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看一個人家是否勤快,首先看柴火垛。柴火是東北農村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做飯取暖都離不了它。


    因為守著大山,木頭並不稀缺,冬天農閑的時候,男人們都會進山去撿柴火,然後趁著下雪的時候,一趟趟的拉下山。


    木頭到了自己家裏以後,先用鋸子鋸成一米左右的木段,再用斧頭劈成劈柴柈子。通常劈柴都會選擇淩晨5,6點鍾的時候,這個時間段天氣最冷,木頭被凍得又硬又脆,一劈一個準。


    每每到了冬天的早晨,幾乎家家戶戶都能聽到或沉悶,或清脆的劈柴聲。


    這些柴火之後被方方正正的碼成一跺,再用毛柴做頂,防止下雨裏麵被淋濕。


    這樣的活兒屬實沒什麽技巧,隻要肯花力氣,花時間,一個冬季下來,都能攢下一大跺的柴火。攢不下的,除了懶之外,沒有任何理由。


    陳家的柴火垛,是黃泥崗村裏最小的,鬆鬆垮垮隨意地堆在一處,不夠了就去山上隨便揀點,絲毫不在意濕柴冒著的滾滾濃煙。


    王老師沉吟半響,攤上這樣的父母,唉!


    “你放心,我有辦法對付陳大發。”劉德水在任多年,對村裏這些人的脾氣秉性,早已爛熟於心。


    陳秀麗迴來就直接紮進了屋子裏繼續貼工藝品,因為心不在焉,一連失誤了好幾處。


    劉德水帶著老師進門的聲音傳到她的耳朵裏,陳秀麗放下手上的活計,把耳朵貼在門縫上,屏住唿吸。


    陳大發蹲在門檻上,吸著悶煙,一聲不吭。


    王萍側著身子,半坐在一張椅子上,狀似為難,“我們也想送孩子去,可是家裏條件實在不允許。主要是還有弟弟妹妹,若是就她一個,我們也不會這麽難了,而且就算上了高中,以後的大學,我們也供不起。”


    “大學可以選擇報個師範類,不僅學費全免,每個月還有補貼。”


    王萍眼前一亮,“真有這樣的好事?那不是大家都去讀了?”


    王老師笑笑,“高考要看分數,越是好的學校越不好考。不過,秀麗的成績非常有希望能考上東師,這是一所非常好的師範大學,畢業了以後可以直接分配高中當老師,收入穩定,社會地位也高,多好。”


    陳大發聽到補貼,心思略動,“老師,你說的補貼,夠用嗎,還需要家裏添錢不?”


    “越是好的學校,補貼的金額越高,基本上是夠用的。”


    “我和她媽身體不好,家裏的房子也該翻新了,實在是困難,不是我們狠心不讓她去念。”陳大發轉著眼珠,為自己辯解,“現在她初中畢業,能識文斷字,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就是老農民家庭,享不了知識分子的福氣,我看就這樣吧。”


    “我看你是抱著金疙瘩當土坷垃,生在福中不知福。”劉德水從後麵踢了陳大發一腳,後者被踢得一個趔趄,從門檻上翻下來,差點摔得狗吃屎。


    王老師憋住笑,對於農村裏這樣的頑固派,劉德水的方式特別管用。


    “人家老師現巴巴跑過來,跟你說大學不用花錢,你家秀麗自己也攢了不少錢,你還不讓她去,你想幹什麽!全鎮就考上了12個孩子,你家考上了還不讓去,有你們這樣的父母嗎?是想讓整個鎮子都笑話咱們黃泥崗嘛,這不是你們一家的事,這是我們全村的臉麵!”


    陳大發揉了揉屁股,雖然不服氣,聲音卻不自覺矮了幾分,“你說的是沒錯,可是她隻攢了一年的錢,還有兩年呢?既然你都說了是村裏的臉麵,那村裏能不能照顧照顧?”


    這話說的當真不要臉,兩個大活人天天在家躺著,還想要照顧。


    “能,”劉德水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書記,你可別忽悠我啊。”陳大發眼中露出幾縷貪婪,“其實也不用多照顧,一年給幾千塊錢,夠孩子上學就行。”


    “說話也不怕大風呲了你的牙。”劉德水恨不得再踹他兩腳,“你們倆要是生活不能自理,癱炕上了,村裏可以出錢供孩子上學。”


    “書記,你咋這麽說話呢。”陳大發怕了劉德水,把身子又往外挪了兩步,“好端端的,這不是咒我們兩口子嘛?”


    “誰家好人像你這麽懶。”劉德水恨鐵不成鋼,“村裏每年都有挖水渠,修路的活兒。這活兒有多搶手你也知道,國家按天給錢,一個月下來,孩子差不多一年的費用就出來了。往年都是抓鬮,今年我給你留一個名額,其他人還像原來那樣。”


    “挖水渠,修路,什麽時候?能和地裏的活撞上不?”


    這話仿佛一道滾油澆在火苗上,劉德水隻覺得怒氣直衝腦瓜皮,王萍伸出手把陳大發拽到裏屋,“撞不上,這些活都是挑農閑的時候,謝謝書記照顧我們家。”


    劉德水緩了口氣,半勸半威脅道:“讓孩子好好念書,這活我一直留給你,要不,我就給別人。”


    “放心吧,書記,我們肯定讓她去念書。”


    從門縫裏聽到這句話,陳秀麗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落在了肚子裏。


    劉德水和王老師走後,陳大發跟王萍吹胡子瞪眼,“書記說的好聽,修路,挖水渠的活每年都不一樣,趕上多的時候就能多掙點,趕上少的時候幾天就完事了。而且,還有一部分是義務工,隻幹活,沒錢拿。”


    “明年不敢說,今年肯定活多,大河裏的水今年比往年少了不少,下邊稻地裏的水不夠用了,必須得加深水渠。”


    “行吧,那我先去幹,你告訴秀麗,別以為書記替她說了話,就不用自己攢學費了,她上學的錢,自己出大頭,不夠的家裏再給她貼補。”


    不知什麽時候,陳秀麗出現在門後,她向父母保證,“爸,你放心,隻要你們讓我去上學,錢的事情,我會自己多想辦法。”


    從那天開始,陳秀麗更加賣力氣,白天早出晚歸刨根,夜裏點燈熬油貼工藝品。


    8月底的時候,陳秀麗整整攢夠了3000塊錢,這些差不過夠她兩年高中的費用了。她把錢藏在書桌底下的一個鐵盒裏,每日開心的像隻剛會飛翔的小鳥,而重點高中,就是她將要翱翔的天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麗山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玥並收藏秀麗山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