罷,齊魚候連忙爬起來,將那人領了出去。
“陛下,這段缺和齊魚候都是背主求榮的宵小之輩,將他二人留在身邊,卑職總覺得心中不安。”秦夜看著他二人遠去的背影,顧慮片刻還是說了出來。
陳煜說:“無妨,能用時你且用之,等大典之事一了,沒了用處,斬了便可。”
“是”
陳煜沉默片刻,又說:“愛卿,芒山大典前,你陪寡人去一趟皇陵,若是他能大徹大悟,也就免了這些折騰。”
“卑職遵命”
“對了,把周元弼叫進來。”
“是”
不多時,秦夜便領著周元弼進了大殿。
“陛下。”
“大卿,各州守將藩王接詔後有何反應?”陳煜問。
周元弼躬身答道:“稟陛下,各州守將藩王都已接詔,包括李易,也已經明確表示會如期而至。蜀州劉梓益因為去歲就癱了,所以這次會由他的兒子劉苪代替。青州鄭懷苑,已明確表示會應詔趕來,袁大將軍駐軍在側,他是斷斷不敢抗旨的。”
“那幾家呢?”
周元弼再答:“史家自不必說,家主史原為將功折罪,一直帶著族中子弟在芒山行宮守著,宿夜不眠地盯著工匠。清河崔氏、香城左家和孤城趙雅侯都已領旨謝恩,涼州和益州有秦薛兩位大人在,自然沒有後顧之憂。百越淚渠家山高海遠,縱然接旨也難以萬裏奉招,他們能管好蠻荒夷越已是難得。至於旬陽盧氏……”說到此處,周元弼忽然頓住,好似不敢再言。直到仁宗看了他一眼,才躬身說:“盧氏居功自傲,多年前已不奉召,近來還與李易共鑄金葉錢銀,反心已炙,司禮屈少卿手持聖旨不僅未能入得旬陽城,反而被棍棒打出,請陛下息怒!”
陳煜冷臉沉眉,“盧氏一門,本就是稽詭圓滑的牆頭草,不必管他,孤已授命公昭將軍,他自會處置。”
“陛下聖明!”
接著陳煜又問:“秦夜,你那兒如何?”
秦夜答道:“陛下放心,葉郎雪已發出神盟令,到時候他會率領各大門派前往芒山,為防萬一,我已命他讓昆侖和流星半月閣駐守原山不得擅出,屆時芒山外有殺神軍,裏有大內高手和古道神盟,陛下隻要下令,任他們帶再多的宗師人傑,陛下也可隨時在芒山廓清奸佞。”
陳煜滿意地點點頭,接著他忽然長身而起,大步前行向大殿外走去。是夜朗月長風,秦夜和周元弼恭敬的跟在後麵,隻見夜風鼓動龍袍唿唿作響,最後他站定在墨玉般的石階上,抬頭看著滿天星宿,嘴角微微翹起,微闔雙目張開雙臂,好似環抱九州天下!
秦夜和周元弼對視一眼,驀然一陣心顫,好似當年意氣風華果決霹靂的仁宗皇帝又迴來了,於是連忙躬身靜立在側,不敢打擾絲毫……
指天峰上,司神雨終究不能接下這最後一式「元始一劍」,兩人默契的錯開,那一劍直入雲霄,將黑壓壓的層雲都射穿,然後迅速震蕩開來,如靜水投石。
還劍入鞘,司神雨拭去頭上微汗,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說:“你這一式絕了!完全可與十絕劍相媲,隻是耗損甚巨,又需要蓄勢許久,隻怕遇到卜卓君林碧照這樣的人難以久戰!”說著她喝了一口早已涼透的茶水,雙眸微凝又補充道:“等這次芒山大典了了,周元弼會給我十絕劍的前兩式,到時我拿給你看看,希望能用得上。”
葉朗雪沉聲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到時給我我就不客氣了,我們所謀甚大,不成功便成仁。”
“我答應過她,芒山大典前,我不會露麵,也教了她法子,”司神雨摸索著杯盞猶豫片刻說,“不過,所謂百密一疏,若中途稍微有變,她必死無疑,你真能忍心?可若僥幸讓她成事了,她倆之間那剩下的一糊薄紙怕也就透了,你當真甘心?其實……你本不用輸的。”
葉朗雪的心突然咯噔了一下,一抹滲人的涼意瞬間浸透全身,他忽然想起當日顧惜顏更名易容上山求解救之法卻被他拒絕後的眼神……是驚詫,是失望,是決絕!
眼中的雲海蒼茫漸漸朦朧,他握緊拳頭久久沉默,最後咬牙說了一句:“世上既無雙全法,怎能奢求兩不負?信送出去,盡了仁義,斷了念想,緣也就該到了盡頭。”
……
好像就在昨天,舊人都還在眼前,但是現在隻剩下斷壁殘垣,單人隻影,屠狂南站在敗落的留園裏,腰間的寒刀被內力震動得叮叮作響。左岸霄不能體會他與留園眾人的交情,更沒見過弓布等人,不便搭話,夜雨中,他隻能將帶來的祭品逐一放好,陪他苦守。
約莫過了一炷香時間,一輛黑色馬車停在昏暗的留園門口,顧惜顏掀開簾子,喊道:“兩位,此地不宜久留,走吧,我們還有很多正事要辦。”
直到此時,左岸霄才伸手搭在他肩上說:“走吧,救莊主要緊。”
“嗯”說著,二人也跳上馬車,飛快離去。
馬車穿過長街,也不過就是轉過幾個街巷,最後在一座名叫“沈園”的小院門口停下。屠狂南滿臉驚訝,因為他和弓布曾奉白諾誠之命秘密查訪蕭臨晨出宮之後的細碎點滴,前後足足一年有餘,就曾多次租借過這座小院的隔壁,那裏曾是一位姓謝老太醫的故居,可惜辭世多年。不想兩座院落,竟然隻隔了一堵高牆一圍桃花而已,他不僅訝聲問:“就這兒?”
顧惜顏點了點頭,又向左岸霄使了個眼色,他便點點頭整理了衣衫跳下馬車去叩門。
“咚咚咚”
三聲過後,等了片刻也不見人來,他正要抬手再叩時,忽然嘎吱一聲,院門打開,門內站的竟是一位纖纖女子,觀他年齡約莫二十五六。她眉目如畫,青衣窈窕,桃紅色的腰帶束得體態玲瓏有致,容姿秀美清麗卻有些憔悴。她疑惑的雙眸撇了一眼馬車,聲音脆美如細雨滴泉,“公子有何貴幹?”
左岸霄拱手作揖,“姑娘勿怪,我是路過的書生,冒昧叨擾,隻想討口水喝!”
這一句再平常不過,落在女子耳中卻仿佛驚雷劃過耳邊,她麵色驟變,目光瞬間移開,定定落在了馬車上,滿是期待聲音輕輕顫顫地問:“是……是你麽?”
約莫停了片刻,馬車掀起一簾,顧惜顏與她四目相對,淡笑著說:“你好,舒婉姑娘!抱歉,我不是古禹。”
舒婉原本滿是期盼的臉色忽然暗淡,仔細看了看她,如此姿容絕美不似凡間,簡直平生未見,轉念一想就問:“可是昆侖顧師姐?”
“正是。”
“快……快請進!”說著,她連忙推開房門,將幾人領了進去。又安排一個耄耋老仆過來打點。
“勞煩兩位安頓一下,我們稍後再商議!”顧惜顏說。
屠狂南二人識相的離去後,舒婉便地將顧惜顏領入書房,急切地問:“顧師姐,他……他怎麽樣了?最近可有消息?”
顧惜顏輕歎一聲,搖了搖頭說:“自從兩年前的那場比試過後,他就獨自下了山,前一年偶爾還與丁冕有書信往來,後麵不知怎麽突然就斷了聯係,之後山門也派人下山打聽過,卻一直沒有半點音訊。”
舒婉神色暗沉,握緊拳頭,淚水已在眼裏打轉,卻始終忍住沒有落下,隻低著頭說:“那我就繼續等他。”
“哎,”顧惜顏輕歎一聲,又道:“古師弟走後許久,我們才知道他為了催動功力,服用了絕物「三屍絕命丹」,此物本就是世間劇毒,加上他內力被催丹田也毀,恐怕……壽數難長。若我猜測不錯,書信斷絕之日,或許他已不在人世,故而我此行前來,一為借居謀事,二來也是受人所托,前來相勸姑娘。五年前,古禹瞞著宗門家族,化名陳丹峰隻身來長安應試,期間承蒙姑娘的照拂勉勵,他才能一舉得中榜眼,若他就此一鼓作氣從此棄武從仕,或許天下多了一位賢才,與姑娘也能成就一段美滿良緣。可惜,他因雙親之事蒙蔽雙目,即受宗門家族所累而不能自主,又有性格執拗、想法怪誕難以圓潤融世又不能孤高隱遁,最後才釀成這一番痛事。說到底,此事終究是古禹辜負了姑娘,他一生渴求言達四海名傳萬世,卻辜負了姑娘的一片摯深癡心!若要追究起來,我古南海師兄,乃至包括我和丁冕在內的整個昆侖上下都難辭其咎,唯姑娘是最可敬可佩之人;於古師弟而言,為友為知音,姑娘慷慨解囊為他勉勵博功名之德,可謂仁至義盡;為情為佳人,他一去無蹤,婉姑娘卻不計親朋的反對苦等他數年之久,所謂古之情深意切也不過如此,盼姑娘憐惜己身,切莫要再因此誤了終身!”
聽罷,舒婉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卻一言不發,隻是搖頭。
顧惜顏抬手輕輕撫著她的肩上,又勸道:“姑娘是位蘭心蕙質的佳人,我想古師弟也不願姑娘因他之故而在鬱鬱寡歡中憾渡此生,否則即便涼夜清夢,即便托生來世,他又有何顏麵再見姑娘?”
“嗚嗚……”聽了這話,舒晚頓時心如雷擊,伏在書案上失聲痛哭起來……
顧惜顏看著她的樣子,一陣莫名的絞痛縈繞心頭,佛陀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其中最後兩苦,真是為極苦之苦,否則有情人終成眷屬就不會是千年佳話,萬一難得,因為世間大多夫妻眷侶,都不過是齊眉舉案,心中意難平!
想到此處,她不僅轉頭看向窗外,西南方黑雲層疊厚重,雨幕朦朧陰霾,那是皇陵禁宮的方向,那裏困住的那個人,隻怕心中的怨憤嗔癡更是極致,若能化作怒火,怕是要將長安都燒成地獄……
“姑娘的意思,是要等到芒山大典,趁禁宮防備空虛我們再去救人?但……我擔心這次芒山大典就是為莊主所開,恐怕到時莊主未必就在禁宮,或者會去芒山!”左岸霄問。
顧惜顏搖搖頭說:“不,我了解他,沒人可以控製得了他,即便是仁宗,也做不到。芒山大典何其莊重,仁宗不會允許有半點差池,所以他一定會被留下,到時候我們就要趁禁宮防備空虛,或許才能有一絲勝算。”
“可十劍士從不離開青邙山,恕我直言,憑我們三人,怕是難以成事,姑娘有何妙計,還望直言!”屠狂南問。
顧惜顏看了看二人,說:“兩位不計生死跟來,我自然不會藏私。十劍士的修為的確遠非我三人能及,所以他們若苦守皇陵,我們絕沒有半點機會。必須要將他們引將出來,所謂聲東擊西,才能有機可乘。再者,如何進入地窟我也探得其他路徑,隻要能引出幾位,我們再從秘道進入,或許便能救出他。還有,十劍士也並非時時刻刻都處於全盛之境,地窟之內布有一座「連山歸藏法陣」,乃是當年太宗為了消煞前朝殺孽和南宮婉的詛咒請紅蟬大師所設,這大陣威力非同小可,卻也有缺陷,那就是每年的七月初四,法陣都會開啟,這時候就需要十劍士寸步不離的守在法陣陣心,這也是十劍士不能擅離皇陵的另一個原因。這缺陷延綿多年,他們雖然也想盡了辦法彌補,但即便如此,隻要法陣一旦開啟,至少也要六位劍士死守其中,整整兩天兩夜不能動彈分毫,而這段時間就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會!”
顧惜顏所透露的信息著實令人震驚,無論是那「連山歸藏法陣」還是皇陵秘道怕都是十劍士內的秘密,能有這種消息的人自然來自內部。但左屠二人都非普通人,自然知道不便追問,隻問:“不知姑娘有何法子調虎離山?”
顧惜顏站起身來,看向窗外的月輪,說:“數百年來,十劍士極少離開皇陵,但也有例外,就如當年他們輪流出山到聞天閣參悟十絕劍一樣。我手上雖無十絕劍,卻知道有另一門武學他們更加在意,二位放心,我早有安排。”
二人聽她如此說,為了避免窺探絕學之嫌,自然不好追問。隨即二人同時抱拳道:“全憑姑娘吩咐!”
說著,顧惜顏忽然向左岸宵看去,微微施禮說:“大事之前,尚有一樁心事想要勞煩公子相助。”
左岸宵被她大禮驚了一跳,立時站起身來,拱手道:“姑娘何以如此客氣,若有吩咐,左某定無不從。請姑娘吩咐便可。”
顧惜顏愁容淺笑,說:“此乃私事,想來不管能否一救,事後我的身份都將曝露,到時隻怕連累了昆侖上下。不遠處就是散花樓,那裏南來北往,消息聚散都快,故而想勞動左公子幫我放出一段風去,就說顧惜顏在太白山緊要關頭無故離去,致使昆侖在盟主之爭中一敗塗地,元老一氣之下已將我逐出昆侖。”
屠狂南兀自一驚,轉眼也就釋然,他自己早已是孤家寡人,自然比不得顧惜顏要顧及許多。左岸宵卻麵露難色,“這……這倒不過小事一樁。不過,怕就怕元清風和古掌門未能體會姑娘良苦用心,若留言傳開,他們卻出麵反駁,到那時豈不是弄巧成拙?”
“不會的……”顧惜顏搖搖頭說:“我有些難以明言的身世,所以早已與家師想到這一層,有遭一日若我身份暴露,我就會提前放出風去,算是最後的暗語,他自會配合。”
左屠二人略有些驚疑地對視一眼,卻不再追問,屠狂南拍了拍左岸宵的肩膀,說:“姑娘顧慮得在理,我孤家寡人,無關緊要,然你左家卻是名門大族,未免禍及他人,你也一並交代了吧。”
左岸宵點點頭,拱手道:“姑娘放心,此事左某辦了,正好我也休書一封辭別家門。”
……
還沒入秋,但是連綿的細雨落在山中,已經格外的清冷。穿著烏羽長袍的劍首就像一隻偌大的烏鴉,此時他正與陳煜並肩站在青邙山懸崖邊的一株古鬆下,陳煜獨自撐傘,因為秦夜站在五丈之外不敢靠近,腳下是懸崖,懸崖下的百丈飛瀑掀起轟隆水聲,教他無法聽清不遠處的對話。
半個時辰前的畫麵還在眼前,久久不能散去,堆屍如山的洞窟中,滿身破爛血紅的白諾城正一劍一劍的劈砍,不過片刻後又發瘋似地怒吼,吼聲中隻有兩個人的名字,葉朗雪和他陳煜,咬牙切齒,可見恨意入骨!
“淩劍首,你真的沒有其他法子?”陳煜從未對人說得如此輕柔客氣,客氣得有些小心翼翼,語氣中卻竟是詫異,“難道這九州天下,萬萬黎民,竟不能叫他動心?”
劍首沉默些許,卻終究搖搖頭拖著怪異的聲音說:“雖有冒犯,不過恐怕陛下看錯了他。他雖從小混跡於微末江湖,但權位卻並非他的鍾愛,反而他還是個吃軟不吃硬、恩怨分明的人,有恩他一定會報,有仇他恐怕也是要以牙還牙的。李君璧引誘他將殺怨二氣導入心脈,再由任督二脈出,不過是讓他飲鴆止渴,照此下去,他早晚成魔!再則,如今南宮婉的怨氣幫他的寶劍開封認主……魔心配魔劍,實在魔煞已深,日後若讓他出去,隻怕比南宮婉更毒,比聶雲煞更狠,陛下啊,這是你一手製造出的魔。”
頓了頓,劍首語氣忽然冷厲地說:“陛下,此子乃是個嗔癡具極之人,到今日地步,早已無有迴頭之路,若陛下依我建言,此子宜殺不宜留,留之,必成大周禍患!”
陳煜罕見得沒有發怒,隻是搖搖頭,更加沉靜輕柔得說:“不,他是依依為寡人生的孩子,他若死了,日後黃泉地府我無顏見她。”
聽到此處,劍首也搖了搖頭,卻是因為到了如此地步,陳煜腦子裏唯一浮現的卻隻有唐依依一人的樣子,想來不管是貓是狗是瘸子是啞巴,隻要是唐依依為他生的種,都沒什麽分別,都能坐上龍位,執掌天下。想到此處,劍首整個心都如墜深淵,心想著怕是六百年大周的運勢到此也是該終了了,於是他不再說話。
陳煜思忖許久,又說:“勞你再想想法子,再不濟,讓他在這裏呆著。寡人……不相信她死了,所以還在找,若是能找到她,憑她的醫術,或許尚有轉機也未可知。”
說罷,陳煜便轉身離去,劍首頭也不迴,縱身便跳進了飛瀑之中。
迴宮的路上,是秦夜親自趕馬車,車駕裏的陳煜一言不發,隻是拿著一封泛黃的手書發呆,這是多年前送來的一封謝絕前事、不念來生的決絕信……
六月初七,距離芒山大典還有不過十日,芒山之巔在三萬大軍和數萬苦力的日夜趕工下伐樹平山,已佇立起行宮巨殿。周元弼和冷倫先行抵達,和祀禮官、內務府、殺神殿逐一安排大典事宜,同時一封封軍令奏報不停得從四麵八方送來。
“報!迴稟周大人、上將軍,青州太守鄭懷苑昨日已從梁夢城起行,隨行隻不過百人,青州軍全部駐守營地,未見異動!”
“可帶家眷?”周元弼問。
軍士答:“家眷未有同行,鄭懷苑起行不過兩個時辰後,所有家眷都已經袁詹青將軍接走,安置在了西路軍中。”
周元弼露出笑意:“好,虎父無犬子,詹青將軍果然有上將軍謀略。”說著,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冷倫,冷倫沉聲吩咐道:“消息半日一報,鄭懷苑一行入中州後你等就可交差,後麵由殺神殿申血衣大人負責安排隨扈,保他一路安然上芒山。”
“遵命!”
“李易呢,可有消息?”周元弼又問。
軍士答道:“半個時辰前的消息,李長陵前天夜裏醜時起行,隨行隻有車駕一輛,幽州軍和銀甲軍都沒有異動,一如往常。”
“隻一輛馬車?”
周元弼與冷倫對視一下,都有些驚訝,冷倫問:“隨行都有哪些人?”
“稟上將軍,隨行一共三人,客行南、淩寂和貼身隨扈曆南宮,而且為萬無一失,我們盯得仔細,確實看見了李易本人出現在馬車中。”
“好,這三人都出現,看來他真的迴來了。”周元弼點點頭,卻見旁邊的冷倫擰眉不展,便不解地問:“上將軍莫非有什麽擔憂?”
冷倫點點頭說:“據我所知,李易此人心思縝密、頗善籌謀,他該知道此行芒山上危機四伏,可他的最大依仗那四十多萬幽州大軍卻未有半異動,這可不像是能把付大人逼得稱病還朝的人物該有的作為。我以為他起行前至少應該讓王湛率領一支幽州軍入駐關山平原,與公昭將軍對峙一二日,以顯示軍威保他山上性命,可他偏偏什麽都沒做,而且,為何偏偏深夜醜時起行,當真匪夷所思。”
周元弼向那軍士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後才說:“李易行事向來不講章法,周某人也不懂軍武,故而迴答不了將軍的第一個問題;不過李長陵為何深夜起行,或許我還是知道一些,想當年李易尚在長安時,最後兩年被世族宗親們排擠打壓,身邊幾乎沒有了舊人,當年離開長安之時,正是在接到陛下分封詔令的當夜,就獨自一人起行,算算時間,那晚應該也是醜時。陛下曾說,李長陵……他是個念恩也記仇的人,可惜這世上已經沒了他的恩人,所以他每走一步都是要弑君奪權,都是為了公報私仇。”
聽了這話,冷倫眉頭更緊,沉默片刻才說:“那我就更想不通了,為何舍棄大軍不用,獨帶三人赴會,莫非他真以為這三人齊至,便可保他無虞?若是如此想,這便不是李長陵了。”
“這……”周元弼一時語塞。
“——莫不如讓在下來說個猜疑?”
正在二人愁眉不解之時,忽然一道聲音從身後穿來,兩人同時迴頭看去,發現不知何時葉朗雪已走了過來,兩人同時抬手抱拳。
冷倫追問:“葉盟主有何高見?”
葉朗雪正色道:“避鋒芒,南下蜀州。步軍下成都,鐵騎迂迴北上中州。”
冷倫眉頭一皺,略有些驚訝,可隻轉念沉思片刻就又搖了搖頭說:“蜀道難,大軍不易行,劉梓益雖有歸附之意,但數日之內,不足以數十萬大軍進入蜀郡,更不用說北犯中州了。再者,如今劉梓益癱了,他兒子劉芮便是他的心頭肉,劉芮已然起行,有他在芒山為質,劉梓益投鼠忌器,更不敢陪李長陵犯險。”
葉朗雪點點頭,笑著說:“將軍分析的極是,但漏掉了一處舊地。
“哦?什麽地方?”
周元弼和冷倫同時看去,葉朗雪神色微凝,隻說了三個字:“碎葉城。”
“碎葉城?”周元弼有些不解,但是冷倫卻神色具變,陷入沉思。
葉朗雪接著說:“劍閣確實不易大軍通行,但是碎葉城還在,雖然斷壁殘垣多年,但也曾是幽蜀二州的最大關隘,李長陵大軍四十萬,可投鞭斷流平山填海,何況衝開一座虛有其表的碎葉城?”
冷倫的臉色已經變了,葉朗雪繼續說道:“一旦碎葉城開,蜀州各郡猶如一馬平川,到時步軍分兵南下成都,蜀中劉主暗弱無能又久懼李易威名,必不戰而降,另一部鐵驥直穿青州南麓,芒山就近在眼前了。真到那時,誰是執手,誰是旗子,可就難說了!”
“我為何沒聽過碎葉城?隸屬何地?”周元弼不解地問。
冷倫看了看葉朗雪,說:“大卿勿怪,碎葉城本就不是凡俗城郭,也不屬於青幽二郡,乃是軍中機密重鎮,少有人知。”
“哦?!還有這等密地?”周元弼猶豫片刻,問:“將軍直屬陛下,不知這碎葉城事,本官可否有權知曉?”
冷倫沉思片刻說:“大城已毀,駐軍也撤離多年,倒是無妨。”
“那本官就洗耳恭聽了!”
冷倫目光看著遠山,神色恍然得說:“那還是慧帝在巡視天下的時候,忽然舊疾加重,在青州行宮歸天。年僅十五歲的太子趕往青州匆忙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明宗,哪知明宗即位第一年就遇到五州大旱,當時隻是太子少保京兆尹的宋遺老丞相與明宗商議後隻能征調其他四州的糧食賑災,不想旱災未消,第二年就發生了四王叛亂,戰事摧枯拉朽,隻不過三個月,戰火就燒到了長安城下,宋老丞相與仁宗商議後決定發布罪己詔以平息戰事,並同意幽州太守張孟和蜀郡太守郭藺池的聯通兩郡、互為後援的要求,讓他們開始在兩郡之間修築巨城坦途,但是作為條件,巨城隻駐軍不養民,這便是碎葉城。大城開始修築以後,兩郡同時從中州退軍,可是退軍當年,張孟和郭藺池就食言而肥,開始強征兩州百姓入駐碎葉城,並且大力地開山屯田,誓言要把碎葉城做成軍機重地,永久大城。不曾想天意弄人,第三年,張孟忽然病重,他為了在死前讓陛下封其子張梁繼承太守之位,竟然夥同郭藺池邀請陛下和宋丞相去碎葉城教軍,以期震懾,實則想要陛下許下世襲罔替永不削權之諾,沒想到的是,陛下和宋老丞相真的去了。而且是一仗儀隊隻身前往,沒有帶上中州軍……”
“後來如何?”周元弼追問。
冷倫繼續說:“張孟二人沒想到,宋老丞相在碎葉城早已謀劃三年,竟然隱藏了數百的精銳高手,那一夜談判破裂,紅樓染血,數萬守軍也沒護住張孟和郭藺池的性命,兵敗後,他二人被明宗下令車裂於碎葉城樓,屍身也被軍馬踏成肉泥。當晚等陛下和宋老丞相撤迴青州行宮後,中州軍連夜攻入碎葉城,開始屠c……一連五天五夜,碎葉城方圓數十裏雞犬不留,最後直到碎葉城沒了任何生機,大軍便毀城焚山,並炸毀了兩郡之間所有的棧道。碎葉城此事,張郭二人雖然毀約在先,但是陛下和宋丞相動殺心也早而且殃及池魚、殺生太多,故而無論在哪邊的軍中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碎葉城私底下也被知道來龍去脈的將軍們戲稱為「毀諾城」。明宗平四亂之後,天下由亂轉治,加上中州軍被賜名殺神軍後格外恩厚,很快就擴軍精武,各州郡太守們再不敢有半點不臣之心,加之明宗後來在芒山祭告天地,與太祖太宗一樣一日封聖,從此碎葉城之事,誰還敢提?慢慢的,知道原委的將軍們相繼故去,故而也就真成了軍中的機密舊事了。”
想到此處,冷倫看向葉朗雪的眼光更加驚奇,“沒想到葉大將軍將此事也告訴了你。”
“冷大哥,你總算肯認我了!”葉朗雪說。
冷倫心中一顫,鎮定地說:“你父親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自然記在心中,不過你我如今同為陛下效力,該知道公私分明的道理,望你諒解。”
周元弼哈哈一笑說:“兩位一個是掌軍統領,一個是神盟盟主,既然又是有舊故之情,何必如此生分。今日由我做中,咱們清茶敘舊如何?”
說著,便領著二人向殿內走去。
書香茶室中,銀槍樹立,冷倫的甲胄在燭火中泛著冷冷幽光,周元弼看了看他輕噎了一口茶水,問:“不知上將軍覺得葉盟主的推疑是否在理?”
冷倫說:“當年我還隻是偏軍校尉時,曾親自去過碎葉城,城郭幾乎盡毀於當年大火,官道城門也全部炸毀,若是李易真有聲東擊西的念頭,必要派出一支先遣軍大興土木,開山開路不成,隻要我們派出探子一探碎葉城,若是真有人在開路,那八成便是如此。”
“有理。”周元弼點點頭,接著想了想,又看向葉朗雪,笑著說:“不過我想,既然葉盟主有此猜疑,恐怕早已先人一步,不需要我們此時再做安排了吧?”
葉朗雪笑著說:“不敢當,不過確實借周大人的威望,請司宗政親自出馬了。”
……
同樣是連綿的山脈,不過與巍峨華麗的芒山行宮相比,這裏卻是一座破敗的殘垣斷壁,在深沉的星夜中,就像一頭受創的猛獸,臥在山巒之間。
一座破敗的大殿中央,燃著一團柴火,燒得劈啪作響,李易坐在柴火前獨自看書。客行南和淩寂坐在對麵不敢打擾,曆南宮則像門神一樣站在破破爛爛的門口。忽然,一條黑色的人影如鬼魅般靠近,在曆南宮耳邊說了幾句便再次遁去,曆南宮折身進入殿內低聲道:“主公,盧家主到了。”
“請進來。”李易頭也不迴得說。
“遵命,”接著曆南宮快步奔去,片刻便領了兩男一女進來。為首的是一位約莫四十出頭,留著齊胸長髯,鷹眼薄唇的枯瘦男子。身側一男一女卻都是俊美非常,看年齡也不過二十五六。長髯男子首先拱手作揖,笑道:“長陵公,多年不見,如今更有帝王氣韻了!”
李易放下手書,拄著拐杖站起來,“普天之下,敢將大逆不道之話說得如此放縱的,也隻有你鈞策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