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法府商議事畢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 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法府書房之中,傳來一陣驚唿。
座下眾人交頭接耳,議論之聲不停。
“多少?”
吳懿聲調上揚,不可置信地再次開口問了一句。
“五十萬兩。”馬良氣沉,緩緩開口迴答。
吳懿:“……”
告辭,買不起!
吳懿隨即閉了嘴,坐迴座位之上。
“咳咳……”
眾人被一聲咳嗽打斷,旋即齊齊望向聲音的來源。
隻見一白發蒼蒼之人起身。此人衣著華貴,白衣黃繡,屋外陽光透入之時,似有隱隱金光微閃。
腰間玉佩翠豔欲滴,紅墜更是奪目,右手拄杖,似是沉木所製,一身衣著盡顯貴不可言!
他在身旁的青年男子攙扶下,緩緩站直了身子。
此人正是大國舅麋竺,身旁則是其子麋威。
馬秉先前曾在上位掃視之時,觀過其人,一直在堂下打著瞌睡,對眾人議事毫不上心,宛如吉祥物一般在座下凹造型。
此刻其人起身,馬秉倒是不覺意外,作為劉皇叔的禦用錢袋子,這位可是散盡家財為搏一搏家族前程。
待麋竺站定身子,他抽出手拍了拍身旁長子,麋威隨即不再攙扶,而後稍退一步,恭敬地站在父親身後。
麋竺又輕咳了咳,開口問道:“季常啊……咳……”
“子仲公有事請講,在下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馬良立即開口迴應這位年近古稀的功臣。
麋竺輕笑了笑,開口說道:“你說這席位可以以銀兩購買,此言當真否?”
“自然當真,但以您之功勳,德昭便可輕鬆獲得一席,無需出銀錢購買。”
馬良恭敬地為糜竺解釋道。
麋竺聞言,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我麋家微薄功勳,何以能換得席位,哪怕就如你所言,我也不會接受這席位,不如讓與軍中將士之後吧。”
隨後,糜竺直了直身子,一臉正色,嚴肅地說道:
“我麋家家財如今不多,願籌集三百萬兩購得六名席位,其一留給吾子威兒,餘下席位,……咳咳……”
麋竺稍緩口氣,繼續說道:
“還望孔明能夠整理軍士的功勳,按照功績高低排名選擇五位為主公戰死沙場的將軍的後代入‘演武堂’學習,以告慰其人,令其在九泉之下,亦可安息,咳咳……”
“若日後仍有席位,我麋家願每次購得一席,皆用於軍中將士之後。”
麋竺此言一出,堂下眾人無不麵露敬佩之色。
馬秉對這位徐州巨商又有了新的認知,此人不僅僅是眼光長遠,舍得投資之輩,這收買人心之舉,哪怕日後麋家再犯錯,亦可保其在劉備麾下幾世不倒。
麋竺話音未落,吳懿亦起身開口說道:
“子仲公大義,我吳家不比麋家家大業大,願購得兩席,一位給我兒子吳安,另一位如子仲兄長一般,交予孔明,擇一有功之士的後代而贈之。”
馬良聞言微怔,旋即拱手笑著開口說道:
“二位莫要爭,這席位是限額購買的,每家隻能買得一席,若是人人皆學二位如此這般,反倒是難辦,還望體諒弟弟一番……”
馬秉在下看著兩位國舅這般,腦中突地靈光一閃,隨後開口打斷馬良道:
“父親,子仲伯伯、子遠伯伯如此美意,怎可推辭?”
他站起身子,同麋竺、吳懿二人施禮以示尊敬,隨後開口建議道:
“以我之見,不如就再增設二十席,專供有功之士的遺子,在‘演武堂’前立碑,書其父之功績,再書資助者姓甚名誰。”
“如此一來:一則,能讓三軍將士為主公盡心效命;二則,定能更易招募兵卒;三則,亦能彰顯我等勳貴、士族體恤軍士。”
“可謂一舉三得!”
馬良自知此事非他一人能定,旋即開口道:
“此事非為父一言能定,還需同孔明大兄等人商議一番後才有決定。”
諸葛亮聞言,輕笑道:“季常,此乃利好之事,我有何不讚同之理,我看此事極好,合該如此!”
這時,法正在座上聽著幾人議論此事,亦來了興致,開口詢問道:
“季常,這講師一職我亦頗感興趣,不知能否再增設幾位呢?”
馬良聞言一怔,目光隨即望向身旁的諸葛亮。
此時,諸葛亮接過賢弟求助的目光,微微頷首,手中羽扇輕搖,調侃道:
“你法孝直如今還有子質之“樹人之心”,難得,難得啊!”
“哈哈哈!”
法正仰頭而笑,高聲說道:“正久居家中,身如朽木,陰氣沉沉,雖難追朝陽萬一,但我心向往之。”
“如今有此時機,自然是希望找些事情去做,最好是能為主公分憂一二之事。”
“不知孔明能否為我行個方便?”
法正眼中帶笑,將問題拋給諸葛亮。
諸葛亮笑著搖頭,手中羽扇指著法正輕點,開口說道:“既然孝直兄開口,亮安有敢盡力之理?”
“今夜歸家,我就將奏折再修改一番,將你之名添上如何?”
“哈哈哈,多謝,多謝!”
“不敢當!”
此事議罷,天色漸深,法正旋即讓長子相送眾人。
馬秉命嶽陽去留住麋竺、麋威父子,將二人引至偏房,自己有事相商。
他自己則是拜別父親,而後找到仍與自家師父敘話的諸葛亮。
此時,諸葛亮正與法正琢磨出兵一事。
片刻過後,法正開口道:“孔明,天色已晚,我就不再留你。”
隨後又同徒弟說道:“秉兒且替我送送孔明。”
“是!”
諸葛亮旋即拜別法正。
馬秉伸手恭請諸葛亮,二人一同出了法府。
待大門之前,諸葛亮即將登上馬車之時,馬秉開口喚住其人,溫聲說道:
“舅父,關於資助一事,我馬家也購得兩名席位,但是是以春風樓之名,以資助軍中功臣之後。”
諸葛亮聞言,眉目微挑,心中納悶,麵上疑惑地問道:“此事你剛剛為何不與季常言明?反倒是找我言此事呢?”
馬秉微微一笑,拱手迴答:
“此乃家事,還望舅父能夠為我保密一二,秉不勝感激。”
“好。”
諸葛亮聞言,此時好似明悟,笑著說道:“此事我會為你保密的。”
“多謝舅父。”馬秉恭敬行禮拜謝。
諸葛亮隨即揮了揮手,示意不必如此,旋即上了馬車。
座下眾人交頭接耳,議論之聲不停。
“多少?”
吳懿聲調上揚,不可置信地再次開口問了一句。
“五十萬兩。”馬良氣沉,緩緩開口迴答。
吳懿:“……”
告辭,買不起!
吳懿隨即閉了嘴,坐迴座位之上。
“咳咳……”
眾人被一聲咳嗽打斷,旋即齊齊望向聲音的來源。
隻見一白發蒼蒼之人起身。此人衣著華貴,白衣黃繡,屋外陽光透入之時,似有隱隱金光微閃。
腰間玉佩翠豔欲滴,紅墜更是奪目,右手拄杖,似是沉木所製,一身衣著盡顯貴不可言!
他在身旁的青年男子攙扶下,緩緩站直了身子。
此人正是大國舅麋竺,身旁則是其子麋威。
馬秉先前曾在上位掃視之時,觀過其人,一直在堂下打著瞌睡,對眾人議事毫不上心,宛如吉祥物一般在座下凹造型。
此刻其人起身,馬秉倒是不覺意外,作為劉皇叔的禦用錢袋子,這位可是散盡家財為搏一搏家族前程。
待麋竺站定身子,他抽出手拍了拍身旁長子,麋威隨即不再攙扶,而後稍退一步,恭敬地站在父親身後。
麋竺又輕咳了咳,開口問道:“季常啊……咳……”
“子仲公有事請講,在下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馬良立即開口迴應這位年近古稀的功臣。
麋竺輕笑了笑,開口說道:“你說這席位可以以銀兩購買,此言當真否?”
“自然當真,但以您之功勳,德昭便可輕鬆獲得一席,無需出銀錢購買。”
馬良恭敬地為糜竺解釋道。
麋竺聞言,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我麋家微薄功勳,何以能換得席位,哪怕就如你所言,我也不會接受這席位,不如讓與軍中將士之後吧。”
隨後,糜竺直了直身子,一臉正色,嚴肅地說道:
“我麋家家財如今不多,願籌集三百萬兩購得六名席位,其一留給吾子威兒,餘下席位,……咳咳……”
麋竺稍緩口氣,繼續說道:
“還望孔明能夠整理軍士的功勳,按照功績高低排名選擇五位為主公戰死沙場的將軍的後代入‘演武堂’學習,以告慰其人,令其在九泉之下,亦可安息,咳咳……”
“若日後仍有席位,我麋家願每次購得一席,皆用於軍中將士之後。”
麋竺此言一出,堂下眾人無不麵露敬佩之色。
馬秉對這位徐州巨商又有了新的認知,此人不僅僅是眼光長遠,舍得投資之輩,這收買人心之舉,哪怕日後麋家再犯錯,亦可保其在劉備麾下幾世不倒。
麋竺話音未落,吳懿亦起身開口說道:
“子仲公大義,我吳家不比麋家家大業大,願購得兩席,一位給我兒子吳安,另一位如子仲兄長一般,交予孔明,擇一有功之士的後代而贈之。”
馬良聞言微怔,旋即拱手笑著開口說道:
“二位莫要爭,這席位是限額購買的,每家隻能買得一席,若是人人皆學二位如此這般,反倒是難辦,還望體諒弟弟一番……”
馬秉在下看著兩位國舅這般,腦中突地靈光一閃,隨後開口打斷馬良道:
“父親,子仲伯伯、子遠伯伯如此美意,怎可推辭?”
他站起身子,同麋竺、吳懿二人施禮以示尊敬,隨後開口建議道:
“以我之見,不如就再增設二十席,專供有功之士的遺子,在‘演武堂’前立碑,書其父之功績,再書資助者姓甚名誰。”
“如此一來:一則,能讓三軍將士為主公盡心效命;二則,定能更易招募兵卒;三則,亦能彰顯我等勳貴、士族體恤軍士。”
“可謂一舉三得!”
馬良自知此事非他一人能定,旋即開口道:
“此事非為父一言能定,還需同孔明大兄等人商議一番後才有決定。”
諸葛亮聞言,輕笑道:“季常,此乃利好之事,我有何不讚同之理,我看此事極好,合該如此!”
這時,法正在座上聽著幾人議論此事,亦來了興致,開口詢問道:
“季常,這講師一職我亦頗感興趣,不知能否再增設幾位呢?”
馬良聞言一怔,目光隨即望向身旁的諸葛亮。
此時,諸葛亮接過賢弟求助的目光,微微頷首,手中羽扇輕搖,調侃道:
“你法孝直如今還有子質之“樹人之心”,難得,難得啊!”
“哈哈哈!”
法正仰頭而笑,高聲說道:“正久居家中,身如朽木,陰氣沉沉,雖難追朝陽萬一,但我心向往之。”
“如今有此時機,自然是希望找些事情去做,最好是能為主公分憂一二之事。”
“不知孔明能否為我行個方便?”
法正眼中帶笑,將問題拋給諸葛亮。
諸葛亮笑著搖頭,手中羽扇指著法正輕點,開口說道:“既然孝直兄開口,亮安有敢盡力之理?”
“今夜歸家,我就將奏折再修改一番,將你之名添上如何?”
“哈哈哈,多謝,多謝!”
“不敢當!”
此事議罷,天色漸深,法正旋即讓長子相送眾人。
馬秉命嶽陽去留住麋竺、麋威父子,將二人引至偏房,自己有事相商。
他自己則是拜別父親,而後找到仍與自家師父敘話的諸葛亮。
此時,諸葛亮正與法正琢磨出兵一事。
片刻過後,法正開口道:“孔明,天色已晚,我就不再留你。”
隨後又同徒弟說道:“秉兒且替我送送孔明。”
“是!”
諸葛亮旋即拜別法正。
馬秉伸手恭請諸葛亮,二人一同出了法府。
待大門之前,諸葛亮即將登上馬車之時,馬秉開口喚住其人,溫聲說道:
“舅父,關於資助一事,我馬家也購得兩名席位,但是是以春風樓之名,以資助軍中功臣之後。”
諸葛亮聞言,眉目微挑,心中納悶,麵上疑惑地問道:“此事你剛剛為何不與季常言明?反倒是找我言此事呢?”
馬秉微微一笑,拱手迴答:
“此乃家事,還望舅父能夠為我保密一二,秉不勝感激。”
“好。”
諸葛亮聞言,此時好似明悟,笑著說道:“此事我會為你保密的。”
“多謝舅父。”馬秉恭敬行禮拜謝。
諸葛亮隨即揮了揮手,示意不必如此,旋即上了馬車。