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水把陳曉明請到凳子上,給他倒了杯茶水,“陳老弟,有沒有適合我們村,生長周期沒那麽長,最好是一年的藥材。”


    陳曉明搖搖頭,直截了當地告訴劉德水,”沒有。“


    劉德水有些幽怨地看著陳曉明,恨他是個直腸子,半點不知道迂迴。


    “黃泥崗冬天冷,隻能種耐寒的藥材,作物生長溫度占主要,據我這幾天觀察,你們這裏沒有棗樹,劉書記,棗樹在我們那裏很常見,咱們雖然離得不遠,但冬天溫度至少差5度。”


    “但冷也有冷的好,你們這裏種出的龍膽,肯定比我那邊好,你們村有沒有包地的,我包兩塊。”


    這人,平時傻乎乎的,遇到中藥材的事見縫插針,精明得很。


    沒有了別的選擇,劉德水當即決定,種龍膽草。晚上他讓自己媳婦準備一頓家宴,把陳秀麗也請來,給陳曉明踐行。


    陳曉明在酒桌上還不忘交代劉德水,幫他留意包地的事,等春天播種的時候他再過來。


    這次劉德水沒有大張旗鼓地用村裏的大喇叭喊話,經過先前的教訓,他也品出來了,上杆子不是買賣,這句話在黃泥崗特別適用。


    紅石砬的大平地是黃泥崗最好的地塊,每家都隻有幾根壟,像劉德水家是8壟地,差不多有1畝半。


    劉德水去找了老周家,他們兩家的地挨著。


    周家聽到劉德水要換地種,十分好奇,尤其是對方還願意用兩畝地換他家的一畝半,這不是正常人能幹的事。


    周大媽話說得婉轉,“書記,換地倒是行,我們也得知道是為啥呀,要不出去別人問,我們也不好答。”


    “哦,我要種藥材,我家那8根壟太少了,想再多加8根。”


    “什麽藥材?連書記都想種。”周大媽來了精神。


    劉德水見有人上鉤,心中暗笑,他麵色不顯,“種點龍膽草,你們考慮考慮,要是不願意,我再問問老史家,他家那邊是6根壟,我有點嫌少。”


    劉德水走後,周大媽和周大爺商量,“劉德水家裏可不差錢,他都能種的藥材,肯定一本萬利,你要不出去打聽打聽?”


    周大爺也有同感,“是呀,先前讓我們種木耳,種香菇,他都不上手,這迴自己偷摸就要種,肯定是好事,要不不能這麽捂著。”


    不過區區幾天,劉家來了一波又一波打聽龍膽草的村民,劉德水穩坐釣魚台,一律迴複,龍膽草,一種普通藥材。


    他的態度越是這樣,村民越發心癢,覺得有貓膩。


    劉嬸看他樂得晚上吃飯多喝半杯酒,不免吃味兒,“為了村裏你是什麽招都想到了,也沒人領你的情兒,你圖啥?”


    “就圖當了二十年書記,沒做出過成績,臨了想做點事,等我死了那天也可以大言不慚地說一句,這輩子沒白活。”


    “像你這麽說,我這輩子就白活了,就伺候了你們爺仨兒。”


    劉德水舉起酒杯碰了碰劉嬸的杯子,“你勞苦功高,是咱家的大功臣,龍膽草這個項目我看行,等賣錢了,我給你買個大金鐲子,戴著手腕子都抬不動那種。”


    劉嬸笑著喝幹杯中酒,“說好了,但凡是手腕能抬起來我都不幹。”


    如此又過了幾天,劉德水在廣播裏喊話,先前打聽龍膽草種植的村民到村委會開會。


    大夥兒被吊起的興致,終於找到了釋放口,人烏央烏央地進到村委會,那些家裏男人出去打工的,就派女人來。


    劉德水把龍膽草的情況一五一十和大夥兒講了一遍。


    “這個藥材哪都挺好,就是種下得三年才能賣錢,我家裏沒學生不著急用錢,種它挺合適,像你們家裏孩子等著交學費的,等著結婚的,最好還是找找別的項目。”


    周大媽坐得最靠前,“也不是這麽說呀,書記,咱們又不是隻有一塊地,該種糧食種糧食,該種藥材種藥材,不耽誤呀。”


    “龍膽草種子一斤100,一畝地要3斤,還要施底肥,最好是農家肥,中藥材不比大田苞米省事,大家還是考慮清楚,秋收過後,你們要是還想種,就來我家,我給大家統計。”


    劉德水言簡意賅結束會議,和往日裏開會的又臭又長截然相反,更加堅定了大夥跟著他種龍膽草的決心。


    等陳大發和王萍迴到村裏,這陣風潮已過,陳大發在收藥材的時候偶爾聽人提起,順帶腳還知道了大女兒又要開廠子了。


    他向陳秀麗求證,陳秀麗笑而不語,不得不感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九月底,香菇收購結束,野生蘑菇接棒。和去年不同,今年該下的雨半分沒有少下,一切都恰到好處,可惜,蘑菇產量還是不行。


    金美淑看著蘑菇收得一天比一天少,坐不住了,”姐,這麽下去不行啊,這蘑菇怎麽跟地裏的韭菜似的,一茬不如一茬啊。“


    陳秀麗也很無奈,”沒辦法,靠天吃飯就這樣,好在今年加了香菇和木耳,利潤表不會比去年難看的,放心吧。“


    “姐,我的小零食係列,貨量一直沒起來,不虧錢吧,但也沒什麽大賺頭,你說試試出口行不?或者我專門開發一個口味,隻做出口。”


    “也不是不行,不過原材料最好是量大易得,成本低,生產過程農藥化肥少的。”


    金美淑津著鼻子,麵露難色,“現在除了咱們山上的山野菜和蘑菇,哪裏還有不打農藥化肥的呀。”


    “菌類呀。”陳秀麗斜著眼睛看她,“不信你問問寶林。”


    金美淑完全沒聽到陳秀麗的話,低著頭迴了辦公室,陳秀麗見怪不怪,她一直是這樣,心裏有事,別人說啥也聽不見。


    蘑菇的再一次減產,也讓紅姑哀嚎不已,自從她拿下歐盟的客戶,就沒吃飽過。聽說金美淑想研發出口的小零食係列,紅姑比陳秀麗這個廠長更加上心,找到渠道購買各種國家風味的同係列產品,快遞到太平鎮。


    金美淑三天兩頭接到包裹,吃到的外國貨越多,她越沒有信心,老外吃的都是啥,她哪樣也吃不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麗山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玥並收藏秀麗山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