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汶川發生地震,舉國悲痛。


    劉書記在廣播裏喊話,號召黃泥崗的村民捐款。這些平時過日子一分一毫都要算計的農民們,多的幾百,少的幾十,一唿百應。


    王萍天天守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轉播,眼淚劈裏啪啦往下掉,往常摳摳搜搜的人,經過再三思量,捐了1000塊。


    長白加工廠的工人也有人要捐款,陳秀麗考慮大家都不富裕,廠裏資金又比較緊張,最後決定自掏腰包,以廠子的名義捐款5萬元。白姐覺得,不管捐多捐少,都是一份心意,便把工人的捐款加在一起一並捐出。


    陳秀麗的捐款行為,如一陣風快速席卷太平鎮的每一個角落。有的人說加工廠一年上百萬的收入,她捐得太少了。也有人說支撐廠子不容易,5萬已經很多了。沸沸揚揚,說什麽的都有。


    其中反應最大的,當屬柳家人。


    柳建順和二姐柳蓉一起去找他們的大姐柳燕,“大姐,你看她一出手就是5萬,這才幹了三年。現在大姐夫是一把手了,什麽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憑啥好事是她陳秀麗的?”


    柳燕上次拿了陳秀麗的好處後,專門找了一個機會,和柳蓉提了幾句,讓她別和陳秀麗對著幹。柳燕十分雞賊,沒有說陳秀麗給她送禮的事,隻說加工廠是鎮上的招牌企業,李長明剛剛當上支書,身為家屬該低調一些,不要那麽張揚。


    柳蓉不情不願地答應下來。至於另一方李長明,被柳燕瞞得死死的,半點消息都不知道。


    柳建順也不知道陳秀麗送禮的事情,他拉著二姐過來,是知道她倆不對付,想讓她幫著添油加醋。


    柳蓉自然趁機落井下石,“姐,順子說得對,這加工廠是公家的,不是她老陳家的私產。我聽那裏麵的工人說,一年能掙上百萬,趁著姐夫在位,咱們就該把加工廠抓自己手裏。”


    加工廠是塊肥肉,柳燕也想讓自家吃到,但她也了解李長明,但凡是能給別人,他都不會給自家人。


    “你姐夫就是塊石頭,又臭又硬,不過就是個鎮書記,整兒得比省長都大發,天天講什麽廉潔奉公。說不通的,再說,人家加工廠幹得好好的,也不可能無緣無故換人。”


    柳建順翹起二郎腿,露出幾分邪氣,“找茬還不容易嗎?大姐,你以後沒事就在姐夫麵前誇我,說我生意做得好,讓姐夫別用老眼光看我。”


    “我平時也沒少誇你。隻是你實在不爭氣,你姐夫也不瞎,這些年你幹的事他都看在眼裏。”


    “我那是運氣不好。”柳建順這兩年時刻盯著加工廠,過年的時候,他還專門湊到加工廠工人身邊,和人套近乎,打聽裏邊的情況。


    據他所知,加工廠現在盈利最大的部分還是蘑菇和山野菜,金美淑的韓式小零食係列雖然也賺錢,但是連個零頭都算不上,隻能網上賣賣,去年試著在市裏的商超鋪貨,效果不好,甚至還虧了錢。


    “山野菜和蘑菇是個人就能收,也沒什麽技術含量,誰都能幹。”


    柳燕覺得自家弟弟說得有理,不過還是有些疑慮,“加工廠沒技術含量是真的,關鍵是賣貨呀,他們做得出口,聽說,日本,韓國,德國,好幾個國家。”


    “是這麽迴事。”柳蓉的鄰居家就在加工廠上班,“他們廠裏有破損的產品,都是給工人拿迴家吃了,我看過一次那種包裝,花花綠綠的,全是外國字。”


    “這有什麽。”柳建順挺起胸膛,他也是做過功課的,“從去年開始,外貿就沒那麽好做了。我大連的哥們說,再過兩年老外更不買咱們東西,我要是接下來廠子,才不費心巴力地賣老外,要求又高,事兒又多。我就給批發市場鋪貨,進超市,找代理商,不說別的,就賺代理商的錢都夠了。”


    柳燕聽到代理商,外貿,鋪貨這樣的詞語從弟弟嘴裏冒出來,眼睛都亮了。


    柳建順得意揚揚,“姐,我真研究挺長時間,陳秀麗這個娘們挺厲害,現在不少人都知道長白這個牌子,就靠著這個牌子,招代理商都不費勁,你想一個10萬,10個就100萬哪。姐夫的工作一個月千八百塊,就是名兒好聽,半點不當錢花。你家我外甥兒馬上就要畢業了,這買房結婚不都得花錢哪。”


    柳燕被柳建順說到了心坎裏,當即決定幫弟弟拿到加工廠。


    在陳秀麗忙著給收木耳和香菇做準備的時候,縣裏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新圖縣的山參和蛤蟆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這意味著山參和蛤蟆油得到了國家級別的認可,有了這項背書,不論是出口,還是往南邊賣,都如虎添翼。


    陳秀麗想開飲片廠的心又蠢蠢欲動了。


    進入六月,香菇和木耳幾乎同時下來。


    椴樹木耳采收分春秋兩季,一次采收期不過八九天,時間到了,如果還沒來得及采收,木耳就開始爛了。


    木耳必須濕著采下,如果趕上太陽大,水分蒸發得過快,在采收之前還需要給椴樹澆水。采下來的木耳無需清洗,直接送上烘幹機,然後再進行挑選。符合出口的,直接打包,不符合的,留下來廠子自用。


    香菇和木耳有所不同,從六月份到九月份,一個菌棒可以采收4茬菇。正常鮮食的香菇,最佳采收時機是開傘6-7分,如果加工成香菇幹,開傘1-2分就需要采收。在年前陳秀麗已經談好了幾個菇農,這是個與時間賽跑的活兒,香菇開傘過程極快,有些通過肉眼就能觀察到。


    收過來的香菇,先要挑選,去柄,然後浸泡清洗,這一步除了去除雜質之外,更重要的是去除殘存的農藥。在香菇的生長過程中,理論上不用打農藥,隻需要在菌棒入駐前,把香菇房用高錳酸鉀消毒即可。


    不過,近兩年農村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陳秀麗此舉也是為了有備無患。


    這些處理完之後,就是進入烘幹設備進行烘幹了。


    早在加工大腿蘑的時候,廠子就花高價買了三台烘幹機,陳秀麗覺得原理和家裏的土烘幹房差不多,隻不過一個用電,一個用柴火,一個耗時短,一個耗時長。家裏的烘幹房陳大發一直在用,效果也挺不錯,完全滿足日常所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麗山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玥並收藏秀麗山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