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夜,果然如馮大頭所說,雨又下了起來,還是綿綿的細雨,雨滴不大,水氣卻極重。


    陳秀麗眼看著黃白色的地龍骨漸漸地發起黑來,情急之下,她把家裏西屋倒了出來。西屋也有一麵炕,平時因為不住人,從來不燒火。


    此時也顧不上糟踐屋子,陳秀麗把水分最大的藥材放到了炕上,灶台裏點上了火。


    可是,炕的麵積畢竟有限,不到5平麵的地方,總共也放不了多少藥材。


    陳秀麗又把西屋,廚房的地麵也利用上,甚至她和周怡君睡覺的屋子,也鋪滿了。這種方法雖然不能讓藥材變幹,但至少可以減緩發黴的速度。


    即便如此,仍然還有大半的藥材在院中淋雨。


    陳秀麗冒雨迴了娘家。


    王萍見到陳秀麗歸家,三兩步下得炕來,“怎麽頂著雨過來,君君呢?”


    陳秀麗鼻子發酸,請求的話放在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陳大發坐在炕沿邊上抽旱煙,“這麽急過來,有事?”


    陳秀麗把心一橫,“沒事,剛剛路過,雨有點大,躲一會。”


    這個借口實在有些拙劣,王萍看了眼陳大發,顯然對方也察覺了陳秀麗在說謊。


    “你要是有事就說,我們歲數大了,想不了那麽周全。”


    陳大發甕聲甕氣,“是不是收藥材打不開點,家裏還有幾千塊錢,拿過去給你應應急。”


    原本已經準備拿傘的陳秀麗,手頓在半空中,幾秒鍾之後,手臂輕輕垂下。


    “爸,媽,雨下得太多,藥材快長毛了,我家裏裝不下,想問問你們能不能幫我在家裏晾藥材。”


    “唉,你這孩子。”王萍特有的長音響起,陳秀麗以為又會聽到她的老生常談,說出那些早就讓你找個人嫁了,何必受這份罪,又操心又挨累的話。


    “那你不早說,小業沒在家,西屋都空著呢,秀玲那屋也能用,大不了讓她和我們擠擠。”


    沒有聽到預想中的那些話,陳秀麗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狐疑地看向王萍,又看向陳大發。


    王萍推了陳大發一下,“趁著這會雨小,你去姑娘家把藥材拉過來。”


    “哦,好好好。”陳大發半分沒有推遲,下了地,穿上雨衣就去發動拖拉機。


    陳秀麗定在原地,哽咽道:“媽,你,你怎麽沒說我?”


    王萍抬起胳膊,本想攬過陳秀麗的肩膀,不知想到了什麽,又堪堪停住動作。


    “那些話你又不愛聽,說它幹什麽。”王萍的臉上流露出幾分無奈,“以後有事你就吱聲,別總悶在心裏,我和你爸確實沒什麽能耐,大事幫不上,這種小忙還是可以的。”


    院子裏剩下的藥材,被陳大發拉迴了自己家。在本不該生火的三伏天,兩家的煙囪從早到晚不停地冒煙。


    藥材在炕上烘一天以後,再和地上的藥材換位置,如此往複。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批藥材不僅沒有再發黑長毛,還慢慢幹了起來。


    等到太陽再次出來,連雨天結束的時候,陳秀麗把已經烘得差不多的藥材全都晾到了院子裏。除去一開始發黴扔掉的100多斤,剩下的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出售。


    陳大發和王萍開著拖拉機把藥材送了迴來。


    “幾十年一迴的連雨天讓你趕上了,幸虧還不算太多,要是再有這些,說什麽也幹不了。”


    陳秀麗對陳大發的話深以為然,她這幾天一直在琢磨,是否需要開辟出一個地方,專門烘幹藥材。


    她的想法剛出口,陳大發就打斷了她,“咱們這連雨天極少見,我活了50多歲,總共也沒趕上幾迴,像往常那樣用太陽曬就好,你說的烘幹房,聽都沒聽過,沒人會蓋。”


    “如果用太陽曬,就算是大晴天最好的時候,也要曬上至少半個月,才能達到收貨的標準。如果有了烘幹房,可以縮短一個星期,這樣我出貨的時間就更快了。”


    “秀麗,”王萍問出一直以來的疑問,“你的藥材賣到哪裏,你收多了,人家都能買嗎?萬一有一天不收了,你咋辦?”


    陳秀麗沒有隱瞞,“我的藥材也是賣給一個藥材販子,她不光收我的,咱們市下轄的縣裏,都有給她收貨的人。”


    王萍略微放下心來,“那還好,不過你還是得小心些,寧可少賺點,也別貪多嚼不爛。”


    陳秀麗點頭答應,自從那個雨天,她衝進家門,橫亙在她們之間的堅冰,緩緩開始融化。


    “爸,咱們村裏以前蓋房子,是不是都有火牆?”


    “恩,以前蓋房子願意加一道火牆,為了暖和,現在沒有這麽蓋的了。”


    陳秀麗腦中靈光一閃,她想到辦法了。


    東北地區因為天氣寒冷,房屋在建造時會充分考慮取暖問題。除了火炕,爐子,火牆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火牆,顧名思義,就是能散發熱量的牆體。和火炕不同,火牆通常不與灶台相連,有自己獨立的坑洞和煙道,寒冬臘月,一麵熱烘烘的火牆,可以有效提升屋子的溫度。近些年,由於天氣越來越暖和,再加上鋁合金門窗逐漸普及,火牆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棄兒,沒人會在蓋房子的時候再額外費事加它。


    “你要蓋個烘幹房,那得花多少錢?而且這院子裏也沒什麽地方了。”


    陳大發和王萍都覺得沒必要非得蓋烘幹房,而且好不好用還另說。


    陳秀麗卻覺得烘幹房勢在必行,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遇到這樣的連雨天,而且如果能加快藥材幹燥的時間,她就可以多出貨,林玉琴吃不下的,市場裏商戶有很多,總會有別人頂上來。


    “不行就把倉房改造一下,我下午就去關大爺家,問問他能不能幹這個活。”


    陳大發見陳秀麗心意已決,也沒再說反對意見,準備和她一起去。


    關有為是村裏最好的泥瓦匠,尤其是盤炕的手藝堪稱一絕。經他手蓋過的房子,即使過了二十年,也不會有一絲煙從炕板上泄露出來,趕上陰天刮風,灶坑也絕不會出現倒煙的情況。


    他來到陳秀家以後,繞著倉房轉了兩圈,搖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麗山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玥並收藏秀麗山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