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淑和陳立業滿臉寫著崇拜,幹巴巴的給她鼓掌,“姐,我都不知道你原來這麽能忽悠,謊話說的比真話都真。”


    “我這不是沒辦法嗎?”陳秀麗把額前的頭發攏到腦後,“小業,我電腦用的不好,你幫幫我,幫我在紙上造個廠子出來。”


    陳立業寫論文找資料的那股勁還沒過去,在網上東拚西湊,洋洋灑灑給陳秀麗編出了一個誕生於東北山區,主營山野菜加工的小廠子。那些自小見慣的山野菜,他還專門找了配圖。


    陳秀麗不忘讓陳立業把電視劇大長今裏關於山野菜的部分加上去。


    為了這份資料好看,陳秀麗咬牙印了彩印。


    現在她和金美淑,有了廠子,有了資料,也有了名片,兩個人如掃樓一般,把資料發給她們能去的每個商貿公司。


    三天後,陳秀麗接到一個商貿公司的麵談電話。


    “我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陳秀麗縮在床頭,“假的真不了,關鍵時刻,我怕掉鏈子。”


    金美淑提著心跟著她去商貿公司,當對方市場部經理詢問是否有ppt可以展示時,金美淑嚇得大氣也不敢出,ppt是什麽,她從未聽說過。


    陳秀麗微微一笑,“不好意思,我們是農民出身,文化水平有限,底下的小朋友會做,可惜這次沒帶她來。”


    金美淑看向陳秀麗的眼神在發光,太牛了!姐,太牛了!


    市場部李經理說了句,陳老板謙虛了,顯然接受了陳秀麗的說辭。


    “陳老板,產品我們有興趣,可是您說您連個樣品也沒帶,我們也不知道實物是什麽樣子,沒法談呀。”


    陳秀麗心中一喜,這是個好消息,“李經理,這是我的錯。”


    有了信心,陳秀麗也敢說話了,“不過,現在是真沒有產品。”


    李經理狐疑起來,連個產品都沒有,莫不是騙子。


    “山野菜是春天種地的時候在長在山上的,總共不到兩個月,過季以後就長成樹,吃不了,蘑菇是9月份出,時間也差不多兩個月。”


    李經理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當地婆婆丁,薺菜有,但是山野菜他從未見過,至於東北蘑菇,也僅僅是聽說過小雞燉蘑菇,卻沒吃過。


    陳秀麗繼續給她科普,這些東西她信手拈來。


    “我們原來的產品都是賣到當地的市裏,這兩年農民人工種植山野菜越來越多了,我就想著借此機會擴大些規模。這次來青島,我主要是來看弟弟,原本沒打算談生意,隻是沒想到這邊外貿條件這麽好,所以才發了點資料,準備不充分,讓您見笑了。”


    金美淑感覺陳秀麗就像是她看的武俠劇裏,平平無奇的小人物被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新圖縣當地山野菜年產量在100萬噸左右,蘑菇目前無法人工培育,產量大概有二十幾萬噸。如果把眼光擴大到周邊縣,市,產量還能再翻幾倍。”


    這些數據信手拈來,完全得益於陳秀麗當初認真聽了培訓班的課。


    李經理現在確信,陳秀麗的確來自東北農村,對山野菜和蘑菇如數家珍,而這兩樣東西,以他和韓國人多年打交道的經驗來看,一定不愁賣。


    李經理的態度肉眼可見地熱絡起來,陳秀麗和金美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


    二人商定,等到春天有了產品後,給他寄一些過來,如果滿意再詳談。


    萬事開頭難,有了李經理的珠玉在前,剩下的一切都順理成章起來。在離開前青島前,一共有8家商貿公司主動聯係她們,陳秀麗去見了6家,其中河源商貿和喬瑟食品意向最大。


    春運期間買票難,陳立業單位有購票福利,統計人員名單的時候,陳立業把她們倆人的名字也報上去,票錢由他出。


    臘月二十七,三人大包小包踏上迴鄉的火車。


    陳家的年,過得平淡且熱鬧,王萍把催婚的目標轉移到兒子身上。陳秀玲在背地裏吐槽自己的老母親,她好像得了一種,認為人到了年紀不結婚就有罪的病。


    和陳秀麗被催婚時直接拒絕不同,陳立業對待母親是心軟的,哄著的。那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讓王萍生不起氣,卻又更憋屈了。


    陳秀麗時刻關注反季山野菜的情況,因為今年天氣比往年冷,本應該在春節前上市的山野菜,往後延遲了一個多星期。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刺龍芽作為高端品種的銷量。


    過了十五,送禮季過去後,葉子菜陸續上市。長白山山脈生長的山野菜數量多達幾十種,常見的有刺龍芽,蕨菜,廣東菜,貓爪菜,大耳毛,猴腿,大葉芹,小葉芹,龍須菜,刺五加等等。刺龍芽是山野菜的絕對王者,地位和蘑菇屆的猴頭菇相仿。其他大大小小的葉子菜價格比它低了好幾個等級,不過這些葉菜的產量高,種植成本也低,所以葉菜才是種植的主流。


    陳秀麗預估的沒有錯,今年葉子菜的銷售不如以往,每斤低了2-3元左右。即便是這樣,在鎮上召開的技術員會議上,仍然有不少村民提出要種植。


    大家能做出這種選擇完全在情理之中,冬天本就是農閑時節,反季節山野菜在大棚裏種植,不耽誤正常種地。如果經營得好,年前趕上一波,年後在山上的野菜下來之前,還能趕上一波,就算價格跌了一些,一個棚子也能掙一兩萬。


    而種植山野菜的最大投入除了人力之外,就是建造大棚和買種子的費用,這兩項加起來有一萬多,基本一年就能迴本,而大棚可以用十幾年,種子之後都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往外賣,這個賬很容易算。至於人力成本,在農村,人力是最不值錢的,隻要花力氣能掙錢,大把有人幹。


    在青島談生意,陳秀麗可以利用網絡,在文字裏虛構出一個加工廠,落到現實中,萬丈高樓平地起,想建一個廠子,沒有那麽容易。


    陳秀麗又踏上了考察取經的路,隔壁桓清縣,撫溪市內都有些不大不小的食品廠,陳秀麗以加工樣品為由,逐一拜訪。


    幾番考察下來,陳秀麗找到了願意幫忙加工樣品的廠子,同時,她也把目光聚在了太平鎮上一處荒廢的酸菜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麗山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玥並收藏秀麗山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